Web2 数据泄露老生常谈,去中心化身份(DID)应运而生,但 DID 也不是一帆风顺,孵化于 Y Combinator 并在 2020 年 8 月开始运行的 Spruce 就在尝试让链上地址与.
DID币
2月11日-20日,一年一度的以太坊黑客马拉松 ETHDenver 盛大举行。活动汇集对去中心化与以太坊区块链生态充满热情的各种思想家,总计170个团队,最终30个团队脱颖而出,贡献了各种奇思妙.
“Crema 正在接管 Solana 的流动性空间。”加密 KOL Crypto Monarch 如此说道,作为仅正式上线 2 个月的流动性协议,Crema 在 4 月份成为了 Solana 生.
以后凡是牵涉到盖章,或者签名的场所,都有机会和 DID 的验证发生关系。 作者:?王建硕 7 月 19 日,DID(Decentralized Identifier)已经作为 W3C 的标准推出.
虽然有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区块链的行业之中,然而由于很多人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区块链,也没有相关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薄弱,这就很容易让攻击者们有空可钻.
撰文:ThePrimedia研究员Spike??当我们在Google检索DID一词时,首先会跳出的是其医学解释——「多重人格障碍」,而非我们熟知的去中心化身份概念.
从大流行开始,由美联储主导的史无前例的财政和货币刺激举措激发了加密投资热潮。而随着加息的开始,美股及加密市场大跌.
AAVE 近期推出了稳定币 GHO 并在路线中提到了信用评分体系,这让链上信贷再次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之中: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及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将要普及了吗?并非如此.
原文作者:Todd 我看很多朋友经常混淆各种「分叉」,以及 ETH PoW 为什么从分叉角度是不太正统的。今天想科普个小概念。区块链,顾名思义,就是很多个区块串成的链条.
来源:老雅痞 作者:Nathan Gould6月10日,当杰克-多西宣布建立 “web5 “的计划时,互联网可想而知地陷入了狂欢.
Web3 是经济、金融、法律、机制设计等经济社会学科与 IT、数学、密码学等数字信息科技交叉整合的新领域,它如此之新,以至于不仅没有出现权威学者,甚至连一个基本知识体系都没有梳理出来.
作者:VICOINDAO数据安全促使去中心化身份(DID)成为下一风口赛道,基于Web3?DID的应用产品将大放异彩.
头条 ▌俄罗斯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刑事案件增加 40%金色财经报道,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俄罗斯的法院正在审理越来越多的有关加密资产的案件.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用户规模不大,主要用于各种信息的分享,但随着用户的规模扩大,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其中身份系统这块基础内容的缺失,导致发生各种网络暴力事件以及肆无忌惮的人肉事件.
前几日,Vitalik Buterin等人发布了一篇名为《去中心化社会:寻找Web3.0的灵魂》的论文,文内指出:「现如今,Web3.0更多的是表达可转让的、金融化的资产.
所有的胜利,都是来自对信仰的坚持。相信相信的力量,这里从未让你我失望。欢迎关注星空价值投资,总要有人,仰望星空。有时候看得太远似乎不太好.
4月22日,中国首个文旅元宇宙共创IP“数字地标”正式发布,为元宇宙赋能文旅产业按下了快进键。元宇宙热潮下,数字化成为了文化和旅游转型的关键,而数字藏品则是文旅业内的焦点.
这是一个关于个体在 DAO 中积极做出有意义贡献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特定时间点的讨论。The strength of a DAO comes from many contributors.积极的贡献.
《去中心化社会:找寻 Web3 的灵魂》是?Vitalik?等人联合发表的最新论文,本文讲述了如何通过 “灵魂绑定” Token(本质上来说就是 DID)来建立一个更加多元、丰富的 DeSoc(.
前天,李宁的官方微博突然出现的几张图片,同时引起了市场营销与IP产业的巨大关注—— 这张图的中心是明显的无聊猿的边缘轮廓,再加上“中国李宁-无聊快闪店”的说法,自然让大家纷纷猜测.
“寄托往往意味着断送”,莎士比亚《悲惨世界》里的经典之言正是Web2.0时代的写照。近期,B站“答题领卡兑换大会员”活动被网友指出涉嫌出卖用户个人隐私,虽然B站回应称,该页面系文案措辞不妥引起误.
过去流行的是 Angular,然后是 React,现在是 Vue.js……其他的像 Ember、Backbone 或 Knockout 什么的几乎都快消失了.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格拉(古希腊)身份是人的尺度,数字是世界的尺度——Web3 漫聊身份 远古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一出生就带有身份属性,身份的来源主要两大方面:自然和社会.
今天你铸造 NFT 了吗?截至3月9日,全球持有 NFT 的用户已经上涨到195万人,创造了超170亿美元的市场.
前言 每个人都有过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的经验。最近一次被问到“你是谁”时,你是怎麽介绍自己的?是回答姓名与职称?或是身份证字号?还是某活动的报名序号? 当我们在尝试回答“你是谁”的时候,也正在定义我们的身份。 身份会因情境不同而不同,有时是姓名,有时是身份证字号,也有时是某个临时编号。
在互联网诞生初期,有这么一句话广为流传:「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上期《人机博弈才刚刚开始》讲到了为什么 DID 和 PoP 在 Web 3.0 尤为重要。本周,我们将对 DID 和PoP的概念进行挖掘,并为大家介绍几个 PoP 验证方式和头部项目.
互联网的创建没有为人们提供一个原生的身份层。正因为如此,数字身份的问题被归结为网站和应用程序。这种孤立的方法在互联网的早期可能是合适的,但随着现在数十亿人上网,它的缺点变得越来越明显。用户名和密码仍然是主流模式,尽管一再被证明是一种不安全的模式。平均每个人都要处理 70 到 80 个密码,导致用户体验明显下降。
互联网的创建没有为人们提供一个原生的身份层。正因为如此,数字身份的问题被归结为网站和应用程序。这种孤立的方法在互联网的早期可能是合适的,但随着现在数十亿人上网,它的缺点变得越来越明显。用户名和密码仍然是主流模式,尽管一再被证明是一种不安全的模式。平均每个人都要处理70到80个密码,导致用户体验明显下降。
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在头条的高光时刻,人们一度沉浸在算法和技术的信息流推荐中编织着自己的信息茧房。直播电商的火热让我们开始重新在乎“人”的推荐.
前段时间ENS空投引起了人们对中心化域名的关注,诚然去中心化域名可以作为一种Web3身份标识。然而,无论现实世界、Web2还是Web3中,除了身份标识(identifier)以外,身份系统还包括.
“身份”是每个人出生就伴有的印记,根据时空的不同,人们拥有不同的身份属性,而人们的身份属性存在着唯一的证明关系.
7月11日,以“构建数字社会基础设施”为主题的分布式数字身份(苏州)高峰论坛暨DIDA联盟2021年度会议在苏州高铁新城召开.
Didi Taihuttu是荷兰一个狂热的比特币爱好者,4年前,为了倡导一种纯数字货币的生活理念,他说服老婆,卖掉了家里五室一厅的房子和各种珠宝首饰.
联盟logo 6月24日,由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与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15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分布式数字身份产业联盟(DID-Alliance,简称DIDA)正式成立.
?News1 DB 曾经,韩国加密货币发展迅猛,韩国相关企业通过ICO赚取了数千亿韩元,但好景不到三年。今年,也就是2020年,加密货币公司应交付已向投资者许诺的“黄金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