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科普 | 数字人民币手机“碰一碰”支付是怎样的?_NFCR价格

本文来源:移动支付网,作者:佘云峰

近日,北京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中除了中签用户使用手机App支付之外,还亮相了包括可视卡、手表手环、充电宝、老年拐杖、老年警报器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

而这些多种形态的硬件钱包本质上可以“不依赖手机”碰一碰支付数字人民币,两个硬件钱包之间的碰一碰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离线。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人民币的“碰一碰”呢?基于手机的“碰一碰”到底有哪些形式?

杜均5小时前将1000万枚USDT存入Kraken:金色财经报道,据Lookonchain监测,新火科技首席执行官杜均5小时前通过地址“0x946D”将1000万枚USDT存入Kraken。[2023/8/31 13:08:16]

以下内容节选自移动支付网《数字人民币发展研究报告2020》。

“碰一碰”是数字人民币的一项收付款功能,其基于NFC功能,实现终端与终端之间、终端与标签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而达到收付款的目的。

人大附中物理老师李永乐科普拜占庭将军问题和区块链:5月14日,人大附中物理老师、科普视频网红李永乐在其公众号发布视频《拜占庭将军问题是什么?区块链如何防范恶意节点?》。李永乐老师在视频中对拜占庭将军问题和区块链进行了讲解,他表示,拜占庭将军问题本质上指的是,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中,如果存在故障和恶意节点,是否能够保持正常节点的网络一致性问题。在近40年的时间里,人们提出了许多方案解决这一问题,称为拜占庭容错法。例如兰波特自己提出了口头协议、书面协议法,后来有人提出了实用拜占庭容错PBFT算法,在2008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后,人们又设想了通过区块链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区块链通过算力证明来保持账本的一致性,也就是必须计算数学题,才能得到记账的权力,其他人对这个记账结果进行验证,如果是对的,就认可你的结果。与拜占庭问题比起来,就增加了叛徒的成本。[2020/5/14]

动态 | 新浪财经:官媒针对区块链的报道从科普宣传转向打假监管:据新浪财经今日消息,“1025新政”满月,一个月间,官媒对区块链的态度风向已转。据11月初的一项统计,七家党媒在新政一周内发布了65篇直接相关报道,当时文章中的关键词是数据、产业、安全、创新等,大量文章偏向于科普区块链的概念以及应用介绍,提醒警惕虚拟货币炒作的仅有3篇。近期,官媒的批评焦点则纷纷指向借区块链之名进行的虚拟货币发行和炒作行为。据统计,新华网、人民网收录转载的,以打击虚拟货币或揭露假借区块链行为主题的文章,自10月25日到11月25日午间,共28篇;其中,11月19日至11月25日的一周内就高达15篇。这些文章主要围绕三个观点展开:厘清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的关系,说明二者概念不等;打击伪“区块链”局,或是虚拟货币局揭露;提醒民众,区块链不能成为炒作的噱头,更不是行的招牌,需警惕此类活动,理性投资。[2019/11/26]

通过移动支付网的观察与研究,目前数字人民币的碰一碰功能根据不同的交互设备分为几种形式,包括手机与NFC标签的碰一碰、手机与手机的碰一碰、手机与POS机的碰一碰。

由图表可见,手机与NFC标签之间的碰一碰即简单的NFC读卡器与标签之间的关系,此时手机是付款方,NFC标签是收款方,类似于码牌。这种情况下,无论手机是否支持硬件钱包,其都需要处于在线状态,读取NFC标签信息并完成支付,而NFC标签则是被动处于离线状态,无法与手机实现交互。因此,这种情况无法实现“双离线”。

手机与手机之间的碰一碰,则属于NFC卡模拟与读卡器之间的关系。此时当手机A处于付款状态时,其自身会模拟成一张卡,手机B则会通过NFC读卡模式读取手机A的卡片信息并完成交互实现收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普通的NFC手机,其卡模拟大概率会采用HCE的模式,手机A需要处于在线状态,手机B可处于离线状态,收款会延迟上送。如果是支持硬件钱包的NFC手机,其卡模拟则会采用SE芯片的模式,包括全终端、NFC-SIM、NFC-SD等多种形态,手机A则可以处于离线状态,手机B也可以处于离线状态,双方的交易通过钱包进行本地签名处理,并延迟上送。

手机与POS之间的碰一碰,其同样是属于NFC卡模拟与读卡器之间的关系,情况类似于手机与手机之间,只不过手机只能作为付款方,而POS机只能作为收款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手机目前并未对外开放其NFC卡模拟,所以只支持与NFC标签之间的碰一碰,用来当作读卡器读取标签内的数据完成在线支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4:76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