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The Saudis 争议观察|NFT 玩家们的共识“分片”:金钱、社群、文化_OIN

作为一个Web3项目,因为让人们赚到了钱,所以即便是无比中心化又如此明目张胆的操作却很少有人指责,反倒是得到了众多买家的称讚,甚至有人说这是在建设社群,这个操作让“社群变得更加和谐”,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Crypto领域,当我们提到“分片”时,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区块链分片技术。分片可以让区块链交易处理速度大大提升,区块链研究者HITer将其比作一条高速公路新开设了无数个收费口,人们不需要在一个收费口排起长队。

Cathedra Bitcoin宣布托管剩余的新机器:金色财经报道,比特币公司Cathedra Bitcoin发布运营更新。截止2023年2月3日,公司签订了一项托管协议,根据该协议,公司将在肯塔基州的第三方数据中心部署最后一批新机器,包括 490 台比特大陆蚂蚁矿机 S19J Pro 和 50 台比特大陆蚂蚁矿机 S19 XP 机器。

根据初始期限为 12 个月的托管协议条款,公司将支付每千瓦时 0.07 美元的固定费率,外加托管机器产生的比特币总收入的 10%。公司预计这些机器将于 2023 年 2 月中旬部署完毕。

在肯塔基州部署这些机器和公司先前宣布将部署在其位于华盛顿的新租赁设施的 773 S19J Pro 机器后,公司预计其多元化的比特币挖矿业务将实现至少 378 PH/ 的活跃哈希率s,比其当前的 247 PH/s 的活跃哈希率增加了约 53%,混合平均效率为每 terahash 29.7 焦耳。[2023/2/7 11:51:08]

这是TheSaudis团队在Discord中发布的一条公告。简单来讲,一个科学家在TheSaudis开启FreeMint时将一大批NFT收入囊中,并在TheSaudis价格上涨时一路挂单出货,而TheSaudis团队发现后便採取了行动,将这二百多个NFT锁定起来,科学家只能挂单但无法卖出。

Yuga Labs为其即将推出的Otherside发布新的预告片:金色财经报道,Bored Ape Yacht Club的创建者Yuga Labs周四晚上为其即将推出的在线游戏 Otherside 发布了一个新的预告片,这暗示了一个陷入困境的背景故事。这段两分钟的短片在一个寺庙般的空间中打开,里面充满了Kodas的雕像--Yuga创造的神秘生物,生活在Otherside。蓝光在这些图像周围涓涓细流,但随后视频放大显示不祥的红光围绕并与蓝色混合。出现了一个背着剑的Koda。它在瓶子中收集了一些蓝光。

关于Kodas将在元宇宙中扮演的角色也知之甚少。一些 Otherdeed 土地 NFT 在其地段上包含 Koda,这些 NFT 的售价往往比非 Koda 同行高得多。[2022/9/3 13:06:17]

其实,随著NFT逐渐破圈,越来越多的项目方会在发售时设计各种机制来防止科学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铸造大量NFT,以此避免科学家为了获利而批量出售NFT时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人们常常将NFT视作虚拟资产确权的标志,既然是自己的资产,那在二级市场交易便应当是自由的,但TheSaudis团队的这一“惩罚措施”不禁让人产生质疑。

Tether在波场网络新增印钞10亿枚USDT(已授权未发行):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8月15日16:01,Tether在波场网络新增印钞10亿枚USDT。对此,Tether首席技术官Paolo Ardoino表示,波场网络补充了10亿枚USDT的库存。这是一笔已授权但未发行的交易,意味着该金额将用作下一次发行请求和链互换的库存。[2021/8/15 22:15:46]

在TheSaudis这条推特的评论区,部分围观群众纷纷留言表示这“太过于中心化”,他应当享有“交易自由”,而对于这些言论,一些用TheSaudisNFT当作头像的网友给出了如下回覆:

EPNS和PoolTogether合作进行“构建通信层”等试点项目:4月3日消息,以太坊推送通知服务项目EPNS宣布与以太坊无损彩票项目PoolTogether合作开启试点项目:

1. 为PoolTogether创建一个频道,以通知其用户有关奖品池的信息。当用户在四个治理管理奖池(DAI、USDC、COMP和UNI)中的任何一个中获胜时,都会收到通知。

2. 为各种用例探索和构建通知。

3. 与PoolTogether团队合作,进行技术讨论,为整个Web3.0构建一个可扩展且功能强大的去中心化通信层。[2021/4/3 19:43:08]

「如果项目方不锁住这些NFT,价格就会崩盘。」

作为一个Web3项目,因为让人们赚到了钱,所以即便是无比中心化又如此明目张胆的操作却很少有人指责,反倒是得到了众多买家的称讚,甚至有人说这是在建设社群,这个操作让“社群变得更加和谐”,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实在是很难追本溯源,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人们对于项目是否去中心化都不再看重,也不在乎自己可以对持有的NFT行使什麽权利,只关注这个项目让自己赚了多少钱。至于被项目方锁住无法交易的NFT,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于是价格涨上去之后,Holder说:“我太爱这个项目了。”;价格涨上去之后,一些媒体和KOL开始帮这个项目叙事;价格涨上去之后,人们开始议论这个社群凝聚了强大的共识。

在一开始,共识指的还是对于项目方价值观的认可,希望与项目共同成长,而到现在,人们对一部分项目的共识也变成了“我们都觉得会涨价”或者“项目方会让我们赚钱”。前不久看到一篇网友自己写的对某项目的研究分析,文章中大段描述了项目资讯,而在最重要的分析部分,作者把重点放在了“项目方大概率会拉盘”这一点。

其实,建设社群、体验文化、赚钱,无论是哪种行为产生的“共识”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只是共识分片的结果。而在对某个项目的整体共识中,这些共识分片也似乎并不存在著短板效应。

于是我们看到,当地板价高达100ETH、有著巨大影响力的BAYC被人指出可能在宣扬纳粹主义时,人们自发地反驳这些理论,虽然价格短时下跌但也很快恢复原样;Wonderpal等曾经十分热门的项目虽然在市值管理方面不尽人意,价格大幅回落,但是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社群氛围,举办的活动也有不少人愿意参加;Mfer在创始人Sartoshi宣布隐退后,有人说这相当于Rugpull,但mfer社群依旧维持著自治,并在Web3世界中继续彰显著巨大的影响力。

来自金钱名望、社群与文化的共识虽然是不同的分片,但同样影响著项目本身,三条道路跑通一条就足以让项目拥有长期发展的基础。还记得文章开头的比喻吗,驾车通过一个收费口就够了,你不需要把每个收费口都走一遍。

当我们能理解共识分片之后,便不难理解Flipper、DiamondHand、Builder三种角色在Web3世界中存在的价值。Flipper为项目提供著流动性,鑽石手则是一个项目最坚实的基础,Builder则通过自己的建设为项目传播著更好的口碑。曾经人们对这三种角色有过不小的争论,似乎想要论证三者存在著优劣关係,但其实他们只是在对一个项目共识的形成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分片。

当我们在谈论“共识”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麽?也许我们现在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来源:blocktempo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5:6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