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跨链通信的危险、现在和未来:LayerZero之后的道路_中心化交易所

主要结论:

跨链设计领域还没有明显的赢家。在IBC/LayerZero之后,我们希望能看到更进一步的迭代。

我们从成本、安全性、效率三个方面比较了所有主流的跨链桥设计: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心化交易所仍然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资产桥有非原生代币包装的致命缺陷。

全链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涉及中介链的流动性锁定,这也意味着更多被攻击的可能和对节点以及流动性提供者更高的补偿费用。

IBC是一个更通用的跨链协议,它没有外部信任的依赖假设。IBC很安全也很高效。它唯一的缺点是部署成本很高。

LayerZero是IBC的一个变种,它通过Chainlink的帮助,把IBC较高的固定部署成本转变成了按次计费的可变成本。LayerZero在非高频的使用场景中具有优势,但是在高频跨链通信的场景里可扩展性较差。

在这种痛苦的权衡之下,我们相信跨链的设计会继续迭代。在本文第四部分,我们会讨论三个想法:

CLOBs:让跨链流动性池中的资产更加高效

zk-SNARKs:减少链上的验证成本

ChainlevelSDKintegrations:移除对外部中心化“中继者”的依赖

这篇文章中会提及的项目:Ethereum2.0,Cosmos,IBC,LayerZero,Solana,Serum,OptimisticRoll-ups,StarkNet,Terra,THORChain,Osmosis,Anyswap,Wormhole,RoninBridge,TerraBridge,AvalancheBridge,RenBridge,AxieInfinity。

第一部分:跨链通信的现状

这一部分包括:

当前的现实仍然是多链的世界

跨链基础设施的价值和使用场景

跨链战争和L1战争之间的爱恨情仇

跨链协议的价值捕获:为什么它是瘦协议

跨链设计领域

在短到中期的未来,我们的世界会有更多的链,而不是更少:

技术在不断迭代:目前仍然没有一个最终的成熟的可扩展性技术解决方案。可扩展性的技术方案选择仍然会继续迭代。

资本仍在争夺土地:大量的资金进入顶级的生态系统意味着土地的争夺不会很快结束。

协议会想要发行L1的代币:从实际来说,发行L1代币诱人的经济利益意味着成功的应用层协议有动机去发布应用专用的链。

跨链的互操作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领域:

货币的互操作性:对用户来说,货币就是货币。不能互换的货币仅仅是商店的积分。创建互操作性能够提升资产的价值。

数据的互操作性:Facebook和Google是世界上最具价值的企业,因为它们在没有关系的数据中捕获到了价值。类似的数据现在被浪费在相互孤立的区块链中。

以太坊客户端Akula开发人员将不再维护或运行该项目:金色财经报道,以太坊客户端项目Akula开发人员宣布将不再维护或运行该项目,因为他们无法与新宣布的具有类似功能且由知名加密风险投资公司 Paradigm 运营的竞争对手项目Reth竞争。但Akula代码仍然可用,因为它是开源的。

据悉,Akula 是一个用 Rust 编写的高性能以太坊客户端。以太坊客户端是允许节点读取网络上的块并与智能合约交互的软件应用程序。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 Artem Vorotnikov 于 2021 年开始与一小群开发人员将该项目构建为开源客户端实现。(the block)[2022/11/24 8:05:15]

使用场景:资格认证、信用评分、元宇宙中的身份、协议奖励在另外一条链上的用户。

对那些对L1战争感兴趣的人来说,跨链通信领域已经和区块链可扩展性深度绑定:

竞争性:如果跨链通信变得足够丝滑,它可能会将L1抽象化。毕竟,谁会在意FACEBOOK服务器的规格呢,只要它能够让我们和朋友进行无界限的通信即可。在边际上,一个更顺滑的跨链体验可能会有利于新兴的小链和已经成熟的生态系统进行竞争。

协同性:就像联合国和SWIFT没有办法脱离主权国家存在一样,跨链协议的设计和规格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L1s的设计。在当前的这种L1设计范式分离的情况下,跨链领域最重要的参数仍然是没法下定论的。现在说什么都还为时过早。

投资案例

一个有价值跨链协议应该是一个非提取式的、无状态的、几乎无需防御的瘦协议,就好像互联网的IP层一样。在我们看来,一些通常用来建立跨链协议护城河的方法并不是最优的,或者它们会对跨链的效用有破坏性:

锁定流动性→分散、摩擦、成本

统一流动性池→供给面大,资本效率低

包装用户资产→系统性金融风险

信任链下的中继者→要小心中继者跑路,垄断和中心化

直接的影响:跨链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驱动力可能是生态系统基金和具有既得利益的风险投资公司。每个链都可以提供跨链作为最基础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可信的中立性成为一种罕见的美德——这是另外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我们不在这里展开。

因此,我们对跨链重要性的讨论并不意味着它们代币的投资价值比例。

第二部分:资产跨链—可信赖的中介

这一部分包括:

中心化交易所

资产桥

全链去中心化交易所

代币是web3中最突出的原语之一。它们构成了最多的跨链使用场景。

历史的类比:人们发现银行可以帮助促进两个原本孤立的主权国家之间的价值转移。

中心化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就像一个商业银行,在很多国家都有货币储备。如果一个人能够使用中心化交易所,那么它仍旧是一个简单、直观的跨链服务。

优点:

简单的使用体验

数据:以太坊NFT 8月份交易量跌破100万笔:金色财经报道,由于对其生态系统中的数字收藏品项目的兴趣减少,以太坊NFT总交易量在8月份跌至新低。以太坊NFT总交易量触及五个月低点,8月份的NFT总交易量约为998,000笔。其他知名项目,如来自Otherside Metaverse的买家也从5月的20,514人降至8月的1,934人,创下三个月低点,这也对应于总交易量3,778笔,再创三个月低点。(beincrypto)[2022/9/9 13:19:18]

最小的成本——对于简单的转账,大部分的交易所只收取gasfee,用户无需进行复杂的链上计算。

不足:

需要做KYC——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它。

受许可后才可以代币才可以上市——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人只能交易或转移在这个交易所上市的代币。

对手方风险:我们并不是在信任智能合约,而是在信任币安的IT系统和它的正直品德——虽然只是一时的。

没有智能合约的可组合性。

资产桥

资产桥的资产好像一张旅行者的支票,是一种在web3中被称为wrapping的信贷工具。

项目案例:Wormhole,RoninBridge,TerraBridge,AvalancheBridge,RenBridge

它是如何工作的?

资产桥在每条链上都部署一个智能合约,然后将此条链的本地资产锁定在智能合约中,凭借桥本身的信用,通过另一条链的智能合约再发行一个自定义包装过的资产。

例如:在以太坊上锁定100个ETH,然后通过wormwhole这个智能合约,在solana上发行100个wETH。

理论上,这种包装过的资产是依托于在另一条链上1:1锁定的原生资产作为抵押的。

这种桥有放入白名单的链下验证者。验证者在链A上观察本地资产是否已经被锁定,然后在链B上发行包装过的资产。在Wormhole这个项目中,一共有19个验证者在被称为“卫士”的网络中,大部分的卫士都是Solana链上的顶级验证者。

优点:

比中心化交易所更低的准入门槛——不需要KYC

具有智能合约的可组合性

因为使用包装,所以不需要外部的流动性锁定

很少的额外GAS费用,因为大部分的计算都是在链下完成的

不足:

依赖于对联合验证者的信任,经常遭受攻击或者跑路。

2022年2月,ETH-SOL的Wormwhole桥被黑了3.25亿美金

2022年3月,ETH-RON桥被黑了6亿美金

与链下的联合验证者交互引入了额外的网络层和智能合约漏洞。

存在多个桥竞争的情况下,包装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分散。Wrapping这种方式在去中心化和高效的流动性之间造成了很不理想的权衡。

以太坊市值升至全球资产第43位,超越AT&T等公司:Asset Dash数据显示,以太坊市值排名升至全球资产第43位,目前约为2056.85亿美元,已超越AT&T、思科等知名公司。[2021/2/12 19:34:59]

包装过的资产是依赖于协议的信用发行的,这些资产长期暴露在黑客的攻击和脱钩的风险下,仅有有限的信用和使用场景,同时也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能够跨链的资产列表仍然是由资产桥的协议来决定的。

全链去中心化交易所

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去中心化吗?

可以的,这就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专用链正在做的。

案例项目:THORChain,Osmosis,Anyswap

它是如何工作的?

全链交易所引入了流动性提供者为多条链提供本地资产的流动性。

全链交易所引入了专属的代币来桥接流动性:协议进行两次交易(ETH-RUNE-SOL,即将ETH先换成RUNE,再使用RUNE换成SOL)有利于长尾资产的进行兑换。

通常,全链交易所会部署一个专用链来作为交易所提供计算,虽然这不是必须的。

优点:

比中心化交易所更低的准入门槛——不需要KYC

具有智能合约的可组合性

统一的流动性:所有链的流动性池都是XXX-RUNE,即都和RUNE组成流动性。

例如:BNB/ETH/LUNA在和SOL交换时,都是从RUNE-SOL池中提取流动性。

全部是原生资产:只要交易完成,那么再不需要依赖于交易所是正直的这个假设。本质上,交易所是把脱钩的风险从用户身上转移到了流动性提供者身上。

开放的资产列表:任何人都可以在交易所为一种新的资产提供流动性对。

不足:

没有实时的最终性:由于存在很多条链都在向同一个XXX-RUNE的流动性池进行交换的可能性,所以并不能保证在提交一笔交易时一定能够按照提交时的那个特定价格完成交易。这就导致了在退款或还原时有额外的交易摩擦。Stargate声称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中间的专用链是一个潜在的单点故障。

多层的费用和滑点:THOR和OSMO发行本地货币作为交易的一侧。本地货币通常是保证这条专用链正常运转的非常有必要性的一种激励手段。

XXX-THORChain桥和中继者仍然是中心化的。

总结:这些中介桥的对比

独家|以太坊24h链上交易量520.58万ETH 环比上升57.56%:金色财经消息,据欧科云链OKLink链上数据显示,以太坊24h链上活跃地址数逾49.28万,环比上升1.94%;链上交易量近520.58万ETH,环比上升57.56%;链上交易笔数逾112.45万笔,环比上升2.23%。

截至下午2时,以太坊全网算力约为237.22TH/s,环比上升1.99TH/s,建议Gas费用为98.68Gwei,环比下降12.77%,未确认交易数约10.63万笔。[2020/9/22]

我们不喜欢资产桥。包装过的资产不是原生链的主权资产;它们是资产桥协议的非流动性借据,很容易受到攻击。

对于那些有权限的人,中心化交易所仍旧是最简单也是最便宜选择,它只有短暂的对手方风险。

除了中心化交易所,用户只能使用全链交易所。它们都支持本地原生资产和统一的流动性。但是用户必须支付协议的多层级费用:流动性的费用、专用链的验证费用或者中继预言机的费用、交易滑点等等。

第三部分:更通用的跨链——信任并检验

这部分包括:

IBC是第一个通用的跨链协议。它最大的创新点是:可以在本地链原生验证另一条链上的交易——通过维护一个链上的轻客户端。

LayerZero试图解决IBC最大的问题:链上验证高额的GAS费用。LayerZero引入了ChainLink预言机,在信任、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的设计上做了一些不同的选择。

下一个阶段的跨链主要关注通用的跨链通信。这里不难看出为什么通用的跨链通信在整体上都是很有价值的:

随着WEB3原语的成熟,除了普通的代币跨链,更多的应用场景会用到跨链:NFT、游戏、治理、身份凭证、原生的多链应用。

在全链去中心化交易所上建立和迭代用户端应用时,可以作为一个基础设施或API层。

退后一步:系统间通信的高层设计

跨链通信的难题有三个部分:

监听和通知。

数据。

验证。

一些细节和讨论,如果你不关心技术,那么可以略过这部分:

监听和通知:一个系统必须接收到一些信号,然后再开始处理一个通信的请求。

在WEB2,一个典型的实现方式是一段“监听者”代码,这意味着服务器不停地去扫描它端口看看是否有新的请求。这种方式在WEB3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链上进行高频的循环计算成本太高了。

在WEB3,自运行的智能合约需要被通知有一些事情发生了。目前的解决方案都依赖于验证每条链上交易的节点——“中继者”。我们将会在下个部分讨论它们做了什么。

Vitalik为以太坊分片技术发布部分概念验证:据coindesk报道,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发布 “分片即将到来”时分享了一个新的代码库,该代码库记录了所谓的“分支选择规则”的部分概念验证,这是“以太碎片”如何与主区块链相互作用的代码。分片技术旨在将以太坊分成几个并发网络,从而使整个网络更加高效地扩展。这将有助于 缓解 网络面临的拥塞,从而提高交易速度并降低成本。[2018/5/2]

数据:交易的详细数据必须在两个系统之间进行传递。

在WEB2,这个问题微不足道。谷歌可以通过互联网给FACEBOOK发送任何数据。

在WEB3,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计算需要经济实惠。我们很幸运,感谢这些聪明的以太坊设计,我们不需要将整个区块都发送出去:为了描述并证明一个交易已经发生一个以太坊的区块中,我们只需要发送整个区块大小的不到0.1%的数据(参考:Patricia-tree)。在IBC和LayerZero,中继者负责发送这些数据。

验证:消息接收者需要确信这些消息确实是来自于正确的消息发送者的授权。

在WEB2,这个问题同样简单明了。FACEBOOK使用已经建立的协议来验证谷歌服务器的签名同时解密消息。

在WEB3,仅仅知道交易信息和它所属的区块XYZ是不够的,接受消息的智能合约还需要确信区块XYZ已经被包含在源头区块链中了。这种证实是有难度的,因为即使在这个区块被验证且签名之后,重组也有可能会发生。如何处理这件事是IBC和LayerZero最主要的区别。

IBC:中继者+轻客户端

IBC把以上的三个要素分离给了中继者和轻客户端。

工作流程

监控和激活+交易数据——中继者:如之前讨论的,中继者是一组节点,它们可以在同一台物理机器上验证两个链的数据。中继者使用便宜的云计算能力去监测链A上的网络请求。如果他们发现了链A→B的请求,它们就会提交一个交易到链B。

验证——轻客户端:IBC同样也需要部署一个链上的轻客户端。链B上的智能合约可以独立的在链上验证那笔交易在源链上是否已经被写入,这是IBC认可这笔交易的最后一步。

*定义——链上轻客户端:是一个部署在链A上的应用程序,它会观察和记录链B最新的区块头。

关键设计选择的讨论

IBC的运转依赖于链下的中继者,它们运行着链A和链B的轻客户端。IBC中继者的客户端软件是开源和不限制使用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继者。他们不需要在安全方面被信任,因为链上的智能合约会验证所有的交易。中继者的冗余只是为了服务的可用性。

链上的验证在像ETH这种高GAS的链上成本会非常高,因为在ETH上的IBC协议需要不停的存储其他链的新区块头来维持实时的验证。

“…在以太坊上,轻客户端每对链每天要几千万美金的成本,”LayerZero如是说。

COSMOS使用自定义链的设计解决了IBC的GAS问题:使IBC成为一个链级别的模块。

COSMOS要求验证者在链级别而不是智能合约级别维护COSMOSHUB的轻客户端。计算成本隐含的由验证者来承担,而不是由特定的智能合约账户承担。

LayerZero:中继者+预言机

LayerZero相比IBC有两个主要的不同点:

部署的形式:LayerZero是IBC智能合约形式的实现——截至2022年3月,IBC只能在COSMOS的链上运行。

替换了昂贵的轻客户端:代替了IBC那种需要智能合约在每条链上同步其他链的区块头,它使用外部预言机Chainlink来验证特定区块在链上的最终写入。

工作流程

监控和激活+交易数据——中继者:和IBC一样。

验证——预言机:LayerZero使用Chainlink这样的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来检测区块的提交。例如,LayerZero智能合约会询问Chainlink:“在Terra链上是否有默克尔树根哈希为0xbbcc的129634区块在你完整版本的区块链账本中?这个区块至少有X个子区块。”

同时,数据部分也会沟通,

“这里有一个Terra链的交易,钱包地址0x1927发送了10个LUNA给了智能合约地址0x7878。这笔交易被包含在默克尔树根哈希为0xbbcc的区块中,下面这是区块包含在内的默克尔路径证明。”

将上面两部分放在一起,我们就有了数据和验证两者来证明在另一条链上发生了一笔交易。

设计选择讨论

相较于完全在链上的轻客户端,使用Chainlink牺牲了一些安全和运行时间的延迟。

引入了额外的协议依赖和智能合约风险

调用Chainlink的合约而不是检查链上数据引入了额外的延迟和GAS消耗

这是一个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权衡

轻客户端在一些高GAS的链上有比较高的固定成本,但是基本没有随着使用增加的可变成本。

随着Chainlink网络变得拥堵,预言机网络有边际递增的按次使用成本。

鉴于两者差异化的优势,我们期望IBC和LayerZero可以共存。

IBC适用于以下的使用场景:

本地环境和优化较好的经济效益:COSMOS生态的链

低GAS的链:BSC,SOLANA…

高频的跨链沟通:可能是Polygon-Ethereum通道,或者是其他成对的链。

反过来说,LayerZero非常适合将高GAS的链和低频使用的链连接在一起。

第5部分:展望

这部分包括:

二层网络的复杂性和分片区块链未来会让跨链通信的问题更加复杂。

我们对未来演变的推测:

CLOBs——中央限价订单簿,提升资金使用率。

使用zk-SNARKs来优化链上验证

链级别的SDK来实现完全去中心化

未来将有更多的复杂性

这里我们只了解简单的一层网络的链间通信。对更复杂的链间互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的设计仍然是一片空白,下面是一些例子。

二层网络Roll-ups:由于二层网络的结算层在以太坊网络,以太网的1层网络可能需要来证明最终性。

OptimisticRoll-ups:OptimisticRoll-ups最致命的缺点是有长达7天的锁定期用来进行欺诈检查,这可能会导致OptimisticRoll-ups单方面的互操作性的困难。

分片区块链:截至2022年3月,以太坊基金会仍然没有决定ETH2.0网络的设计选择。我们在观察两件事情:

以太坊基金会什么时候会发布分片的设计选择:数据分片,执行分片,ZK-SNARK…,以及这些设计选择隐含着其他的一层网络如何和以太坊网络交互。

假如这些分片被设计为互相通信,以太坊2.0分片内部的通信协议是怎样的。

我们的一些推测:

中心化限价订单簿CentralLimitOrderBooks(CLOBs)

类似于去中心化的自动做市商交易所相较于中心化交易所是如何提供一个更开放但更贵的市场,全链交易所目前最大的痛点是非常低的资金利用率。

也许全链交易所可以借鉴Serum来提供中心化的限价订单簿,在费用、最终性和延迟上提供不同的选择。另外,如果Serum本身发展的足够快,它自己本身也可以尝试。

ZK-SNARKs

零知识证明的Roll-ups面临的设计问题和跨链桥面临的非常类似:

如何证明在另一条链上已经发生的且具有最终性的事情?

虽然我们目前没有时间来深入探讨零知识证明的数学计算,但我们会非常乐于看到零知识证明和跨链沟通相结合而带来以下全部或一些特性:

使用时间复杂度为O(logn)的简单计算来在目标链上进行验证

未来在IBC轻客户端成本和链上数据成本的优化

链级别的SDK标准化,以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

所有目前的跨链解决方案都包括中继者。正如我们之前讨论过的,跨链用例的经济性差意味着中继者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量级选手。他们利益一致,如果有必要,他们可能会进行勾结——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导致重大的中心化风险。

所以完全去中心化的桥在技术上是否是可实现的呢?我们相信是的:

上面绿色部分的两个要素已经通过部署轻客户端实现了去中心化:

轻客户端协议的目标是允许用户在一个低容量的环境中有一个高安全性的保证,保证当前以太坊网络某部分的状态的准确性或是验证某项交易。

light-client-protocol

所以我们最后需要进行去中心化的一步是监听和通知。

不成熟的方案:一个不成熟的方案是需要链B来扫描所有链A的区块来发现是否跨链通信的请求。但如果是以太坊来扫描solana网络,这个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

SDK集成:考虑一个方案:链A在它的每个区块或隔几个区块中有一个授权的专用空间。链A的规则就是要求矿工们把所有的跨链通信请求放到那个区块空间中去(the"networkingbytes")。

链B只需要去扫描这个空间来发现是否有新的请求。这个设计可以降低链B的扫描工作量,类似于轻客户端比全节点要轻2500倍。

一个区块空间格式绝不仅是一个疯狂的想法。COSMOS已经把它加入了TendermintSDK。SOLANA也有类似的区块空间规则,但不是为了跨链通信,而是为了优化并行执行,可参考SeaLevel。毫无疑问,这条路还会继续进行优化。

牛逼!感谢你读了这么长一篇文章。跨链设计还非常年轻,空间还很大。让我们一起关注并建设它。我们对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没有鲸鱼的跨链通信协议非常兴奋。

原文作者:推特@TheAntiApe

译者:推特@0xshushu

来源:戈多Godot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13:79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