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吉时通信,作者:国盛区块链研究院,原题《分布式账本给国际支付体系的启示
》
摘要
以Ripple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给国际支付带来新的灵活性和启示。不同于传统支付系统多中介参与的模式,分布式账本技术(DLT,distributedledgertechnology)拥有去中心化、节点互信、数据可追溯等特点,其为国际支付带来诸多的灵活性。世界经济论坛将之总结为以下六点:简化操作中的重复代理、提高监管和披露的效率、改变信任降低对手风险、缩短清算及结算的时间、资金流动快,透明度提升、历史可追溯,提高安全性。
中心化模式下的传统电汇等跨境支付处理速度慢,中间结算成本高,支付效率低,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在国际贸易中,电汇是较为常用的国际支付方式,背后需要一系列银行机构、清算支付系统等中介机构提供支持。目前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无论是金融机构的资金流转清算,还是金融信息通信网络,大多是典型的中心化工作模式。
分布式账本技术有望重构国际支付模式。以Ripple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系统可以同时完成信息传递和资金结算两项工作。整个支付过程由系统程序自动执行,响应速度快。系统的共识机制确保信用与安全。Ripple等分布式账本相对于传统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由于各国的监管规定不同,实际国际部署中必然面临国际法规、政策协调的问题,Ripple网络相当于用户之间的联盟,国际/市场接受度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拓展过程。因此分布式账本真正要在跨境汇款中大规模使用,还需要针对监管要求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同时,软件、协议层面的潜在风险、用户、银行端部署等细节方面亦需要进一步打磨。
我们认为,跨境贸易与跨境支付面临新趋势、新需求、新模式的挑战,区块链有望开辟新空间。新趋势方面,高频次和小额度订单的点对点场景日益突出,随着跨境电商迅速发展,参与跨境贸易的中小企业日益增多,新的消费需求推动个人跨境消费增长,点对点式的国际支付需求快速上升;新需求方面,用户对更为简便快速的实时资金转账需求愈发迫切,传统以天计的资金周转无法有效满足跨境贸易的生产需求;新模式方面,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将开辟新的跨境贸易、支付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支付清算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大型企业,大量中小企业甚至个人消费者对点对点、快速支付体验需求日甚,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推动去中心化、点对点支付模式的发展有望成为未来国际支付新模式。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资产主线上的区块链服务企业。
1、央行数字货币主线:四方精创、先进数通、高伟达、长亮科技、数字认证、格尔软件、新大陆、飞天诚信;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易见股份、广电运通;3、数字资产条线:东港股份、金财互联、嘉楠科技、火币科技、前进控股。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不达预期。
一、分布式账本为国际支付体系带来的启示
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区块链的核心底层技术,2008年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采用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自此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受全球的关注。现有的分布式账本项目中,瑞波网络实际并未采用区块链账本,而比特币、以太坊等更多有潜力的分布式账本项目大多都采用区块链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并不需要严格区分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本文以瑞波网络为典型案例,分析分布式账本为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带来的启示。
1.1分布式账本网络为国际支付结算带来更大灵活性
不同于传统支付系统多中介参与的模式,分布式账本技术(DLT,distributedledgertechnology)拥有去中心化、节点互信、数据可追溯等特点,其为国际支付带来诸多的灵活性。世界经济论坛总结为以下六点:
1.简化操作中的重复代理;
2.提高监管和披露的效率;
3.改变信任降低对手风险;
4.缩短清算及结算的时间;
5.资金流动快,透明度提升;
6.历史可追溯,提高安全性。
传统国际支付体系中,互信与反欺诈等痛点主要依靠多中介来解决,而分布式账本网络以技术手段保证信用的建立,在去中心化、扁平化、低费用、实时结算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因此,分布式账本为国际支付清算带来新的发展启示。
1.2技术创新驱动下的金融支付服务发展
Ripple网络将信息传输、资金清算整合到一个扁平化的分布式账本网络。在过去的50年里,技术创新总是金融服务发展最为关键的推动力。每一次技术的革新总会掀起金融服务发展的一股新浪潮。SWIFT是19世纪70年代为了使信息更高效传递而建立的统一信息标准,随着分布式账本技术发展,Ripple为了使资金流转更为畅通而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网络账本协议,在分布式账本的推动下,国际支付清算由多中介的信息传输+资金清算的模式逐步向信息传输、资金流转整合到一套简洁的体系方向发展——支付清算体系更加去中心化、扁平化。其基础是分布式账本网络具备节点互信、数据可追溯等特点。
去中心化、扁平化的分布式账本将进一步推动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变革,推动金融创新。随着瑞波、比特币等分布式账本网络的发展,资产交易、支付结算,甚至是供应链金融、社会服务等领域产生诸多创新和变化——扁平化、高效率、低费率成为分布式账本网络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分布式账本网络发展过程中,有望重塑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建立新的国际支付清算格局。
二、传统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心化网络模型
国际贸易和国际汇款中,针对不同场景,支付方式主要有电汇、信用证、专业汇款公司等多种支付方式,国际贸易大额支付主要是信用证、SWIFT电汇相结合的方式,个人汇款业务方面,根据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币种,则有SWIFT电汇、专业汇款公司、第三方支付通道等多种方式。
完整的国际支付包括支付、清算、结算等环节,目前大多是以中心化的方式运作。根据CPSS)的定义,支付系统包括一系列能够保证资金回转的货币工具、银行流程和银行间资金转移系统。CPSS将清算系统定义为一系列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提交和交换与资金或证券转移有关的数据和文件的程序安排。结算指的是包括卖方转移证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给买方,并且买方转移资金给卖方的过程,是整个交易的最后一步。由于各国对支付、清算、结算的界定和认识并非一致,我们可以不严格地把国际支付体系分为支付和清算环节。无论是支付还是清算,其背后所依托的机构都是中心化的运作方式。
在国际贸易中,电汇是较为常用的国际支付方式,背后需要一系列银行机构、清算支付系统等中介机构提供支持。电汇是汇款人将一定货款存入银行,银行通过电报或SWIFT的方式给收款人所在地分行或者代理行发送交易信息,要求其支付给收款人一定金额的一种汇款方式。电汇支付需要经过汇出行、中央银行、代理银行、收款行等多个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增强信用背书,而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账务系统、且可能属于不同清算系统的会员机构,于是跨网络的不同机构之间都需要建立代理关系;跨境支付中的每笔交易在本机构、交易对手、资金清算和对账机构等都需要重复设立账户——本质上,这是传统金融服务中心化模型下的必然结果。这导致跨境支付中的业务处理速度慢,中间结算成本高,支付效率低,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
目前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无论是金融机构的资金流转清算,还是金融信息通信网络,都是典型的中心化工作模式。国际支付清算中,SWIFT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通信网络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
本章将围绕金融通信系统SWIFT和支付清算系统的中心化工作模式做出介绍,并以SWIFT电汇+信用证结合支付为案例,分析中心化工作模式下的优势与不足,以便与后续分布式系统做对比。
2.1国际金融通信网络SWIFT介绍
2.1.1SWIFT设立的原因、定位及宗旨
问题提出:19世纪70年代,各国金融通信不能适应国际间支付清算的快速增长。
解决:设计、建立SWIFT网络,以便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得传输和确定路由,在1977年形成了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SWIFT,SocietyforWorldwideInterbankFinancialTelecommunications---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SWIFT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文来完成金融交易。
发展:该组织创立之后,其成员银行数逐年迅速增加。从1987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开始使用SWIFT。至2018年年底,该网络已遍布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行业安全报文传输服务与相关接口软件,进行支付清算。
2.1.2SWIFT模式工作原理
1.SWIFT跨境支付网络的代理银行模式为多银行模式
只有SWIFT会员机构才能通过SWIFT网络进行跨境支付交易,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简单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一:汇款银行A和收款银行B有业务往来,则银行A与银行B可以直接通过SWIFT进行资讯传递。
情况二:汇款银行A和收款银行B没有业务往来,则银行A和银行B要找一家既跟自己有业务往来,又是SWIFT成员的银行来完成跨境支付,这样的一家银行即被称为汇款银行和收款银行的代理银行从C。
2.SWIFT的代理银行模式下需要设立多个账户
付款人的一笔转账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要经历多个账户:
Payeraccount:付款人在银行A的账户;
MirrorAccountBankB:银行A在本行开立的用于记录其在银行B的账户的情况;
AccountBankA:银行A在银行B开立的属于银行A的账户;
AccountBankC:银行C在银行B开立的属于银行A的账户;
MirrorAccountBankB:银行C在本行开立的用于记录其在银行B的账户的情况;
Payeeaccount:收款人在银行C的账户。
在SWIFT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因为代理银行模式,往往出现账户重复开立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低效率高费率。
3.中心化支付网络系统下的逐级、分批清算处理瓶颈
SWIFT网络中,全球的交易信息先从各个访问点汇集到地区处理机再上传到片处理器,最后汇集到中央系统的控制处理器上,逐级、分批次的进行信息传递交易、资金的清算和转账。这正是中心化网络的通常的工作模式——类似电信网络的分级处理,信息指令最终的处理都要经过中心控制平台来处理,这种工作模式势必为中心平台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处理压力向高层及的路由节点逐级集中,带来信息传输的瓶颈。因此电信网络会通过CDN来提升用户端的体验。但SWIFT不同于电信网络的地方是,电信网络下更多的场景是流量自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下载至用户端,提前的内容分发可以缓解下载的传输瓶颈。而SWIFT的核心模式是解决用户点对点的信息传输问题,中心化工作模式下,势必存在逐级、分批处理的效率瓶颈,因而影响银行系统的结算速度;同样,支付系统也存在中心化瓶颈的效率问题。
2.1.3SWIFT的产品、服务和电文协议
1.SWIFT的服务:
SWIFT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文(Message)来完成金融交易。通过该网络,SWIFT提供全世界金融信息传送服务、清算和净额支付服务、操作信息服务、软件服务、认证技术服务、客户培训和24小时技术支持。SWIFT的设计能力是每天传输1100万条电文,而当前每日传送500万条电文,电文划拨的资金以万亿美元计,它依靠的便是SWIFT提供的240种以上电文标准。
2.SWIFT的电文语言:
当前SWIFT的电文标准格式已经成为了国际银行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形成了统一的账户的表达方式。其中“SWIFTCode”用于区分各家银行的代码,依靠SWIFTCode便能将相应的款项准确的汇入指定的银行。,这一代码是一个8到11位的字符串,它又被称为银行识别码。
2.1.4企业通过SWIFT实现全球账户管理案例
以中国工商银行面向企业的swift产品服务为例说明。
1.银企SWIFT连接。背景:企业A加入了SWIFT组织,总部位于境外。需求:企业希望通过SWIFT网络,以及与银行的合作,实现总部对中国区账户的远程监控和中国境内资金的统一管理、调度。解决方案:企业总部、企业分支机构、合作主办行和合作协办行协调一致,共同建立企业资金管理平台,同时合作协办行提供中国地区本土现金管理服务。具体步骤为:
1)??企业A各分支机构分别在工行当地网点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和外币账户;
2)??企业通过SWIFTFILEACT格式向工行发送支付指令,同时通过FILEACT格式接收工行发送的对账单文件;
3)??企业可任意选择自定义或银行标准的文件格式发送和接收指令。
2.银银SWIFT连接。背景:企业B总部位于境外,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但该企业并不是SWIFT会员,则需要寻求一家国际化银行合作,通过SWIFT网络实现全球账户监控。需求:企业B希望通过其合作主办行发送SWIFT指令至中国境内的合作协办行,合作协办行根据指令完成指定账户的对外付款或资金调拨;企业希望通过合作主办行,定期接收中国境内合作协办行发送的账户信息,保证及时掌握账户变动信息。
解决方案:企业总部、企业分支机构、合作主办行和合作协办行协调一致,共同建立企业资金管理平台,同时合作协办行提供中国地区本土现金管理服务。具体步骤为:
1)合作主办行和合作协办行签署合作协议;
2)企业B分支机构在当地合作协办行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或外币账户,并出具授权书;
3)企业B委托合作主办行通过SWIFT给合作协办行发送指令;
4)企业B自行选择合作主办行,合作主办行通过SWIFTFIN方式向合作协办行发送支付指令。合作协办行自动接收、分拣及处理指令。根据企业账户信息反馈要求,合作协办行主动向合作主办行发送账户信息报告。
SWIFT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大型的跨国企业,进行大额的跨境支付交易,最简单的情况也要涉及多地区、多国、多银行以及多个账户。
2.2国际主要支付清算系统介绍
以电汇为例,银行通过电报或SWIFT的方式给收款人所在地分行或者代理行发送交易信息,电汇支付需要经过汇出行、中央银行、代理银行、收款行等多个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增强信用背书,而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账务系统;最终,在不同国家/地区完成资金清算,清算由不同清算系统完成。可以简单把电汇理解为SWIFT完成金融信息传输、银行等机构完成转账、清算系统负责最终清算的过程。本节主要介绍主要的清算支付系统。
2.2.1CHIPS美元跨国支付清算系统
CHIPS(clearinghouseinterbankpaymentsystem)是“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的简称,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NYCHA)经营。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SWIFT系统尽管是各个国家银行组成的联盟,但其系统和代码都是由美国CHIPS掌控,为美国的长臂管辖提供辅助。
2.2.2CHAPS英镑跨国支付清算系统
英国的支付系统并非央行直接经营,而是采取公司化的经营模式,但主要银行在英格兰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最终的清算仍由英格兰银行来完成。英国主要有3个跨行核心支付系统,分别是新CHAPS大额支付系统、BACS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和贷记清算系统。CHAPS于1984年在伦敦成立,提供当日英镑和欧元资金转账,被包括英格兰银行和400多家子会员金融机构在内的19家结算银行使用。CHAPS是贸易组织APACS和欧盟区域结算系统TARGET的成员。
2.2.3FXYCS日元跨国支付清算系统
外汇日元清算系统(FXYCS)是于1980年建成的大额支付系统,以简化跨境金融交易日元支付的清算过程。最初,系统的运转是建立在处理纸质单据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外汇交易量的快速增长,1989年东京银行家协会对该系统进行了改造,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并把经营权委托给日本银行。从此,外汇交易的日元清算就通过日本银行BOJ-NET系统进行。到2001年年底,参加FXYCS系统的金融机构共有244家,包括73家外国银行在日本的分支机构。其中有40家是BOJ-NET系统的直接参与者,其余的204家是间接参与者,他们要通过直接参与者加入FXYCS系统。
2.2.4TARGET欧元跨国支付清算系统
TARGET为欧洲间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为欧盟国家提供实时全额清算服务,始建于1995年,于1999年正式启用。TARGET由15国的RTGS系统、欧洲中央银行的支付机构EPM和相互间连接系统IS构成,这样支付指令就能够从一个系统传递到另一个系统。
2.2.5CH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独立支付系统,旨在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该系统于2012年4月12日开始建设,2015年10月8日上午正式启动。
2.3国际支付结算案例分析:优势与不足
传统跨境支付手段常用的有SWIFT银行电汇、专业汇款公司、第三方支付三种支付通道/方式。各类支付方式针对不同的场景、痛点,SWIFT主要用于B2B大额交易、传统国际贸易以及有跨境支付需求的个人等场景。个人汇款场景还有很多其他支付方式可供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币种需求的个人选择。国际贸易还有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等支付方式。
我们用一笔以SWIFT+信用证为结算方式的中美贸易订单作为案例,介绍国际支付清算流程。此贸易中进口商是美国X公司,出口商是中国Y公司;SWIFT系统在这笔交易中负责传输金融信息。SWIFT有自动开证格式,在信用证开端标着MT700,MT701代号。SWIFT成员银行均参加国际商会,遵守SWIFT规定,使用SWIFT格式开立信用证,其信用证则受国际商会《UCP600》条款约束。所以通过SWIFT格式开证,实质上已相当于根据《UCP600》开立信用证。SWIFT的使用,使银行的结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从而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速度。
贸易流程如下:
1.中国出口公司Y与美国进口X公司签订价值一百万美元货物买卖合同,在合同中明确采用商业跟单信用证的支付方式。
2.美国进口公司X作为开证申请人,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在合同签订后的一段期限内,向美国一家银行申请开出以中国出口公司Y为受益人的信用证。
3.开证行经过审查后,开立电开信用证。
4.通知行收到信用证以后,确定信用证的真实性,审核信用证的条款,按照开证行的指示立即通知中国出口公司Y。
5.中国出口公司Y审证、发货、制作单据。
6.中国出口公司Y将正本信用证及要求单据提交指定银行,凭借表面合格的单据请其付款。
7.议付行Y收到中国出口公司Y交来的信用证和单据后,根据信用证开证行的委托和指示,支付给中国出口公司一百万美元。
8.议付行Y付款后,可以凭借表面合格的单据向开证行X索要支付的款项。
9.开证行X收到单据,根据《UCP600》的规定,在最多5个银行工作日内审单完毕,确定单证相符后,就向议付行Y付款一百万美元。
10.开证行X接受单据后,按预先订立的偿付协议交单给开证申请人。
11.美国进口商X按照预先订立的协议,偿付一百万美元给开证行,付款赎单。
12.美国进口商X赎取单据后,可以凭借单据向运输部门提取货物,并安排验货、存仓以及进口报关等工作。
对出口商来说,信用证是基于银行的信用,银行承担第一付款责任;SWIFT结合信用证的方式能够确保复杂的国际贸易流程中钱货两讫的安全性。
由上述案例可见,交易过程繁琐,支付流程较为复杂,且需要多中介参与,确保钱货两讫的安全性,本质上这些中介结构的作用是信用传递,这是传统支付清算体系的中心化模式决定的。另一方面,采用SWIFT网络进行国际支付的不足主要有:
1.??技术层面:技术系统较为复杂;
2.??转账效率:流程复杂,效率较低;
3.??垄断性机构:参与其中的机构多为垄断性机构,经常成为制裁和长臂管辖的工具,尤其是美元账户。
三、全球支付创新(GPI)系统介绍
全球支付创新项目(GlobalPaymentsInnovation)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基于原有报文系统,为了应对国际支付领域挑战、提升国际支付质量和效率的近三十年来代理清算银行业最重要的创新举措。目前,全球已有3990余家金融机构加入了GPI项目,超过3000亿美元的国际支付业务现已由GPI完成。
3.1GPI业务创新特点
3.1.1云端追踪数据库服务
GPI项目提供了一个名为追踪(Tracker)的运行在云端数据库的服务,每家银行都可以接入云端,每笔跨境汇款在发起时都能生成一个全网唯一的追踪参考号,能够实现汇款路径中的实时追溯,增强了国际支付的透明度。同时Tracker服务将交易过程可视化,具体业务人员可以通过报文或API来实时更新,更加直观地了解汇款状态。
3.1.2Observer观察服务
SWIFT创建新的服务水准协议(SLA)规章,要求各参与行遵守SLA规则,并提供观察(TheObserver)服务,以检测全球银行遵守其规章的状况。SLA为参与银行间开展智能协作提供了可能。这项服务对银行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协作平台,其实也是一项约束。创新业务开展的基础,是所有的GPI参与银行要保证遵守其规则。Observer监测平台,将支付清算通常由主管部门进行中央监管巧妙地化为同时由主管部门监管和各参与行互相监督、协作的模式。每家GPI项目的参与银行,都能看到本行和其他行的业务质量评分和差错率,这对加强银行自我监督是一个良好的促进。
3.1.3数据列表服务
SWIFTGPI提供一个包含各参与行清算服务信息的公开的数据列表(TheDirectory)服务,包括每家参与行的银行识别码、是否接受GPI收付款、可接收或者发送的币种、业务截止时间、接受汇款的渠道、是否可作为GPI支付的中转行等。这项服务能使银行自由地根据自己或客户的需要选择高效的汇款路径,同时也能自动获取汇款渠道。银行可以通过这项服务来了解GPI各参与行的运营能力,识别整条汇路上所有参与行的身份,在汇款发起前就能够根据各项公开的指标选择最佳汇款路径。Directory服务能够使中转机构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加,这对于跨境交易横跨多个地区或金融市场的银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3.3GPI业务模式与业务路线
全球支付创新GPI尽管增加了新型服务、提高了结算效率,但还是依托传统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在模式上本质还是中心化的,只是在部分环节进行了局部优化,一系列的国际支付清算业务需要由遵守SLA规则手册的核心事务银行来完成。
GPI根据对象的不同,技术路线中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板块。1、面向客户的板块:主要包括资金支付、进程跟踪、入站跟踪等业务;2、面向交易过程的板块:主要包括交易中止、资金追回、特殊情况解决、预验证等业务;3、面向核心银行的板块:主要包括贷记转账、保险金、即时支付、金融机构转移等业务。
3.4GPI与SWIFT对比:一定程度上进行优化
结论:GPI在原有SWIFT报文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云端数据库、SLA规则、Tracker等元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局部优化,达到了汇款速度提升、汇款过程透明、汇款进度可追溯等效果,用户体验改进。但不能忽视的是,GPI由于是基于原有的SWIFT报文系统的,在本质模式上与传统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类似,为中心化的清算体系,汇款过程仍然需要中介机构的介入。
四、以Ripple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支付清算系统介绍
Ripple网络是基于共享的公开数据库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全球支付网络,用来实现支付交易和自动清算,数据库中记录着账号和余额信息的“总账”。
特点为即时清算,成本低廉。Ripple网络中运行的无数网关负责建立起Ripple网络,而最终用户需要通过Ripple网关来连接和使用整个Ripple网络。各网关通过共识机制来修改“总账”也就是处理交易。网关与网关之间达成共识实质上是点对点交易,这种去中心化的模式几乎不需要中介服务机构,非常迅速、效率高。
需要指出一点,Ripple网络中可以用加密货币XRP来作为多种法定货币之间的全球中间货币,但XRP不是必须的,Ripple协议是开源共享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网关中发行各种货币。
4.1Ripple分布式账本网络工作特点:分布式、即时清算
Ripple:高效、开放的分布式互联网支付协议。瑞波是一个开放的支付网络协议,通过这个支付网络可以转账任意一种货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或者比特币,简便易行快捷,交易确认在几秒以内完成,交易费用几乎是零,没有所谓的跨行异地以及跨国支付费用。瑞波网络的早期版本于2004年推出,OpenCoin公司接手瑞波项目后于2013年推出新版本,引入了“网关”和瑞波币,将Ripple打造成一个去中心化的、覆盖全货币币种的分布式互联网金融交易系统。瑞波的几个关键原理包括:ILP协议:跨账本协议分类账、分布式账本、验证器。
RippleNet以分布式账本技术为支撑,拥有去中心化、即时清算、成本低廉的特点。瑞波(Ripple)协议维护着一个全网络公共的分布式总账本。该协议有“共识机制”与“验证机制”,通过这两个机制将交易记录及时添加进入总账本中。瑞波(Ripple)系统每几秒钟会生成一个新的分账实例,在这几秒钟的时间内产生的新交易记录,根据共识和验证机制迅速被验证。这样的一个个分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链接起来就构成了瑞波系统的总账本。瑞波的“共识机制”让系统中所有节点在几秒钟内,自动接收对总账本交易记录的更新,这个过程不需要经过中央数据处理中心。这个极速的处理方式是瑞波系统的重大突破。因而瑞波网络具备即时清算、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分布式账本模型中,每个计算机主机都是一个节点,而且它们之间都是平等的,系统中各个节点可以直接交互,没有中心节点的概念。同时,任意两个节点的交易信息都向全网加密,所有节点都以加密区块存储方式,按时间序列单独记录,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模式,因此,A汇钱给B的信息流的传递过程即是A向B资金转移结算的过程,并且A和B通过各自的数字签名来证明身份,不需要第三方信任背书,直接实现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付。
4.2Ripple网络的信任机制是支付结算体系的核心
作为去中心化方式,势必需要找到替代中心机构信用背书的技术方式,分布式账本中的共识机制则是解决点对点信任的核心,这一点在比特币等区块链项目中表现尤为突出。在Ripple的网络中,交易由客户端发起,经过追踪节点或验证节点把交易广播到整个网络中。追踪节点的主要功能是分发交易信息以及响应客户端的账本请求。验证节点除包含追踪节点的所有功能外,还能够通过共识协议,在账本中增加新的账本实例数据。Ripple的共识达成发生在验证节点之间,每个验证节点都预先配置了一份可信任节点名单,称为UNL。在名单上的节点可对交易达成进行投票。
在Ripple的共识算法中,参与投票节点的身份是事先知道的,因此,算法的效率比PoW等匿名共识算法要高效,交易的确认时间只需几秒钟。这种共识机制非常适合场景中的参与方按照既定的协议规则组成联盟,进行支付清算。
网关:瑞波网络的信任中介。网关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也就是网络关卡。就好比连接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的门一样。例如:用户X,信任网关P,将手中的美元按照一定汇率通过网关P换成由P在其账本记账发行的“英镑”100P,于是,X的Ripple账户中就多了100P,X可以将100P通过网关P转给任意一个陌生人Y,Y通过网关收到100P。从而形成一个支付流程、这些机遇网关P的用户构成了一个交易的网络。
负债记账:Ripple支付系统以债务关系为基础:IOU(IOwnedyou)。例如,用户X将100美元存入网关P,此时网关P欠X100美元;用户X将100美元转给用户Y,此时等价于网关P欠用户Y100美元,不再欠用户X100美元;用户Y通过网关P将100美元取出,则网关P不再欠用户Y100美元。
付款人与收款人之间通过他们在贸易支付中的关系建立信任关系链。基于瑞波账本网络,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可以建立取代银行这类中心机构中介的点对点支付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个人可以直接互相借贷,通过更新贷款的余额可以实现支付的效果。所以,只要系统能够找到支付方和收款方的关系路径,只需要更新账户的余额就能完成一次支付。而这一切是基于分布式账本网络提供的节点互信、数据可追溯等功能。
4.3Ripple网络主要产品介绍:xCurrent、xRapid、xVia
针对当前跨国支付的不足,瑞波推出一些场景应用产品:xCurrent、xRapid、xVia。
打通银行间的基础记账模式:xCurrent。产品xCurrent是为瑞波网络成员之间的跨境付款提供即时结算和跟踪的解决方案。xCurrent基于跨账本协议(ILP)构建,ILP用于连接不同分类账或支付网络的协议。该方案不基于XRPLedger,且在默认情况下不使用XRP加密货币。
xCurrent包括四大主要组件:
1.Messenger,为RippleNet中金融机构之间提供点对点通信,用于交换有关风险和合规性,费用,外汇汇率,付款明细和预计资金交付时间的信息。
2.Validator,以密码的方式对交易的成功或失败进行确认,还可用于协调跨账本系统的资金转移。金融机构可以运行自己的验证器,也可以依赖第三方验证器。
3.ILP分类账,Interledger协议使两个不同的记账系统可以通过第三方“连接器”或“验证器”互相自由地传输。Interledger协议已实施到现有的银行分类账中,创建了ILP分类账。ILP分类账用作子分类账,用于跟踪交易双方之间的贷方,借方和流动性。资金是原子结算的,这意味着它们要么立即结算,要么根本不结算。
4.FXTicker,FX报价器用于定义交易双方之间的汇率。它跟踪每个已配置的ILP分类账的当前状态。
支付案例:结合RippleSegregatedAccount说明如何打通银行基础记账模式,以Alpha、Beta两家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为例。首先,Alpha公司和Beta公司需要在对应的银行开户并存有对应的币种,且每个银行需要扩展一个Ripple外挂独立账户,该账户余额与外部的RippleILP关联,二者是映射关系。做市商通过本地清算系统向企业开户银行的Ripple外挂账户注入足够的资金,用于支持相关交易的流动性支出。一旦Ripple外挂账户中有了足够的资金,流动性提供商即可通过FXtricker将外汇报价提供给美元银行。假设本案例中提供的价格为EUR/USD=1.1429。
Alpha公司通过美元银行发起给Beta公司支付100欧元的汇款请求,美元银行通过瑞波Messager连接到欧元银行,提交相关的汇款信息以及订单信息。欧元银行根据美元银行提交的请求进行检查,是否满足KYC/AML的监管要求。美元银行收到欧元银行的应答后,通过FXTricker获得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报价。同时假定美元银行手续费为5美元,欧元银行手续费为5欧元,则完成100欧元的支付,需要支付125美元。如果Alpha公司接受这个报价和费用,则支付即被发起。美元银行借记Alpha公司-125美元,收下了5美元的手续费,贷记Ripple外挂账户+120美元,同时ILP账本也随之更新。但此时120美元还没有贷记到流动性提供方的账户上,而是在外挂账户上,直到欧元银行向Validator提供了Beta公司外挂账户资金充足的证明。一旦Validator收到两边银行资金存入的外挂账户的证明,共识通过它就会触发双方资金清算,自动记录两边的账本:释放美元银行外挂账户资金给流动性提供方账户,同时转移流动性提供方账户资金给欧元银行,100欧元记入Beta公司,5欧元手续费记入银行账户,支付结束。
RippleSegregatedAccount主要的作用是体现流动性提供方的账户情况,实际资金无需搬运,通过债务关系的转换,系统便可在短短几分钟之内通过信息处理,实现资金的交割。虽然以上步骤中资金流和业务流程的细节比较多,但是通过分布式账本网络,同一个协议网络中支付是自动化完成,执行时间短,且支付成本远低于传统的跨境支付模式。
xRapid是一种按需流动性解决方案,它使用XRP作为多种法定货币之间的全球中间货币。?XRP和xRapid都依赖于XRPLedger,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可以缩短确认时间并降低费用。
xVia以网关作为中转,将XRP作为多种法定货币之间的全球中间货币,是xRapid的加强版。支付方可以先将任意货币先转给网关,再由网关将原货币转换成目标货币,支付给收款人。xVia基于API的标准化接口,它允许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同一个结构框架内进行交互,不必依赖多个支付网络集成。xVia允许RippleNet中的银行相互创建支付,并且允许银行将发票或其他信息附加到其交易中。在信任网关的基础上,此种方式十分灵活。
整体来看,瑞波网络在银行现有的基础设施之上进行整合,来补充并改进传统的支付系统——去除诸多中心机构环节,利用信任网关进行点对点支付。xCurrent将在跨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且实时的支付;xRapid则使用无国界货币XRP来作为按需流动资金池;xVia则促进了RippleNet参与者之间的整合与通信。但加密货币XRP,xRapid、xVia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国际监管、合规等问题,xCurrent则没有这个问题。
4.4Ripple与国际金融巨头积极探索合作
低费用、实时清算、较高扩展性引起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对瑞波在这类分布式技术的高度重视,国际金融/科技巨头纷纷与瑞波等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可能的市场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公司已与全球40个国家/地区超过300家银行和金融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渣打银行等。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瑞士瑞银、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美国运通等纷纷与瑞波网络合作进行测试。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汇款市场,即移民寄回本国亲友的钱或货物,预计将达到5970亿美元。今年2月,埃及国家银行与瑞波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以建立新的汇入汇款渠道。埃及预计是2019年的全球第五大汇款接收国,仅次于印度、中国、墨西哥和菲律宾。此次合作进一步显示出Ripple在国际支付中的发展潜力。
五、SWIFT系统与分布式账本结算系统对比分析
5.1从机制理念等五大角度对比SWIFT与Ripple
SWIFT体现了传统中心化机构工作流程与模式:当前的SWIFT报文系统并不真的涉及到资金的跨境流动,而主要是进行信息传递,后续还要依靠银行更新账本、清算支付系统如CHIPS等系统进行清算支付。这样的跨国汇款体现了传统中心化机构工作模式与流程:流程繁琐,涉及诸多中介机构增强信用、确保安全,中间费用多,时延长。
以Ripple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有望重构国际支付模式:作为典型的去中心化系统,Ripple系统可以同时完成信息传递和资金结算两项工作。两个银行间的跨国汇款流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首先,两个银行账户间通过信使进行信息交换;然后两个银行经由瑞波的ILP分类账、外汇行情、验证器,进行账本的处理,完成资金在区块链账本上的结算,整个过程由系统程序自动执行,响应速度快。系统的共识机制确保信用与安全。但这一切的前提是银行间部署了瑞波的系统,企业/个人用户在认可系统协议的前提下进行,需要一定的社会/国际接受度。
对比SWIFT和Ripple,可以发现Ripple省去诸多中心机构、中间环节,实现了信息和资金合并为一张网络,且点对点传输、交易,实时完成转账和清算。在Ripple的体系中,所有接入Ripple公开接口的银行,可以直接与目标进行资金转账和信息对话。
我们从系统逻辑、交易成本、支付清算速度、金融普惠性和隐私保护等五个角度进来比较传统中心化模式与分布式账本模式,以SWIFT与Ripple为例:
1.系统逻辑: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基于SWIFT支付网络是一个中心化的支付系统,虽然报文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迅速且免费,但资金转账存在很多中介、代理环节,这是目前金融机构中心化工作模式下,为满足KYC/AML和安全等要求的必然结果。相比之下,Ripple协议需要维护一个包含所有账号、所有交易的总账本,这个总账本分布在所有网络节点中并时刻保持同步。瑞波网络中资金的安全流转并不需要中心代理机构来做信用背书,网关节点和共识机制可以确保网络中的用户无法作恶,确保全网安全。瑞波开源协议可以让全世界的服务器进行点对点的金融交易,因此是一个分布式网络,并不需要中心化运作。
2.交易成本构成。一方面,SWIFT体系的成本包括各类运营成本,费用相对较高,但是Ripple协议的成本极低,只需要基于现有银行基础设施进行外挂升级,自动化程度高,进行支付转账的费用很低;另一方面,SWIFT体系会对跨币种汇款进行收费,而Ripple协议作为标准协议,任意一种货币都可以通过Ripple网络进行转账、币种汇兑,基于共识机制的自动化程序并不需要考虑跨行、异地以及跨国支付等环节产生的费用。
3.支付清算速度。从中国向美国汇款,通过SWIFT一般3-5个工作日到账;即使是同一家银行的行内转账,从美国向中国国内的账户汇款,也需要24小时才可到账。而Ripple协议的支付清算只需要5秒左右,就像收发电子邮件一样迅捷,因此可视为是实时性的。
4.金融服务的普惠性。SWIFT适用的货币是相应清算系统会员行内的货币,受限于其背后的清算系统的金融网络,而Ripple协议适用于任意货币,美元、人民币、欧元以及比特币等都可以作为交易对象,因此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而只要有互联网连接就可以使用Ripple协议,所以使用Ripple协议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覆盖传统金融机构数量不足的地区。
5.隐私保护。为满足KYC/AML要求,基于SWIFT体系的支付是监管友好的,但同时,也带来强势清算系统控制国带来强势监管等问题,如美国的CHIPS系统对于SWIFT数据的掌控,为美国长臂管辖带来很大的辅助。基于Ripple协议的交易可以实现匿名交易,但在满足KYC/AML的场景下,与SWIFT无异。
分布式账本相对于传统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由于各国的监管规定不同,实际国际部署中必然面临国际法规、政策协调的问题。以Ripple网络为例,相当于用户之间的联盟,国际/市场接受度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拓展过程。因此分布式账本真正要在跨境汇款中大规模使用,还需要针对监管要求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同时,软件、协议层面的潜在风险、用户、银行端部署等细节方面亦需要进一步打磨。
六、分布式账本在国际支付中拥有非常潜力
6.1金融、互联网巨头积极探索区块链在国际支付中的应用场景
2019年2月14日摩根大通在其官网高调宣布成为第一家成功创建并测试锚定法币的数字货币的美国银行。JPM币基于区块链技术,支持机构账户之间的即时支付交易,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最终使用户受益。一枚JPMCoin可兑换一美元,类似于数字货币市场中已存在的稳定币。JPMCoin早期目标是针对大型企业客户提供跨境支付、证券交易服务以及替代大型公司客户账户内的美元资产。目前项目处于测试阶段,只有经过监管查验的摩根大通大型机构客户,如公司、银行和经纪自营商才能使用此代币,个人不能持有JPMCoin。
国际支付成为摩根币重要应用场景。摩根大通作为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其在2015年初时便对比特币及其底层技术产生了兴趣,2016年秋季公司推出基于以太坊的企业级区块链网络——QuorumBlockchain,摩根大通在探索区块链数字资产的赛道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本次将发行的JPMCoin正是基于Quorum网络运行,未来几个月JPMCoin将进入测试阶段。测一小部分机构客户将使用JPMCoin,以实现客户之间付款的即时结算。在全球范围内,摩根大通每天需要处理的结算转账资金超过6万亿美元,使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将比传统方式显著提升效率和速度。未来JPMCoin将拓展更多的功能,包括开拓美元以外其他法币的资产支付结算。毫无疑问,JPMCoin在解决国际支付、跨境金融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潜力。
我们认为,摩根大通吹响了传统金融机构加速“上链”的号角,此后诸多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纷纷推出自己的区块链计划,包括Facebook的Libra在内,传统金融、互联网巨头纷纷积极探索区块链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前景,针对大型机构,国际支付无疑是重要的应用场景。2019年6月18日,Facebook联合PayPal、Visa等27家机构发布了加密货币Libra白皮书。一个月后的16日与17日,美国最高立法机构国会下设的参议院、众议院接连召开听证会,论证Libra及其对消费者、投资者和美国金融系统的影响。目前,全球的数字货币持有者不足全球人数的1%,而Libra由拥有着27亿用户的Facebook发起,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使得Libra的颠覆和冲击可能远超过去的数字货币,并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影响。而Facebook作为一家用户遍布全球的科技公司,跨境支付毫无疑问成为Libra最基础的出发点。
今年2月,《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金融行业标准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为分布式金融发展奠定基础。标准规定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安全体系,包括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密码算法、节点通信、账本数据、共识协议、智能合约、身份管理、隐私保护、监管支撑、运维要求和治理机制等方面。标准适用于在金融领域从事分布式账本系统建设或服务运营的机构。分布式账本技术作为区块链底层技术,规范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区块链有望推动国际支付清算新模式崛起,开辟新的应用空间。
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积极运用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便利中小企业开展贸易融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成为重点方向。今年3月22日,国新办举行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布。国家外汇局副局长宣昌能在会上表示,外汇局始终将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外汇局将积极运用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等技术手段,便利中小企业开展贸易融资。2019年4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贸易区块链服务平台项目低调上线试点。国家外汇管理局为发起方,由创新应用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的络谱区块链登记开放平台技术,建设了跨境贸易服务平台。该项目主要利用区块链可信的技术特点,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跨境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推动跨境贸易金融业务发展。
6.2区块链开辟国际支付新的市场空间
跨境支付需求强劲,场景多样,势必催生多样化的支付手段与模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2019年银行代客项下结售汇金额达到3.46万亿美元,占到同年进出口总值比例已经连续多年超过60%,可见电汇支付是目前国际贸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支付方式。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跨境支付行业规模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支付行业交易规模达4944亿元,同比增长55%。在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下,电商出海将进一步推动跨境支付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埃哲森的数据,每年银行间处理的跨境支付在25到30万亿美元之间,交易量达到100到150亿笔。
我们认为,跨境贸易与跨境支付面临新趋势、新需求、新模式的挑战,区块链有望开辟新空间。新趋势方面,高频次和小额度订单的点对点场景日益突出,随着跨境电商迅速发展,参与跨境贸易的中小企业日益增多,新的消费需求推动个人跨境消费增长,点对点式的国际支付需求快速上升;新需求方面,用户对更为简便快速的实时资金转账需求愈发迫切,传统以天计的资金周转无法有效满足跨境贸易的生产需求;新模式方面,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将开辟新的跨境贸易、支付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支付清算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大型企业,大量中小企业甚至个人消费者对点对点、快速支付体验需求日甚,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推动去中心化、点对点支付模式的发展有望成为未来国际支付新模式。
七、投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自去年10月24日局集体学习区块链以来,网信办备案、国家标准委跟进等利好政策推动下,区块链在各行业应用落地步入快车道。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或扶持区块链产业发展,预计后续相关政策文件会陆续密集发布。我们认为,区块链在应用落地过程中有三条主线值得关注:
1.央行数字货币DC/EP。随着国内、国际支付需求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在线化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主流,DC/EP的发行会进一步推动国内消费、国际支付的方式多样化,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
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与实体贸易关系十分密切,场景广泛、规模大,区块链具有数据防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正是解决供应链中节点互信痛点的关键,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有望激发市场潜力,升级行业模式;
3.数字资产。区块链推动下,电子票据、数字资产存储、托管等需求将持续增长,为行业带来降本提效。
我们建议关注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资产主线上的区块链服务企业。
包括:
1.央行数字货币主线:四方精创、先进数通、高伟达、长亮科技、数字认证、格尔软件、新大陆、飞天诚信;
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易见股份、广电运通;
3.数字资产条线:东港股份、金财互联、嘉楠科技;火币科技、前进控股。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目前区块链处于发展初期,全球各国对区块链技术、项目融资和代币的监管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行业公司项目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不达预期。区块链是解决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身份中核心技术,目前区块链基础设施尚不能支撑高性能网络部署,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都会对高性能存在一定的牵制,区块链基础设施存在开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