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互链脉搏·元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4月22日,新华网发布了《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当中提出要用区块链建设“源数据”平台。在此之前,人民网2019年7月推出了“人民版权”平台。
中国两大媒体平台均开启了区块链版权保护的大门,说明区块链作为版权保护的技术手段已经得到权威主流媒体的认可。但需进一步关注的是,内容生产方作为区块链版权主导机构的时代可能开启,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区块链应用的其他领域。
区块链+版权保护的三次迭代
内容生产和版权保护是区块链除了金融外最早的应用领域,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ones项目。2016年7月,steemit上线,成为区块链和内容版权结合的示范工程,市值曾攀至19亿美金。在此之后,类似steemit的项目甚多,2017年,Yoyow、Primas、HubiiNetwork相继出现;2018年更是区块链内容平台的爆发之年,先后出现了币乎、币世界、QunQun、知币、币车、支点、ONO、PressOne等类似平台。甚至包括国内大厂比如网易的“易头条”也加入了区块链+内容版权的领域。
这些项目如今大都失败。截至4月底,表现最好的元老steemit的代币steem价格跌至0.16美元,市值5000万美元。
上述项目都是都是原生区块链+内容版权项目,为了激励内容生产,凭空创设一系列“代币”,但这些项目忽视了内容本身的市场价值,这些平台上创造的内容几乎无法与社区外的世界产生价值交换,只在原生社群内部,主要是币圈流转,当“加密代币”泡沫破裂,项目能量逐渐耗尽。
然而,内容价值在当下市场已经存在。国家版权交易中心数据,2018年,中国互联网版权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7423亿元。而从事版权交易的人都知道,更多的内容版权价值没有参与交易,或成为成为公共品,或没有走向市场。其规模数倍于市场交易的价值。
这些版权之所以未进入市场,重要的原因是内容版权确权难、取证难、交易难。区块链技术恰好可以解决确权和交易,如果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取证方面也会取得突破。
市场是有的,因此,不需要额外创造一个“次元”来实践“区块链+内容版权”。于是一些传统的内容版权平台也加入了区块链+版权保护的开发阵营。
仅在中国,比如从内容平台切入的有天涯社区、简书;从版权保护切入的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安妮股份、百度图腾;从区块链技术切入的有纸贵科技等。
这些机构开发的区块链+内容版权产品也实实在在给当前的内容版权市场提供了便利,尤其是部分产品和互联网法院对接,降低了维权成本。
问题是,内容生产方的积极性却难以调动起来,一方面是基于区块链的内容版权交易市场没有开启;另一方面,内容生产方有着去中介的需求。
对于基于区块链的内容版权交易市场,涉及到通证流通的问题,在市场“劣币”仍然猖獗,法律法规配套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当下推出有些敏感。但对于去中介的需求,这其实是区块链技术本身具备的特点——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版权的归属权不必经过某个平台进行确权,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责任的追讨等。这对原有的平台构成冲击。
于是,市场衍生出内容生产方做“区块链+内容版权”的新形态。2019年7月12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发布人民云一站式版权保护管理平台“人民版权”,为融媒体时代的版权保护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人民版权”通过区块链技术中引入国家监管机构、权威媒体机构、出版集团、版权中心、仲裁机构、公证机构、互联网法院等核心节点,共建版权保护联盟链。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加密和链式结构在上链后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大幅降低司法过程中的证据取证与保全成本,快速实现版权认证、取证、维权、诉讼全流程线上化。
人民网之后,新华网4月22日发布的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数据”纳入核心生产要素,深化在新闻、智库、产业领域的应用,推动与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实现从新闻枢纽向数据枢纽、从拥有数据到运用数据的有效延伸。
该计划提及,要建设一个区块链BaaS系统平台。推进多方参与的联合研发机制,打造数据安全、可信、透明、可用的联盟链平台,优化升级新华网版权链平台,提升“溯源中国”区块链技术应用水平。
人民网所属的人民日报社,新华网所属的新华通讯社,是中国最大的两家媒体机构。根据2019年年报,人民网采编人员1492名,新华网884名。而两公司所属集团的采编都以万计。其生产的内容质量、数量都有保障。
区块链+内容版权的发展出路
从原生区块链机构到中间机构,再到现在的内容生产机构,这种演变在其他区块链应用领域也出现过。
比如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最早是区块链技术机构如MakerDAO基于原生的区块链社群开展,后来由中介机构如传统的银行介入,最后由资产的生产方核心企业主导。
再如区块链+货币,最早是区块链技术机构如中本聪创设比特币,后来中介机构如支付公司和使用机构加入,如创设了libra,最后由原来的货币发行公司中央银行主导。
……
这样的发展脉络似乎让区块链的原教旨主义者寒心:说好的去中心,怎么成为中心强化自身的工具。
事实上,早有区块链理论界人士指出,区块链去的是中介,而非去中心。但有时候,中心和中介可能是一体的,可以去掉中介的那一面。
区块链之所以还需要中心,是因为中心仍创造价值,而传递价值的中介功能则会被区块链取代。区块链被称为价值互联网,上面跑的价值总是要由机构或人创造。
回到人民网、新华网进入“区块链+内容版权”,如果运营的好,将给自身的内容价值创造更好的议价能力。
然而,即便是价值互联网,也依然遵循网络效应,区块链机器一旦开动,它自身网络的DNA就要求组织越来越开放、网络越来越大,乃至形成新的开放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基础设施。如果封闭,更开放的网络将取代之。
区块链+内容版权刚刚起步,人民网、新华网的介入给这一领域注入了过去未有的能量,加之其国有控股的性质和媒体本身具备的“社会公器”的作用,区块链自内容版权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