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SWIFT:即时支付服务面临来自Ripple、Libra等的挑战_ITS

SWIFT近期对外表示,目前正在应对当前提供即时支付服务的挑战,将通过采用新技术,计划利用其品牌触及到Swift网络之外的社区,以保持其在全球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

SWIFT,又称“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国际合作组织,成立于1973年,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超过11000家银行和机构已使用SWIFT系统。SWIFT成立的目的,就是提升国际间银行的结算速度。

SWIFT银行业务负责人HarryNewman此次表示,SWIFT和其他传统平台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来自Ripple、Stellar、IBM和Facebook备受争议的尚未发行的Libra稳定币的挑战。这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缩短结算时间,并增加了基于区块链防止丢失和可追踪的交易系统透明化,意在重塑全球货币的流通方式。

SWIFT将区块链公司行动试点推进到下一阶段:金色财经报道,SWIFT分享了其最新的企业行为区块链试点的结果,并宣布该试点取得了成功,并计划推进这项工作。最新的实验涉及六个组织,包括 American Century Investments、Citi 和 Northern Trust。该试验使用 SWIFT 消息传递标准,并支持参与者跨区块链网络共享数据。如果有足够的数据匹配,就会创建一个建议的共享版本。在下一阶段,将结合机器学习来帮助匹配过程。这些测试并没有关注分红等简单的公司行为,而是涉及要约收购和股份拆分等复杂的行为。[2023/3/24 13:25:03]

实际上,SWIFTgip跨境即时支付服务在几年前已然开始布局,但是随着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境即时支付解决方案的市场布局扩大以及在监管层面也多有探索,受到主流金融领域密切关注,因此SWIFT当下想要进一步抢先占据市场、保持其在支付领域地位的意愿显得更为迫切。

瑞士电信提供商Swisscom成为Nym区块链验证节点:1月20日,瑞士最大的电信提供商 Swisscom 作为验证节点加入了隐私基础设施 Nym 网络。Nym 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初创企业,其正在建设下一代去中心化隐私基础设施,旨在为所有互联网用户带来数据隐私。

此前报道,Nym 19 日推出基于 CosmWasm 的智能合约平台 Nyx。[2022/1/20 9:02:10]

SWIFT此前在去年10月和今年7月分别完成了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两次跨境即时支付测试,目前其gpi已经能够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欧洲实现即时支付。并且从Swift提供的9月份gpi综述文件来看,其中能在5分钟内能完成的支付服务的占比达到36%,近50%的支付能够在半个小时内完成,6—24小时内完成的占比为21%,基本上来说,96%的支付服务能够在24小时内完成。

声音 | IBM区块链副总裁Jesse Lund:World Wire基于SWIFT开发的标准:据AMBCrypto消息,IBM负责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业务的副总裁Jesse LundJesse Lun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World Wire基于SWIFT开发的标准。SWIFT“是一个消息传递平台”,而IBM提供的消息“就像SWIFT一样”。此外,其坦言,IBM在Word Wire中的角色是“网络运营商”和基础设施提供商。此前消息,IBM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基于Stellar的跨境支付系统World Wire,并与6家银行签署协议,通过支付网络World Wire助力银行发行稳定币。[2019/3/23]

动态 |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出席北京市政府与SWIFT合作备忘录签署活动:SWIFT将在京设立外商独资企业,从比利时总部承接中国区业务,为中国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2019/1/16]

据中国金融网此前报道,在完成对新加坡进行的测试之后,接下来,SWIFTgpi和欧洲各银行将参与到对TARGET瞬时支付结算系统的测试。同时,其他已实现国内瞬时支付的市场也将陆续进行测试,并在年内正式推出基于SWIFTgpi的跨境瞬时支付服务。

HarryNewman也在9月份接受电视台访谈时表示,近期主要致力于启动SWIFT跨境即时支付服务。

SWIFT的跨境支付系统并不是基于区块链,而是利用一个应用编程接口(API),允许金融机构访问彼此的数据,以便在支付前核实银行账号,即银行等机构在交易点通过API调用即可启动SWIFT跨境付款,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允许金融机构在双方共享数据,来实现减少网络上的错误和延迟。SWIFT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何爱德曾表示:“我们采取的方法使得银行无须投资于新的跨境基础设施,而只须优化SWIFTgpi及其与境内实时支付系统的连接。”

动态 | SWIFT否认将整合RippleNet:据financemagnates报道,SWIFT否认将在业务中使用RippleNet。SWIFT一位发言人回应称自己不确定这些谣言来自哪里,但即将发布的标准与RippleNet完全无关。此前有传言称,SWIFT网络升级将使用RippleNet。[2018/11/7]

由此可见,Swift所做的工作是与更多的机构进行合作,成为他们的即时支付服务提供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虽然要真正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跨境即时支付需要更多参与者的合作,但是对于即时支付服务提供商而言,却在各自跑马圈地。对于Swift来说,在局部地区实现即时支付的概念验证和测试之后,要想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有赖于自身是否能够与全球范围内足够多的机构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HarryNewman对此表示:“我们在Swift上拥有多个社区,但在全球范围内,不仅是Swift,现在有大约60个社区采用了即时支付服务。”

传统金融领域的跨境支付流程低效且繁琐,近年来受到了包括瑞波公司Ripple在内其他新兴的跨国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冲击,即时支付的强烈需求在推动支付领域的变革。SWIFT在其官网中指出,跨境支付世界正在发生大规模变革,客户期望和可用技术的根本变化,再加上新的支付提供商和基础设施的激增,推动了这种转变。

SWIFT作为最早的跨境支付组织,虽然此次对外表示将采用新技术进一步巩固其在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并未有更多关于新技术的细节透露。与此同时,来自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跨境支付服务的竞争也正在加速。

据Ripple官网显示,RippleNet提供跨境流程的客户数量已经超过200家,并且Ripple此前已与全球第二大汇款服务公司速汇金达成合作,有意强化XRP在跨境支付和外汇结算业务中的流通。

此前摩根大通推出的摩根币(JPMCoin)此前已明确表示,主要是针对部分机构客户用户的跨境交易,没有打算面向公众发布。而就在上月包括德意志银行、华侨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宣布加入摩根大通的区块链网络IIN。据此前报道,IIN于2017年作为试点推出,它运行在由摩根大通开发的区块链上,旨在减少全球支付流程中的摩擦。摩根大通全球清算负责人JohnHunter曾表示:“IIN的目的始终是建立一个有意义的银行用户生态系统,所有这些都旨在利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来更好地解决复杂的跨境支付”。

Stellar作为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平台,由Ripple的联合创始人JedMcCaleb创办,同时也是Ripple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据巴比特9月17日报道,在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主办的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日本央行支付和结算系统局参事役岸道信在演讲中介绍称,Stellar已经在今年6月已经完成了第三阶段的发展,即同步跨境支付,第三阶段主要关注跨境支付的安全问题。另外,IBM此前也已联合Stellar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WorldWire支付系统,旨在利用加密货币实现银行间实时国际结算。

据9月11日报道,万事达卡和R3将合作开发和试验一个新的区块链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最初将专注于链接由万事达卡清算与结算网络支持的全球支付基础设施、计划和的银行。

此外,Facebook的Libra项目目前正在面临着巨大的监管阻力,美国当地时间10月4日在线支付巨头PayPal宣布退出Facebook的数字货币Libra项目,而Paypal曾是Libra委员会的首批28家创始成员之一。此后有传闻称,Visa、万事达卡等Libra主要的金融合作伙伴正在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参与该项目。

随即Libra官方推特连发数条推文回应称,建立一个现代化、低摩擦、高度安全的支付网络,赋能数十亿缺乏金融服务的人,是一段旅程,而不是终点,像Libra项目这样建立代际支付网络的旅程并不容易。

除了面临基于区块链的跨境即时支付方案的挑战之外,SWIFT自身也在探索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SWIFT在今年1月宣布与Ripple的竞争对手R3旗下区块链平台Corda合作,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概念证明gpi链接试验,在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交易平台上实现GPI支付,一方面为了能够确保gpi支付的速度和透明性。另一方面gpi也能够与数字分类账本技术社区建立合作,未来实现向其他基于DLT和区块链的平台开放其gpi服务,将其集成到原有系统中。虽然合作前景可观,但是目前仍需经历进一步的概念验证过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6: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