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趋严的背景下,不少资本和币圈投机分子又瞄准了新方向——非同质化代币。
NFT全称是Non-FungibleToken,也被称为非同质化通证。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NFT作为凭证用来标记特定数字资产,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在价值。其中,数字藏品领域是NFT落地最快的应用场景之一。
iBox第三期奥特曼盲盒上线即全部售罄:据iBox官方消息,iBox三期12000份盲盒上线18秒即全部售罄。本期盲盒按照初代奥特曼的技能,分为SSR、SR、N三个级别,高峰时1秒内共有18000人在同时抢购。据悉,抽到不同级别将获得对应的神秘特权,具体将于九月十五日揭晓。
iBox是基于微信的数字藏品电商平台,也是国内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已发行国内首个明星周边NFT、首个电影NFT、首个教父级音乐NFT,更是连续两期IP合作盲盒上线即售罄。平台上线的“徐冰天书号”数字藏品创下了国内单价之最。iBox一直致力于赋予数字藏品更多的社交价值,这将为数字藏品带来新的想象力。[2021/8/27 22:41:45]
近年来,看似普通的马赛克头像、图片、视频等数字藏品NFT频频售出“天价”。全球最大的国外NFT交易平台Opensea累计销售额已超百亿美元,单件数字藏品被卖到数百万美元已是屡见不鲜。
iBox发行经典国画NFT,上线即售罄:据iBox官方消息,iBox联合搜云科技发行当代十大著名画家作品。此次发行的作品为荣宝斋限量精品书画作品系列,含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寿等当代著名画家经典作品,二期上线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上线1分钟即售罄。
iBox是基于微信的数字藏品电商平台,也是国内最大的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已成功发行国内首个明星周边NFT、首个电影NFT、首个教父级音乐NFT,更是连续两期盲盒上线即售罄。平台发行的“徐冰天书号”数字藏品创下了国内单价之最。[2021/8/20 22:27:22]
但“天价”频现、风靡一时的背后,NFT出现金融化证券化倾向,暗藏大量“对敲”“老鼠仓”的行为,炒作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始冒头。
陶喆联合iBox发行华语乐坛教父级音乐NFT:6月28日,数字藏品电商平台iBox正式宣布,平台将在微信公众号“iBox NFT平台”推出音乐教父陶喆的首个音乐NFT,同步发起先锋音乐人计划。
NFT的意义为区块链凭证,它的特性为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防止篡改、造假等。据了解,陶喆音乐NFT的发行将填补华语乐坛没有顶级音乐NFT的空白,目前用户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iBox NFT平台”留意相关活动。业内人士预测,随着陶喆的加入,未来预计将会有更多影视明星、音乐人、设计师等加入 NFT浪潮。
iBox作为领先的数字藏品电商平台,曾于上线当日发行国内首个明星周边数字藏品,平台首发的“徐冰天书号”数字藏品创下了国内最高单价数字藏品的记录。[2021/6/28 0:11:16]
在国外,数字收藏品NFT往往使用虚拟货币交易,流转没有限制。一些投机分子则利用即将推广的NFT产品牟利,通过“天价”拍卖或与“内部人士”多方对敲、炒高价格。部分NFT交易平台为赚取高额手续费,利用社交媒体炒作,诱导用户持续交易,演变成“割韭菜”的局。
最近,就有国外购买者试图将数百万美元买进的数字藏品NFT再次拍卖,却出现了无人问津、报价缩水近万倍的现象,最终成了“接盘侠”。
当前,国内NFT生态圈中大大小小的平台各自为营、疯狂“拓荒”,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也参与其中。这些国内NFT交易平台基本使用人民币交易,不少平台对NFT二次流通也不做限制。
随之而来的风险不可小觑。一些数字藏品被拆分交易,打破了NFT的非同质化特性,可能促使NFT相关业务演变成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非法金融活动。
同时,国内NFT发行方和交易平台尚未被强制要求对发行、售卖、购买主体进行实名认证,为NFT领域问题埋下隐患。
如何引导NFT在国内健康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是正道。需要加大对该领域监管,提升相关风险的预警、防范和化解处置能力。
近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倡议,呼吁会员单位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三家协会从发行金融产品、提供交易服务、公开发行融资、计价结算、实名认证、投融资等多个方面,对会员单位参与NFT项目做出要求,旨在斩断NFT的二次交易链路。
尽管国家对虚拟货币风险防范有明确规定,但对于数字藏品等虚拟资产及衍生品的监管规则仍有不足。相关部门亟须加大对NFT监管的探索和研究,尽早出台相关法规,规避NFT产品恶意炒作、借用NFT概念集资等违法行为。
一方面,需要文化、知识产权等领域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明确NFT作为数字藏品的业务规范。另一方面,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特别是对于一些风险苗头,监管部门要果断出手、明确表态,及时对公众发出风险提示。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对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生态链各方切不可只盯短期“天价”利益而无视长远健康发展,谨防创新业务“脱实向虚”只剩炒作,别让“蓝海”变“死海”。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9期
半月谈评论员?兰天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