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邻梦
网友提问:“冷漠“的根源在哪里?
回复:人情世故“冷漠”的起点:商业化。因为,当买卖可以快速得到生活所需物资时,不念交情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见钱眼开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冷漠,指个人对生活中的一切事务或人物都不在乎、不关心。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对均衡稳定性的“生态食物链”。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主动劳动创造已经成为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
生物学家达尔文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任何自然生命绝不能单独存活。的确,纵览自然生命世界,几乎没有独立个体能够脱离群体实现种族时代延续、几乎没有人可以独自过上幸福生活。因此,纵览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历程,群体战胜个体、大群体战胜小群体始终都是主流。分享一份快乐,多人高兴、分享自己的桃,得到同伴的梨、分享自家的粮食,吃到邻居家的肉...现代人类社会市场经济就建立在群体分工协作基础之上。那么,为什么说人情世故“冷漠”的起点是商业私有化呢?
友情源自长时间互相陪伴、帮助
帮工,又称助工。即亲戚、朋友、邻居于农事大忙、建房、筑路以及其他红白喜事时主动上门帮忙,是民间无偿为他人提供劳务的互助行为,帮者不计报酬,受帮者供给伙食。劳役、兵役是人类社会中,普通劳动者通过劳力支付较大群体提供安全保护的帮工行为。
天堂与地狱的寓言故事:
有一个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入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上一个房间没有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脸色红润,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能喝到肉汤?”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每个人都会喂别人。”
天堂和地狱世人谁也不曾亲眼见过,心中有爱、有别人、心绪宁静、人人互帮互助即为天堂;心中无爱、无他人、充满愤恨、人人损公肥私即为地狱。因此,翻阅中华5000多年不间断文明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同甘共苦易、共享荣华难。因为,面对困难人们很容易团结协作,面对消费财富分配人们却很容易被“利己”的本性打败,比如我国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想要善终极难。
货币,现代人类一切社会消费物资支配权益交换过程中的价值计量、扭转、储值工具,是不同人类社生产劳动分工协作行业实现社会消费物资互换的中间媒介、是个人生产劳动创造财富的保存手段。贝类、珠宝、玉石、铜-铁、金-银等实物货币都深受人类彼时的开采冶炼技术限制&这些货币本身笨重,大宗物资、大规模交换使用依然不够方便。因此,北宋年间我国率先使用纸质货币交子,之后不断改进完善形成如今国家主权信用货币供给体制。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当人类维持生存所需的综合消费物资被标定、以货币为基准进行使用价值轮换之后,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儿便成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常态。因此,现代人类城镇生活环境中,所有维持个人生存的消费物资都必须通过购买才能获得使用权,比如饮用水、粮食、住房、被服、土地......
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
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耶弱不禁风雨
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
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
同舟嘛共济海让路
号子嘛一喊浪靠边
......
人类社会诚如“诺亚方舟”,每个人都是方舟之上的一员,并且只有每个人精诚协作才能引领方舟驶向和谐繁荣之岸。但是,当人类社会中的帮工行为被金钱购买所替代,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协作便不再有“人情世故”,人与人之间所谓交情更是变得不值分文。所以,人情世故“冷漠”的起点:商业化。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