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是如何形成的?
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何为劣币?何为良币?
货币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从最早以物易物的实物货币,到后来的贝币、金属铸币、纸币、再到现在的电子货币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良币就是在货币体系中价值属性高、流通好的货币、相反则为劣币。
以16世纪的英国为例,英国作为当时欧洲新兴国家,当时的主流货币为金币。受技术条件或人为因素影响,当时的金币并不十分规则,大小、形状甚至含金的成分并不完全相同;还有一些投机取巧之徒用剪刀剪下金币的边角,或故意打磨金币的边缘把磨下的金屑收集起来,铸成新的金币。这些少边缺角成色不足的金币谁也不愿意留在自己手里,都会找机会把它花出去。而那些品相好、成色足、价值属性高的金币,则作为财富存储起来。
慢慢的,市场上的良币越来越少,而受损严重的金币越来越多,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欧洲,在我国的货币发展史上也经常出现,尤其是铜钱出现后。清雍正时期就有不法商户在市场上收集铜钱,回炉溶出高纯度的铜到市场获利。
同样,劣币驱逐良币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在现代职场中也经常出现。某个行业或部门,因为利益分配、职务竞争、资源占有等会形成一个个小圈子、小帮派。
这些帮派一旦形成,就会瓜分共有资源,争夺集体利益,形成一个权力中心。对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破坏力、就像隋唐时期的关陇贵族集团,明后期的东林党争,民国的四大家族等。
这些帮派是在某种利益的驱使下结成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利益。为了一已私利想尽办法拉拢心腹、排除异己、不惜损害大局。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管别人是好是坏,只要不和我们一条战线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打击,手段非常恶劣,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有的是拿公有利益交换,有的是以公权力换取个人的忠心。有的是取笑帮派外同事出的小差错,有的是编造打击对象的一些小故事、小笑话,有的则是任意欺凌帮派外同事。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一些同事感到自己是局外人而不是团队的一部分,觉得他们不如帮派里的人重要或有价值;就会让他们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应对小团体,而不是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最终,让优秀的同事在无法忍受之后逃离单位。
帮派组织会想尽方法为其成员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和信息,掩盖他们所有的过失,以帮助其成员或得职位或利益。并向上级组织提供各种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来获得更多资源,从而可以笼络更多人的拥护,发展自己的势力。
长此以往,单位再无真相,领导更多的是被身边众多的簇拥者所,也就没有了异议,没有了不同声音,没有了良善者生存的土壤和空间,最终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