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虚拟的画作最高能卖多少钱?答案是9630万美元。
去年3月,一张名为“每一天:头五千天”的数字藏品拍出了9630万美元的天价。这在历史上所有健在艺术家拍卖单个艺术品的价格纪录里,排名第三位,不可谓不高。此后,NBA球星库里、周杰伦等一众国际大咖,花高价拍下“无聊猿”系列数字藏品,令数字藏品的热度达到巅峰,把NFT的概念带入大众的视野中。
正如20年前,国内互联网的布道者马云,到处跟人宣讲电商的伟大愿景,却被人当成子。NFT到底是什么?数字藏品和NFT又是什么关系?知道这一点的,并不比20年前就了解互联网的人多。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巨头们推出的数字藏品平台,正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中。阿里推出的鲸探数字藏品平台、腾讯推出的幻核数字藏品平台、京东推出的灵稀数字藏品平台,此外还有视觉中国、芒果超媒等内容平台推出的数字藏品平台。
仅2021年,国内的数字藏品平台就达到了38个。与此同时,大多数数字藏品的平台推出的数字藏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NFT的浪潮正在席卷而来,为了不被浪潮卷下车,读懂君尝试用此文回到下面三个问题:1)NFT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火了?2)国内与国际的NFT有何差异?3)巨头布局的NFT真正价值是什么?
动态 | 经济日报:推动完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 需从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经济日报今日发表题为《推动完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文章。文章表示,近年来,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迅猛,但在技术突破、人才支撑、安全防控等方面仍存在不小挑战。对此,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不断完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文中提到,目前制约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完善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基础研究与协同攻关较为薄弱;二是区块链领域的人才缺口较大;三是区块链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风险防控有待加强;四是区块链产业布局需进一步统筹;五是区块链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文中建议,进一步推动完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必须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生态协调、产业监管五个方面着手,寻找解决之道。[2019/12/25]
生于2017年,火在2021年
2021年,被誉为NFT的元年。这一年,无数走在时代前沿的科技大咖、怀着掘金梦的普通人,像潮水一般涌入NFT这个赛道。
但NFT并非是个新概念,2017年以太坊就推出过一个名叫“CryptoPunks”的像素头像项目,只要是拥有以太币的人都可以免费领取一个头像,用户领完后就可以放到二级市场交易。一定程度上说,这是NFT最初的雏形。
声音 |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曙红: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发挥“智慧监管”作用:据中国经济网消息,6月23日,在2019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上,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曙红表示,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重视食品安全领域里的技术创新工作。还将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重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建立重点食品追溯协作平台,发挥“智慧监管”作用,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2019/6/23]
那么,为何时隔四年NFT才彻底引爆了市场?想搞懂这个问题,就必须先搞懂什么是NFT。
所谓的NFT,是基于区块链上的一种非同质化代币。怎么理解非同质化代币?用比特币做对比就明白了,比特币是一模一样的,且还可以被分割成0.1个,这就是同质化的代币。反之,便是非同质化代币。它有三大显著特征:
第一为不可替代性。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文件可以被随意复制,而NFT则以区块链确权的方式让这些艺术品获得具有独特标识的“数字身份证”;
第二是不可分割。每一个NFT的最小单位都是以一个整体存在,无法像比特币等其他加密货币一样以“1”以下的计量单位流通;
第三是延续收益。按照不同平台的交易协议规定,NFT商品的每一次交易都可以使其之前的历任所有者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
动态 | 经济日报:警惕非法证券发行死灰复燃:据经济日报消息,今日,经济日报发文表示,无论是所谓的区块链股票发行,还是首次虚拟货币发行,抑或是升级版的证券化代币发行,这些“证券创新”本质上都是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一是虚拟货币巨大的价格波动极易引发市场风险;二是虚拟货币局隐藏欺诈风险;三是缺乏适当性管理带来信用风险。更严重的是,这些虚拟货币项目与实体经济脱钩,存在资金脱实向虚的潜在风险。规范证券化代币发行市场,应从法律、宣传、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入手。[2018/12/7]
NFT的火爆,本质上来说,是上述三个特性重构内容行业的版权关系,提高了产业效率。关于这一点,用NFT最热门的应用数字藏品举例说明,就好理解了。
一是不可替代性令造假可能性大大降低。由于过去在传统艺术收藏界,长期被赝品的问题所困扰,给收藏者造成极大的损失。
这样的事实在现实中常有发生。奈飞推出的“让你看:关于艺术赝品的真实故事”的纪录片就曾真实记录,一个女子靠着仿制名家作品,卖给买家,最终累计给收藏者造成八千万美元损失的故事。
但如果将作品通过区块链技术,铸造成NFY资产。那么这份作品的所有的交易记录、交易价格都会公开显示,且仅仅拥有唯一一份,大大提高了造假的难度。
声音 |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互联网存证探索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区块链技术上:据正义网消息,近日,在“电子数据的司法运用和前沿理论高端论坛”上,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李经纬表示,目前收到的全部案件立案申请,都是通过电子诉讼平台在线提交的。互联网法院具有广阔的空间,互联网存证取证认证探索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上。[2019/4/13]
二是将数字藏品铸造成NFT以后,具备金融资产属性,实现资产确权,并且可以交易流通,保护了创作者权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变现的效率。
比如,一个形象IP被铸造成NFT以后,在数字资产流通过程中,将分成协议写入智能合约,原始创作者和艺术家可以在数字艺术品转售过程中享有分成收益,这意味着创作者能够好获得更多应得利益,将极大激发创造力积极性。
正是这种可以多次转赠、延续收益的特征,令不少数字藏品一次次拍卖出天价。这也吸引了诸多想掘金的人涌入这个赛道。
综合来看,一方面,在供给端数字藏品重构了内容行业的版权关系,充分保护了创作者权益的同时,也给创作者变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多方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吆喝”下,数字藏品价格持续走高,在需求端也吸引了一大批“投机”的人进场。在多重合力之下,NFT大火也就不难理解了。
动态 | 唐家三少等网络作家通过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发布新书:据法制网报道,唐家三少、蒋胜男(《芈月传》作者)等网络作家通过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发布新书,同时通过实人认证核验,开启整个区块链程序记录模式,实现从创作到维权线上全流程操作。据此前报道,2018年12月6日,中国网络作家村正式上链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2019/1/10]
国内VS国外,NFT发展的两幅面孔
在当前来看,国外NFT的发展要比国内的起步更早。在海外的的诸多NFT平台中,已经跑出OpenSea平台这样的庞然大物,有数据显示,2021年OpenSea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98%以上。
相比起2017年便成立的OpenSea,国内的NFT平台起步要玩的很多,大多数NFT平台都是2021年成立。
除了起步的时间点不同,同时体验过海内外的平台的用户会发现,国内的NFT平台与国外的NFT存在较大差异。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相比起海外的数字藏品能够多次转赠,国内的NFT平台上的数字藏品无法进行转赠。
这主要是底层技术有关。当前来看,国内的NFT主要依托联盟链,这是一种由多个私有链组成的集群,由多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半中心化的区块链,而国外的则完全是构建在去中心化的公链上。最关键的是,国内这些主流NFT平台均未开放二次交易的功能,仅支持个人收藏及使用功能,且各联盟链之间互不相通,交易半径有限。
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本质上来说,这是为了让NFT在监管的框架内进行有序的发展。毕竟,NFT的特性,存在着巨大的投机炒作及潜在的等风险。
底层技术的差异,也令NFT的商业模式有巨大不同。换句话说,尽管都是卖数字藏品,但两者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一是价值定位不同。上文提到,NFT有着数字产品铸造成资产的能力。但国内的数字藏品没有这一属性。其属性与微信账号类似,不具备所有权,仅拥有使用权,大部分用户购买数字藏品,相当于在游戏中购买一套皮肤。
基于这一差异,现在国内推出的NFT平台,纷纷变更口径称自己为“数字藏品”平台,着重强调藏品的属性。而国外的数字藏品却不同,由于可以自由交易,被铸造成资产,兼顾着NFT的全部属性。
二是两者的发行方式与交易方式不同。目前国内的发行方式主要是PGC,也就是有专业的公司生产数字藏品,而海外的监管环境相对宽松,主要是PGC+UGC的模式,专业人士和普通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NFT交易平台OpenSea,大多数NFT作品以个人原创为主,即UGC模式为主。
此外,国内的NFT不仅是由专门的公司制造且发布,而且具备不可转让的特点。而海外挂在公链上,不仅可以首次发售,而且可以多次转赠。
总的来说,在国内市场,NFT可以与数字藏品划上等号,但在海外市场,数字藏品只是NFT的一个子集。
大厂加速布局数字藏品背后,意欲何为?
关于NFT,市场不全是赞扬的声音,也有人对NFT的价值提出了质疑。
数字藏品集代币属性,“潮流艺术”元素、稀缺性多种属性于一体,其炒作属性远超球鞋、盲盒等品类,屡次刷新的成交高价,也令不少直呼,NFT不过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但质疑的另一面却是,互联网大厂开始加速布局NFT赛道。
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链是最早布局的巨头之一。2021年5月20日,阿里巴巴的520拍卖节中专门推出了数字收藏品专场。同年12月,蚂蚁链完成品牌升级并且更名为鲸探。得益于先发优势,阿里的数字藏品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安信证券显示,截至2021年,鲸探累计发行了294.5万份的数字藏品。
腾讯也并未落后太久,2021年8月推出了国内幻核APP。腾讯推出的数字藏品主要基于绘画、音乐等IP创造。相较于阿里的大规模发行,腾讯的发行量并不高。总体也表现出定价高、生态多样化等特点。安信证券显示,截至2021年,幻核累计发行的数字藏品仅为3万份。
除了互联网巨头,视觉中国、芒果超媒等内容公司也发布了数字藏品平台,加码NFT赛道。
面对质疑,互联网巨头为何还要加速布局NFT赛道?正如上文所言,所谓数字藏品不过是NFT中一个小小的子集,NFT还有诸多的应用。
读懂君曾在《资本涌向Web3,一个“新瓶装旧酒”的故事?》一文中提到,Web3.0是底层技术,NFT则相当于中间层应用,元宇宙则相当于最上层的应用。元宇宙的崛起,是建立在诸多应用之上的,NFT便是打造元宇宙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现有的认知中,元宇宙要与现实场景打通,那么交易系统必不可少,NFT便是连接虚拟和现实的重要途径。打个比方,可以将游戏中的游戏装备铸造成NFT,而后通过区块链网络交易出去,进而打通游戏内外的经济系统。
元宇宙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当下国内的NFT并未完全开放交易功能。但国内已经有少数公司的NFT平台开始与国际接轨。
以唯一艺术为例,其开发的唯一数字,不仅接轨国内的联盟链,也与海外的公链实现了接轨,完成跨链交易,吸引了大量的画家和掘金者入驻。
不难预测,等到相关技术成熟及配套政策的完善之后,国内NFT的发行渠道、跨链交易、二级市场的打开并非没有可能。届时,巨头们在凭借着在元宇宙领域的布局,可以再一次把握住新时代的机遇,成功拿到通往世界之海的第三张船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NFT的时代正加速已来,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值得我们期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