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第17届中国计算机大会杭州分会场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在"数字货币时代来临,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分论坛上,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互联网金融与支付研究所所长帅青红、滴滴出行数字货币首席研究员谢卓江、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员张秉晟均到场发表观点并进行研讨。
CNCC是由CCF主办的计算机领域的年度盛会,在沈阳、杭州等地均谁有分会场和专场,由超过6000名专业人士报名。
张一锋在其发表的主题报告《国际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究综述》中,对数字货币演进历程进行了回顾及总结:
1、BIS最新调查发现,80%中央银行在研究CBDC,其中一半已经从概念研究发展到试验和运行试点
2、早期基于DLT的CBDC项目研究,主要以DvP交易、PvP交易为主,并研究了智能合约和跨链机制。
直击乌镇 | 中钞区块链张一锋:下一代的数字身份是分布式的: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11月8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现场,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做出题为“分布式数字身份 构建区块链的基础设施”的演讲。他指出虽然新的应用不断被发掘并落地,但现在的联盟链存在问题,包括:技术门槛高、浪费资源、不利于创新,而公有链因为监管缺失和非法应用的泛滥,流离于现实应用之外。张一锋还介绍了数字身份的演进,应用账户、联盟身份、数字证书,他认为下一代的数字身份是分布式的,且分布式数字身份是弹性的、扁平化的公布式认证方式,这更符合数字世界发展的需要。同时,张一锋还简要说明了分布式数字身份模型,及分布式数字身份的相关标准与密码技术。[2019/11/8]
3、当前研究重点正从早期的批发型CBDC转向零售型CBDC,逐渐认识到数字支付是首要问题
声音 |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过去一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落地项目分四大类: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在过去1年多时间里,区块链在金融领域落地项目比较多:一是凭证类,二是跨境支付,三是多方对账,四是供应链金融。他认为,区块链技术毋庸置疑,有一些独有的技术价值。区块链构建了一种单向的时间轴,可以对事件进行先后排序,这是在多方协作里面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推动凭证的有序流转。[2018/7/15]
4、随着零售型CBDC研究的兴起,离线支付技术作为金融包容性的一部分开始引起重视
5、没有一家央行考虑过CBDC的完全匿名性
6、部分国家尝试研究和评估过CBDC在跨境中的应用,但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
7、CBDC只是法定货币供应的新方式,而不是一种平行货币
中钞张一锋:中钞希望借助许可链的性能优势,加快区块链的应用落地:6月1日,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一锋在接受巴比特采访时表示,中钞目前采用了开放许可链的技术路线,在这套模式中,共识节点数量少,所以性能可以相应提高,系统安全性依赖于更广泛的见证节点的数量。中钞希望借助许可链的性能优势,增强区块链在业务落地中的可信度,更快速切合实际地推进区块链在具体领域的应用落地。[2018/6/2]
张一锋还在随后的研讨环节指出,人脸支付、支付宝、CBDC不是一回事,一个是支付的认证方式,一个是支付渠道,一个是支付的标的物。
以下为张一锋的部分观点整理:
CBDC是数字货币发展的最新阶段
数字货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戴维·乔姆在1982年提出的E-Cash系统。此后,基于芯片卡的Mondex,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银行卡电子支付。2009年,比特币诞生,近十年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了USDT稳定币、Libra,构成了数字货币技术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加密货币。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Pick你的画” 助快速通俗了解区块链:6月1日,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推出一款区块链小程序——Pick你的画。这款小程序可将图片上传至区块链进行登记,固化上传人、时间和图片DNA,永久留存、不可篡改。据悉,小程序的背后使用的是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络谱区块链登记开放平台,该平台可以登记数字身份、数字凭证,证明身份、时间、数据、凭证的关系,增进可信协作。目前,已经有100多家单位申请接入测试。“Pick你的画”属于对数据进行登记,算是一款最简单的区块链应用示例。他们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款小程序帮助大家快速而通俗的理解区块链知识和机理。[2018/6/1]
全球央行在2014年左右启动了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也在同一时间启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是数字货币发展的最新阶段。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张一锋:法定数字货币仍在研发,还没有明确的推出时间表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张一锋于近日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法定数字货币仍在研发,还没有明确的推出时间表。但即使发行了也不会一夜之间颠覆现有的货币形态,它很可能会在长时间内和今天的纸币以及电子支付手段混用。但这并非意味着研究工作的停滞不前。张一锋表示,全球央行都在积极尝试在数字货币研究领域的探索。此外,张一锋还强调,比特币和以太币不是数字货币,只有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才是真正的数字货币。[2018/3/29]
社会数字化、密码学发展共同推动数字货币进展
数字货币的出现主要由这两个因素促生:第一,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推动了数字世界对于新形态货币的需求。这是数字货币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由经济数字化而带来的内生动力。第二,源自技术进步,尤其是密码学、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1982年开始出现数字货币的起源?因为1976年《密码学的新方向》一文开启了全球非对称密码体系的新进程。
CBDC属于新维度但非新体系
CBDC的定位及分类
1)现金:包括纸钞、硬币,由中央银行发行,面向公众,但没有数字化。
2)准备金:同样由中央银行发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不面向公众。
3)银行存款:狭义上的货币仅包括流通中现金与央行准备金,银行中的存款不属于狭义货币。商业银行的存款,面向公众,已数字化,但不是中央银行发行。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一个新事物,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种同时满足上述三个属性的货币形态。
全球从2015年以来的CBDC研究,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批发型CBDC,另一类零售型CBDC。
所谓批发型CBDC,它接近于央行准备金,面向金融机构,限制在金融机构间有限交易对手方之间使用。早期的研究项目,大部分定位在这个方向,如加拿大央行的Jasper、日本央行的Stella、新加坡的Ubin等。
目前来看,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球掀起了对零售型CBDC的热情。根据BIS调查统计,80%的中央银行都会在未来两年时间启动相关研究。
CBDC的属性特征
IMF在今年6月份发布的《零售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究》一文提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具备几大特征,如:由中央银行发行、被视为法定货币、由中央银行支持、允许点对点支付、可编程等。
其中,需要强调的是“被视作法定货币”。从目前各国央行的态度,无论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数字欧元、数字加元,还是数字日元,并非要新产生一种货币,而是原有法定货币的一种新形态,等值兑换。同时,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短期内也并不是以完全替代原有的电子支付或现金为目的,而是相互补充,长期共存。
此外,点对点支付,源自对现金属性的自然继承,也是加密货币最早提出的的方向,旨在尽可能少的依赖支付中介,提升支付效率,实现支付即结算。
最后,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可能会推动数字货币成为智能货币。
CBDC承担支持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探索的角色
思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展,不只需要面对过去与现在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现状,更应该面向未来,面向社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的下一步发展需要。
因此,中央银行不只是思考通过CBDC增强对货币和经济的影响力,更需要考虑如何通过CBDC来鼓励和支持数字经济中的创新因素。
匿名性不等于隐私性
目前,没有一家中央银行考虑过CBDC的完全匿名化,这并不代表不考虑隐私性问题。隐私和匿名是两个不同的话题。
隐私性指的是什么?比如我们不希望付款人的个人用户信息,被收款商户、支付中间环节的服务方滥用,需要保证个人用户信息在支付过程中是受保护的。
央行有可能会在可控范围内的小额支付领域尝试部分匿名,但实现CBDC的完全匿名,很容易和反反恐融资政策冲突。此外,今天CBDC的跨境支付研究基本仍停留在技术验证阶段,未来跨境支付的难点主要涉及如何符合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兼容性。
单层还是双层结构对金融体系影响深远
CBDC是单层架构还是两层架构,采用直接模型还是间接模型,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很大。单层架构意味着中央银行能直接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双层架构下,CBDC仍像现金一样,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兑换和投放。
数字化以后,还有这个需要吗?从国外之前的研究来看,两种架构设计都有人提。单单层架构设计容易带来现有商业银行脱媒。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