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S:送5个月的儿子去上学了_GLYPH Vault (NFTX)

儿子5个月,今天送去学校,刚接回来,第一天还挺适应,没哭没闹。

一天五个小时,除了吃就是拉,外加躺平。

至于为啥不自己带?我们两口子都得上学,请国内月嫂帮忙照看了头两个月,媳妇儿请了接近两个月的假,我请了一个月。

要是再请假,我俩这书也不用读了,直接回国算球了。

至于为啥不请阿姨?

属实请不起,阿姨一个月工资3300欧元,每个月需要给红包380欧元,共计3680欧元,换算成人民币29000块。

两个月单单阿姨这一块儿直接支出接近6万。

当然这是在西班牙,如果在德国、荷兰、瑞士做阿姨,一个月能有4万到5万左右。

不过有一说一,在欧洲做月嫂还是挺赚的,属于急需紧缺行业,薪资高不说,还蛮受尊重,一般的提前小半年预约才能约得到。

关键雇主都是中国人,你这英语西班牙语不懂也完全不受影响。

吃住在雇主家,一年刨去吃穿用度能赚至少20个W是没问题的。

不过从今天起,我这也算是正式步入了鸡娃的行列。

儿子去的地方是当地的托儿所,专门接收当地0到3岁的小孩子。

西班牙父母心大,一个月的也敢送,反正当地托儿所胆大别管3岁以内啥年龄段也都敢收。

鸡娃这事儿

在国内时候,好多身边朋友没有孩子之前都信誓旦旦说啥一定要给到孩子们一个快乐童年。

说什么自由成长开心快乐最重要。

一旦孩子出生成长,什么思维课、编程课、钢琴课、音乐课、书法课、足球课、篮球课、外语课,统统安排上。

周六周日大节小节寒假暑假统统排满。

一个比一个鸡娃鸡的狠。

所以这家长的嘴,人的鬼。

当然,这还只是课外辅导,还没跟你算各种顶尖学区房的各种恐怖房价。

夫子是有自知之明的,老张家吭哧吭哧努力这么多年,集全家之力,也就培养我这么一个吊车尾的“211”而已,在现在“985”“211”毕业生们多如牛毛的当下,外加自身家庭条件一般,娃在国内发展的天花板未来一眼就望到头了。

走行政那是一点儿背景也没有,走职场他这种选手将来只能等着被卷。

昨天去马德里还专门做了考察,在当地能做个小生意也不错。

朋友的朋友在南部海边开寿司店,十几张桌子,一年净利润65万欧,换算成人民币是513个W。国内的同学在我们东边的小城市开美甲店,日均净利润1000欧元,一天利润7900块,一年干个300天,也能有个237个W。

跟在这边打拼的中国人聊天,大家本来都是定下计划赚到多少多少就回国,结果真赚到了,就希望赚更多,人的欲念确实是永无止境的。

说到赚钱属实扯远了,继续回到鸡娃问题。

我的鸡娃理念

现在国内身边朋友都在这么鸡娃,既然干不过,夫子只能另辟蹊径。

所以让这娃娃从小学习西班牙语和英语,天天跟西班牙人和拉美人打交道,至于为啥跟西班牙人和拉美人打交道。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了解,整个拉丁美洲曾经都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两个国家数百年的殖民和同化,这些地方基本上都说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去年的世界杯上,32支球队,讲西班牙语的国家就有6支:西班牙、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

全世界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的国家有21个,基本集中在拉丁美洲,除了上面去年参加世界杯的6个国家,知名的还有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委内瑞拉、古巴等等。

东南亚是我们的后院,拉美是美国人的后院。

未来中美的竞争是主流,美国人在我们的后院搞事情,我们将来也一定会在美国佬的后院搞事情。

搞事情那就需要钱需要人,钱重要但人更重要,尤其是懂当地文化当地语言的人尤为重要。

反正,夫子是觉得南美是我们未来国运突破的重要抓手,以后有时间会专门写篇文章聊聊夫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过往30多年的人生经历已经告诉夫子:选择这事儿远远大于努力。

过去30年经济上的风云变幻也告诉我,而在选择这件事儿上,有一项能力特别的重要,那就是如何能自如的切换赛道。

家长都会教你要做个好孩子,学校会教你做个好学生,社会希望你做一个好人。

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好孩子、好学生、好人最终也都需要面临生存和发展问题。

所以希望娃从讲中文、说英语,学西班牙语,从小求同存异的跟自己人打交道,跟西班牙人打交道,跟拉美人打交道。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掌握自如切换赛道的能力,而不是守着一门技术抱残守缺。

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思维,思维决定格局,格局决定人生。

至于那些业余爱好们更多的是他未来生活的点缀,不会是主流。

第一天送他上学,大概也就这么些想法,对不对倒是不晓得,但对于我们这些中底层群体来说,未来有时候就需要我们努力搏一搏,才能偶尔单车变摩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0:3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