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①于木末②;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③忠正④,蹈⑤公清⑥,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卿等宜思此语为鉴诚。”
Billions项目组
①巢:名词用作动词,筑巢。下文“复穴于窟下”中的“穴”用法与此同。②末:树梢。③履;履行。④忠正:忠诚正直。⑤蹈:实行。⑥公清:公平清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遂成枯落:_____________
太宗谓侍臣:_______________犹恐其不高:____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4.本文中唐太宗告诫群臣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话的核心意思都是做人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来济,扬州江都人。自幼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擢进士。贞观中,累迁通事舍人。太子承乾败①,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济曰:“陛下上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帝纳之。显庆②初,兼太子宾客,进爵为侯。帝尝问安民之道,济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乃给之食,曰:‘请遗③天下食。’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公曰:‘吾府库有限,安得给天下?’老人曰:‘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由是言之,安民之道在乎省徭役。”龙朔二年,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谓其众曰:“吾当以身报国。”遂被④甲驰贼,力战而亡。年五十三。
①承乾败: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长子,贞观十六年,李承乾企图逼宫谋反,事情败露。②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③遗:给予。④被:同“披”,穿。
5.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横线的词。
6.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府库有限,安得给天下?
遂被甲驰贼,力战而亡。
8.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来济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底枝,其鷇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③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④,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去人大远,则其子有蛇鼠之扰。人既不杀,则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①武阳君:苏轼母亲程氏,死后封为武阳君。②鷇:雏鸟。③闾里间:乡里人。④不忮之诚:以不嫉妒不憎恶的诚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众鸟巢其上()②数年间()
③鸟去人大远()④由是观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巢于底枝于我如浮云
B.翔集其间其一犬坐于前
C.而能驯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闾里间见之何陋之有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则其子有蛇鼠之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13.选文最后一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亲继亡B.盗惊服
C.或持地券D.使得至前陈曲直
15.翻译下列句子。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16.文中包拯被尊为“阎罗包老”,请简述这样称呼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①楮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17.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其人已去()
②读书不辍()
③及选授堂邑县尹()
④毋负张公()
1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19.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20.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述古①密直②,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③。述古乃绐④曰:“某寺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⑤之。引群囚立钟前,谕⑥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摸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⑦祷钟甚肃,祭讫以帷⑧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⑨之即服。
①陈述古:陈襄,字述古。②密直:即“枢密院直学士”的简称。③的为盗者:真正盗窃的人。④绐:读dài,。⑤祠:供奉。⑥谕:告诉,吩咐。⑦同职:同僚,同事。⑧帷:帷幕。⑨讯:拷问。
2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能辨盗至灵
B.祭讫以帷围之以刀劈狼首
C.出乃验其手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往晓之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摸则有声。
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
23.陈述古之所以能成功捕获盗贼,是抓住了盗贼怎样的心理?
24.有同学认为,故事中“摸钟”是辨贼的主要方式,但作者却详写了陈述古“迎”钟、“祠”钟、“祷”钟等行为,这属于详略不当。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喜欢。
2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负笈从师②人若不学
③常以净衣易之④夫人好学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则何以成
A.可以为师矣B.静以修身
C.投以骨D.以刀劈狼首
26.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门徒悦其勤学
27.翻译下列句子。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8.如何理解任末临终前的告诫?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元受①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②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③之入幕。元受力辞④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①任元受:又名尽言。②迨:及。③辟:征召。④辞:推辞。
2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任元受事母尽孝B.或以语话稍多
C.尽言方养亲D.虽名医不迨也
30.下列句中与“其得疾之由”的“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久之C.夫君子之行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1.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2.乐乐对任元受非常敬佩,请你说说他敬佩任元受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白
李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夜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①,名闻天下。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携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晚节好黄、老②。度牛渚矶③,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①赡逸:形容诗文词采富丽,感情奔放。②黄、老: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③牛渚矶:地名,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
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因以命之()②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③亲为调羹()④晚节好黄、老()
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
35.文中哪些细节让李白的人生充满神话色彩?用原文语句回答。
36.李白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岳轶事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37.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
38.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略不动心()
但微颔之()尔安敢轻吾射()
不蔓不枝()无丝竹之乱耳()
39.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40.请各用四字词语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4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及为相:___________晚年手不释卷:________
及次日临政:__________有群臣当迁官:________
4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4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45.赵普有哪些优秀品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答案及解析
1.增长最终对……说害怕,担心
2.给下面句子断句。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
3.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然而那些损害自身的人,都是因为贪图财利,这与那些鱼,鸟有什么不同呢?
4.当须忠正,蹈公清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贪冒财利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句意: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能。广,增长。
句意:最终枯败零落。遂,最终,最后。
句意: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谓,对……说。
句意:还担心树木不够高。恐,害怕,担心。
2.考查断句。
句意:现在臣子接受任命,身居高位,享有厚禄。
根据句意可断句为: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放纵。慢:懈怠。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
(2)然:然而。者:……的人。皆:都。为:被。何以异:有什么不同。
4.考查比较阅读。
第一空:根据“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可知,唐太宗告诫群臣的是“当须忠正,蹈公清”。
第二空:《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这句话与文本中的“当须忠正,蹈公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做人要修身养德。
第三空:根据“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可知,这两句话的核心意思都是做人不能“贪冒财利”,即贪图财利。而应内心平和,培养高尚的品德。
:
贞观十六年,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古人说:‘鸟栖息在树林里,还担心树木不够高,又在树梢上筑巢;鱼潜藏在泉水里,还担心水不够深,又在洞窟下做穴。但是它们仍然被人捕获,这都是因为贪食诱饵的缘故啊。’现在臣子接受任命,身居高位,享有厚禄,应当做事忠诚正直,遵循清廉无私的原则,那么就不会有灾难,能长久保持富贵。古人说:‘祸福不是注定的,全由人们招引自取。’然而那些以身犯法的人,都是因为贪图财利,这与那些鱼、鸟有什么不同呢?你们应该思考这些话,作为借鉴和告诫。”
TreasureDAO发布TIP23提案,将分阶段弃用流动性挖矿AtlasMine:金色财经报道,TreasureDAO发布TIP 23提案,计划分阶段逐步弃用流动性挖矿AtlasMine,旨在转向游戏优先的可持续增长模式。具体过程分三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为禁止存款;第2阶段为AtlasMine流动性完全释放(不包括Harvesters),来自AtlasMine12个月质押者的大约5000万MAGIC将于1月25日解锁,存款会经历45天的线性释放。未来MAGIC代币将不再通过质押进行释放,而是通过收割机或其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2023/1/12 11:08:07]
5.擅长,善于③曾经这
6.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
7.我的府库有限,怎么能给天下人?
于是穿戴盔甲追赶敌人,奋力作战而牺牲。
8.敢于直言、爱护百姓、治国有方、忠君爱国
5.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句意:善于议论。结合成语“骁勇善战”的意思,善:善于。
句意:多次迁任后为通事舍人。迁:晋升或调动官职。故选③。
句意:皇帝曾经问统治百姓的好办法。结合“尝射于家圃”中“尝”的意思,尝:曾经。
句意:由此来说。结合例句“是非木杮”的意思,是:代词,这,此。
6.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该句翻译为:春天不妨碍农事,就有粮食;夏天不妨碍养蚕,就有衣服。这是两个并列的分句,“春不夺农时”和“夏不夺蚕工”是前提条件,“即有食”“即有衣”是结果。所以断句为: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
7.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句中:安:怎么。得:能够。天下:指天下所有的人。
句中:遂:于是。被:同“披”,穿。驰:追赶。力:奋力。据此翻译即可。
8.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面对皇上的询问,其他人没人敢回答,来济却说“陛下上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可以看出他敢于直言。当皇上询问统治百姓的好办法时,他借用齐桓公的例子委婉地规劝皇上“安民之道在乎省徭役”,可见他爱护百姓、治国有方。从吾当以身报国”“遂被甲驰贼,力战而亡”可以看出他忠君爱国,勇敢无所畏惧。
:
来济,是扬州江都人。从小专心做文章,善于议论。通晓熟知时务,考中进士科。贞观年间,多次迁任后为通事舍人。太子李承乾失败,太宗问侍臣怎样处置,没人敢回答。来济说:“陛下上不失为慈父,太子得以享尽年寿,就好。”皇帝采纳了。显庆初年,来济兼任太子宾客,进爵为侯。皇帝曾经问统治百姓的好办法,来济说:“过去齐桓公出游,遇见老人,于是给他食物,老人说:‘请送给天下人食物。’给他衣服,老人说:‘请送给天下人衣服。’齐桓公说:‘我府库有限。怎能给所有的人?’老人说:‘春天不妨碍农事,就有粮食;夏天不妨碍养蚕,就有衣服。’由此来说,减省徭役,是统治百姓的好办法。”龙朔二年,突厥入侵,来济带兵抗拒,对部下说:“我应当以身报国。”于是披甲戴盔追赶贼人,努力奋战而死,终年五十三岁。
9.筑巢几很,非常这,此
10.C
11.则/其子/有蛇鼠之扰
12.那时鸟雀不敢靠近人,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更厉害。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水带走呢?
13.人类不能以恶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它动物,要善待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要友善相处,互相信任;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施行仁政。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许多鸟在上面筑巢。巢:筑巢。
②句意:几年之间。数:几。
③句意:鸟距离人很远。大:很、非常。
④句意:由此看来。是:这,此。
1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A.在,介词/介词,对、对于;
B.代词,指代书室前/代词,其中的;
C.都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但是、却;
D.代词,代指桐花凤鸟不怕人的奇事/宾语前置的标志词,不译;
故选C。
1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那么它们的孩子就会有蛇、鼠等的忧患。
“则”为连词,引出后文的内容,应在“则”后断一处;本句应在主谓间断句,“其子”为主语,“有”为谓语,应在“其子”后断一处;
故断为:则/其子/有蛇鼠之扰。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异时:那时;者:……的原因;以:因为;于:比;
是:这;非:不是;木杮:木片;岂:怎能;为:被。
13.本题考查阅读启示。作者看待鸟雀和人的距离远近,“鸟雀去人大远,则其子有蛇鼠之扰。人既不杀,则近人者,欲免此患也”,表明小动物们是喜欢和人接近的;“由是观之,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而之所以出现不敢接近的情况,是因为人比蛇和鼠之类都可怕,表明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它动物,人与动物之间要和谐相处,整个自然界才能生机勃勃;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而人类在此象征着具有权力的统治者,鸟雀象征着百姓,启示我们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施行仁政。
:
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在院子里飞翔、休息,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见得到的,但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得到了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的信任。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那么它们的孩子就会有蛇、鼠等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自然就亲近人,将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14.C
15.包拯因为他的父母年纪都大了,辞官不去赴任。
正赶上京城发大水,包拯就将园林水榭全部拆除毁掉。
16.断案有方,聪慧;敢于拆毁宦官侵占河道的园林台榭;破除旧制,让告状的人直接诉说原委。
14.C.或持地券:有人拿着地券。持,拿着。
故选C。
1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以:因为;老:年纪大;辞:辞官;不就:不去赴任。
适:恰逢、正赶上;乃:于是,就;悉毁去:全部毁掉。
16.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内容可知,包拯断案有方,聪慧;
从“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可知,包拯敢于拆毁宦官侵占河道的园林台榭;
从“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可知,破除旧制,让告状的人直接诉说原委。
这些都是包拯被尊为“阎罗包老”的原因,概括作答即可。
: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朝中宦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疏不通关系,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17.离开停止等到辜负
18.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19.①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②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
20.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
1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句意:那人已经离开。去,离开。
句意:不停读书。辍,停止。
句意:等到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及,等到。
句意:不要辜负了张公。负,辜负。
18.考查断句。句意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其党暴戾为害”的主语是“其党”,“民不堪命”的主语是“民”,“旧尹莫敢诘问”的主语是“旧尹”。故断句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1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尽,全;置诸法,依法惩办;甚,很;(2)奇字,生僻字;素,平常;旋,随即。
20.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这类题,需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来进行总结回答。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大概意思,了解其意,找到相关的信息点,按要求概括即可。“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表现张养浩的拾金不昧;“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表现张养浩的勤学苦读。“罢旧盗之朔望参者”,表明他宽容大度;“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表明他不畏强暴、执法公正。
: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张养浩十岁的时候,从来都不放弃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了他这样做。张养浩他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读书。
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这件事,推荐他为东平学正。等到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21.B
22.①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就不会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旦摸它,钟就会发出声音
②过了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
23.陈述古懂得盗贼的犯罪心理,凡是偷盗者都会做贼心虚,试图极力掩盖自己的行为,这样反而容易露出马脚。
24.不同意,因为这样更能看出陈述古聪明,机智,善于利用罪犯的心理。
2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至:动词,到,到了/副词,特别;
B.以:都是介词,都可译为“用”;
C.乃:副词,于是,就/副词,才;
D.因:介词,乘着,凭借/连词,于是,就;
故选B。
22.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为,做;之,代词,代指钟;则,就。
句中重点词有:良久,过了很久;以,用;之,代词,代指钟。
2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由文章“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摸则有声”可知,陈述古说此钟能辨认盗贼,不是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摸它就会发声响。再结合“出乃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可知,“盗”不敢摸钟,所以只有他手上无墨,以至露出真面目,可见他做贼心虚,相信陈述古的话,恐钟有声,不敢摸。由此可看出陈述古懂得盗贼的犯罪心理,凡是偷盗者都会做贼心虚,不想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偷盗行为,极力掩饰自己的偷盗行为,最后反而露出真面目。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首先,表明观点:不同意。
接着,分析理由。结合文章“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摸则有声”“出乃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可知,陈述古懂得盗贼的犯罪心理,凡是偷盗者都会做贼心虚,不想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偷盗行为。而详写“迎”钟、“祠”钟、“祷”钟等行为是为了让盗贼相信此钟“辨盗至灵”,抓住盗贼“做贼心虚”的心理,让他露出马脚,由此也可以看出陈述古聪明,机智。
:
陈述古密直,曾经在建州浦城县担任知县。当时,有个富人家里被盗,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盗贼。陈述古就那些囚犯说:“某个庙里有一口钟,能辨认盗贼,特别灵验!”于是,就派人把那口钟迎到县府衙门的后阁里去。把囚犯们带到钟前,说:“不是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摸它就会发声响。”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事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帷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才叫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摸完后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手上都有墨汁,只有一囚犯手上无墨,于是真正的小偷显露出来了——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经过审讯,这个盗贼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
25.①跟从②如果,假如,假使③交换,更换④发语词
A
26.门徒/悦/其勤学
27.他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来记下这件事。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8.能围绕好学、勤学来写即可
2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背着书箱跟着老师求学。从:跟从。
②句意:人如果不勤奋好学。若:如果,假如,假使。
③句意:常用干净的好衣服去换取他脏衣服。易:交换,更换
④句意:勤奋好学的人。夫:发语词。
“则何以成”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A.以:介词,凭借;
B.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C.以:介词,把;
D.以:介词,用;
故选A。
2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他的学生极为敬佩其学习精神。“门徒”是主语,“悦”是谓语,“其勤学”是宾语。故断为:门徒/悦/其勤学。
27.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会意,体会;题,写、记;以,来。
重点词:变诈,巧变诡诈;几何,能有多少;止,同“只”,只是;耳,语气词,罢了。
2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
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即便人死了,但仍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些不学无知的人,即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这是任末对学习的总结,可从人要勤学不辍、好学不倦这方面来谈。结合任末学有所成的原因可以得出启示:我们在求学时应该有端正的态度,刻苦学习,不懂就问;克服学习路上的困难等。
:
任末十四岁,背着书箱跟着老师求学,不怕路远多难。常说:人如果不勤奋好学,如何成就事业?有时在大树下盖茅屋,削树木藤条当笔用,刻树皮取树汁当墨水。夜晚靠星月的亮光勤奋好学,如实在太黑,就用麻蒿做成火把照着读书。读书时一有心得,则把心得记在衣服上。他的学生极为敬佩其学习精神,常用干净的好衣服去换取他那记满心得的脏衣服。任末临终的时候告诫学生们:“勤奋好学的人,即便人死了,但仍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些不学无知的人,即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29.D
30.C
31.①魏公叹息着答应了他。
②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2.任元受是一个孝顺的人,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2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D.“虽名医不迨也”的意思是:即使是名医也比不上我。虽:即使。不是“虽然”。故选D。
30.考查虚词“之”的意义与用法。“其得疾之由”的“之”是助词,的。
A.代词,指旧知识;
B.助词,补充音节,不译;
C.助词,的;
D.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C。
3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句中的“太息、许”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句中的“变诈、几何、止、耳”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32.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所做事分析作答。从“任元受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可见任元受是一个非常孝顺之人;从“张魏公作都督,欲辟之入幕。元受力辞”可见任元受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据此概括作答。
:
任元受侍奉母亲孝顺到了极点,他的母亲年老,生了很多病,他从未离开过母亲身边。元受自己说:“我的老母生病了,她生病的由来,要么是饮食上的,要么是天气原因,要么是讲话太多了,要么是情绪波动太大了。我都早晚都侍奉在边上,没有任何细微的地方是我考虑不到的,母亲的五脏六腑的各种问题我都能看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用等到切脉之后才知道,所以我用药都必定会生效,即使是名医也比不上我。”张魏公当都督的时候,想要征辟他到自己幕中。元受坚决推辞道:“我正在侍奉我的母亲,假如我得到了一个可以使人长命百岁的神丹,我一定拿来献给我的老母,不会拿来献给您。哪里还能舍弃老母而来参与您的军政之事呢?”魏公叹息着答应了他。
33.起名逃肉汤喜欢
34.①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
②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
35.母梦长庚星而诞;夜梦笔头生花;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36.才华横溢:贺知章惊叹他为谪仙,唐玄宗赐他为翰林供奉。狂放不羁;曾经皇上面前大醉。蔑视权贵:让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
3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句意为: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命:起名;
句意为:驴一叫,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开了。遁:逃;
句意为:亲手为他调匀肉汤。羹:肉汤;
句意为: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好:喜欢。
3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射:射术。
重点词语:尝:曾经。草诏:拟写诏书。使:让。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35.本题考查细节描写。要求用原文回答。要扣住“神话色彩”来选择。
原文具有“神话色彩”的细节有:母梦长庚星而诞;夜梦笔头生花;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3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十岁通五经,夜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从小有才,连贺知章都惊叹他为谪仙,可知,才华横溢;
根据“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在皇帝面前喝醉,并且皇帝宠臣让高力士脱靴,可知,狂放不羁,蔑视权贵。
李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名扬天下。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
37.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
38.离开,离去曾经作为一点也不点头轻视横生藤蔓扰乱
39.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听说那官员的侄子,因为别的事来到南方,并不是来取箱子。
40.路不拾遗;寄金不取
41.作者认为抵御长期的诱惑更难。畏斋生活困难,而那箱钱一直存在他身边,如果他意志不坚定,很可能找一些借口把钱先用了。
37.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的句意是:问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其银数与封识”是“问”的内容,“皆合”是问的结果。据此正确的句读是: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
3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句意为:那人拜谢而走。去:离开,离去。
句意为: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尝:曾经。
句意为: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为:作为。
句意为:一点也不动心。略不:一点也不。
句意为:只是稍微点了点头。颔:点头。
句意为:你这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
句意为:不横生藤蔓,不横生枝节。蔓:横生藤蔓。
句意为: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乱:扰乱。
39.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句中的“上、入”几个词是赋分点;
句中的“闻、以、也”几个词是赋分点。
4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要人物的活动加以概括。第1段叙写何岳捡到钱财并归还失主,可用“拾金不昧”来概括;第2段叙写何岳替宦官保存装钱的箱子,多年后让宦官的侄子带给宦官,可用“寄金不取”来作答。
4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本题可依据“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来概括作答。重点在于抵制“长期诱惑”更难。
: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于是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
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
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于常人。
42.担任放下等到升迁
43.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44.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
45.①热爱阅读,喜欢学习。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②公正无私,原则性强。坚决请求给一个应该升官的官员升官,告诫太祖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不能凭个人喜好独断专行。
4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等到做了宰相。为:担任。
②句意:晚年书本不离手。释:放下。
③句意: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及:等到。
④句意: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迁:升迁。
4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
句意: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刑以惩恶”“赏以酬功”是并列的两个短语,说明了刑与赏的功用,中间要断开;“古今通道也”是对刑赏的判断。故断为: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4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且,况且;之,的;岂得,怎么能;以,凭;专,独断专行。
重点词:忿然,气愤的样子;安,怎么;轻,轻视;射,射箭的本领。
45.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从文中“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可知,赵普是个爱读书,并能吃苦,晚年手不释卷,做到学以致用的人;从“普坚以为请”“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可知,赵普为下臣迁官请命,在举荐时遭到太祖的反对,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并指出太祖的错误所在,直到太祖同意,可见他不畏强权,做事执着坚定,刚毅果断,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读书。晚年书本不离手,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整天。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是《论语》二十篇。
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样?”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进入皇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