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数字货币的未来应用场景》
作者:刘晓曙,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8月14日,商务部印发了《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公布了28个全面深化试点地区。在试点任务、具体举措及责任分工中,《方案》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人民银行制订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了有关数字货币的又一轮热议。
2019年下半年以来,有关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消息频传,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虽然对于数字货币、DCEP等名词,大多数人可能耳熟能详,但未有机会一睹真容,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本身,许多人还是会有隔了一层纱的感觉。为此,我们从数字货币的基本属性及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出发,结合中国数字货币研发测试工作的具体进程,对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探索进行展望,以期为认识和理解数字货币提供更多思路。
一、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今年以来,全球多国纷纷加速央行数字货币布局。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走在了前列。从2014年开始着手相关筹备工作,到2019年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到2020年上半年顺利启动封闭试点,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一直在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分析 | Grayscale Q1报告:产品流入资金环比增加40%,99%资金流入比特币信托基金:Grayscale 近日发布了第一季度投资报告,详细介绍了Q1投资产品流入和客户构成的变化。Grayscale的产品流入从第四季度的 3,010万美元增至第一季度的 4,270 万美元,环比增加40% 以上。与前 12 个月相比,在流入Grayscale产品的资金中,99% 的资金去向是比特币信托基金,而前一年这一比例为 76%。此外,这份报告还强调了Q1客户构成的变化,对冲基金的投资从 2018 年Q4的不足100万美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Q1的近2400万美元。[2019/5/14]
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具体称为DCEP,现阶段在功能定位上注重对实物现金M0进行替代。因此,在法律地位上,它仍然是由国家主权信用背书的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性,任何人都不得拒绝接受。但是,与实物现金相比,它还具有诸多便利性。一是没有实物形态,携带更为方便;二是发行、贮藏、回笼等环节均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可以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三是使用加密、签名等数字化手段进行防伪处理,与实物现金使用特殊纸张、水印图案等物理手段相比,防伪效率更高。
虽然在现阶段,中国的数字货币设计主要关注对实物现金进行数字化替代,但是长远来看,数字货币的潜在功能并非仅限于此。特别是,数字货币与生俱来的可编程性,使其具备了内嵌智能合约的可能。通俗理解,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通过代码写入计算机,一旦达到触发条件,计算机将自动执行承诺事项。通过搭载智能合约,数字货币有望在未来克服传统货币体系在现代数字经济中的“水土不服”,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声音 | Diar报告:比特币Q3交易数小幅上升 为今年历史高点:Diar的一份报告显示,比特币链上交易数在第三季度达到了2018年的历史高点,比第一季度略多了7万笔交易。不过,第三季度链上比特币流动总量比第一季度下降了37%,交易额下降了61%。报告中还称:今年的交易量为3150亿美元,令人瞩目;另外,BTC可能会面临来自稳定币的支付竞争,而稳定币也可能会成为更多人投资加密货币的踏脚石。[2018/11/6]
二、中国数字货币试点进程
虽然中国对数字货币的筹备工作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但是近两年来相关研发测试工作出现了明显的提速。2019年9月,央行有关人士表示,数字货币正在进行“闭环测试”,主要通过模拟一些商业和非政府机构的支付方案进行测试。2019年12月,相关消息显示,由人民银行牵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了数字货币的小范围内部试点。此后,数字货币试点开始走出银行系统,逐渐进入现实的应用场景进行测试。
202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两会期间表示,数字人民币已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从各方面消息看,这些试点地区在应用场景上既有共性,也有一定分工。
苏州相城区在4月安排区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完成了DCEP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在5月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了相关人员交通补贴的50%。
信通院报告:区块链并未颠覆现有金融领域的生产关系:7月24日消息,中国信通院与腾讯研究院联合发布《金融区块链研究报告》,报告对区块链在支付清算、供应链金融、证券交易、保险、征信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梳理。报告认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仍处于逐步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只是提供一种新角度下的、适用于资产权益证明的发放与流通环节的新型解决方案,目前区块链并未对金融领域生产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2018/7/24]
雄安新区则在4月召开了法定数字人民币试点推介会,推介会由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组织,数字货币研发机构、试点单位受邀参加。试点推介名单显示,试点单位以餐饮、娱乐、零售行业的店铺型单位为主,具体包括麦当劳、星巴克、菜鸟驿站、京东无人超市等19家单位。
成都方面,试点应用场景则更为聚焦线上线下融合消费,首批合作商户既包括京东、天猫等线上渠道巨头,也包括菜鸟驿站、天虹百货、星巴克等线下应用场景。
深圳方面,由于直接参与了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数字货币的内测试点工作也一直走在前列。在近期制定的《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行动方案》中,深圳明确提出,积极参与、支持、协调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各个场景应用在深试点。
2020年7月初,滴滴出行发布消息称,已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此后又陆续有消息传出,除了滴滴出行,美团、b站等多家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央行开展数字货币方面的合作。至此,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场景进一步丰富。
观点:稳定币是全球投资者寻求美元敞口的创新机制:加密谷发布文章《数据丨 2020年稳定币的爆发式增长》显示,近几天,稳定币的规模增长了近30亿美元,总计超过了90亿美元,达到历史高点。文章认为这是因为稳定币是全球投资者寻求美元敞口的创新机制,同时还承担了加密货币波动对冲的作用,充当了交易平台之间桥梁。
文章显示,《华尔街日报》3月份的一篇文章《世界对美元的渴望》称,全球投资者正在抛售资产,并花大价钱将当地货币换成美元。在金融危机期间,美元的需求在“逃亡到安全地带”的情况下历来都会增加。稳定币是全球投资者寻求美元敞口的创新机制。24小时不间断地转移到无数的个人加密货币钱包或全球交易平台。
而且没有任何国界的概念,全球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并持有。文章还认为,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稳定币保持了多种优势:一是设立加密货币钱包比设立银行账户要容易,特别是对于美国境外的人来说。二是DeFi让稳定币可以被程序化地借入、借出和作为抵押品使用。[2020/4/28]
三、数字货币应用场景展望
场景一:数字货币推动数字贸易发展
本次数字人民币试点规模扩大的主要契机是商务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印发。《方案》指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界定,在服务贸易范畴内,数字贸易主要指贸易对象的数字化,即数据和以数据形式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贸易。
观点:比特币仍是机构投资者的首选资产:在最新一期Unchained播客中,ARK Invest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信息官Cathie Wood和ARK主题分析师Yassine Elmandjra重点介绍比特币如何继续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首选资产,同时还讨论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之间的复杂细节,以及它们在推动投资者信心和认可度方面的作用。Wood指出投资组合配置背后的关键原因,“这些生态系统的价值将由货币主导,而比特币作为储备货币,将是我在这一领域分配大部分资产的选择。尽管我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其他货币在演变。”与BTC相比,ETH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线,因此在此类用例中并不总是受到关注。Elmandjra强调该差异,将其归类为“创新最大化主义者和货币最大化主义者”之间的分歧。“当你从金钱至上的心态来看待它时,你会从比特币开始,然后以它结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是关于货币的保证理论,并从货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他还指出,对于比特币来说,即使它确实具有传输和验证数据交易的可靠机制,投资者的首要任务也应该围绕网络可扩展性和“使用这些大型功能集创建可表达、可升级的基础层协议”。(AMBCrypto[2020/4/23]
由于数据商品相较普通商品具备一些特殊属性,在发展以数据为贸易对象的数字贸易时,会面临一些实际问题。首先,数据商品复制成本很低,权属界定较为复杂,容易产生数据盗用、产权纠纷等问题,不利于数据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其次,数据商品作为一种虚拟物品,在生产交易过程中会面临相对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数据造假、供需错配等,加之数据质量的标准化难度较大,数据商品定价和交易也面临挑战。
发展数字贸易,须保证数据资源能够有效转化为数据商品,这就需要配套措施的支持。就货币体系而言,现有传统货币虽然能够充当数据商品的交换媒介,但在数据商品确权、定价等方面却作用有限。相比之下,数字货币由于具备可编程性和内嵌智能合约的可能,因而具备促进数据商品生产、串联数据商品流动、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巨大潜力。
首先,可以考虑利用数字货币明晰数据产权界定、强化数据产权保护。例如,通过搭载能确认数据资源最终归属的智能合约,确保数据要素的所有者能如数获得全部应得报酬。其次,可以考虑利用数字货币识别数据资产质量、对接数据资产定价。例如,通过搭载能溯源每笔交易信息的智能合约,甄别相关数据是否真实,为数据产品定价提供基准。
由此可见,数字货币与数据商品生产、流通、定价、交易等各环节的深度耦合,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商品的转化,促进数字贸易发展。
场景二:数字货币促进消费增长
提及数字货币,一个被反复问及的问题是,它与现有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工具有什么区别呢?大多数人之所以会对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之间的界限感到模糊,主要是由于二者都是以电子设备为载体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数字货币与现有的电子支付工具之间,还是有一个关键差别的,即价值转移对银行账户的依赖程度不同。具体而言,现有的电子支付工具都是账户紧耦合的,需要关联银行账户才能完成资金转移。DCEP则不然,它延续了实物现金账户松耦合的属性,只要手机上有数字钱包,就可以实现资金转移,而无需关联银行账户。这就好比使用纸币购买商品时,把纸币直接交到另一个人手上,而无需经过银行一样。
由此一来,对于一些现有电子支付工具存在局限的场景,数字货币可以实现有效覆盖。一是双离线支付。在通信网络欠佳的情况下,电子支付由于依赖银行账户、需要连接网络,因而将难以实现。相反,数字货币由于脱离了银行账户限制、无需连接网络,因而在此类场景下也能顺利进行支付。二是匿名支付。电子支付对银行账户的依赖还意味着,它无法保证公众对一些合法支付出于隐私考虑的匿名需求。而数字人民币是支持可控匿名的,能在有效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前提下,满足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保护个人隐私,保障信息安全。三是便捷支付。目前,大多数电子支付工具都配备了多种多样的功能,这虽然提升了电子支付的功能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易用性。例如,仅支付这一功能可能就需要经过联网、绑卡、扫码或出示付款码、认证等一系列操作。对于一些不熟悉电子设备操作的人而言,使用电子支付并不见得十分便利。另一方面,数字货币的支付流程则相对简便,既不需要联网和绑卡,也不需要过多操作,只需要安装数字钱包、将手机碰一碰,就可以完成转账或支付。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数字货币在C端会面临来自现有电子支付工具的激烈竞争,但在特定环境或特定人群中,它还是具有一定差异化优势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支付方式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可以加速消费决策、释放消费需求,从而可以对消费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场景三:数字货币赋能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回顾中国数字货币的试点进程可以发现,虽然随着研发测试工作的稳步推进,数字货币的试点场景不断丰富,但是总结来看,目前的试点场景仍只局限于C端。当然,此前也有相关信息提及,初期的DCEP设计主要针对小额零售场景。但长远来看,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延伸至B端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方面,数字货币在C端的市场空间总体有限。虽然如前所述,数字货币较电子支付具有支持双离线支付、匿名支付、便捷支付等优势,可以满足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群的特殊支付需求,但相对来说,这种优势可能并不足以为数字货币赢得绝对的C端竞争力。同时,数字货币的账户松耦合属性也意味着,持有它并不会产生利息收益。相反,以账户为基础的电子支付则或者可以为用户提供利息收益,或者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为用户提供额外收益。由于C端用户对此类收益会相对敏感,这种差异的存在有可能进一步削弱数字货币在C端的竞争力。正如当前流通中的实物现金越来越少一样,作为它的数字化替代,数字货币同样面临C端市场空间有限的问题。
另一方面,数字货币在B端的市场空间则充满更多可能。首先,数字货币只有延伸到B端,才能循环流动起来,从而真正实现货币节约交易次数、降低交易成本的本质职能。其次,与C端用户相比,B端商户持有资金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因此会更加关注资金的流动性,从而数字货币在收益上的劣势可能就不那么突出。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及内嵌智能合约的可能性,使得它可以在B端找到更多富有竞争力的应用场景。例如,对于一条供应链,如果在货币职能允许范围内,对数字货币进行适当编程,以确保中间企业在收到下游企业的付款后,会如数支付对上游企业的应付款项,那么在这条供应链上使用此类数字货币进行交易,就能够有效降低整条供应链的信用风险,极大地促进链上企业的发展。
当前,互联网正在由以消费互联网为主导的上半场进入以工业互联网为主导的下半场。由于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由C端向B端的延伸,因而如果数字货币不可避免地由C端延伸至B端,那么将会极大地赋能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而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重要途径、全新生态,其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的支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