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燕、麻省理工宁波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郭杰群
来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金融科技一词来源于Finance和Technology,意为将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与金融深度结合,用科技驱动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风险水平、降低财富分配差距。随着技术革新,其内涵已延展到信贷、支付、智能投顾、保险、资产管理、区块链等领域,在助力金融业革新上的潜力不容小觑。
声音 | 清华钟宏:区块链技术正在构建数字经济的安全血液系统:金色财经报道,清华x-lab青藤链盟研究院院长、国研智库&清华x-lab数权经济实验室主任钟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历经50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上机、上网、上链”三个阶段。2019年,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价值互联网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阶段。数字经济以5G商用为基础,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入万物“上链”时代,即数字经济3.0——数权经济时代。数字经济3.0,是以“数据上链”为标志。数权经济三驾马车,包括:数字治理、数字金融和数字产业。数据是数字经济的血液,区块链技术正在构建数字经济的安全血液系统。[2019/11/12]
目前,在金融科技中最为人关注的一个方向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以去中心化为核心,能够重构金融行业底层架构,实现金融共享的效果。与传统架构相比,区块链技术及数字货币能避免繁琐的中心化清算交割过程,实现去中介化;让征信机构机直接调取区块链中的信息数据,简化征信流程;更重要的是,区块链技术能降低信用风险,提高系统的可追溯性,适用于多种商业环境,包括,资产管理、转让,尤其是有益于互联网场景的交易环境。可以想象,区块链技术的广泛有效的应用对于金融活动的有序性,对有限资源的节约,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声音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谢耘:区块链的复杂性由系统级机制决定:近日,首都科技领军人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谢耘撰文表示,区块链技术之所以难以被准确把握与理解,就在于它的许多本质的特性是由系统级机制决定的,而不是依靠单点技术来实现。目前区块链的奇迹与比较复杂的智能技术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更不是对人的智能活动的重复或模仿,但却有惊人的颠覆性冲击。当然,如果区块链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各种具体的智能技术融入其中也是必然的趋势。[2018/7/15]
在当前,区块链是未来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基本共识。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改变了传统金融中的一些弱点。具体表现在:脱媒,也称非中介化,在金融市场上表现为扩宽直接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去中心化,这是一种更为开放、扁平、平等的信息结构,通过分布式计算,点对点提高了交易效率,也使得交易信息不可篡改;定制化,使得金融服务更好地贴近用户需求。智能合约的应用使得区块链可以更为有效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综上所述,区块链的应用不但有利于产生一个更直接、更高效、更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也有利于产生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这与中国当前大力推动普惠金融的理念相契合,也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良好机遇。目前中国金融与非金融机构都在积极研究、布局区块链及其他金融科技技术。在毕马威与H2Venture联合发布的2016全球FinTech企业100强中,共有8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蚂蚁金服位居榜首,另有3家企业入围5强。2017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国内数字货币发展推入新阶段。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区块链可以改变网络教育模式: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清华大学区块链教育、产业创新峰会?暨青藤链盟成立大会上,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表示,传统知识生产是中心化的,未来的人们的角色出现改变,每个人都是贡献者,每个人都是获取者。区块链与远程教育平台结合可以成为一个大规模协同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的平台,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开展分布式教育网络。[2018/5/27]
总体来说,基于当前中国金融的市场基础,将区块链技术的潜在发展优势进行进一步开发、应用和推广,对中国金融具有重要意义,也与中国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市场效率的需求相一致。与此同时,中国发展区块链和其他金融科技也拥有着独特的空间和优势:从用户规模层面,截至2016年末,中国网民人口高达7.31亿,超过欧美国家互联网用户总和;从资金层面,随着30多年来改革开发的迅猛发展,中国人均GDP有长足进步,在总量上也位居世界第二位,对海外的直接投资也占据世界总投资的重要比例;从政策监管层面来看,到目前为止中国金融科技政策环境较为宽松,对科技企业的限制也相对低于欧美国家。然而,区块链刚刚起步,并非完美,在金融应用领域还比较局限,至今尚未产生成熟案例。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也需要与之配套的监管体系,如何规范区块链应用、提高行业自律以及融入国际监管体系也是中国金融监管亟需解决的问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