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湖北红十字会领导被免职,但如何用技术防止作恶?_区块链技术通俗讲解中山大学

文?|?冰棒?编辑?|?小湃出品?|PANews

这个春节,我们没有太多的欢快场景,更多的是源起武汉的新型冠状病疫情对我们的考验,前线的“战疫”情况时刻牵动着全国14亿同胞的内心。全球的爱心人士也开启了爱心捐赠工作,一个个“武汉加油微信群”,联络医院、物资、物流进行捐赠,熬黑了双眼,却发现前线医院仍旧物资紧缺。

其中的原因不用过多的思考,一定是中间环节的“传输”出了问题,这便是负责物资分配的湖北省红十字会和武汉市红十字会。2月4日下午,湖北省红十字会3名领导被问责,湖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张钦被免。这样的决定,似乎并未让公众完全买单,不少网友质疑称,“这个风头过了,红十字会的问题还是会发生”。

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8)》数据,2013-2017年,我国的慈善捐款金额不断增长,截至2017年已经突破了1500亿元,但有多少慈善资金被用到实处?武汉疫情,再次把慈善龙头红十字会推上了风口浪尖,究其本质还是行业的“透明度”问题。

阻碍行业透明的因素也不仅仅是我们大多数人感性所认为的“行业道德”问题,其中还包括追踪成本、监督成本、以及信息公示成本。

区块链技术或许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案。

1.区块链的公益试水

公益也被视为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2019年10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可信区块链联合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中,在“政务民生领域重点探索”一节当中提到,未来区块链将会主要应用于个人数据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等。

借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套公开透明可追溯的系统,这个系统里面捐赠方和受赠方可以对每一笔款项的始末进行查询。信息可以包括发放的次数,以及使用方式,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当区块链技术将所有的捐赠信息上链,这样一套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分歧,提高效率。

另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利用不可篡改的特性,对受赠方进行身份认证,防止一些不怀好意的人通过伪造信息,来取慈善组织的捐赠。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质,会不断的提高者的作恶成本,从而抑制这些现象发生,把善款发放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早在2018年,腾讯公益、淘宝公益、蚂蚁金服公益,京东公益等11家平台,就开始尝试使用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做管理创新。

2019年12月30日,蚂蚁区块链上第一笔“自动拨付成功”。据了解,首个区块链自动拨付受益人是一名来自四川省阿坝州的高一学生,他的母亲靠务农照顾他和两位老人。基于蚂蚁区块链技术,这笔总金额为1500元的助学金从公益机构发起付款、财务审核到学生领用完成,只花了不到1天时间。按照传统的审核流程,这笔善款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爱佑慈善基金2018年8月上线了区块链救助公示平台,技术由万向区块链提供支持。在官网“信息公开”项,可以找到“区块链”。这个页面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记录了实时的捐款情况,右侧的列表显示捐赠日期,以及捐赠金额。点击列表里面的任何一次捐助,可以看到这些捐助的区块打包信息。

除了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也被引用到全球的慈善中。2019年7月,币安慈善基金会联合46家机构组成全球联盟发行“粉色币”,这是区块链上第一枚为解决经期贫困问题发布的“价值稳定币”,代表了整个区块链行业对于女性健康的关怀。“粉色币”在币安链上发布,每一枚代币价格将与一个女孩一年的卫生巾供应量锚定,而非美元或人民币的“价格”。这体现了加密货币的本质:促进价值的无障碍流动。币安乌干达法币交易平台将为“粉色币”提供兑换服务,供应商可以将在平台兑换乌干达先令。

2.上链过程仍是困扰

韩红此前在采访当中提到,“一包泡面的去向都可以公示”,这句话的背后意义是对传统捐赠体系的批判。回到实际场景,如果要将一包泡面的来源信息登记,中转运输成本计算,发放方式,全部记录并且公示,期间的成本大概率会超越泡面本身的价值。

因此,造成慈善机构失去公信力的原因,是多方面信息无法协同的结果,不管是内部监督审计,还是成本困境和组织不健全,都对行业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随着世界对区块链技术的认可和鼓励,有望解决目前公益行业的发展困境。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慈善行业,可以很好的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氛围,让更多的志愿者和捐赠者为公益事业助力。

但就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发展来看,做到这样一个完全公开透明的系统,并没有太大的难题。更加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降低信息上链的成本,确保信息上链过程的真实性,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让慈善更加快捷、透明、精准的到位。

区块链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要真正大规模的应用起来,还需要突破现有利益相关方的阻碍,以及技术成本的突破。值得庆幸的是,区块链技术给了我们一种选择和可能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55ms0-6:63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