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身份的发展
尽管联盟身份解决了部分信息孤岛的问题,简化了用户的登录。但实际上,中心化身份依然面临使用上的问题。比如三方登录后仍需要手机+验证码的验证,再比如身份数据被少数机构掌握,常常因为客观/主观的问题导致敏感信息泄露。
*图源:IT之家
因此,去中心化身份的概念被提出,由DIF、W3C这样的机构试图建立去中心化身份标准,但早期的定义更多是单纯通过加密学来建立身份验证系统。最早开始探索去中心化身份实际解决方案的一批项目中,最知名的当属微软。但更多的还是一些区块链项目,例如本体Ontology、ENS等等,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主攻加密学技术,研究去中心化领域,更容易将数字身份与加密技术结合。比如本体本质就是区块链公链,但围绕“去中心化身份提供协议层与应用层。
*图源:W3C
目前,去中心化身份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趋于成熟,部分解决方案已经开始应用于实际项目或者平台,比如Mirror集成ENS、ROCKI集成本体ONTID。
去中心化身份最关键的功能就是成为身份凭证,但早期去中心化身份更多是数字+字母组成的字符串,无法被用户记忆乃至使用,这也是ENS被推崇的关键原因——简单的“XX.eth”更能够让人记忆,并且该去中心化身份还能链接更多数据,比如推特、邮箱等等。
*图源:ENS
但该领域的发展并没有止步于此,更具象化的去中心化身份项目正在被不断探索,比如POAP、ProjectGalaxy正在探索另一条去中心化身份的道路——这些项目将为去中心化身份提供一种符合用户社交新方式,NFT凭证。
*图源:POAP
比如POAP,其本质是为参与活动的用户提供一个NFT作为参与凭证ProofofAttendanceProtocol。拥有该NFT,就等同于持有者的活动参与者身份。而NFT又是一个具象化以及带有社交属性的产品,用户可以将其添加到自己的Wallet、推特等,作为身份资料的一部分展示。
但不管使用途径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去中心化身份可以提供持有人的可信身份凭证,并且该凭证由持有人自主管理与所有;同时,基于去中心化身份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不仅被去中心化账本记录,保证信息真实性。
结语
从中心化身份,到联盟身份,再到去中心化身份,不仅代表了身份的发展趋势,更是代表了人们对于网络或者说身份数据的态度——自主权的追寻。所以,去中心化身份的诞生与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而接下来如何更好的与去中心化社交网络结合,将是去中心化身份的下一个发展点与爆发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