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元宇宙热退潮 XR产业回归理性_META

2月16日,字节跳动旗下VR公司PICO爆出裁员200-400人,优化比例达20%-30%;腾讯传出XR业务变更路径,团队调整;而在不久前,快手解散全景视频业务,负责人马英武离职;海外押注XR的科技巨头,同样发生震荡:微软更是解散了多支元宇宙团队,多名大将分道扬镳;2022年底,投身元宇宙及XR业务最彻底的Meta股价腰斩,不得不开启裁员,降本增效。

XR行业好似被狠狠灌了一口退烧药,元宇宙的神话开始加速崩塌。国内外厂商如此整齐划一的动作之下,是及时止损,还是破而后立?

精简业务、停止撒币,海外巨头磨刀霍霍

作为一个高投入、低盈利、长周期的行业,目前的XR行业注定不是小玩家可以涉足的。

Meta是XR大军中最高调的一员,掌门人扎克伯格自项目初创时就亲自为其站台,号称每年投入100亿美元。但即便是Meta这样的巨兽,也不得不止住了无限烧钱的打法。

元宇宙业务就像是一个无底洞,蚕食着Meta的资金。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4季度,RealityLabs四季度营业亏损42.8亿美元,全年亏损扩大至137.2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至今,累计经营亏损已接近200亿美元。

英国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元宇宙中NFT、虚拟商品和服务的商标分类指南:4月28日消息,据英国政府官网,英国知识产权局于本月初发布了《实践修正通知(PAN)》,其中包含对元宇宙中的NFT、虚拟商品和服务的商标分类指南。

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不接受NFT作为一个单独的分类术语,但“由NFT认证的数字艺术”是可以接受的,由NFT认证的实物商品可划为适当的商品类别。虚拟商品与实物商品将被同等对待,但只有在明确定义的情况下才会接受虚拟商品的申请。针对虚拟服务,指南指出,如果一项服务能够通过虚拟方式提供,UKIPO将继续接受这种服务,但这种方法可能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元宇宙服务,特别是当元宇宙中的某项服务不属于传统交付形式的同一类别时。[2023/4/28 14:32:39]

由于项目仍处在战略研发投入期,研发运营费用的持续抬升是必然的,加上后期软件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是不小的开支。更尴尬的是,Meta的拳头产品Quest2的出货量并未达到分析师预期,旗舰元社交应用HorizonWorlds也是反响平平,用户活跃度并不理想。2月初,Meta还宣布将关停旗下的类Roblox元宇宙游戏平台Crayta和多人游戏《EchoVR》。

Meta内部显然也意识到超高投入+低产出并非长久之计。去年11月,扎克伯格公开承认他在2021年“错误地认为元宇宙的火热趋势将持续下去”。他表示元宇宙目前不是Meta的重点业务。当月,Meta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裁员,将团队规模缩减了13%,裁员人数总计超11000人。对此,外界反而认为Meta终于甩开了包袱,决心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全国政协委员梁伟:规避元宇宙产业风险,亟需加强立法和标准建设:3月7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梁伟提到五大元宇宙管控风险,一是数据安全的风险,二是法治监管的缺失,三是金融风险,四是社会伦理的风险,五是技术风险。梁伟表示:元宇宙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后续跨代产品,是全球抢占的数字产业前沿业态制高点。面向元宇宙,我们既要促进发展,加快布局,也要强化风险管控,方能行稳致远。[2022/3/7 13:41:41]

另一边,微软也开始降本增效,在纳德拉1月19日发布的全员信中,确认微软将裁员1万人,相当于全体员工数的5%。

XR项目的成员正是重点裁撤对象,WMR、AltspaceVR、MRTK等XR团队遭受重创。在元宇宙大军中另辟蹊径的工业元宇宙项目ProjectBonsai也没能逃过被砍的命运,甚至从成立到解散仅存活了四个月,Bonsai的两位联合创始人也被裁员。

不仅如此,帮着微软打江山的HoloLens也赫然在列。IDC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头显季度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排名前五的AR头显制造商分别是微软、Rokid、ShadowCreator、MadGaze和RealWear。但HoloLens已经显现出疲态,衍生军事项目IVAS受挫,下一代产品迟迟不见踪影,HoloLens之父AlexKipman也于早前离开微软。如此看来,亲手摧毁自家XR版图的微软或许才是“人间清醒”。

任天堂社长:暂时不打算加入元宇宙,因为没搞懂:2月15日消息,任天堂社长古川俊太郎却在近期的财报问答环节中对 NFT 和元宇宙表示,元宇宙被世界各地的许多公司关注着,很显然它拥有巨大的潜力。在介绍元宇宙的时候,也会有人用《集合啦!动物森友会》这类游戏来举例。其实我本人也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是目前看来它和任天堂的计划并不符合。

古川俊泰郎还表示,在现阶段,我们还没有办法明确定义元宇宙的形式,也无法搞清楚元宇宙到底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乐趣。任天堂作为一家提供娱乐项目的公司,给玩家提供惊喜和乐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任天堂式的表达方法,并且这种方式玩家们也能非常容易理解,那种时候我们才会考虑进军元宇宙领域吧。[2022/2/15 9:53:03]

命途多舛,国内厂商及时止损

如今,勒紧裤腰带过活已是常态,在元宇宙话题热度渐渐平息后,国内的互联网厂商们也停下了跑马圈地的脚步,开始思考XR项目的去留,也因此不少曾被寄予厚望的XR项目遭受重创。

作为快手在XR内容领域的第一步布局,全景视频得到了内部大量资源支持,前期表现也相当不错。去年10月,快手元宇宙/全景视频项目负责人马英武曾公开表示,快手平台上,全景视频创作者在万人以上,视频数量超10万,播放数量超十亿,周活跃消费用户突破5000万。

Cathie Wood:去年股市基本上忽略了区块链和数字钱包:1月13日消息,方舟基金(Ark Investmen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athie Wood表示,受到“担忧之墙”困扰的股市“基本上忽略了”去年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其中包括区块链技术和数字钱包,此外还有OpenAI开发的ChatGPT机器人,它已经席卷了世界。

她在周四发表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从未见过市场如此混乱。”她强调,货币供应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可能意味着通胀下降,甚至通缩。“对未来的恐惧是显而易见的,但危机可以创造机会。”[2023/1/13 11:09:44]

但全景视频的瓶颈也非常明显。对于企业来说,全景视频的商业路径并不明朗,却占据了大量服务器资源,这本就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背靠推荐算法取得的成绩,或许换做其他噱头也一样能打。对于创作者来说,动辄十几万的全景视频设备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加上全景视频内容生态本身就不完善,盲目投入并不理智。对于用户来说,全景视频与传统视频内容相比体验感并没有太大提升,用户习惯还需要时间来培养。这或许也预示着项目被砍,负责人离职的命运。

同期,字节跳动暂缓了全景视频功能接入抖音,也引发了业内的猜测,部分人认为字节跳动是借快手的前车之鉴,决定再观望一段时间,也有人提到字节的XR业务如今也并不好过。

乘着元宇宙东风被字节收购的Pico虽是国内VR硬件领域的“一哥”,但仍然陷入了卖不动货的困境,2022年出货量远低于预期的100万台,仅有十余万台。

网易(杭州)副总裁:元宇宙是社交网络从2.0向3.0的跨越:12月4日,由网易智企主办的2021网易创新企业大会在杭州顺利落幕。今年大会以“科技未来说、商业相对论”为主题,围绕热点话题“元宇宙”、“新零售” 展开,邀请领域内的先锋分享创新实践,为企业未来增长打开新思路。网易(杭州)副总裁、网易智企总经理阮良在演讲中表示,“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元宇宙就是社交网路从 2.0 向 3.0 的跨越,逐步进入到下一代互联网,构成全域互联网场景应用。”网易智企将开启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技术,助力元宇宙落地。现场,网易智企接连发布 IM + RTC + 虚拟人解决方案,游戏 / VR 语音解决方案,虚拟世界数字内容风控解决方案,以及网易云信“融合通信+ ∞”无限融合计划。(猎云网)[2021/12/5 12:51:32]

在宣发上投入重金的Pico4,上线18天后电商订单仅有4.6万单,并持续走低。字节为了冲销量不惜亏本卖货,也没能为Pico带来太多新用户。

通过烧钱实现快速铺量推动VR生态建设的路子,似乎行不通了,相反对于销量目标的盲目乐观和生态建设的急于求成,让有些“飘了”的Pico多了几分危险。有知情人士称,要达到字节对销量、用户活跃的要求,Pico至少还要烧掉数百亿资金。纵然是一贯秉持着大力出奇迹的字节跳动,面对这样持续烧钱的行为也要三思而后行了。

年前就已经在传的裁员消息,如今也已经坐实,近400-600人的调整或许也是Pico调整策略,重新沉下心的证明。不过面对媒体的问询,Pico方面称,近期在进行组织调整,实际调整比例低于外部传言。

近期,腾讯也宣布将裁撤部分XR业务,同时宣布调整“通过收购自建XR硬件及生态”的发展路径,重新考虑其他发展方向。此前,XR业务的负责人沈黎也因个人原因离职。鉴于腾讯在此前并未披露XR项目的相关信息,项目进展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腾讯一改往日买买买的画风,却值得关注。

更聚焦、更理性,XR行业破而后立

说到底,烧钱和不赚钱是科技公司逃离XR的最现实的原因。

此前XR行业爆火,很大程度上是受元宇宙概念的影响,彼时海内外涌现了一大批打着元宇宙旗号的产品,但却是大同小异、良莠不齐,那些为了追热度匆忙上线的“bug版”元宇宙产品令人啼笑皆非。即便是相对成熟的产品也不好过,虚拟现实社交平台HorizonWorlds用户持续下滑,Quest2、Pico4销量不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的元宇宙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有限。

噱头远大于体验,商业路径不明晰,不止在用户头上泼了一盆冷水,也让入局者和观望者骤然冷静了下来,在软硬件技术,以及元宇宙生态都尚未完善的当下,盲目追逐风口,既要又要,并为此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只会落得惨淡收场。

元宇宙热退潮之后,XR就要凉凉了吗?非但没有,科技企业们在阵痛之下,已经快速调转车头朝着更聚焦、更擅长的方向出发。

Meta在裁员后轻装上阵,在硬件、应用、技术方面展开深入布局。在前不久举行的财报会议上,Meta罕见地将AI作为讨论重点,新业务生成式AI将成为Meta今年唯二的主题之一。目前,Meta的Make-A-Video、Make-A-Scene、Cicero智能体等AI业务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这些都将成为Meta元宇宙核心业务的巨大助力。

Meta也在不断挖掘XR的商业化可能性。今年1月底,Meta宣布和NBA合作,将借助VR技术转播NBA现场比赛,通过MetaQuest2及HorizonWorlds中180度的单镜面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无独有偶,微软在裁撤XR项目的同时,也将重心放在了AI领域。前不久,微软就向OpenAI投资了100亿美元。纳德拉表示,微软计划将ChatGPT等AI工具纳入到其所有产品中。

在放弃做属于自己的元宇宙之后,微软更是安心做起了元宇宙的“卖铲人”,就像当初做Office、Azure一样。事实上,微软老早就抱起了Meta的大腿,在MetaConnect2022上,纳德拉就现身为QuestPro站台,并宣布双方将在工作、游戏等领域开展合作,将Teams、Office、Windows以及Xbox云游戏全家桶引入QuestVR头显。一旦Meta大获成功,微软自然也能分一杯羹了。

这就不由地让人想到了腾讯。既然手握重金的VR硬件一哥,一时半会都打不下江山,不如先将收购XR硬件厂商的事往后放一放,集中精力把软件做好,后者也是腾讯一直以来的强项。就像是如今,即便不做智能手机,但几乎每台智能手机上都有腾讯的影子。

参考微软和Meta,硬件厂商大概很难拒绝和有钱有技术,更有用户的腾讯强强联合,实现多赢,毕竟XR不局限于VR头显这一条路,未来手机、电脑等硬件也可能成为XR的入口。此前的案例更是证明,XR行业是很难一家独大的,想要软硬件齐头并进,唯有死命烧钱。

去年10月,Meta股东,投资公司AltimeterCapita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radGerstner就在公开信中提到,如果Meta每年向元宇宙业务投入100亿-159亿美元,可能需要十年才能收获成果。他直言:“向一个未知领域投入千亿美元的资金实在是太过巨大且恐怖了。”

腾讯在此时选择放手,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但腾讯怎么可能会放过在下一场产业和生态变革中抢占先机的机会,专注自身强项,布局自研游戏,建设游戏生态,探索划时代的游戏产品,才是关键。毕竟游戏仍是XR行业极为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在硬件技术取得突破后,势必要有与之配套的产品。

结合腾讯的投资布局可以发现,继2021年疯狂扫货、瓜分CP之后,腾讯虽然克制了许多,2022年仅投资11家游戏公司,但该出手时就出手,FromSoftware、StudioMayDay、InflexionGames、1CEntertainment等游戏厂商均被收入麾下,可以看出腾讯对于独立游戏、3A大作,以及海外市场的高度重视。

纵观腾讯的投资版图,从国内到国外,从端游到手游,试图覆盖游戏行业的每一个细分赛道,因为在游戏行业的下一个时代到来之前,腾讯必须要手握筹码,赶上下一个红利期。事实上,不只是腾讯,放眼全球市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押注游戏行业。

此外,腾讯近年来在B端势头正劲,云服务等业务发展迅猛,在此基础上钻研XR相关技术或许还能增强原有业务的壁垒,衍生出更广阔的商业空间。当然这只是猜测,腾讯具体将如何布局仍有待观望。

在快手全景视频不断失宠后,其音视频团队的工作重心就已经向视频云业务StreamLake转移,推出面向各行业的音视频+AI产品与解决方案,进军B端赛道。今年快手更是成立了独立业务部门“溪流湖”,负责研发toB相关业务。这是不是也代表,B端赛道将成为快手逐鹿XR的下一个重要战场?

经历了野蛮生长和大刀阔斧的裁撤后,XR行业终于回归理性,但距离成熟的XR生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之前行业仍需沉淀。在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的赛跑中,谁能拔得头筹,还尚未见分晓。

来源:元宇宙之心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6:43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