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从滴滴事件到深圳数据条例,数据共享难题何解?_区块链的四大核心技术

最近,互联网企业“大瓜”不断。7月4日,刚在美股上市的滴滴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国家网信办责令下架整改,并停止新用户注册。隔天,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又发布了关于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

在这特别的时间节点,以上几家赴美上市且在各自领域内掌握行业重要数据的头部平台被审查,难免让人“浮想联翩”,同时也让共享时代下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再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大众关注与热议。

声音 | 赵东:美国政府耍流氓 大家不能让阴谋得逞:赵东刚刚在电报群表示:总结一下USDT的事情,美国政府耍流氓,华尔街一帮人趁机做空赚钱,其它稳定币趁机希望渔翁得利。总而言之,是美帝针对数字货币下手,大家要团结起来,不能让阴谋得逞啊。[2019/4/26]

与此同时,7月6日深圳正式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可谓是给本次事件来了个“神补刀”。该条例针对App“不全面授权就不让用”、个人信息收集任性、强制个性化广告推荐、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并给予重罚。看来,数据共享时代的存在的种种问题,已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

数据共享时代的“拦路虎”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俨然成为了核心生产要素。无论是企业级市场还是消费级市场,亦或政府公共服务,都在与数据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单个数据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只有相互关联的大量单体数据,经过合理加工后才拥有价值,能为金融、电商、出行等产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对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产生利好影响。

动态 | 旧MakerDAO系统中锁定的ETH有27%属于一个以太坊地址:据Cointelegraph 1月26日消息,金融数据公司Digital Assets Data发布的数据显示,锁定在旧MakerDAO系统中的所有抵押的ETH,有27%属于一个以太坊地址。[2020/1/26]

因此,国家在战略层面早早就对数据共享开放作出了明确部署。2017年,国家出台《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等多项政策文件,持续推进政府数据汇聚、共享、开放等,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同时,在如今被大数据360°全方位包围的环境下,个人行为正持续被全景式地记录成数据,并被“控制”在一些巨头平台手中,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数字霸权逐渐形成。就像《未来简史》作者、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所言:我们正在与算法绑定,被看透,被掌控,却得不到有效保护。

动态 | 过去24小时以太坊总交易额较前日上升超20%:根据amberdata.io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以太坊总交易额为243.68万ETH,较此前数据上升25.05%;日活跃用户量153556,用户活跃上升3.51%;新增合约33273个,较此前数据下降4.19%;平均交易费用为10.90GWEI,下降0.93%;通证代币交易总额为366190,较此前数据下降2.35%。[2019/3/16]

对于几乎已沦为数据巨头商品的普通用户来说,可以切实感受到数据产业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比如过度采集数据在日常生活中已十分常见。随便点开一个APP都要求读取你的通讯录等各种设备信息,如果不同意就无法使用,完全没得选。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就更别提了,各种垃圾短信和推销电话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们似乎时刻提醒着人们:你是在“裸奔”的。

另一方面,在数据产业中目前还缺乏合理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现阶段的数据共享开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据流通,数据价值的挖掘还处于初级阶段,后续要实现数据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共享,还需打破数据部门权属的分割。因为多数机构都将数据作为战略性资源,认为拥有数据就拥有客户资源和市场竞争力,主观上不愿意共享数据。加之各机构数据接口不统一,不同机构的数据难以互联互通,严重阻碍数据开放共享。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解决方案

前不久《数据安全法》出台,在《网络安全法》的基础上,完善了我国在数据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体现了国家对数据安全领域的高度重视。当然除了法律条文外,数据共享也离不开技术的加持。作为一项彻底改变互联网运作方式的技术,区块链可以解决很多目前互联网层面的难点和痛点,并提升效率,建立起良性的信任机制和分享机制,这是数据价值的基础。?

加密做市商B2C2 CEO Phillip Gillespie将卸任,由NicolaWhite接任:金色财经报道,加密做市商B2C2集团首席执行官Phillip Gillespie即将卸任。现任美国首席执行官Nicola White已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职,总部位于东京的 Gillespie希望与SBI在数字资产领域担任风险投资角色。[2022/11/11 12:51:42]

区块链技术适合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分布式账本的特点,消除了数据集中破坏的风险,免除了数据被人为的篡改,保证数据信息的公开透明与安全性。区块链技术也有助于保护数据隐私。哈希处理,零知识证明,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算法和技术使其具有匿名性,在不访问原始数据情况下运算数据,可以对数据的私密性进行保护,杜绝数据共享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为隐私保护下的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了解决方案。

另外区块链技术能提升数据共享效率。通过智能合约可以设置访问权限,数据开放共享的程度是可选择的,能高效安全地点对点进行数据共享,保证数据可靠性。同时区块链提供了可追溯路径,还能有效破解数据确权难题,并且能互相验证其信息的有效,进行数据信息防伪。

可以说,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开放共享的场景应用方面其实已经小有所成,特别是在政务数据共享方面。之前在中共中央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利用。

目前“区块链+政务服务”的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居民身份认证与电子证照方面,“数字身份证”由从互联网端口转移过来的身份信息形成,包括与个人有关的证件、文件、资产、记录等,居民身份不再靠第三方机构验证,个人也无法篡改记录,如联合国与世界身份网络组织就曾在人道主义峰会上宣布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身份认证试点项目。

在社会诚信管理方面,区块链能够将银行征信系统等信用管理系统中包含的个人诚信信息同步公开,在办理借还贷、商业事项等时能进行准确查询和高效审批。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开放性等特征非常适合应用在政务大数据公开等方面,可以使政府的决策更加透明,使政府的行政决策更加有迹可循。

///

数据开放共享已成为国家大数据战略的一个重要需求。在数据产业方面,我们常常既是数据生产者又是数据消费者。我们既希望在限制尽可能少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又希望为自己所拥有的数据设置足够多的限制以降低数据泄漏风险。

而区块链的可信任性、安全性、可追溯性使得数据从采集、获取、流通和分析的每一步记录都可以留存在区块链上,区块链成为让数据真正属于用户的技术支撑,更多的数据被“解放”出来。区块链的发展为数据开放共享中的种种难题将带来了解决方案,相信未来也将为数据共享带来了诸多机遇。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11: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