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澎湃数字人民币手册系列报道 | 第六篇:数字人民币主场在国内,也要为出海做好准备_IFT

记者叶映荷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进展备受期待。从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专门研究团队到现在已过去6年,数字人民币真容初露,目前已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等地试点测试。深圳、苏州近期推出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更是让数万人得以参与其中,数字人民币脚步声越来越近。数字人民币的正式发行尚无时间表,但在它真正到来之前,我们有必要读懂甚至读透它。为此,澎湃新闻特别制作数字人民币手册系列报道,以飨读者。相比于比特币、Libra等跨国界的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主场在国内,试点也集中在小额、高频、零售的应用场景,但数字人民币也在为走出国门做充分准备。无论是香港金管局与央行数研所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研究上的合作,还是海南、河北雄安新区、重庆提出对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的应用探索目标,数字人民币的推行注定要面对国际市场。那么,若数字人民币跨越国境线,将会带来怎样的“溢出”效应?能否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能否打破SWIFT系统?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数字人民币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吗?

“数字化”天然有跨国别的优势,因此提到数字人民币,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人民币国际化。“我觉得这件事情跟人民币国际化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央行数字货币与原来已有的人民币载体,在发行调控方面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不过增加了一个不同形态的载体而已。”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说。“单靠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已有的国际货币使用格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副主任何东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有很多决定国际货币地位的基础因素,如货币和金融政策的公信力、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决策机制的透明度等。央行数字货币只是其中之一。”何东指出,从量变到质变的角度而言,央行数字货币不会从质上改变推动货币国际使用的基本经济力量,但从量上可以增强货币替代和货币国际化背后的动因。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也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依然是法定货币或主权货币,其能否促进国际化,首先取决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这是与人民币整体的国际化分不开的,其次才是数字货币能否推动新的更加高效安全的收付清算体系建设。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澎湃新闻举办的2020金融发展高峰论坛上则表示,“我们要考虑在数字货币人民币溢出情况下怎么样保证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应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发行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在他看来,数字人民币有可能跨境“溢出”,发展成为全球性数字货币。万向区块链与PlatOn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认为,数字人民币具有的账户松耦合、开放性好、点对点支付的特点,使其本身就不同于境外代理行、清算行和CIPS等跨境收付清算体系,天然适合跨境支付,在报文处理上理论上可以不依赖于SWIFT。“采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具有高效快捷以及低成本的优势,有利于跨境贸易的发展。”?欧科云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炼炫说。?李炼炫指出,目前的跨境支付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比如当前的一笔电汇通常需要2-5个工作日到账,在手续费上通常收取汇款金额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外加150元的电讯费。”他认为,基于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则拥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跨境转账的速度,而且降低汇款的手续费。此外,目前央行数字货币采用松耦合账户设计,这意味用户在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转账支付,这对海外那些处于贫困偏远地区,以及缺少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本国民众具有很高的吸引力。?“总体上,数字货币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除了数字技术之外,仍然离不开最根本意义上的金融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表示,从长期来看,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能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其主要约束条件不是技术,而是资本账户是否完全自由可兑换。只有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下,数字货币才能实现高效的跨境支付清算。

证券时报:NFT应用前景广阔 但需去伪存真:1月26日,证券时报发文《NFT应用前景广阔 但需去伪存真》,文章称,近日,沐瞳科技旗下游戏《无尽对决》的NFT(非同质化代币)以盲盒形式在海外发售,上架仅仅2分钟后,这些盲盒便被抢购一空。而在1月1日,周杰伦主理的某潮牌宣布发售“幻想熊”NFT产品,不到1小时便告售罄。2021年以来,多家知名企业、多位明星参与到NFT热潮中,NFT持续升温。但另一方面,不少人对NFT依然知之甚少,而在了解NFT的人群中,也有人认为,NFT是元宇宙热潮下的一场炒作。这种矛盾的局面,可能是NFT在未来发展应用中需要面对的现实。[2022/1/26 9:13:25]

数字人民币用于跨境支付的可能实现方式

数字人民币如何助力于跨境支付实现?“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需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在完善KYC程序和要求前提下,提高境外居民和机构开立DC/EP钱包的便利性。第二,如果境外居民和机构对DC/EP的需求很高,人民银行要与所在国家的中央银行合作,以尊重对方的货币主权。”邹传伟表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撰文指出,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全力实现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功能,通过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解决计价问题,暂时搁置人民币的储备功能,在DC/EP框架下完善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直接汇率询价机制。同时,他也指出,要建立起多层次的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新体系,例如围绕高科技企业的全球业务系统,打造以核心企业为超级节点的企业级市场化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平台。鞠建东认为,要注意两个关键:第一,是攻克现有体系的网络外部性,实现新体系的网络外部性。第二,是如何确定数字人民币与其他法币的合理兑换比率。鞠建东建议,央行在新体系建设中应坚持三个原则:服务原则,央行只负责数字人民币的供给、监管和清算,并对数字人民币余额进行定时清算;市场原则,央行将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结算领域的应用场景交给市场化平台主体运作,鼓励自由竞争;底线原则,央行作为监管者,负责实需鉴定、合规审查以及反、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的“三反”工作,打击任何利用平台进行的违法违规活动。周小川认为,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还是应注重在零售系统中的应用,同时重点解决跨境旅游等经常项目的支付问题。在以零售为基础的前提下,周小川强调,要尊重各国的政策和法律规定。一个国家如果十分强调其自身的货币主权、强调其自身的汇率制度和有关兑换和汇款的规定,那么数字货币在推行时也应对其给予充分尊重。有的国家会担心本国“美元化”或“人民币化”,对此,周小川认为,央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跨境支付合作的清算环节。

声音 | 证券时报: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区块链项目才拥有生存发展的可能:证券时报网今日刊文认为,长期来看,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区块链项目才拥有生存发展的可能,区块链项目需要在效率或公平方面提供解决方案。因此,区块链项目要脱颖而出,要具备几个特征:1.需要能解决行业的痛点、能契合用户的需求和呼声;2.要易于落地;3.项目本身符合商业发展逻辑;4.区块链应用是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中,最简单、成本最低的一个。[2019/6/18]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挑战

不过,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或许会遇到阻碍。李炼炫认为,首先,在当前日益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外贸商们更多地是采用各类贸易融资模式,在这过程中基于信用而产生的货币,属于M1、M2甚至M3的范畴,不是仅仅依赖定位于M0的DC/EP就能实现的,需要本国发达的金融市场给予支持。其次,DC/EP仅仅面向小额支付场景,在贸易领域很难大额支付交易,这限制了DC/EP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中发挥作用。“跨境支付领域目前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监管上的问题。因为一旦一款货币可在全球自由兑换,即意味着国际游资可轻易获得本国货币,在本国资本市场尚处孱弱的情况下,国际货币的发行国极易受到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李炼炫称,“在当前我国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账户的情况下,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上面有限制是必然。”“在围绕数字人民币的支付结算平台上,吸引足够多的使用者,突破原有体系网络外部性的限制,是新平台成功的关键,也是主要难题之一。另一个关键难题是汇率决定问题:兑换比率的设置既要对用户有吸引力,又要防止投机资本利用不同平台进行套利。”鞠建东在文章中表示。不过,他也指出,网络外部性难题可以攻克:第一,数字技术进行跨境支付结算,集信息传送和价值传递于一体,高效快捷却又成本低廉。其次,为了打破SWIFT的优势,在初期可以对新的平台交易进行补贴,央行在初期可以针对数字人民币开展折扣兑换,以增加数字人民币的使用需求。对于汇率决定问题,鞠建东则建议,新平台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市场竞争原则,允许多个同质平台自由进入和退出,通过市场竞争进行优胜劣汰。二是实需原则,新平台能够对数字人民币的购买者进行有效甄别,仅对具备实际支付结算需求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兑换折扣。

证券时报:说区块链“施压”银行业为时尚早:今日早间证券时报发布文章称,以区块链技术在银行跨境交易上的应用为例,它对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窗口期,但对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提升和实际收益的作用,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所以,现在谈论区块链“施压”银行业,我们认为为时尚早。从国内银行业人士的反馈来看,当前区块链节约基础设备的效果还并不明显,它更多是降低多方合作的整体成本,尤其是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而这些成本的降低,往往需要先行增加IT成本为代价。也正因此,区块链技术目前还主要集中于银行非核心业务应用,银行业并不担心区块链会“颠覆”整个金融业。区块链金融在国内资产证券化、保险、供应链金融、资产托管、贸易融资、权交易收割、银团贷款等场景上的应用,尽管目前还有待规模化和进一步完善,但是不难想象,未来一旦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对银行业的影响必然也是喜忧参半。毕竟,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经验和案例,对国内金融机构而言,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试验品。[2018/4/19]

数字人民币对SWIFT的影响

作为国际收付清算体系的基础设施之一,数字人民币对SWIFT的影响也屡屡被提及。SWIFT体系是一个国际银行间收付信息电文标准制定及其传递与转换的会员制专业合作组织,它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收付电讯传送与交换处理体系,如果不加入SWIFT,就很难开展国际收付清算业务。那么,数字人民币会冲击SWIFT吗?“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是无法通过干预压制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郝毅表示。他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一旦大规模应用于跨境结算,会冲击SWIFT系统,“央行数字货币相比现有的电子支付系统是巨大改进:一方面,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在跨境结算领域,将现有SWIFT结算时间由几天提升至秒级,大幅提高了结算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跨境转账的成本。”“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和运行机制变化,势必对现有包括SWIFT在内的国际收付清算体系产生很大冲击,需要相应变革,打造出适应数字货币运行的区域化、全球化收付清算新体系新机制。”王永利也撰文指出。但也有学者认为,两者并不是一个层级的事务。李炼炫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上属于支付系统一类,根本无法取代SWIFT”,目前国际清算体系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各国主导的本国货币的跨境清算系统,如美国的CHIPS和我国的CIPS,二是各国统一共享的国际收付电讯运行体系,如SWIFT。在实际运行中,SWIFT与各国的跨境清算系统相连,才能实现跨境支付。SWIFT是一个多币种的电文处理系统,是国际清算体系中的电讯通道,而非支付系统。“SWIFT是信令传递机制,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是一个层面的事情,但是和央行数字货币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DC/EP是一种现金,后端支付清算还是需要有对应系统支持的,可以是SWIFT也可以是CIPS,”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扬表示,“SWIFT成立于1973年5月,历史悠久,很多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都是其会员,这种信任关系很难被冲击,更不要提DC/EP只是在研究阶段,还没有发展起来。”国盛证券分析师宋嘉吉同样表示,两者无竞争关系。一国央行仅对本国货币体系有管辖权,而SWIFT是连接多币种的国际支付网络。国际支付体系的现状是各国法币与SWIFT并存,而央行数字货币只是法币的数字化,所以不会对SWIFT造成冲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6:6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