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3
患者亲述:“从下颌这里开始,一疼起来就顺着耳朵往上抽,跟电击一样,有时是说话就疼,有时是吃饭就疼、喝水也疼,再到后来睡觉翻个身都疼,抬头疼,低头疼。疼起来当时就不敢说话,不敢动了。现在术后四天了一直没疼过,不仅敢说话,嘴也敢张大,以前我的舌头在嘴里面根本不敢这样转来转去。”
59岁的韩阿姨是一个爱美,又很热爱舞蹈的人,但9年前她因为患上舌咽神经痛,这一切都改变了。因为不能忍受剧烈疼痛,她不得不服用大量的卡马西平,药物副作用引发头晕、嗜睡、眼花等问题使她只能放弃自己心爱的舞蹈。为了减小药物对生活的影响她只能选择早上吃两片,晚上睡觉前再吃两片,但即便超剂量服用卡马西平,也很难控制疼痛发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数字法学教研中心:金色财经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数字法学教研中心,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算法等统一于“数字科技”。(人民网)[2022/4/1 14:31:22]
被误诊的舌咽神经痛
早在9年前,韩阿姨出现剧烈疼痛时,被误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相比,二者的病理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卡马西平治疗,但如果要用手术治疗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西安交大一附院姜海涛教授可以通过手术彻底治好她的病,立即让孩子帮她预约了姜教授的门诊。
中国人大宋科:央行数字货币核心特性是法定性和数字性: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发布了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首先,报告指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两个核心特性是法定性和数字性,并不限制具体发行方式和所用技术。自2008年比特币的概念被提出后,关于数字货币的讨论主要分为三轮,第一轮是关于比特币能否成为新一代法定货币;第二轮是Libra(全球首家大型网络巨头发起的加密币)推出后关于超主权货币的讨论,是否有可能出现e-SDR(超主权数字储备货币)功能货币;第三轮是当前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讨论。就概念界定而言,可将数字货币按照三个维度来进行划分,即是否以数字化形式存在,是否由央行发行,是否使用区块链、密码学等技术。其中,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特征为:数字性、由央行发行但并不限制所用技术。(中国经济导报网)[2021/1/6 16:32:10]
声音 | 中国人民大学曹胜熙:目前社会尚未形成依赖区块链的生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研究员曹胜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区块链的优势在于上链信息不可篡改,除了慈善捐赠需求发布与捐款对接跟踪外,在人员流动信息追踪和社区治理上,区块链技术同样大有可为。不过,目前社会尚未形成依赖区块链的生态,后台技术系统也没有完全成熟,这也是面对突发疫情,区块链业内反应有所滞后的原因。”曹胜熙表示,如何给予各方参与区块链系统的动力则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经济参考报)[2020/2/21]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
舌咽神经分布区域
经过面诊后,教授发现韩阿姨的三叉神经痛位置不是很典型,更像是和其病理相近的舌咽神经痛,于是联合口腔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会诊,并经过达己苏试验测试,排除了三叉神经痛,进一步确诊为舌咽神经痛。
这种疼痛一般是由于后颅窝血管压迫引起,导致神经出现脱髓鞘病变,通俗一点讲,把神经比喻成一根电线,当血管压迫到神经上面,时间一长,加上血管搏动及硬化导致它外面的绝缘层出现脱落,漏电产生短路,引起刀割、电击、火烧样疼痛。压迫到三叉神经就会出现三叉神经痛,压迫到舌咽神经就会出现舌咽神经痛,压迫到面神经则会出现面肌痉挛。
目前对于血管压迫导致的疾病,唯一根治的方法就是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将血管和神经分离开来,解除压迫,从而彻底消除疼痛的原因,手术风险小,治愈率高,可达98%。
经过评估后,姜海涛教授为韩阿姨做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手术在耳后发际线内切开4cm左右的切口,颅骨钻开一元钱硬币大小的孔,显微镜辅助下于右侧桥小脑角区探查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见小脑后下动脉压迫,给予松解减压并垫teflon垫片,完成减压。术后,韩阿姨自述疼痛消失,她可以正常说话、吃饭、转舌头,不用再担心突如其来的电击痛,更不用再忍受卡马西平带来的头晕、眼花等副作用。
患者评价:内容来自姜海涛教授网络诊室
病情描述:舌咽神经痛9年,一直以为是三叉神经痛,吃卡马西平不起作用,就选择手术。从网上上看到的姜教授的治疗,就来了。
看病过程:以前疼痛吃一片卡马西平就起作用了,也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这次直接做手术了。
康复情况:刚做了手术还不是很明显,手术后第三天到出院,再没有疼过,太感谢姜主任,李主任,王主任他们了,在住院期间耐心的和我解释我的任何一个疑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