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N:CryptoC宣言:基于Web3.0 的内容立场_PUNK

通过区块链和社区代币,创作者们正在对传统互联网内容平台发起一场反叛。

在传统的互联网内容生产体系下,创作者只是作为庞大内容生产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的。像Beeple这样的人,此前也是内容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创作者们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接受垄断平台的雇佣,为大公司生产作品,产权由大公司所有。在最近发售NFT的浪潮中,DC漫画就警告雇佣者不要在NFT中使用其角色,尽管其中一些人深度参与了对漫威经典角色的创作。?

而借由区块链、NFT与粉丝代币,创作者有可能构建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他们不再面向大公司进行内容生产,而是面向社区进行内容生产。从某种程度上,这可以减少他们受到成体系的压迫。而大公司为他们所配置的资源,他们也可能通过粉丝社区的自治,以及通过跨社区交换来得到。

01

Web2.0对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压迫

与传统的内容生产模式相比,Web2.0时代的内容生产更先进也更高效,它催生了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创作者基数,带领大家走入了自媒体时代。借用当代艺术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在Web2.0时代里“人人都是创作者”,信息交流几乎没有阻碍。

然而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赚取巨额利益的并不是创作者,而是连接众多创作者的内容平台。Web2.0内容平台的核心商业逻辑是广告补贴的免费模式,流量变现是这个时代的共同表征。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等人再次发文呼吁尽快发行政府支持的港元稳定币:金色财经报道,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兼香港Web3.0协会首席科学顾问汪扬等人再次发文《抢夺先机发行政府支持的港元稳定币》,呼吁特区政府采取行动发行HKDG。文章称:“鉴于数字资产领域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和主要实体推出自己的稳定币的计划,这些发展突显了发行HKDG的迫切性。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对RWA代币化的监管限制,公共区块链上RWA代币的流动大部分将会以稳定币的形式发生。因此,我们必须为稳定币市值的急剧扩大做好准备。我们有一个狭窄的机会之窗,将香港真正打造成Web3的主要国际枢纽。我们预计这个机会之窗最多开放一年左右。这是一个重要的布局:不仅关系到香港能否成为数字资产和Web3发展的世界中心,还关系到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国家战略目标。”[2023/8/23 18:17:17]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比较来体会这其中的变化。传统内容平台的商业模式是直接付费:杂志社向读者出售杂志,并向创作者支付稿费。而在互联网内容平台上,这个关系改变了:自媒体的文章不需要付费就能观看,而是靠植入广告来赚钱,并且流量越高广告费用越高。毫无疑问,与前者相比,后者的内容生产关系直接扭曲了内容本身。这就像我向商家预定了一辆轿车,商家对我说:我们的车不要钱,但是你买到的也不是车。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今年年底以太坊价格或将翻三倍: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Steven Nerayoff近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随着多个行业开始意识到以太坊的潜力,ETH价格可能在2018年翻三倍。Nerayoff称,人们已经可以看到以太坊上项目呈指数倍数增长,还有数十亿美元正在进入这个生态系统,今年以太坊上的项目或将是去年的10倍,这可能让ETH价格到年底时轻易的就翻倍,甚至翻三倍。以太坊现价报8238元,涨幅达4.93%。[2018/1/9]

这样一种流量变现的模式,实现路径是非常扭曲且丑陋的,不是强导向的算法推荐,就是满屏的广告插入。流量、资本与平台过早了创作者们的意志,不得不向其一步步妥协。而围绕着创作者的粉丝社区,对于这种事很少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去做推广、转发,但改变不了创作者变现的根本问题。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在这种模式下,平台、创作者与粉丝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成功聚集巨大流量的大平台几近垄断,并且通过收购和兼并上下游的内容生产公司,最后不仅可能垄断内容生产的某一个环节,甚至可能对包含文字、动画、电影、电视剧、偶像综艺等整个内容产业链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最后,内容生产者不得不屈服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内容生产机器:他们或者直接受雇于这个庞大的内容机器,或者成为表面上的自由内容职业者,但实际上也毫无自由可言。

以太坊联盟进军多个领域:以太坊联盟(EEA)近期发布声明表示他们面向联盟成员成立了三个工作组,分别致力于数字身份、多平台互通以及能源,并且将联盟内的工作组和委员会参与者数量限制在了17位。[2018/1/2]

具体到内容创作者内部,他们的收入分布也呈现出十分明显的马太效应,头部大V拿走绝大部分蛋糕,从头开始的小创作者无人问津。处于整个体系最底层的当属消费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粉丝。在Web2.0世界中,粉丝既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因为他们会对原创作者的作品进行讨论和建议,甚至是二次创作,发行周边。他们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本身,就增加了作品的价值。因此,粉丝本该从内容生产体系中获利,然而在Web2.0的世界中,这一点几乎是无法实现的。他们不能参与IP成长的过程,不能分享收益,沦为了体系里最后的买单者和工具人。

02

历史的轮回:一个更好的内容生产关系

为什么我们会处于这样的内容生产关系中呢?其根源可能在于,WEB2.0只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而难以做到价值的传递。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内容社区内部以及一个个社区之间很难建立直接的货币关系,只能由平台作为中间方来切分蛋糕。

事实上,随着虚拟世界的壮大,人类已经在走向趣缘社会。从前,人类按照血缘组织着自己的社会,形成了部落与宗族;后来,人类按照地缘来组建国家;再后来,随着经济的发达,人们组建起了行会与工会,生活在业缘社会。而虚拟世界越来越将人类带入到趣缘世界,即一个按照兴趣来划分群体的世界。

五个CryptoPunks NFT指数基金从Balancer迁移到SushiSwap:2月17日消息,NFT指数基金NFTX表示,CryptoPunks NFT指数基金从Balancer迁移到SushiSwap。NFTX是用于制作由NFT支持的ERC20代币的平台。这些代币被称为基金(funds),并且(像所有ERC20一样)是可替代的和可组合的。据悉,CryptoPunk是由Larva Labs团队创建的10,000个唯一生成的角色,根据基础NFT的特定特征将总共??5个CryptoPunks NFT基金的流动性转移到SushiSwap,分别为:PUNK(组合基金)、PUNK-BASIC、PUNK-FEMALE、PUNK-ATTR-4、PUNK-ATTR-5和PUNK-ZOMBIE。[2021/2/17 17:24:02]

凯文·凯利在她的作品《一千个铁杆粉丝》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类目前正处于一种从雇佣制解绑的趋势中,许多人正从公司雇佣关系转向独立的个体化生意。这也是她一直关注的创作者经济。

遵循这种思路我们认为,未来某一天,每个互联网社区都可能拥有自己的微观经济,而不是处于内容平台的压迫之中。在这种新型生产关系中,创作者直接面向社区进行创作,粉丝也能在创作者的成长中获利,而社区内部能够形成一个自发运转的微观经济体,就像一个几百人的小村庄那样。

动态 | Cryptopia正清算公司确定汇集钱包加密所有权:据Cointelegraph消息,在8月21日发布的新闻稿中,Cryptopia的清算公司Grant Thornton声称,它正在保护和保护被黑客入侵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ryptopia的加密货币。而确定该交易所客户的持仓情况需要这么长时间原因有两个。一是客户没有单独的钱包,他们的资金汇集在一起,因为交易所在其数据库中保存了客户持有的详细信息。这种设计的结果是,仅使用钱包钥匙是不可能确定个人所有权的。此外,客户持仓数据库与钱包中所持加密资产之间的详细核对过程从未完成,该公司希望这一过程能揭示个人用户的持仓情况。该公司还声称,这一过程已经在顺利进行。该公司指出,它仍在确定是否能够恢复在2019年1月影响该交易所的黑客攻击中丢失的加密资产,复杂的局势需要第三方的合作。此前5月份消息,Grant Thornton发布了一份对该公司财务状况的估计报告,报告称被黑客入侵的交易所欠其债权人总计422万美元。[2019/8/22]

Web3.0、NFT与社区代币,为实现这一点提供了技术可能。区块链是一个天然的价值传递机器,而NFT协议的快速普及使得网络世界的资产真正拥有了所有权,这使得内容创作者和粉丝之间产生一种全新的价值关系—社区代币。社区代币可以基于一定价值支撑物发行,这些物可以是实体抵押资产,也可以是发行者未来的某种收入流,抑或是整个社区的某些权利。获取代币是开放和无需允许的,代币社区设立DAO,以智能合约固定社区核心规则,以空投代币而非现金的形式激励社区贡献者,以代币资产透明和核心规则难以任意篡改来约束社区KOL,由此形成一个沟通内容创作者和粉丝之间的货币化桥梁。

时代仿佛经历了一个轮回,历史又到了相似的局面。上一次,互联网平台以免费服务的广告收入模式颠覆了传统商业付费购买服务的模式;这一次,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Web3.0又重新变革互联网的免费模式,回到直接付费的传统,又以社区货币的创新设计使粉丝参与到IP成长的过程,并分享IP壮大后的收益。

03

权力下放:内容革命从加密艺术开始

时代的变革,往往是从艺术届开始的。目前,没有哪个内容领域受到Web3.0的冲击,像加密艺术所感受的那样强烈。这里诞生了全球在世第三昂贵的艺术家,交易额每天都在刷新纪录,而加密艺术画廊也像雨后春笋那样拔地而起。

大家对加密艺术的理解始于将艺术品上链,但加密艺术画廊真正的重点应该落在关心社区和艺术家上。加密艺术的力量并不来自更加向上的传统资源,我们不该忘记加密运动的初衷——把权力下放到社区。

社区在哪儿?社区在我们脚下,而不在我们头顶。

我很喜欢0x13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认为我们应该先把对艺术品的定价权夺回来,再谈革命的问题。对于这个观点,我完全赞成。不过我想把这个问题细化一下:是谁把对艺术品的定价权从谁手里夺回来?以及:我们要夺回来的仅仅是定价权吗?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名为开放艺术的运动,这场运动是Web3.0在内容领域向Web2.0发起革命的先声。

我想,当这场开放艺术的革命完全胜利,我们要夺回来的不仅是定价权,而是对艺术品的定义权。我们要把一个仅仅是由精英所掌控的艺术品小圈子开放给大众,推出对艺术品评判的多维度指标。我们应当尊重大众对作品的情感,推动人民而非精英的文艺。

互联网从信息上拉平了这个世界,而区块链从价值上拉平了这个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他们的价值表达。现在,对于文艺作品也是如此。一个在社区里被广泛传播的符号的价值,胜过那些躺在美术馆里被少数人观赏的作品的价值。我们鼓励更多人参与对作品的创作、评判以及二次创作。

04

让创作向虚拟世界下沉

人类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群活在虚拟世界的动物,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正常运转一天也离不开手机。当你踏上北京和上海的地铁,在一个拥挤不堪的旅途上,你和一群人贴得不能再靠近,但他们都不会看向你,不会像八九十年代那样一起聊天攀谈。所有人都盯着一块小小的屏幕,那才是他们关心和生活的场域。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创作的形式确实应该发生改变了。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工业时代的人,你会希望美术馆建立在工业化的都市;而眼下我们身处一个虚拟时代,我们应该把美术馆建在虚拟的城邦。因为人类生活在哪里,人们的眼睛看向哪里,脑子思考到哪里,我们的艺术就应该出现在哪里。因为艺术的本质就是为人类服务,充实大家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以类推,我们的创作以后会越来越向虚拟世界下沉。我们会有虚拟世界的建筑师、潮玩设计师、广告大楼、行业工会甚至赛博政党。这些都是创作者所应该关心的主题。我们也会有完全专注于报道虚拟世界的媒体,这样的媒体对现实世界所发生的的事情并不关心,甚至连使用的语言都会与现实世界存在偏差。但这正是我们所兴奋,并且想长期保持关注的地方。

05

向西方之外的创作者发出邀请

每一个符号的传播都是一次意识形态的传达。在一个生活着70多亿人的星球,我们有着大大小小的各类文明。然而一件无法回避的事情是,眼下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西方霸权的世界里。在这个加密艺术的浪潮中,我们还没有看到来自亚洲和非洲的艺术家力量,也没有看到类似的表达。

如果说当前的艺术届正在进行一场从现实世界迁移到虚拟世界的革命,其进展的速度就像焚烧班克西作品所释放的火焰,那么从另一条方向看,艺术届也在进行一场文明的范式迁移。这一场范式迁移来自全球国际力量的此消彼长。

艺术是上层建筑中的上层建筑。艺术的大周期往往是伴随大国崛起与文明交替的周期而运行的。自2008年以来,我们能看到西方力量开始逐步衰落,直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衰落的迹象才完全暴露。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进入一个怎样的世界,但相较于此前被西方文明高度垄断的文化场域,这一定是一个更加去西方,走向多中心的世界。体现在艺术领域,这必定会从内容题材上导致一个相当大的范式迁移。

许多人会惊讶于这样一个判断。然而他们似乎忘记了,在美苏争霸的时候,随着美国逐渐胜利而苏联走向解体,新兴的、暴发户式的美国是如何在艺术领域击败苏联的。而继承了古典欧洲文艺精华的苏联,又是如何丧失其艺术领域的地位乃至于被世界遗忘的。这段动人心魄,深刻影响到了今天艺术届现状的往事,发生也不过才几十年的时间。现在,历史仿佛又走到了一个轮回。

在技术上,我们关注向虚拟世界下沉的内容市场;但基于宏观大周期,我们也需要关注来自亚洲、非洲、东欧、南美洲等非西方的内容市场。这是一场罕见的文化版块的大变动,也可能成为整个21世纪,人类所要面对的文化主题。

06

小结

因此,基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间节点,我们想做出这样一个判断:应该做多加密、做多社区、做多西方世界之外的内容表达,投身于构建Web3.0内容生产关系的实践。历史正在指引我们走向这条道路,而这条道路也会引导我们创造历史。

以上,就是站在Web3.0时代,CryptoC的内容立场和全部纲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5:57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