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Token+Dapp的化学反应 Web3离不开代币经济?_TOK

写在前面的话

本篇内容主要以反思的视角、围绕Token经济的对于Web3应用的适用性和必须性展开

Token经济模型的设计方法不在本次分享的范围之内,亦不过多设计经济学专业知识

Web3世界迭代速度快,很多概念仍在探索阶段,请保持质疑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本次分享仅代表个人观点,和Chainbase无关

1.Token经济是什么?

1.1Token经济的起源:加密货币最初的使用场景

起源往往对应着一段历史。为了搞清楚加密货币最初的使用场景,让我们回到过去,一同看看那些真实的历史片段。

比特币的诞生和早期场景

首先我们来看看比特币的诞生。比特币是世界上第一种加密货币;它的白皮书不到10页,正文的第一句话是:“互联网贸易已经变得几乎完全依赖金融机构作为可信任第三方来处理电子支付。”

这句话明确的表达了比特币的诞生,其初衷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活动中,因中心化带来的种种问题。

我们再看以太坊传记《以太奇袭》中的这一片段——作者时任彭博社驻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者,他在书中写道:“本来我只要上银行网站点击几下,就能购买美元。政府一声令下,真的能禁止人民购买美元吗?……政府公然这么做,老百姓也无可奈何。……《彭博》某个分社同事告诉我,有一种奇怪的数位货币叫比特币,阿根廷人用它来解决这个问题。”

文中事件的背景正是2013年阿根廷比索大范围贬值,当时阿根廷政府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一刀切的采取了禁止用比索兑换美金的措施。所以比特币被阿根廷人用来对抗这种不合理的政策,以避免个人财产的损失。

以太坊的初衷

我们来看以太坊。以太坊白皮书正文中关于“以太坊”定义的第一句是:“以太坊的目的是基于脚本、竞争币和链上元协议概念进行整合和提高,使得开发者能够创建任意的基于共识的、可扩展的、标准化的、特性完备的、易于开发的和协同的应用。”

这段描述清晰的表达了以太坊继承了比特币去中心化的理念,并且弥补了比特币系统的单一性,它的初衷更偏向于让开发者利用以太坊网络构建一切,使其成为“世界电脑”。

这些历史片段,真实的再现了加密货币诞生之初的愿景和使用场景。

比特币是一场金融领域的去中心化革命,它被设计成为对抗中心化金融机构的武器。最初人们使用比特币,以最大化的降低主权货币之间的贸易摩擦。

目前DeFi生态最繁茂的以太坊,其初衷并非特定于金融领域,而是想构建一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过高的加密经济浓度反而限制了其它领域的发展。

币安已罢免其印度尼西亚子公司Tokocrypto CEO:12月21日消息,币安在向印尼加密货币交易所Tokocrypto增持股份后,持有Tokocrypto近100%股份,正在裁员并更换其最高管理人员。Tokocrypto发言人Rieka Handayani表示,币安增持股份后,Yudhono Rawis将被任命为Tokocrypto的临时首席执行官,取代Pang Xue Kai,以遵守任命当地领导人的国内政策。此外,Tokocrypto正在裁员58%以削减成本,并将停止向非外汇业务的多元化发展。[2022/12/21 21:57:47]

1.2Token经济:从捕获价值到财富密码

随着生态的发展,加密货币的作用场景已经被极大的拓展了;而围绕加密货币设计并构建的一整套经济模型,就是Token经济。Token经济属于经济学范畴,它包含了狭义的经济模型:

加密货币本身的设计

加密货币和其对应价值的关联或绑定程度

加密货币发布后的市场反馈

以太坊的诞生和落地离不开Token经济

在加密生态发展的早期,Token经济帮助很多项目方获得了宝贵的启动资金。

2014年中旬,以太坊早期团队还在为以太坊的走向发愁。当时他们大约有十个人,从天南海北来到瑞士,在郊区合租了一间房子以兼顾工作和住宿。他们已经没日没夜也没有报酬的工作了很久,大多数成员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以太坊的早期团队仍在纠结应该成立一家传统的营利性公司、还是一家非营利性机构。关于这个问题团队争论不休,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大家把这件事交给当时只有20岁的布特林定夺。

布特林推门而出,坐在他们出租屋二楼的阳台上。他一个人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星空下,抱着团队放在外面的红色抱枕,前后轻轻的摇晃着身子。就这样独处了一个小时之后,他回到团队中说:“以太坊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开源专案。八位创办人永远都是创办人,他们会得到他们应得的一切,包括积欠的工资和以太币。”

其实当时布特林的同事已经在和美国的投资机构洽谈融资事宜,正是Token经济的存在,让布特林的决策得以落地,以太坊也最终保持了中立和去中心化的状态。

是范式创新,也是财富密码

8年后的今天,全球仅被主流平台收录的加密货币就多达近万种,总市值曾一度突破20万亿人民币。这些加密货币为整个生态源源不断的输送养分,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用户,他们又创造了上百条各具特色的公链,众多协议以及上万款dApp。

Empire Token推出Empire NFT市场:10月21日消息,Empire Token最近在币安智能链上推出了Empire NFT市场。今年11月,Empire还计划将该市场扩展到以太坊和Solana链上。用户可以在其中铸造、交易和拍卖他们的加密收藏品。计划中的功能之一是允许用户将他们的艺术品出租用于商业用途。另一个功能是允许项目使用该平台作为其NFT系列的Launchpad,并能够使用其原生代币上线和交易NFT。(Globe Newswire)[2021/10/21 20:46:10]

从周期的视角看,Token经济的确帮助无数项目解决了“钱从哪来”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为什么来”的问题。Token经济是捕获价值的利器,但也因为人们的趋利性,它也逐渐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财富密码。

收益和风险总是成正比的,有一夜暴富就一定有一朝破产。从比特币诞生至今,加密货币市场几经沉浮。过低的门槛和过高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所谓盘子项目和投机者入场,只关注短期利益而不考虑长期价值的人越来越多。所以Token经济也为整个Web3生态埋下了隐患——这甚至可能是来自基因上的缺陷。

1.3Token经济的未来有哪些可能性

如果我们把当下的Token进行分类,可能会得到以下结论:

治理型-用于项目治理投票的Token

效用型-作为项目运转的关键元素,具有分红、质押、收益等权利

储藏型-如比特币,慢慢被作为一种另类投资资产/大类商品

在这些基础类型的Token之下,也有很多创新的方法正在被更多项目运用。

二次方投票/融资

Gitcoin、DoraHacks等团队正在使用二次方投票来为Hackathon项目分发资金。

相比一人一票、或者传统的一人可投多票,二次方投票可以让投票者为一个项目连续投票时的成本递增,这样能够限制一人多票时可能出现的富人通吃、也能够避免一人一票对个人意愿的过度压制。

美国机构平台Tokensoft与Anchorage达成合作,将在Stacks 2.0上开发xBTC:1月15日,美国机构平台Tokensoft和美国首家全国性数字资产银行Anchorage宣布将在Stacks2.0区块链上创建xBTC,从比特币开始扩展跨资产可编程性。[2021/1/15 16:13:53]

但是二次方投票/融资的方式虽然解决了传统方案中的一些弊病,但本身仍然不完美。例如在ID可以被中心化占用后,整个模型可能会向一人一票偏转;而且虽然成本很高,但如果富人足够有钱,依然可以左右投票方向。看起来这里还有更多的创造空间。

再生加密经济学

凯文·奥沃基认为人类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失败——包括气候变化、不安全的数字基础设施、错误信息和缺乏经济繁荣——而我们的传统机构没有能力处理它们。

凯文认为发生协调失败的原因是一群人本可以通过合作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是由于他们不协调决策而未能做到这一点。

全球性的协调失败会给人类的繁荣发展带来系统性风险,凯文把它称之为莫洛克——协调失败之神。而战胜莫洛克的武器就是部署在去中心化区块链网络中的一种新机制——再生加密经济学。

再生加密经济学更像是一种机制或者说是一种原则。它希望设计一个可再生的价值互联网,以促进多元化的全球公民的繁荣。这里会包含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数以万计的创造者、更加合理的资金分配,以摆脱资本主义的零和博弈、富者越富的模式。

如果你对这些思想感兴趣,可以去看他写的《GreenPilled》,你一定能得到很多启发。

Token去金融化

关于去金融属性的Token也是近期大家特别关注的热点创新之一。其中布特林提出的SBT是一个最为典型的案例。SBT是指灵魂绑定代币,它的特性是不可转让、非金融化。这种Token更像是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在区块链网络中的映射。很显然这和投机、获利等金融属性的Token有巨大的差异。

SBT只是一个概念,而并不是某个已经具体落地的Token。目前有很多的项目方正在尝试将SBT落地,但是有影响力的项目不多,目前这个概念依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无论SBT等非金融化的Token最终会是什么形态,灵魂绑定的概念还是非常遵循Web3的核心理念的。我相信这样的思想创新和产品尝试会一直持续下去。

TrustToken与Secret Network达成合作 支持TUSD用于私密交易:1月15日消息,资产代币化平台TrustToken今天宣布与隐私公链Secret Network达成合作协议。Secret Network使TrustToken的稳定币TUSD持有者可以秘密转换成“Secret TUSD”以进行私密交易。(Cryptoninjas)[2021/1/15 16:12:47]

2.Web3生态中应用层的特殊性

2.1Web3生态全景图

在各种Web3生态图中,这张图让我印象深刻。它按照layer的概念将整个Web3生态分为了5层:

Layer4=去中心化应用

Layer2/3=中间件堆栈

Layer1=协议层

Layer0=基础架构及网络层其中0-1层是链上生态、2-4层是链下生态

这张图较为清晰、全面的展示了整个Web3生态的全貌。这个世界的底座是由Layer0/1支撑的;大多数的用户只能看到或者接触到Layer4;而Layer2/3则帮助Layer4更好的链接Layer1/2。

接下来我们重点聊聊处于Layer1的协议层,和处于Layer4的应用层。

2.2Web2到Web3:应用层和协议层的价值翻转

Web2时代的应用和协议

应用是绝大多数普通C端用户日常使用或者接触的产品,即App。协议则是网络通信双方为了实现通信而设计的约定或通话规则,很显然普通用户是接触不到的。

在Web1-2的时代,绝大多数的价值都被应用层捕获了,而协议层则难以捕获价值。比如Google、Facebook、亚马逊、阿里、腾讯等皆因为其某些应用的成功而获得了大量价值,最终成为Web2巨头。但为互联网提供支撑的TCP/IP、HTTP等底层协议并不能捕获价值,所以无法创造利润。

为什么Web2时代应用层可以捕获价值,而协议层很难做到呢?因为协议层是互联网底层的技术设施,它往往是开源且免费的,很多年大家都在使用这些规则。协议层没有一个成熟的、可落地的盈利模型。

而应用层直面用户,通过补贴或体验打开市场、不断提升用户迁移成本、垄断大量的用户数据,最终形成了牢固的用户池和产品线;在这些要素的互相作用下,造就了Web2的互联网巨头。

动态 | 监测:逾78.9万枚ETH自Plustoken地址转至一未知地址:据Whale Alert监测,北京时间8点51分,789,524枚ETH自0xf4a2开头的Plustoken地址转至一未知地址(0x9971开头)。[2019/12/19]

人才和资本一定是趋利的,所以在Web2时代应用层的体量要远远大于协议层。

Web3时代:胖协议、瘦应用

2016年8月,美国著名基金USV的JoelMonegro,发表了名为《fat-protocols》的文章,中文世界称之为《胖协议》。他主张Web3的时代是协议层崛起的时代,他的观点引起了很大共鸣、甚至直接影响了Web3的资本流向。

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Web3从根本上打破了Web2应用层垄断数据的可能性,因为价值数据都存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上,每个用户都拥有自由写入和查询数据的资格。这种资格并不与某一款应用捆绑,所以曾经处于垄断地位的Web2应用到了Web3时代就会退化成为一个链接用户与区块链网络的入口。对于用户来说,入口是可以随时更换的。

Web3时代的协议层,也因为区块链网络的特性,实现了价值的极度放大。区块链网络是零信任的世界,也有代码即法律这一说法。正是充分开源的协议层,让零信任、自治理和去中心化得以实现。可以说协议层是Web3世界的土壤,是运行法则,也是应用层的核心基石。

在这样的生态下,Token经济又为本身没有价值获取方式的协议层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协议的共识越高,市值越高,价值捕获能力越强。这就是Web3胖协议、瘦应用的原因。

Token经济也是应用层的首选

Token经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协议层的繁荣,同时也是绝大多数Web3应用层捕获价值的第一选项。应用拥有自己的经济模型并且发币成为了常态,甚至还有超级应用发展出了自己的协议层。

但理论上Token经济可能是协议层捕获价值的唯一方法,但一定不是应用层捕获价值的唯一方法。应用层比协议层拥有更广阔的用户群体,更容易建立用户信任。且相比协议层只能通过一套既定的规则实现价值捕获,应用层就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如果可以很好利用这些优势,应用捕获价值的方式一定是多元的。

接下来我们对此展开剖析。

3.Token+Dapp的化学反应

3.1如何理解价值捕获

我们知道Token经济的作用是帮助实现价值捕获,在讨论适用性和其它替代选项之前,我们应该先对价值捕获有正确的理解。价值捕获并不简单的等于赚钱,它可以从概念和视角两个层面去理解。

从概念上理解

在互联网语境之外,有一个经典概念叫做土地价值捕获:它是指通过征收税费等手段,将归因于社区贡献的土地价值增值全部或部分回收于社区的过程。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真实的社区,早期各方面配套都很落后,那么土地综合价值一定不高,也很难吸引如房地产、商场、大型公司等入驻。后来社区基建拉满,整体配套越来越好,高价值的商业体就会被吸引入驻。这个过程就是社区贡献的土地价值增值。

然后社区可以通过对入驻商业体收税等方式,获得经济上的收入;这个过程就叫做土地价值捕获。很明显它和简单的赚钱不同,而是一个先贡献后回收的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把社区想象成一个Web2应用。应用早期没有用户,自然没有捕获价值的能力。这时它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打造一个日益丰富的生态,这很像Web2时代各种烧钱补贴的行为。当生态的体量到了一定程度,这些应用开始通过付费转化、流量转化、搭建渠道等方式来捕获生态带来的价值,从而转换为自己的现金流收入。这就是Web2的价值捕获。

我们在Web3语境中所说的价值捕获和Web2相同。只是Web3的价值捕获往往是去中心化的,所以价值分配也往往是去中心化的。

从视角上理解

我们也可以结合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什么是价值捕获。

项目方:通过项目“功能”和特定方法,最终获得资金的能力

投资人:投资的项目方带来的资本回报的能力

用户:项目方割韭菜或者共创价值的能力

结合以上两种视角,我们应该对价值捕获有了非常清晰的理解。如果实现价值捕获是目的,那么Token经济适用于所有的应用场景吗?接下来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Token经济为Web3应用带来的利与弊。

3.2Token经济带给Web3应用的利与弊

我们可以结合历史与现状、从项目方和整个Web3生态两个视角来进行分析。

项目方视角

利好:Token经济

是Web3项目实现冷启动的绝佳激励方式

是去中心化的投票及利益分配方式

是项目方独立融资的一种方法

是资本方实现快速退出的好方法

……

弊端:Token经济

可能导致多方由利益引发的短视,做盘不做事

导致项目方过度依赖,不探索其它价值捕获方式

市值管理会增加更多成本、消耗更多资源,也变相提高了创业门槛

好项目因代币价值崩塌被迫关闭

……

生态视角

利好:Token经济

短期会刺激大量用户因投机心态入场

大量资金流入可以促进Web3生态高速发展

为全新的生产协作及利益分配模式提供了工具

……

弊端:Token经济

去中心化的运作方式使黑客有机可乘

与盛行,导致Web2用户望而却步

Web3核心信仰者占比被严重稀释,Web3应用类型单一、甚至彻底金融化

……

无论是从项目方的微观视角,还是从整体Web3生态的宏观视角来看,Token经济都是一把双刃剑。但是Token是中立的,谁来用、怎么用才是决定结果的关键因素。

3.3如果Web3应用没有Token经济会怎样?

前文已经分析了使用Token经济的利弊,最后我们来看看究竟什么样的场景适合Token经济,它的替代品又有哪些。

Token经济的适用性

本身捕获价值能力较弱,但有商业诉求的项目,应更多考虑利用Token经济

项目本身不具备成熟的商业模式,但需要靠项目本身实现商业价值;这种情况下引入Token经济,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收入方式;例如开源项目、DAO、底层基础设施等。

本身捕获价值能力较强的项目,Token经济不是必选项

应用层本身具有多种创造营收的方法,这主要来自于产品价值和用户粘性。无论Web2还是Web3、掌握稳固的用户池依然是最有价值的,用户量加上应用本身产品上的灵活性能够支持各种变现方式。反而应用贸然引入Token经济则容易引起团队失焦、资源分散等问题。

产品特性中没有去中心化元素的项目,很难直接利用Token经济

如果产品形态是偏向中心化的,这时Token经济很难和产品本身结合;没有一个健康的生态支撑,Token的价值很难落地。这时Token和产品是割裂的状态,这一类项目很难建立足够的共识,自然难以支持Token的价值。

Token经济的替代品

当Token经济不适用,或者不是必选项时,我们可以开放性的想象有哪些替代的方式。例如:

更好的Token经济模型

流通性更低,难以投机的Token及相关的激励系统

传统的价值捕获方式

引入拥有主权背书的数字货币

……

4.写在最后

在我们杭州的办公室外面,种了一棵杨梅树。每到春末结果子的时候,这棵树就成为了很多人的焦点。他们先是尝试着摘一颗两颗,后来一串一串的摘,再到后来发展到了踩着凳子拿着箱子大批量的摘。一阵喧嚣之后,树枝被扯断、树叶散落一地,树周围种的灌木也被踩的一片狼藉;而被摘光了果子的杨梅树再也没有人会多看一眼。

这棵杨梅树就很像现在的Web3生态,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如果大家只关注短期的利益,没有人去做长期的Builder,就像一棵无人施肥浇水,无人除虫养护的杨梅树,最终会被榨干最后的一丝养分永远不能再结出果实。在Web3的生态中,养分即信仰、信仰即希望。养分最终被榨干,就是生态崩塌的起点。

这值得我们每一位Web3从业者认真对待。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5:17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