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标准是驱动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关乎到一个国家区块链产业发展的话语权。
围绕区块链标准,国际上早已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摩拳擦掌,ISO、W3C、ITU等国际化组织均展开区块链标准制定工作。
2019年9月,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有着130余年历史的IEEE设立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委员会,激烈的区块链国际标准争夺战再添变数。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是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标准化委员会的主席,近日,巴比特对李鸣主任做了独家专访,围绕IEEEC/BDL的成立背景、标准化布局、相比其他国际区块链标准化组织的不同、标准对产业发展的价值、中国如何把握区块链机遇等话题展开对话。
关于IEEEC/BDL
巴比特:IEEEC/BDL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李鸣:
在2017年底,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发布了《区块链参考架构》和《区块链数据格式规范》团体标准。IEEE了解中国在区块链标准化工作进展后,希望能够将中国的最佳实践贡献到国际上,基于中国在区块链领域的长期积累对全球区块链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2018年,我们基于《区块链数据格式规范》在IEEE立项了P2418.2区块链系统数据格式标准,并与IEEE的计算机协会进行沟通,探讨成立一个委员会去推进区块链的标准化工作。2019年9月,IEEEC/BDL正式成立,旨在推动区块链与分布式记账技术的标准化及其应用实践。
2021年全球已有30笔区块链项目融资规模过亿美元:截至8月8日,今年全球已有30笔区块链项目融资规模过亿美元。2021年以来,NFT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NFT成为继DeFi之后第二个「明星赛道」,受到资本方青睐。今年以来NFT行业超60个项目获得融资,涉及基础设施、交易平台、游戏、体育等细分赛道,融资时间主要集中于2021年二季度。今年上半年,全球区块链行业共发生770笔融资,其中543笔披露了具体融资金额,合计融资769.5亿元,超过去年同期。从细分领域融资数量来看,DeFi、NFT等行业的应用最受资本方青睐,共计发生625笔融资,占比超81%——其中DeFi赛道融资数量超200笔,拓展性技术及解决方案这一场景获得97笔融资,占比12.6%;区块链底层及基础设施、产业服务及相关配套设施两大场景融资次数相对较少,分别为21笔和27笔。从融资轮次来看,上半年A轮及A轮以前融资共计发生724笔,战略投资的占比最多。而B轮及B轮以后的融资数量上半年仅发生46笔。(证券日报)[2021/8/9 1:42:52]
巴比特: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对于IEEE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委员会的成立有哪些促进作用?
李鸣:
首先,从工作成果来看,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是一个产业化的组织,它是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在2016年成立,由万向、众安、平安、安妮股份、易见股份、京东、腾讯、百度等国内区块链领军企业组成的联盟。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旨在以标准化来推进产业化。在3年多的时间里,论坛输出了10项团体标准,2项研究报告等很多工作成果,其中一项是《区块链数据格式规范》的标准。
其次,从工作关系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2017年也与IEEE签署了《谅解合作备忘录》,这对中国和IEEE加强区块链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的作用。
华为公开“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联合学习方法”专利: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华为公开了一项名为“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联合学习方法”的专利,该专利申请日为2019年4月,公开号为CN112166445A,根据专利说明显示,华为提供的技术方案,参与联合学习的设备通过状态通道反馈联合学习的训练结果,能够满足联合学习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的高交易吞吐量的需求。[2021/1/4 16:24:24]
再次,从组织形式看,IEEEC/BDL是IEEE计算机协会下面的标准化委员会,而IEEE计算机协会是IEEE所有委员会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同时,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发起,是中国最早参与区块链标准化研制的组织,积累了大量的区块链标准化工作经验,构建了丰富的区块链产业生态。
巴比特:从2019年9月成立至今,IEEEC/BDL工作推进如何?
李鸣:
首先,今年3月,IEEEC/BDL联合国内外的专家成立了相关的技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
其次,组建委员会之后,我们向IEEE申请了13项区块链标准,现在已经通过了12项,剩余1项将在下一次的工作会上决议。同时我们希望在今年上半年安排一次全体会议,对第一批申请立项标准进一步讨论和工作安排。
巴比特:您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同时又担任IEEEC/BDL主席。双重身份对于推动中国区块链标准走向国际化会有哪些促进作用?
李鸣:
电子标准院院是ISO在中国的对口单位,也是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帐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单位以及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的理事长单位。标准化工作,需要联合国际和国内的产业力量参与,一个好的标准是在大家共识的基础上完成的,而不是自己关起门写的。上面这几个角色会更好的推动国际和国内区块链产业生态资源的汇聚。获得IEEE计算机协会的认可,对于我们从不同领域展现中国区块链标准化成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标准写好才刚刚开始,需要根据已发布的标准构建标准化的生态,才能发挥标准对产业的促进作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通过CBD-Fourm,可以将标准输出到产业。而通过全国区块链标委会来组织标准的研制,既可以汇聚国内区块链资源,研制有价值的标准,引导产业规范发展。也可以把国内的标准化成果输出到IEEE或ISO标准当中。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将国际上的优秀标准或者国际专家优秀的思想引入到中国标准化当中。
通俗地说,我们希望打通国内到国际区块链产、学、研、用整个生态,同时用标准指导应用实践,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为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能更好地支撑标准化的工作。
巴比特:IEEEC/BDL接下来在标准化布局是怎样的?
李鸣:
我们初步的思想是,围绕区块链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数据标准、资产标准和服务标准展开。
基础类标准:用于为区块链相关其他标准提供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分类、参考架构、数据格式规范等;技术类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区块链技术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隐私计算、智能合约、分片、KYC等;应用类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区块链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实践过程,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制造、文化、司法、能源、医疗、教育、物流等;数据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利用的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跨链、分布式存储、数据共享等;资产类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管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定义、分类、属性、交换/交易、存储等管理过程;服务类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服务管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服务模式、服务能力评价、BaaS规范等。
巴比特:其中一些标准和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发布的标准看起来有重合?
李鸣:
因为标准有其适用的范围,比如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发布的团体标准《区块链参考架构》,其适用范围是团体范围内。在应用的过程,当我们觉得某一项团队标准具有普适性,就可以把团体标准转成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
所以说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思路,我们先开发团体标准,因为团体标准相对比较快,发布后可以进行应用推广,经过实践的验证并对某些细微的内容调整之后,可以把它扩展成国家标准或者是国际标准,这样能快速将研究成果以标准化的形式体现。
拿我们2017年发布的《区块链参考架构》团体标准来看,当时只包含区块链自身的技术组件。贡献到ISOTC307之后,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外部接口、预言机等与外部关联内容,但是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延续的,在标准转化的过程中不是直接复制,而是基于它的适用范围进行必要的修订。
巴比特:IEEEC/BDL与其他国际化的区块链组织相比,有哪些亮点?
李鸣:
ISO是全球公认的国际化的标准组织,ISO标准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ISO标准发布周期通常需要3-4年。
ITU是国际电信联盟,是面向通讯的国际标准化的组织,在通讯领域集中了大量的专家和标准化成果,对区块链等创新领域有一定的研究,但这并不是他们主要的关注点。
W3C是万维网联盟,是面向互联网的国际化组织,和ITU类似,对于区块链同样是作为创新技术去探索,主要关注为互联网赋能的方法。
IEEE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主要由工程师参与的国际化组织,汇聚了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不同领域的专家,工程化的实践能力比较强。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突出工程化的优势,将我们开发出标准推动到产业里并孵化出一些平台,通过优秀的平台来推动应用的实践,真正将标准的成果落地。
巴比特: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有没有可能在标准制定出来后,技术就过时了?IEEE在制定标准时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李鸣:
我们现在的想法是尽快的从当前的成果来出发,推进各个领域的标准的进展。
首先,要征集全球区块链领域各方的专家来参与进来,才能让标准做的更完善。
其次,要注意整个标准的可扩展性,不过我们不一定要在每一个标准里面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区块链现在的发展还是处于早期阶段。
此外,应尽快通过工程化的手段来验证标准是否适用于产业发展。
最后,标准在制定出来后,还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修订,以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
巴比特:既然是一个国际化的标准组织,IEEEC/BDL今后在中国将有怎样的计划?
李鸣:
现在成员以中国的专家为主,未来我们会更广泛地邀请更多国际区块链专家来参加。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各地征集一些相关的合作机构,比如工作站,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的地方政府或者是一些大专院校展开各方面的合作,推进标准化的进展,探索标准的落地方式。
巴比特:标准的普及离不开专业化人才,IEEEC/BDL对相关人才有哪些方案?
李鸣:
本次13个申请立项的标准中,就包含一项区块链人才培养标准。我们未来会加快标准研制进度,未来会尽快开展基于标准的人才培养、测试测评等工作。
巴比特:推动标准落地的手段。有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合规,即做认证;二是和开源实践捆绑,让开源成果来直接落地标准。IEEEC/BDL具体怎么做?
李鸣:
两种我们都会选择,认证实际上是基于文本标准的实践方法,开源是基于事实标准的方法,所谓事实标准就是一个平台或者一个系统。
基于文本标准来认证,可以让更多产业里面的相关方能够符合标准的规范性,而基于开源实践的标准可以让更多的产业的相关方使用标准化的系统来搭建自己的应用,所以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认证和开源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
关于行业
巴比特:国际间区块链标准竞争状况是怎样的?
李鸣:
区块链是颠覆性创新技术,全球各个国家对其都有及其强烈的预期,因此在国际标准的争夺非常激烈,尤其是ISO,在术语、参考架构这些涉及核心、底层的标准以及带有金融属性的标准争夺非常激烈。
巴比特:中国在国际标准话语权争夺之中,参与制定了哪些国际标准?
李鸣:
在ISO,中国代表参加了大部分标准,尤其是为参考架构国际标准提供了主要的观点和内容。在IEEE,由于我们负责IEEEC/BDL,因此有机会更好的将中国的最佳实践贡献给全球。在ITU成立了一个焦点组,也在推进区块链标准化的研究,但是ITU主要还是面向通讯类。未来我们会持续加强对ISO的跟进和贡献,扩大话语权。
巴比特:中国在参与区块链标准制定方面,与国外其他国家有哪些不同点?
李鸣:
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不仅要有技术上储备,也有经济上的成本。西方国家加入标准化组织相对中国比较早,对国际标准化工作比较熟悉,甚至是规则的制定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具有很大的应用实践优势,但是对于国际标准的规则、程序等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巴比特:关于是产业先行还是标准先行,业内也有不同的看法。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鸣:
标准是迭代发展的过程,针对当前的最佳实践进行总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早期的标准不适用于产业发展了,难道就能说原来的标准没有用吗?我们应该总结当前的阶段的成果的最佳实践形成标准,并通过标准引导为产业提供标准化服务,让更多人用更低的成本进入到这个行业,从而推进行业高质量的发展。
而行业高质量的发展,会形成新的创新,这又会带领整个产业去进入到下一个状态,而下一个状态又会出现新的标准。
所以标准和产业发展永远是双螺旋,不能期望用一个标准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认为产业的发展根本就不用标准。
巴比特:在区块链标准制高点这个问题上,您觉得中国会占领制高点么?
李鸣:
制高点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什么是制高点?当前的制高点是不是未来的制高点?我们希望能够开发出像ISO9000这样非常优秀的管理类标准,或像蓝牙、WiFi这种非常优秀的工程化标准。这一类标准对整个产业甚至人类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这就是我们希望做的事情,我们希望从应用上、从技术上、从管理上做出一些标准,能够对区块链产业起到推动作用,真正对人类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如果我们做到了,那么也就自然占领到了制高点。反之,再多标准的发布也不一定意味着我们达到了这个目标。
巴比特:目前已经出现很多区块链标准,在实际的商业价值中有没有得到体现?
李鸣:
这个体现很难说。比如说我们在2016年讨论区块链,可能80%的人说的都不一样。但是我们通过标准化的推广,到2020年的时候,可能这些人对区块链的认知就统一了,这就是标准化的作用。
它不是商业价值,但是它会引申出商业价值。更多的人站在共识的基础上,就会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商业活动效率。
其次,我们基于《区块链参考架构》开发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对产业也有促进作用。比如通过功能测试,可以判断某个系统是否具备主要的区块链技术特征,这对客户选择和使用区块链技术或者平台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降低了试错成本。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标准的价值是形成共识、统一生态,加速经济的效率,让用户受益,从而产生相应的商业价值。
巴比特: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对于将要参与区块链标准制定的企业,您有哪些建议?
李鸣:
我们欢迎更多行业的参与者,比如说金融、运营商、能源、运输、石油石化等领域的企业来参与制定适用于全国各个领域的标准。
其次,大型企业或者是在行业内有领导力的企业,越早加入到标准化工作当中来,对于它的行业地位的巩固和影响力的扩大也会有非常大的价值。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