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李礼辉:新数字金融时代下数字货币生态与发展_LIB

12月31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举办的“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与监管”高端研讨会于清华大学顺利召开。清华经管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主任罗玫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特邀中国银行原行长、清华经管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顾问委员李礼辉,分享了新数字金融时代下数字货币的现状及未来可能的探索发展之路。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具体目标,如何构建包容审慎的数字金融新型监管框架以更好的应对金融风险新形势?如何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降低机构的合规成本,释放数据资源的潜在效能?金融科技、数据资产、数字货币等一系列数字金融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该如何应对与发展?

李礼辉:央行数字货币将改变全球货币体系的格局:2月14日,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发文称,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架构已经明确。一是采用间接发行模式。二是采用央行中心管理模式。三是采用“账户松耦合”方式。

全球多数国家的政策态度和具体动作表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不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可信的技术创新和可行的制度创新所需的时间长短的问题。人们在充满期待的同时,特别关注央行数字货币将会改变什么,这里做一些分析:第一,改变支付市场的格局。第二,改变银行业竞争的格局。第三,改变货币市场监管的格局。第四,改变全球货币体系的格局。(网易研究局)[2021/2/15 19:48:00]

声音 | 李礼辉:中国目前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底层技术缺乏自主产权:12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研究,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底层技术上,我国目前缺乏自主产权。对国外开源程序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技术依赖风险,而且必须遵守开源平台注册地的司法管辖和法律的约束,这就潜藏地缘性风险。他强调,中国是个数据大国,也是个算力大国,但却是个算法弱国,好多源代码、基本的底层算法程序都过多依赖美国等西方国家。基于此,应当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力争掌握数字技术的主导权,明确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政策对于数字企业研发和人才给予税费方面的优惠,鼓励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鼓励“中资+外资”,“大中+小微”在数字技术的关键领域掌握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在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关键领域,建立全球性的竞争优势。(中国金融新闻网)[2019/12/17]

中国银行原行长、清华经管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顾问委员李礼辉

声音 | 互金协会李礼辉:虚拟货币可成为数字货币金融资产的计价工具和支付工具:据财经网消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提出,金融科技创新构成新的态势,我们要关注的是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金融工具有可能规模化,虚拟货币可能成为数字货币金融资产的计价工具和支付工具,算法和算力可能构成数字金融市场的定价权。此外,他建议要固守金融的本源,金融科技推动创新和进步,也伴生风险和隐患。区块链、大数据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这有可能会导致技术的垄断风险和道德风险。[2018/11/14]

一、关于虚拟货币

李礼辉:发达国家对虚拟货币态度正在转变:5月10日,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在研讨会上,说到:“我认为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它区别于一般的区块链,区块链金融的关键词是‘规模化’与‘可靠性’。中国如果说真的要推出我们的数字票据系统或者我们去他们那里进行一些金融交易,我认为必须要有数字货币作为清算基础。区块链虚拟货币两大核心为共识机制和激励机制,虚拟货币的膨胀有投机炒作因素,但应该还有深层次原因。我归纳了两个原因:一个是网络共识的治理机制。另外一个是发行代币或者叫发行虚拟货币的激励机制。发达国家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发生转变,从目前各国政策看,新加坡侧重于数字金融的创新实验,日本侧重于数字金融市场的开发,美国侧重于数字金融市场的规范。”[2018/5/10]

李礼辉首先指出,近期虚拟货币价格起伏很大。有些机构投资者,比如PayPal入市可能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然而在国内任何一个支付平台或者银行账户上的类似市场活动不可能不受监管和控制。

李礼辉认为,现在对于虚拟货币,特别是比特币价格的上涨需要保持清醒。加密数字货币从本质上应该不算是一个支付工具,因为很难满足大众化支付市场的需求,但它可以是一个投资和投机工具,也可以满足所谓的灰色交易的小范围支付工具。现阶段加密数字货币价格波动这么大,也可能跟美元现在的汇率持续下跌有很大的关系。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补贴式的财政赤字政策,多少使得大家对美元失去信心。

不管是从财富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合规的角度来看风险都非常大,比特币或者其他的虚拟货币可能还要引起我们更大的关注。李礼辉判断,未来中国不可能会放松对这样一类虚拟货币交易的监督和管理,监管只会从严不会放松。?

二、关于法定数字货币?

李礼辉表示,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有自己的特点。人民币数字货币采取技术中性的路线,并不单一采用区块链技术,可能会用分布式账本,这可能是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在底层技术架构上的重大特点。

关于数字人民币未来发展有四个方面是最重要的,首先是如何满足规模化可靠应用的要求,换句话说,我们所采用的技术架构如何满足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市场的规模化可靠应用的需求。其次是必要的数字金融制度建设,例如法定数字货币有关的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的建设。他表示,如果要真正把法定数字货币推向市场,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同步跟上。

另外,他提到人民银行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些机构、部门等来做数字人民币技术架构的研发、维护、运行等方面的工作,这样一个机构的体制机制到底怎么设立也非常重要。最后,李礼辉表示未来数字金融领域的全球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一个国家的数字货币是重要的工具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经济体,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考虑未来全球化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

三、关于所谓超主权的数字货币?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包括Libra在内的超主权数字货币已经有超过20亿的全球用户,有可能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数字货币,这可能会使得Facebook成为是超越商业银行的金融独角兽,Libra可能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美国货币霸权工具,进而对人民币国际化造成影响。

他提到了在讨论数字货币发展时值得特别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主权货币的替代;

二是如果我们能够成为全球性数字货币的主导国,如何来维护市值的稳定,如何履行责任,如何管理全球的流动性,又如何来保护本国的金融安全,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讨论的。

李礼辉行长立足数字货币视角,就如何应对数字化发展变革及数字金融发展转型等问题分享了洞见与前瞻思考。同时数字金融业可能引发的新风险也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37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