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观点:Rollup的可组合性要优于L1公链_元宇宙

注:对于当前的区块链而言,有很多痛点是需要去解决的,比如吞吐量和隐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然而在越演愈烈的公链战争当中,可组合性的问题也时常会被提起,关于这个话题,作者polynya.eth认为,rollup仍然是要比Solana这样的L1公链更优的。

以下观点来自polynya.eth:

如果可组合性和互操作性是优先事项,那么rollup是要比L1更好的解决方案。

微软总裁:所有科技巨头都会进军元宇宙:11月4日消息,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周三在欧洲网络峰会上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所有科技巨头都会进军元宇宙,Facebook、微软、谷歌和苹果等公司都可能开发各自的版本。史密斯认为重要的是不要让炒作掩盖了长期的技术趋势:我认为元宇宙会非常大,且非常重要。它必须能保护隐私和数字安全,并防止虚假信息和操纵。他说:我们都在谈论元宇宙,仿佛我们要进入某个新的维度。但这并不像我们死后要去的天堂。我们仍将与人一起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他呼吁在元宇宙的开发过程中保持协作,以促进互操作性。碳链早前消息,微软正在测试企业元宇宙,并有望于明年上半年推出。(路透社)[2021/11/4 21:24:06]

原因1:Rollup比单链、分片、多链等架构具有更高的吞吐量潜力,这意味着碎片化的范围要小得多。

动态 | 科技巨头IBM已获得使用DLT的移动数据共享方法专利:据cointelegraph消息,根据美国合众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文件显示,科技巨头IBM已获得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移动数据共享方法专利。[2019/4/24]

所以,当你认为rollup这样的账本比单体链更具可扩展性时,“整个世界的活动都会聚集在单个单体L1”的论点就失败了。单个成熟的rollup将优于单个成熟的单体L1。

原因2:通过共享结算层,你可以在rollup之间建立安全的跨链桥。

尽管像@nil_foundation这样的ZK-SNARK跨链桥是非常酷的,但你仍然假设两条链的诚实多数假设没有被破坏。

动态 | 报告:中美区块链技术落地均是以银行及科技巨头为主导:据硅谷洞察发布的《区块链中美发展白皮书》显示,在金融领域,中美两国均是以银行及科技巨头为主导在推动区块链技术落地。美国以各大商业银行主导,美国银行已申请至少53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相关专利;中国则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以44个区块链专利数量排名全球第5,同时BATJ等科技公司也在纷纷构建区块链技术平台。[2018/10/26]

原因3:通过共享结算层,ZKrollup二层网络之间可以安全地共享流动性,具体参考starkware的damm方案。

同样,使用DeFiPooling等解决方案,rollup可以安全地将L1直接连接到rollup。

原因4:我推测,我们最终将在同一网络的多个rollup之间拥有完整的原子可组合性。例如,StarkNetL3将能够和StarkNetL2相互组合。

原因5:借助danksharding等解决方案,ZKrollup可以同步调用L1。我推测,结合crLists,我们甚至可以在不同的ZKrollup网络之间实现某种程度的可组合性!而这在不同的L1之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我们距离启用这个用例还有一些距离。总的来说,ZKrollup可以同步调用L1,crLists可以让L1发出预确认,这为互操作性开辟了新的设计空间。

原因6:即使在此之前,跨rollup消息传递解决方案、数据检索解决方案以及共享结算层等,都是被严重低估的。跨rollup应用肯定会出现!虽然会有跨L1应用,但这涉及到了更多的安全权衡。

结论:单体L1链、分片、subnet子网络、多链等架构的效率极低,而且在混乱的多链假设下会导致高度的碎片化。像IBC和nil_foundation这样的解决方案很好,但共享结算和DA层的rollup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译者评:Rollup的本质是聚合,因此理论上的吞吐量会更高,而吞吐量越高,意味着可以容纳的事务就越多,分散化的情况相比吞吐量天花板更低的L1要更好一些,但Rollup存在的缺点是,其启动难度要比L1更高,这意味着Rollup在前期可能更不受市场关注。

由于多链格局的形成,跨链安全已成为了当下加密生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近期出事的Wormhole跨链桥是因为合约漏洞而遭到了攻击,但这仍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共享安全性的rollup,可以避免一些攻击向量,相比L1与L1之间的跨链要更安全一些,在这一点上,Rollup确实是更优的。

而danksharding、damm等技术方案的提出,则能尝试解决不同Rollup网络之间的可组合性问题,综上来看,以太坊的扩容路线图是符合逻辑的,可能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等候的时间会较长一些。

另外,作者也肯定了IBC和nil_foundation这两个解决方案,并不是说除了以太坊生态,其他的公链生态就不能打了。最后一点,共享结算和DA层的rollup路线图,也并非只有以太坊会采用,只能说,公链竞争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7:9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