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2021年跨链风向变了?BSC 波卡 Layer2们开启“三国争霸”_PARADOX NFT BSC

2021年初,区块链的发展来到了跨链风潮,这在情理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

说是情理之中,是因为原本大家都知道今年的风口,跨链是其中最火的那个。CosmosIBC协议2月份正式宣布,波卡KSM平行链插槽拍卖近在咫尺,两大跨链明星携手把区块链带入“跨链之年”。

意料之外,是因为BSC和Heco以及一众高速公链,在以太坊Gas每天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被迫崛起”。

尤其是BSC,从去年的无人问津,到12月一个多亿美金的锁仓量,再到1月份10个亿锁仓量,然后2月份直接突破100亿,可谓是赚足了眼球。这种由ETH跨到“相对中心化的ETH仿链”的跨链,是大家万万没想到的。

从这次的BSC崛起,我们也许能发现些未来跨链趋势的蛛丝马迹。

?用户习惯的可怕

以太坊Defi可谓是火了整整一年,从2020到2021,一直未曾停歇。

然而你看其他公链,无论是EOS还是TRX,量子链等当年一众所谓的“以太坊杀手”,尽管也陆陆续续推出了自己的Defi生态,但却基本无人问津。尽管上面的交易体验更丝滑,费用更低。

数据:2021年以来微软、Meta等科技公司已向元宇宙投入1770亿美元:10月2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风险投资家、调研公司Canalys首席分析师 Matthew Ball认为,到2025年大部分元宇宙商业项目都将失败。他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个数字前沿,还是被过度炒作的资金坑?数百亿美元已被投入到该领域,Meta所投入的成本,以及所取得进展的延误,就是一个晴雨表。”他同时认为,游戏可能在“元宇宙”世界中取得成功,一些成人娱乐可能会赢得一些用户,但商业领域没有前途可言。

咨询服务公司麦肯锡的顾问表示,据统计当前微软、Meta、谷歌、英伟达、苹果、Autodesk和其他许多科技公司都在投资“元宇宙”,自2021年以来这些公司已向“元宇宙”投入了1770亿美元,到2030年该市场的规模可能高达5万亿美元。(新浪科技)[2022/10/25 16:37:49]

ETH就这样独自支撑了Defi生态一整年。

到了2021,ETH上面的Gas费用终于到了普通用户无法接受的程度,Uniswap正常交易一次已经差不多要30-50美金,流动性挖矿的提取,存入等费用更是逼近上百美金。

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资金,都在寻找一个ETH拥堵与Defi外溢的去处。结果在一众“以太坊杀手”及“以太坊朋友”里,资金和用户的选择居然是之前普遍不怎么看好的BSC。

福布斯公布2022金融科技50强榜单,FTX、OpenSea等9家加密公司入榜:金色财经消息,福布斯公布2022金融科技50强名单(2022年最具创新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其中有9家加密公司入榜,分别为FTX(最新估值320亿美元)、OpenSea(133亿美元)、Alchemy(102亿美元)、AvaLabs(代币AVAX市值为85亿美元)、Circle(90亿美元)、Chainalysis(86亿美元)、Fireblocks(80亿美元)、Paxos(24亿美元)、TRM Labs(6亿美元)。(forbes.com)[2022/6/7 4:09:09]

而究其原因,除了背靠币安这个全球第一大交易平台之外,用户习惯可能是一个非常的因素之一。

Defi用户,尤其是资深玩家,基本上在用的都是Metamask,大家也非常习惯于做一笔交易,花费一次Gas这样的交易流程。

资深投资者应该都知道,币安2019年的时候搞过一个币安链,基于Cosmos开发,其DEX便是上面最大的应用程序,然而那个链或者DEX根本没人搭理,于是灵机一动,又搞了一个BSC。

BSC上面,因为是ETH的Fork,简化到你的地址和ETH一样,所以导致私钥也是同一套,Metamask上面改个参数就可以直接从ETH网络切换到BSC网络;BSC上面所有的交易、授权、合约调用,和ETH上一模一样,0成本的学习与适应…

Electric Capital报告:2021年有超过3.4万名新开发者向Web3项目提交代码,创历史新高:金色财经报道,风险投资公司Electric Capital近日发布了一份题为“Electric Capital 2021年开发者报告”。报告分析了整个Web3领域近50万个代码库和1.6亿次代码提交的数据,发现2021年有超过3.4万名新开发者向Web3项目提交代码,创历史新高。此外,该报告指出,65%的活跃开发者和45%的全职开发者去年开始在Web3上工作。该文件还发现,目前每月有超过18000名活跃开发者向开源加密货币和Web3项目提交代码,且主要在以太坊网络上构建。(Cointelegraph )[2022/2/4 9:31:37]

换句话说,你拥有着ETH上一模一样的用户体验,且交易速度快很多倍。至于手续费,那更是便宜的不像话。

除此之外,BSC上面,因为背靠币安,所以第一大DexPancake上还能交易到许多Uniswap这种ETH链上买不到的其他链主流Token,比如Dot、Filecoin、Band等等,且深度相当不错,就目前而言,这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交易到这些非ERC20主流币的DEX。

然后你就看到BSC上线之后TVL一直慢慢再涨,用户慢慢增多,直到最近ETH变得“不能用了”,直接进入井喷状态。

Chainalysis报告:2020年暗网加密货币收入创新高:Chainalysis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加密货币收入接近8亿美元,为历年高点,2019年总共有49个独立暗网市场活跃,而今年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暗网市场无论是交易量还是用户数都显著减少,有若干暗网甚至已经关门,但是得益于平均每笔的交易额较高,今年的加密货币收益已经超过8亿美元。[2020/12/5 14:08:24]

你说ETH这种体验就是最好的么?我不知道,但至少目前而言,这是多数用户的习惯,正如我们当前的通用键盘布局,早已被验证不是最科学的布局方式,但所有挑战这种布局方式的键盘,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这也许也是EOS、TRX等其他公链,那种又是买CPU又是买内存使用方式始终起不来的很大原因。或者说,未来哪怕多链并存,是否被Metamask支持,是否里面改个参数便能一键切网,可能是关系到一条链能否获取到用户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你可能会说,BSC这条链,根本就不去中心化啊,这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精神太过违背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还会有上百亿的资金涌入BSC呢?单单只是因为赚钱效应么,于是引入了下一个话题,BSC那个“薛定谔的去中心化”。

“薛定谔的去中心化”

报告显示:2020年去中心化交易所代币平均投资回报率高达241%:根据加密货币研究平台Messari的最新DeFi报告,2020年迄今,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代币的投资回报率是中心化交易所代币投资回报率的五倍以上。DEX代币今年平均增长率为241%,而中心化交易所代币平均增长率为44%。(Cointelegraph)[2020/6/11]

首先要承认的是相对于ETH而言,BSC的去中心化程度当然要差很多。

但是同样,你也不能说,BSC就是个中心化的东西。毕竟,账户私钥在你自己手里,币安是没法从你账号里拿走一分钱的。

那么,它能做的是什么?控制节点或者说影响节点,然后……摧毁BSC,毁掉整个链,那么自然你在这条链上的资产也就灰飞烟灭了。

币安有能力这么做么?我想至少现阶段,大概率是有的。然而它会这么做么,我觉得不会。

其实关于“去中心化”这个问题,EOS当初在DPOS和POW的争辩中就曾经抛出过一个问题,相对于21个选举投出的节点,几个矿霸把持的BTC以及ETH矿池,是否真的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去中心化?

严格意义来说,三两家矿霸巨头联合起来,完全可以摧毁BTC或者ETH,正如币安可以摧毁BSC一样。

然而没人会这么干,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比特币运转至今没有遭遇重大安全问题的很大一个原因或者说基石所在,就是这个基于经济效益,或者说利益的博弈系统。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维护一条链,做一个诚实的矿工/节点,相对于作恶,更符合你的利益。当然,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目的,是从“不作恶”,到“不能作恶”。

然而其实从技术层面,除非哪一天ETH2.0真的实现之前的远景,可以有上万甚至数十万的出块节点,且硬件要求降到最低,否则通常概念上的去中心化,根本做不到。

这个话题在下一个章节我们会继续说到。所以当前最好的结果,便是像BTC,ETH这种市值够大,又Permissionless-即无许可化的公链,这也正是BSC正在努力的目标。

当前BSC有21个节点,过去5个月,有8个节点都是币安外部运营。币安也有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把21个节点全部开放。届时,BSC的定位很有可能是一个”以太坊的助手”,“更好的EOS”这类的标签。

或者其实换个角度,你可能更容易理解我在说什么。假设你手里现在有一个亿的稳定币,想要找个地方参与流动性挖矿,玩玩Defi、借代之类。

到了这个资金量,收益的大小可能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资金安全。以太坊无疑是当仁不让的首选,然而除了以太坊,还有哪条链你敢放上亿的资金上去?

你心里的答案,无疑就是你对各个链的信心体现,这个时候,用脚投票,身体最诚实。

跨链的三国争霸

2021年的局势,已经很明朗。ETH2.0不仅可能在半年内出不来通用的Layer2方案,甚至1年也出不来。

那么在ETHLayer1外溢的情况下,会有外面三个池子来接这些溢出的水。

1.波卡:Cosmos这种正统跨链。

2.兼容EVM的其他公链。

除了上面提到的BSC、Heco?这种ETH高仿,还有Near、Solana、Avax和FTM等一众高速公链在那摩拳擦掌,2018年的以太坊杀手之战,现在2021年将会在以太坊助手之间再次重现……

就目前而言,其他看似“去中心化的”高速公链,给人的信心往往却赶不上BSC、Heco这种半中心化公链,想想上面章节最后我问的那个问题,你便心知肚明。

3.Layer2。

随着Cosmos公布的新的共享安全模型,可以看到波卡与Cosmos,包括ETH2.0其实本质上走向了同一个方向,那就是靠中继链/信标链/CosmosHub来维护平行链/分片/各个Hub的安全,其核心理论都可以看做是分片模型的变种。

而BSC、Near和Solana这些,分别依靠的是各自链上节点的安全性。原生POS的安全性,还有待时间验证。

届时各个“以太坊助手”定会使出浑身解数,想办法争夺以太坊上面溢出的各种Defi项目和用户。

现在已经出现的趋势便是许多项目开始计划迁移BSC,一些还未上线的项目则计划在ETH、BSC,甚至其他公链上同时登陆,多链运行Layer2-今年Layer2的调子也基本上定下,那就是Rollup。

通道基本上证伪,或者说只能作为一个Layer2的辅助技术出现,甚至连发币的意义都没有。

侧链-本质上和BSC、Near这些Layer1公链一个原理,通过一个桥接入以太坊,而一般的Layer2侧链,其竞争力其实远不如BSC、Near和Solana这些,于是,唯有安全性接近ETHLayer1的Rollup技术,方可扛起大任。

所以,文章最后说一说Rollup与跨链的关系。

Rollup发Token的项目,LRC无疑是龙头。未发?Token?的项目,Optimism、OffchainLab和MatterLabs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三家。

Zk-rollup无疑拥有最好的安全性,然而ZK有三个很大的问题。

1、需要专用电路,无法做到支持任意用户定义的智能合约;

2、做中继的节点,一是要保存以太坊日益恶化或者说不断膨胀的状态;

3、在链上执行零知识证明运算,其实对于硬件的要求很高,现阶段根本不可能实现“你眼中的去中心化”。

所以短期内,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OptimisicRollup极有可能是实现L2大一统的技术方案,在当前Defi乐高组合型越来越强的时代,Zk直到能做出通用性解决方案的那一天,才有可能翻盘OP。

而Layer2的世界,本质和Layer1一样,会有多个解决方案多个项目,互不兼容,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且不太可能像当前各大告诉公链甘当以太坊助手那样,众星捧月,于是乎会捉对厮杀,直到留下最后的1-2名胜者。

小结

相信届时,Layer2会有1-2家巨无霸的诞生,形成一个链下的以太坊平行世界,从根本上解决Defi的互通问题,这1-2家巨无霸的价值也极有可能接近ETHLayer1。

其实好奇的是,到了那一天,究竟是正统跨链,兼容EVM高速公链,?ETHLayer1+Layer2继续三国争霸,多链各自繁荣,还是因为可组合型的聚集效应,使得以太坊一统天下,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区交流探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7:6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