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但愿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现实》
当下,“元宇宙”成为产业圈、创投圈和文化圈中炙手可热的概念,引发广泛关注,众说纷纭。作为当代技术汇聚发展的产物,元宇宙不仅能加速智能革命的进程,还可能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人文学者亟须对其加以“如其所是”的认识。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有一大批人经常向我谈到元宇宙。他们是作家,批评家,哲学家和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的高管,似乎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人士。有两点给我深刻的印象,一是他们的神情既兴奋又迷惘,二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向我讲清楚什么是元宇宙。起初,我对这个词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个时代太多的新名词都如过眼烟云,尚未与我们的经验产生深度契合,词与物的关系尚未建立,就已经消失了。我们身边有着太多对新事物、新词语感兴趣的人,虽然他们和我一样,过的还是陈旧的生活。更多的时候,我观察到的所谓新事物、新词语,就像看冬奥会开幕式,感受到的是用各种新科技手段,在真实的鸟巢营造出一个虚拟社区,而在这个社区里呈现出的却是古老的诗意、习以为常的欲望。这个鸟巢对鸟来说是不是一个元宇宙?如果你说不是,那么我要问,你不是鸟,你怎么知道鸟没有宇宙、元宇宙的概念?随着谈论这个话题的人越来越多,我终于开始留意这个词,并且考虑这个词与我的专业有什么关系。
卡塔尔驻欧洲、俄罗斯、土耳其投资局CIO:卡塔尔投资局现在没有直接投资加密货币:5月24日消息,卡塔尔驻欧洲、俄罗斯、土耳其投资局CIO表示,从长远来看,加密货币市场太庞大了,不能忽视,但卡塔尔投资局现在没有直接投资加密货币。(金十)[2022/5/24 3:38:34]
应该说,这个概念由小说家首先提出,完全没有超出我的意料。只有小说家才会用想象的方式描摹出这样的图景,他们习惯于描摹想象中的末日图景,也习惯于描述想象中的未来世界。在中国,从远古神话,到先秦的《山海经》,到后来的志怪小说,再到后来的唐传奇,小说给人提供的就是一个虚拟空间。这个虚拟空间最初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到《红楼梦》,小说完成了从集体写作到个体写作的转变。而这个由大观园所构筑的虚拟空间,是曹雪芹背负着集体意志去完成的,它上天入地,儒道释齐全,又挂满了尘世布景。曹雪芹说,他写《红楼梦》只是要怀念几个年轻的女子,现在,那些年轻女子全都在小说中复活了。因此,小说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能够给人提供一个超越现实,对人物关系进行重新编排,对生死因果进行重新编码,对人物与现实的关系进行重新组合的沉溺式想象空间,它代表人类逃离现实、反抗秩序、冒犯伦理、消弭真假的愿望。它给真实的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小说家手中的那支笔就相当于脑机组合的电源连接线。小说与现实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它们呈现出一种有意味的既交叉又平行的关系。换句话说,只要你写作,只要你阅读,只要你思考,你就生活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的界面上。读者从阅读中获得一种虚构性承诺,而作者也从这种虚构性图景中获得一种替代性补偿,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以此作为自己生命的支撑。
瑞波CTO:美国还没有准备好对加密货币类似的新兴产业进行监管:瑞波公司首席技术官David Schwartz称,美国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行业采取的措施可能有助于瑞波币,也有可能伤害新兴公司。他表示,许多在美国创立或迁入美国的加密货币及区块链企业可能面临阻吓性的监管环境。他称美国的监管机构具有重叠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证交会、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可能无法在数字资产方面达成共识,例如将证券和(数字)货币区分清楚。[2021/4/11 20:06:37]
但是,现在被人们所广泛谈论的元宇宙又超出了我的这些理解。我的直观看法是,人们所谈论的元宇宙,相当于把人们限定在小说、戏剧和电影当中,使人们完全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可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再也不存在钱锺书所说的中国古典文学的三个主题,所谓登高望远、在水一方、暝色起愁。因为这三个主题都涉及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涉及身份的限定和如何从对方那里认识自己,也涉及我们如何理解我们身处其间的历史和我们所经历的现实,涉及爱、责任、背叛。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由这三个古典主题演化而来的所谓现代主题,即在古典和现代之间仍然有一种延续性。事实上,这不仅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也是西方文学的主题,甚至可以说是从神话故事延续至今的主题,进一步说,这是从女娲抟土造人、上帝创造世界以来人之为人的主题。
V神:没有分片的Rollups仍可将吞吐量提高100倍:V神发推特称,原始的ETH2路线图分三个阶段:阶段0,PoS(即将推出);阶段1,数据分片,而非计算分片;阶段2,分片tx处理。但是,该路线图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分片的应用程序本身需要阶段2,但是分片的Rollups仅需要阶段1,因为Rollups仅将链用于数据,而不用于计算。因此,我们很快就会拥有实现6400倍吞吐量所需的工具。因此,这是“分片之上的Rollups”,也就是说,Rollups已经存在于分片之前,而没有分片的Rollups仍可将吞吐量提高100倍。[2020/10/5]
现在,在一个所谓的元宇宙里,这个主题要被彻底改写了。那么,在此种情形下,人还可以称为人吗?如果元宇宙所构筑的图景得以实现,文学还可以称为人学吗?写过《玫瑰之名》的艾柯曾经讨论过,通过互联网,通过无数链接,来创作一个超级的开放文本的可能性。他认为,创作这样一个文本是可能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他随后提出一个疑问:在这样的超级文本中,作家在哪里?作家的个人风格在哪里?一个作家有自己的修辞,风格是其存在于世的证明。所以,他要否定这种写作,认为它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被很多人热衷谈论的元宇宙里,当一个人既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孩子,既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既可以是施虐者,也可以是受虐者,这个人到底是谁?他的自我意识在哪里?他还有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文学作品是一个虚构产品,当我们写作和阅读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既是阿Q又是假洋鬼子,又是吴妈,我们通过这种虚构的文本确立自我意识,在真实生活中寻找生活的意义。但如果你在生活中既是阿Q,又是假洋鬼子,你真的认为这有意义吗?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见到的最不人道的图景吗?
摩根溪创始人:没有人比黄金及比特币投资者更了解宏观经济:3月25日,摩根溪联合创始人Anthony Pompliano发推文称,华尔街显然会讨厌这一点,但没有人比黄金和比特币投资者更了解宏观经济了,他们一直在呼吁实施量化宽松。这只是时间问题。[2020/3/25]
我想说,当我们谈论文学的时候,我们谈的是元宇宙。但是,当我们谈论元宇宙的时候,我们谈的不是文学,不是人的文学。但愿这个元宇宙永远只存在于人们的谈论当中,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现实。我在《应物兄》里写过一句话,谈的是科学的思与人文的思的区别——科学的思是因对象的召唤而舍身投入,人文的思是因物外的召唤而抽身离去。我理解某些朋友在我们这样的语境中,对元宇宙相关问题的舍身投入,我从中看到了他们对现实的态度。但是现在,我应该抽身离去,与这个话题拉开距离,因为我还是愿意生活在真实与虚拟的界面上,因为那才是人应该待的地方。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94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作者|?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洱
图片|?网络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