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刘美琳广州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身为广州黄埔区块链培训学院副院长,李涛经常要为政府人士和企业管理者做区块链培训。不过这个十一月,他的工作要比往常更忙。
“24号以后的这段时间里,从省里到市里,科技厅、工信厅、发改委等部门都有大量的人来黄埔区调研、考察、交流。”李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个月里不但广东省内各部门频繁来访,长沙、武汉等内地城市也纷纷来黄埔区考察和交流。“这些城市都希望引进区块链的先进技术,在本地市场消化和创新,给自己的城市带来转型的机会。”
此前的10月24日,中共中央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自此之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新的工作重心。
区块链风口之上,多座城市正加快跟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短短一个月之内,区块链地方政策密集出台,包括广州、昆明、成都、重庆等多个城市迅速反应,相继印发扶持政策文件。
城市区块链竞争
CCTV2央视财经频道报道“FTX宣布破产”:11月14日消息,CCTV2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宣布破产”,FTX在11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和FTX集团其他附属公司已经按照美国相关法律,启动自愿破产程序。受此消息影响,11日比特币和以太币等加密货币价格都出现大幅下跌。FTX创立于2019年,全球用户超过100万,破产申请文件显示,该公司债权人超过10万名,负债规模在100亿到500亿美元之间。分析认为FTX申请破产的原因是流通性枯竭、大量客户要求提取加密货币资产和竞争对手放弃收购计划。[2022/11/14 13:00:06]
“来考察的人主要关注三个问题: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技术?到底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作为主管单位如何从政策和资源上做牵引,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据李涛透露,近期从政府到各个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区块链技术到底怎样和实体经济结合。
实际上,自2016年区块链技术进入公众视野以来,中国各大城市早已提前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发现,基于专利数、公司数量及行业知名度等因素,中国区块链的“第一阵营”已在业内达成共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五座城市同列第一梯队。
央视财经:虚拟人软硬件工程师已成为热门职缺:1月16日,央视财经报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启用虚拟数字员工,来进行一些标准化、重复性的工作,他们出色的业务能力,也让不少人开始担忧,虚拟人是否会侵占更多的劳动力市场,和人类抢饭碗?崔筱盼,因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工作业绩,获得了万科集团2021年度最佳新人奖。在金融领域,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推出虚拟数字员工。2021年11月,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虚拟人申?雅登台亮相,她的主要工作是电视新闻采访和大型活动主持。虚拟人虽然能干,但其研发投入也十分巨大。一个3D虚拟偶像的资金投入,可达数十万至百万元。随着“虚拟人”概念的火热,目前相关领域的软硬件工程师已成为热门职缺。[2022/1/16 8:52:17]
例如,在专利量上,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总量达11970件,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四个城市依次为北京、杭州、深圳和上海。而从区块链联盟数量看,目前我国区块链联盟共有8家。上海以4家区块链联盟数量居全国第一,北京、深圳也分别占2家。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城市“基因”,也决定了每座城市发展区块链侧重点各异。
央视财经:Plus Token联合创始人仅为外籍留学生:据CCTV-经济半小时微博消息,Plus Token联合创始人Leo,这个有着前Google阿尔法狗算法研究员身份的人,在2018年10月22日,高调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数字经济论坛,并且发表了关于Plus Token未来规划的主题演讲。随后Leo参加“股神”巴菲特晚宴的照片,也迅速在虚拟币圈里传播开来。但实际上Leo的真实身份,荒诞而又简单。此人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外籍留学生,2015年9月份来到中国,就读于湖南长沙的一所大学,他的Plus Token虚拟币钱包项目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完全是被团伙包装出来的。[2021/4/9 20:00:32]
北京注重行业方向的引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北京大同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国家级研究机构都在北京。
相比之下,作为“金融重镇”的上海和深圳,更重视区块链金融属性的探索。银行间市场区块链技术研究组和陆家嘴区块链金融发展联盟坐落于上海,央行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也正在深圳试运行。
动态 | 央视财经频道关注日本BITPoint Japan交易所35亿日元虚拟货币被盗事件:据央视财经官方消息,今日午间央视财经频道《国际财经报道》栏目报道了此前日本交易所BITPoint Japan 35亿日元(约合2.2亿人民币)虚拟货币被盗事件。BITPoint Japan员工在接收央视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一些部门为处理此次事件非常忙碌,不过另一些处理开户、交易等业务地部门由于已经暂停服务所以基本处于停工状态。日本当地个人投资者在接收街头采访时也表示,多次出现类似的盗币事件,说明这些企业目前地管理体系还是存在问题的,希望日本政府能更加严格地进行监管。投资者也有必要认识到虚拟货币本身的风险性,不能盲目投资。据此前报道,日本交易所Bitpoint在遭受的黑客攻击中损失了35亿日元,该交易所已经发布紧急维护公告,并宣布从当地时间7月12日10:30开始暂时停止包括交易和收发款在内的所有服务。[2019/7/15]
至于广州和杭州,在李涛看来,“由于广州外贸基因浓厚,区块链应用开发更注重与贸易的结合。而杭州在互联网时代收获了巨大红利,希望在区块链时代也能延续。”
动态 | 青岛市市北区发起中国链湾区块链城市联盟 已在教育培训、政务等方面应用区块链:据青岛日报7月4日消息,青岛市市北区区块链产业研究院发起中国链湾区块链城市联盟,城市联盟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借助区块链的技术特色在全产业链打通壁垒,集聚各联盟城市或地区的优势资源形成联盟合力,建立产、学、研、金、用等多赢的产业发展平台,营造区块链技术创新环境,打造区块链产业生态体系,为各联盟城市或地区的区块链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目前,青岛市市北区区块链产业孵化平台已汇聚了近50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企业,市北区已与10余家区块链创新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区块链教育培训,已签约近50家高校院所和近150名区块链专家及讲师。 市北区运用区块链在政务方面,打造了“政务知识学习及考试平台”和“政务 KPI考核平台”,设计了学习通证和考核通证,并将通证和绩效挂钩,在简化办事流程的同时将所有过程上链,保证透明以及可追溯。[2019/7/4]
不局限于“第一阵营”,区块链俨然已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新战场。对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产业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委员刘峰指出,一座城市在发展区块链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量力而为。
“对于一线二线城市而言,无论是人才的吸引,还是技术赋能或者是产业升级,发展区块链都是特别适合的。但对于三线或以下的城市,可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发展,而不是盲目的跟风补贴类似区块链这种前沿技术。毕竟,对于这些城市,打造区块链的技术人才可能都很难满足需求,而对应的配套设施等还会带来财政上的压力。”刘峰表示。
赋能城市多元应用场景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区块链似乎还很遥远。
看病转诊,每换一家医院就要重复问一遍病史,重复检查,甚至可能错过最佳治病良机,如何才能打通医院之间的隔绝状态?
行政处罚,现场执行处罚总是不好把握,一个违规行为可能罚100块钱,也可能罚50块,如何在执法过程引入技术手段来改变这一困境?
网上购物,买卖双方交易成功是基于对平台的信任。假如第三方平台本身也在作假作恶,谁又来保证平台的可信度?
基于强大的技术特性,区块链或将解决以上所有问题。“人们可以在没有第三方中心机构和信用机构的情况下,通过区块链提高互信,降低协作成本,同时对劳动进行智能分配,帮助人们权益共享,进而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分配。”火币研究院院长袁煜明指出,正是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智能合约、分布存储等技术特征,区块链将构建独特的社会信任机制,深刻影响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区块链在城市治理上大有用武之地,”袁煜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例如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系统,它可以令发票造假难度更高,虚假发票是没有办法被记入区块链系统的。同时,由于区块链账本公开可查,当消费者需要发票报销时,也可以大大简化流程,报销方核验难度也会降低。”
政务数据方面,各地也开拓出富有创造性的区块链应用场景——第一张不动产电子凭证诞生于湖南,第一张电子营业执照出现在重庆,深圳则开出了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和交通罚款电子票据。
李涛讲述了未来区块链在公益领域的具体落地,“比如说公益走款,钱到底去哪儿了?以前只能把账本公开,但账也可能作假。有没有可能通过一种技术来解决,实现不可篡改、不可复制,而非依靠人性的自觉来解决?这个区块链就可以做到。”
放到商业场景下,如果签合同的双方彼此不信任,往往要找第三方调查公司来证明身份和交易品的真实性,合同也可能造假。而全证据链电子合同的出现将改变这一困境,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加密固化存储,一旦篡改数据就需更改合同上所有内容,成本巨大,几乎无法实现。
一位从事开发电子合同的人士解释,“数据保全从你签约那一刻开始,包括阅读合同的时间、人脸识别、IP地址纪录、登陆设备的型号等。”
长沙星沙区块链产业园区主任黄士玮,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区块链应用前景的看好。“比如食品安全,这是大家感受最深的,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食品全供应链溯源,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不远的将来,停车、看病甚至发工资,这些最普遍的生活场景都可能大规模使用区块链。正如黄士玮所言,“好技术,好东西,一定会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加强科普与完善监管
由于不少人借“区块链”之名进行非法集资、炒作,再加上区块链尚未出现商业上的大规模用例,公众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并不充分。
“大家的误解就在于,认为各种币就等于区块链。对于普通老百姓,购买数字货币其实存在巨大的风险。”李涛表示,虽然区块链起源于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
袁煜明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了金融陷阱,还存在另一种歪曲。“少量项目存在‘伪创新’,它们没有有效地解决痛点和实际问题,没有与实体经济结合,同时采用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高估值计算方式,这类项目实际上也是区块链的歪用。”
正因为区块链的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完善监管尤为重要。
在刘峰看来,国内的区块链可以划分为两个圈子,即链圈——以技术研究、产业落地为主,以及币圈——以区块链代币为代表。
“一方面,国家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区块链技术大力发展,促进该技术与各个行业领域结合,形成产业化落地。另一方面,国家将对区块链代币金融活动等行为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刘峰说。
实际上,国家层面已经开始行动。11月20日,国家标准委表示,近日将成立一批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而这其中就有区块链的身影。公告称,“启动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等一批技术委员会筹建工作,目前正有序推进中。”
与此同时,各地正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监管。11月15日,上海发布了关于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排摸整治的通知。11月21日,深圳也发布了防范“虚拟货币”非法活动的风险提示,两地都将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排查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尚未出台区块链的区域分工布局,中央和地方在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的分工情况也还未明确。
对此,黄士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如果一个或者几个地方集中力量,重点研究透彻区块链的一个领域或方向,并将研发成果在全国推广,这样或许可以减少各地同质化的竞争。
“国家从大的方向制定行业标准、从顶层设计发展路径,各个地方、各地企业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把区块链的应用落地。”黄士玮倡议道。
“我认为还可能会是如下一种政策”,刘峰分析,从技术层面看,“未来中央统筹制定标准,主持并构建区块链主节点。地方政府按照指定的标准与规范作为二级节点介入区块链体系。因为区块链是一个共享的去中心化账本,因此很可能最后建成一个类似于全国公共云一样的资源池给到各个地方,同时打通各个地方的资源和信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