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L:区块链行业陷入困境,破局之路在何方?_ZT.com

作者:Robin

来源:X-Order

19年过去了大半年,BTC从年初的3k点稳步飞升至现在的破万,最近稍稍回落至8k,和其他行业的朋友聊天都会觉得,币圈今年收益不错啊。

2019年比特币价格走势图

如果单从BTC来看,确实应该如此。但奇怪的是,整个币圈的情绪更低落了,这是一种真正的业内人士才能切身体会的感觉。

困惑迷茫的原因

表面来看,是因为主流币和山寨币没有跟上BTC的涨幅,甚至很多小币种反而有很大的跌幅。而近期,除BTC之外的两大热点,平台币&IEO,模式币也开始转头向下,加重了大家的焦虑情绪。

就像价格是经济的一种表现一样,币价也是整个行业状态的体现。所以对于所有从业者来说,币价的不断下跌反映了更大层面上的一种忧虑,就是行业到底是否还有未来。我们之前关于这个问题进行过一次激烈的辩论,有兴趣的读者请看《币圈生死论|X-Order辩论分享》。

这里我想分享关于历史上的一些其他行业,甚至是本行业发展初期的状况,以此来观察一个行业它到底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怎么样的过程,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认知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磕磕绊绊。

消失在历史中的行业

从最宏观的行业分类来看,很多行业是会永久存续的,因为行业背后代表的是需求,有些需求是作为人类这个物种与生俱来的,比如衣食住行。

这些不断向高维进化的行业,会使行业中的低维形态逐渐退出。所以在此我们需要降一个维度来讨论一些更细分的行业。

通常我们认为行业的进化有两种驱动因素:需求的细化以及技术的进步?。

现场 | 比原链钟立飞:公链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金色财经现场报道,4月11日,比原链技术运营总监钟立飞在由金色财经主办的金色沙龙深圳站第二期圆桌论坛环节表示,公链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整个行业肯定是处于泡沫破灭期的低谷,但抛开Token,单纯从区块链技术上说,区块链的热度远比不上AI或者大数据。同时,他表示,当前除了公链在金融以及游戏领域有诸多常识之外,还是远远达不到大规模商用的进展。不管是技术成熟度还是应用成熟度,都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还需要时间。[2019/4/11]

以通信行业为例:

需求细化?

通信行业从古代的书信,到近代的电报电话,再到现代的手机,IM聊天工具,电子邮件,这里描述的是大行业范式的转换。

在古代的时候,信息传递方式除了书信之外,还有烽火狼烟还有击鼓通信等等,但是相比而言,在传递信息内容的丰富度和完整度上,相比单一的光或是声音信号,书信要优越很多。

如果说击鼓等方式是满足了一个单一信号传递的需求,那么书信是满足了全方位传递信息的需求。这其实是个体需求的细化。

这里补充一个细节,最早的时候,书信和文字是用来记录一些事务的,主要是一些金融或是借贷关系等。

很多时候,这些信息是刻录在一个固定位置,比如石头、树桩等物体上。这种情况,文字或是书信只是记录信息,没有发展出信息传递的作用。而

正是因为大家对于信息传递需求变高,才使得这个当时已有的技术被激活了,从单纯的记录衍化为了信息的传递。

需求的细化导致那些无法满足需求的通讯方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被迫使用。

动态 | 比原链VAPOR侧链正式发布并开源:比原链CTO朗豫在“2018比原链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比原链VAPOR侧链正式发布并开源。比原链侧链项目第一个链接的是比原链主链,在后续会慢慢迭代,会和比特币、以太坊的主链都会进行相互的连接,会成为普适性侧链的项目。[2018/11/17]

技术进步

技术的进步这一点大家感知是更明显的。

1844年摩尔斯发明了电报,50-60年代梅乌奇发明了电话,1876年贝尔实验了第一台可使用的电话机,并获得了专利。

整个19世纪,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接二连三的变化,初期还依旧是通过书信,到了中后期有资本实力的贵族已经可以承担起使用电报作为通信工具。19世纪末期以及20世纪初期电话开始逐步替代电报作为通信工具。

步入21世纪互联网时代,手机通讯,电子邮件等新技术的发明又代替了固定电话。

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革命更为残酷。

试想现在还有多少人还在使用书信通信?除了一些保留着文艺情怀的人之外几乎没有了。这也导致了许多与书信相关的行业迅速没落。而电报行业更是惨淡,现在的80,90后不用说使用过电报机了,见过的都几乎没有。电话倒是还随处可见,但是那些一个个曾经风靡的电话亭,以及一些可以拨打外省甚至国际电话的小卖部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一个行业的落末,必将导致相关配套行业或是围绕其发展的衍生行业的消失。

也就是说,行业的更替,必须由新的技术或是进一步细化的需求来推动。

分析了通讯行业的发展历程后,我们回过来看现在的区块链行业,在满足去中心化的价值传输这个需求上,至少目前看不到新的技术可以比肩现有的相对成熟方案,也没有衍化出新的需求点来改善这个现有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区块链还可以走的更远。

比原链官方否认主网分叉及挖矿被破解谣言:近日,比原链团队针对近期关于比原链不实消息做了回应,而针对部分媒体发布及网传的“比原链未上线主网可能面临分叉”以及“比原链挖矿疑似被显卡矿工破解”等消息,巴比特于第一时间向比原链项目方求证,获悉以上信息均属虚假不实信息。关于比原链GPU挖矿问题,C版本的挖矿算法已经在GitHub上开源,GPU显卡、ASIC矿机都可支持比原链挖矿,只是效率不同。另GPU需要自行开发显卡驱动程序,不存在算法破解一说。因此其“分叉”“先跑”说法并无实际依据。比原链项目方表示将持续关注相关讯息,并对发布不实信息的媒体进行相应追责,也同时恳请广大社区用户不信谣传谣,明辨消息来源,比原链项目方将针对用户疑问进行持续解答。[2018/5/5]

因为需求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会推动行业的发展,区块链行业还有很大的潜力。

新兴行业的投资挫折

比特币的10年发展史相信很多币圈的老人都很熟悉,这里想要展示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往事来帮助我们更动态的看待行业的发展。

早在2011年,吴忌寒还没有创立比特大陆的时候,李笑来老师就曾经和朋友一起投资了60多万人民币来建造一个小型矿场。

说矿场有点夸张,其实就是买了一堆电脑承包了个集装箱配上一些空调等简陋设备开始挖矿。当时还没有南瓜张和烤猫的ASIC矿机,纯粹用显卡在挖矿,效率的低下结果肯定是以失败告终。

这次矿场实验最后只挖出了100多个比特币,按照11年最高的市价32美元来计算,也就是2万人民币左右。

图源知乎文章:《为什么越来越少人用CPU/GPU挖矿?ASIC矿机优势在哪里?》

很明显,投入与产出差距太大,显然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比原链与比特大陆合作矿机疑似曝光:刚刚,比原链创始人长铗发布配图微博“猜猜这是什么”,图片中显示为一台矿机,网友在评论区回复称“比特大陆产的比原矿机”。此条微博似乎验证了早前“比原链与比特大陆合作矿机”一事。[2018/4/17]

站在当时的时点上,李笑来老师作为一个投资人对挖矿判死刑应该是很理所当然的。自然后续,他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关注到13年的首批ASIC矿机诞生。

可能确实在13年之前挖矿行业本身是完全不值得投资的。而在13年ASIC矿机出现的那一刻,却成为了最好的挖矿行业的投资时点。

这种感觉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特别像二级市场某个标的的投资?当其价格一路下滑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失去了投资价值,然而在不经意间它就来到了价值拐点。

破局方向?

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吸引力

挖矿行业的发展过程,提示着我们不应该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去评估一个行业,因为

当下的状态并不能代表未来。

那么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哪里?我认为最核心的是吸引力法则——可以

驱动生产力投入的多维度吸引力。

首先这个行业必须有吸引力,而且是多种吸引力,这是产生投入需要的驱动力。

通常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投资吸引力是最容易被理解的。17年行业为何有一个质的飞跃和爆发,因为大批量的参与者看到了上半年各类小币种的爆发,随便一个标的,3个月收益率都几十倍上百倍。如此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很多投资/投机者进入这个行业,同样也吸引了一些创业者,试图在其中做一些项目来掘金。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持续的行业来说,

投资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投资吸引力往往只能用于解释一个行业迅速增长的那段过程,而在行业初期和行业的低谷是无法用于判断后续发展,而这需要靠其更根本的吸引力,或是说需要一个锚点,

美国在线创始人看好区块链技术:美国在线(AOL)的联合创始人、亿万富翁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在接受访问时称,我们的观点是,区块链是一项核心的基础技术,最终将对许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而不仅仅是金融服务业。近几个月来,比特币的繁荣和狂热让我想起了20年前的互联网热潮和狂热。我认为会有一些赢家和输家,我们需要将核心技术与当前的一些实现分开。[2017/12/21]

可以激发人本能行为的锚点。

就像游戏对人来说很具有吸引力,正是因为人们享受虚拟世界带来的美好体验,所以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以及时间精力去玩游戏,去享受,所以吸引力也只需要一个锚点,仅仅一个吸引点就能让人自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完成某件事。

同样的,投身于区块链行业的人们,可能是被行业中的某个东西吸引,可能是出于兴趣,可能是对当时经济体制的不满,可能是对去中心化未来美好理想的憧憬,这些因素导致他们投入了自己的生产力,在做一件当时看来投资性价比不那么高的事情。

行业中的一些早期参与者,他们首次接触比特币,甚至为比特币贡献代码,布道,很多时候是出于对于这个项目的认可和觉得其有独特性。

这些生产力最终构成了这个行业进化的助推力。

传统行业的发展中,另一个有启发的模式来自于教育行业。

国外很多大学的重要收入来源是校友的捐款。而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投资回报率才是关键,

捐赠这种行为,一般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我们也知道通常公司的利润表中,它被分在非经常性损益。但据统计数据显示,

捐赠收入反而是多年来相当稳定的收入来源。

捐赠者的动机可能出于名利,出于私心,也可能只是出于爱心,但结果就是学校这个标的有特殊的吸引力使得这些人愿意持续投入。而很多学校,相比公司存在的更长久。

区块链行业的现状是随着近年的暴涨暴跌,似乎行业短期投资吸引力在下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还是源源不断的有创新项目在出现,也

有新的生产力在投入,各类项目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优化,升级。

这些生产力的背后存在的吸引力不仅仅是投资那么简单,而它们的持续投入则预示着整个行业还是向一个更健康的方向在发展。

未来落地可能方向

上述都是从宏观的角度上去看整个行业,当然我们可以扮演一个冷酷的观察者,通过洞悉行业的动态去做一些推波助澜的事情。

但是作为从业者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行业摸索出更合适的方向。

方向一: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现在行业最大的担忧在于,项目会不会因为没有足够现金流而死亡。因此,

项目方是否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而非仅靠卖币以维持存续是关键。

现在有不少传统项目,是存在一些现金流的,包括简书,Jarvis+等,对于其本身的业务运转来说,区块链和通证只是其流程中的一部分,并不是为了特意追求区块链化,而破坏了很多原有的商业模式。

方向二:创造需求闭环

造血固然是一个可以使项目生存下去的方式,但是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来说,更好的是形成自己特有的不可替代的需求。这才是行业可以长期稳定存在并发展的根本。

肖风也在万向区块链大会上提到,我们现在很多的项目是+区块链,但未来其实会有更多的区块链+。所以创造特有的需求闭环会是一个比造血更有效的推动行业前进的方式。

如何才算是自己独特的需求呢?

举些例子,以太坊兴起时的ICO,作为一种特定的融资方式,整个流程都是在通证闭环内完成的。各大交易所的交易手续费抵扣,也算是一个独特的需求。

我们需要去探索未来可能的需求闭环,下面举例三个方向,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需求闭环的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共同交流探讨。

多元化跨界组织激励

组织激励相信大家很熟悉,在区块链领域也是常常被提起的一个话题,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多元化和跨界。

多元化其实对应之前提到的多维度吸引力。因为开放式组织类项目的门槛较低,所以它可以接纳足够多的人投入生产力。不同层次的吸引力会导致不同维度的贡献,可以是资本投入,可以是代码投入。

跨界分两层,一层是跨国界,一层是跨时间界限。

在组织体系内采用通证来奖励特定行为或是满足特定需求的优势在于可以不用在意国界的区别。可能在某个国家开发一段代码的时薪要比另一个国家高出很多,但是在组织内部领域这样的行为如果以通证衡量就保持一致了。

时间维度可能是通证化的更终极的应用,通证分配和使用不随参与项目的人的转换而转变。很少有货币能做好代际传承,通证是不是会更有优势?

游戏化

游戏行业目前来看是最适合通证落地的场景。其兼具了方向一所述的造血能力和方向二的需求创造能力。

区块链沙盒游戏《NeoWorld》里的各种产业及建筑

某种程度上游戏行业现有的体制内已经有类通证的产品产生,比如魔兽世界的金币。

游戏是一个可以创造需求的开放世界,除了不能满足物理的需求,几乎可以创造无限的高层次需求。自然他内部本身就是一个闭环,在这个闭环中发挥作用的就是游戏中的通证。

还没有感觉?去看看头号玩家吧。

游戏行业因为其极度的虚拟化,所以几乎是所有创新信息产物的试验场,要知道,在中国,第一批挖矿的普通人来自于游戏行业的各类打金工作室,他们在10年便兼职挖掘比特币,他们才是业内最早的矿工。

机器的需求

图为英国剑桥大学的两位学者CarlBenediktfrey和MichaelOsborne早在2013年就预测未来的10-20年间,美国的702个工种有47%的岗位可能会被计算机替代。

马斯克在多个场合都表达过了AI替代人类的可能性,即便不会完全替代,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更多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开始渗入各行各业。

货币是人类的需求,那么如果有一天机器人需要解决公地悲剧的问题,他们直接如何去分配资源呢。通证无疑是最优选择,机器之间可以直接验证通证的可靠性,并且以通证作为桥梁来交换资源。那么人类如果需要和机器进行交互,通证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

图源:《I,Robot》(2004)剧照

在机器人世界中,通证才是刚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3:6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