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个字节等于1KB,所以10月24日也是程序员们自发认定的节日——程序员节。软件工程师出身的何小鹏,每年都将科技日活动定在了10月24日这一天,以展示小鹏汽车在过去一年对技术创新的探索结果。
不过,今年的10月24日,火药味浓浓。
10月24日一早,特斯拉中国官方正式宣布:即日起,地区特斯拉在售Model3及ModelY售价调整。调整后Model3车型起售价为26.59万元人民币;ModelY车型起售价为28.89万元人民币。
对于何小鹏而言,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在特斯拉中国宣布降价后的12个小时后,小鹏汽车1024科技日如约而至。在现场,小鹏汽车从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机器人及飞行汽车四大维度,分享了其在未来出行领域的探索进程以及量产推进计划。
上半场看特斯拉,下半场时间归何小鹏。
一
智能驾驶,下半场“进城”
小鹏汽车1024科技日,已经是第四届了。从2019年的第一届开始,智能驾驶就成为小鹏汽车开场必聊的话题,也是业内最为关注的亮点之一。
今年的1024科技日上,小鹏汽车不仅分享了行业首个量产落地的城市高等级辅助驾驶功能“城市NGP”的技术思考,而且基于全新一代XNGP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展示其在软件架构、AI及数据体系方面的竞争优势,保持在智能驾驶下半场的持续领先。
据小鹏官方表示,自9月17日向部分用户推送以来,截止10月21日晚间,已经向所有广州用户推送CNGP功能。后续将陆续向深圳、上海等城市渗透。
上一届科技日,小鹏为其城市NGP制定的目标是在2022上半年实现部分城市推送,但实际的时间大约推迟了半年。而今年1024的目标则是,到2023年至2024年实现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XNGP,2025年起正式向无人驾驶进发。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将无人驾驶的时间预定在2025年,在此之前的目标是将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XNGP从广州推往全国,即使在无高精地图区域,也能随时随地导航辅助驾驶。而这一项技术实现的基础是小鹏推出的新一代感知架构“XNet”。
和小鹏汽车的第一代视觉感知架构不同的是,XNet是多相机多帧,并且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替代了繁复的手写后处理逻辑,实现了端到端数据驱动算法迭代。这一升级可以帮助从小鹏汽车“看图说话”转变为“看视频说话”。
由于,XNet对于静态环境有更精准的感知能力,可以实时生成“高精地图”,从而摆脱了对既有高精地图的依赖,拓展了XNGP城市适用范围。通过动态XNet,则可以更精准地识别车辆等动态目标物的大小、距离、位置、速度及行为预测,提升了博弈能力,在城市场景行驶安全性更高。
这背后,需要做的是庞大的数据采集、标注、训练和间距的部署工作。以50万段训练数据Clip,10亿个物体为例,采用全人工标注需2000人/年,以2400TFLOPS算力的服务器进行单机训练需276天。同时,若将其不经优化的部署至车端,仅此单一网络就可占用单个Orin-X算力的122%。
因此,小鹏汽车打造全自动标注系统,标注效率是人工标注的45000倍,即XNet所需2000人/年的标注量,现在仅需16.7天即可完成。
此外,小鹏汽车在乌兰察布建成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基于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算力可达600PFLOPS。在“扶摇”的加持下,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效率提升602倍。与2400TOPS算力的服务器进行单机训练相比,80机并行训练可将训练时长由276天缩短至11小时。
同时,自城市NGP研发积累的极致工程化能力,让动态XNet所需的122%的Orin-X算力,优化后仅需9%。极致的工程部署能力,是XNet上线的关键,更是未来持续迭代的关键。
二
语音交互,下半场“说到做到”
还记得,在第二届小鹏1024科技日上发布的全场景语音1.0版本,当时在连续对话功能、车载交互方面都让车主们兴奋十足。2年过去,小鹏依然未满足,以不断精进的探索精神推动改善用户体验,让交互更快更自由,带来行业首个全车全时的语音交互功能——全场景语音2.0。
从科技日上播放的一段演示视频来看,小鹏汽车的全场景语音2.0包括3个主要特征:可实现极速对话,全车全时对话,以及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话。
据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介绍,小鹏汽车全场景语音2.0版本可以实现车内无需唤醒,多人同时人车语音对话。2至4个指令同时发出,语音助手智能判别指令逻辑关系,不冲突命令可瞬间执行。
而在反应能力上,语音系统从唤醒到界面反馈只需要245ms,较之前提前3倍;到语音反馈也小于700ms,也就是说,用户从发出指令到车辆执行,延时在1s以内。
为了实现这一能力,小鹏升级了语音交互自研技术架构,拥有功能领先、架构灵活、性能提升等特点,此外可解决半自研内外对接复杂、周期长、进度和关键技术风险不可控等研发和项目风险,并进一步提高隐私安全级别。
除此以外,小鹏汽车也作为行业首家自研语音基础能力的车企,包含声学信号处理、本地语音识别、在线语音识别及语音唤醒等方面。
解决新一代系统下,对信号处理的更高要求,解决更高复杂度的语音问题,使性能指标大幅提升,如回声消除最多可支持30dB,识别准确率高达97%,错误率相比非基础能力自研,标准安静场景降低7.7%、中英文混合场景降低7.16%、噪声环境场景降低36.79%、带地域口音场景降低33.84%。同时,自研语音基础能力也让语音的CPU使用率降低65.9%,内存使用降低42.3%,优化工程能力的同时实现快速迭代、用户隐私安全保障,降低数据成本。
按照规划,小鹏的语音能力将向着更接近人人交互的方向进化:让语音助手可听音、察言、观色,实现无拘无束的轻松交流;可理解、学习、推理、记忆,做更懂用户的鹏友;可感知、共情、表达,成为陪伴用户全场景的可靠伙伴。
三
机器人,下半年“进家门”
在不久前的特斯拉AIDAY上,埃隆·马斯克正式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原型机擎天柱Optimus,而小鹏同样在科技日上展示了鹏行智能的第二代原型机PX2,不过这次并没有将其放到舞台上具体介绍。更多的只是简单介绍了其使用的材料,以及设计和研发方面的部分内容。相比特斯拉擎天柱的“直男命名”,小鹏给机器人取了一个颇为亲切的名字——小白龙。
相比上一代,“小白龙”造型更加科幻,拥有未来风格:头部集成了AR投影,是对机器人交互形式的探索;在足底使用与高端跑鞋相同的“EVA超临界发泡”及耐磨橡胶,提供优秀的缓震、静音与耐磨性能;颈部等区域使用新型弹性织物与液态硅胶材料,解决多自由度运动的设计问题,且耐冲击、耐刮擦。
除造型升级外,“小白龙”也迎来架构升级。身体及腿部的“骨骼”借鉴了汽车领域的轻量化设计思路,相比初代更坚固,且更轻盈;新一代AI计算单元与智能汽车同代算力,大幅提升机器人智能潜力;同时,它还配备了高保真音响系统带来细腻语音及影音娱乐享受;当然,最显著的一点是,升级后的“小白龙”搭载6轴协作机械臂,与四足底盘协作,可执行家居环境下的多种功能,大幅提升了机器人与物理环境交互的潜力。
在小鹏生态体系下,智能机器人在研发过程中,动力系统、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研发体系等技术方面从智能汽车研发领域得到了有效赋能,包括动力系统、自动驾驶、人机交互及AI能力等。
目前,鹏行智能已经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在今年7月12日,小鹏鹏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签约,融资超1亿美元。领投方之一为IDG资本,小鹏汽车等股东跟投。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近两年中国最大单笔仿生机器人融资。
四
压轴出场,飞行与汽车双剑合璧
去年的小鹏1024科技日,何小鹏带来了飞行汽车的概念车型。一年过去,在原有基础上,小鹏汇天也在不断以量产为目标推进。
此前,何小鹏曾公开表示,预计2025年~2030年,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在城市里面高等级的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会成为现实,而在省与省之间、不同城市与不同城市之间的郊区,会有100~200公里的距离将依赖于飞行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小鹏汽车也在积极推进飞行汽车的研发。
本届1024,小鹏汇天发布了飞行汽车最新构型,具备机臂折叠收纳系统,可进行陆行和飞行模式的切换。在机臂折叠收纳状态,它的尺寸和常规汽车相当,能够在开放道路自由行驶;可进行陆行和飞行模式的切换。在法规、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垂直起降,飞行跨越拥堵、障碍、河流等,满足人们短距离低空出行的需求。
当前,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已完成试验样车的成功首飞,这是全球首个真正的电动垂起飞行汽车。要让约2吨重的试验样车成功起飞,需要克服飞行控制、动力等多方面困难,业内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小鹏汇天通过全栈自研达成挑战,让飞行汽车的研发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虽然X2也只是一款验证产品,据何小鹏介绍,飞行汽车最新构型-分布式多旋翼构型已基本确认,这个构型将应用在量产车型上。据了解,相比于横列双旋翼构型,分布式多旋翼构型具有更高的冗余安全性,即使发生单点失效,依然能够保持可控飞行和安全着陆。目前,鹏汇天已成功在X2上进行多次单电机失效试飞。
目前,小鹏汇天也正在进行独立融资和独立运营。早在去年10月19日,小鹏汽车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宣布完成超过5亿美元A轮融资,投前估值超10亿美元。此轮融资由IDG资本、五源资本及小鹏汽车领投,红杉中国、钟鼎资本、GGV纪源资本、高瓴创投以及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
当前,飞行汽车的研发进度正在有序进行中,小鹏汇天也呼吁国家能够加快飞行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落地,让飞行汽车的发展拥有配套政策的支持。
写在最后
小鹏汽车的品牌定位,是“未来出行探索者”,从不会只为了噱头打造产品,而是希望通过一个个新科技的量产,真正为用户创造更美好的出行生活。
在此过程中,小鹏汽车也将持续打造技术竞争优势,在不断地探索和对未来的创造中,保持持续的领先优势。当然,探索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争议和反对,但比说服他人更难的,是坚定自己的选择,并长期坚持走下去。
*文章根据公开资料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