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Facebook 的隐私泄露事件之下,DID 或许值得我们予以关注_ACE

10月4日晚上,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出现大规模宕机,据传超过15亿Facebook用户的数据正在一个流行的黑客相关论坛上出售,数据包含用户的姓名、电子邮件、电话号码、位置、性别和用户ID。

其实这也不是Facebook等第一次爆出如此严重的用户隐私信息暴露的事件了,今年4月份,Facebook的服务器就遭到了攻击,导致3天内被曝光了5.33亿用户个人数据,其中涉及106个国家和地区,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户在脸书的账户名、位置、生日以及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极其详尽。

在这种背景下,与传统账号模式不同的去中心化账户体系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全新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什么是DID?

在传统互联网世界中,我们已经熟悉了诸如手机、微博、微信等一个个以账号形式存在的互联网身份,这些不同生态条块分割的身份都由一个个对应的中心化互联网服务商管理保存,也由此无法避免对应的中心化隐患。

Facebook子公司Calibra将于年底前在爱尔兰招聘50人:Facebook仍在爱尔兰积极招聘数百个职位,并打算在2020年底前为旗下金融服务子公司Calibra招聘50个新职位。在许多企业因Covid-19危机而裁员之际,Facebook表示,其爱尔兰业务对该公司仍然“至关重要”,并计划继续在爱尔兰投资。据悉,Calibra于去年成立,旨在为Facebook支持的Libra加密货币项目开发数字钱包。该公司已经在都柏林组建了小团队,但现在打算大幅扩大规模。计划的50个新职位中,一些职位目前已开始接受申请。招聘速度部分取决于Libra项目能否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爱尔兰时报)[2020/4/20]

除了这些服务节点有权关闭我们的账户,并使我们同时丧失多个站点的身份之外,更严重的是集体的隐私泄露问题——中心化的架构注定其隐私泄露几乎一旦发生就是无法避免的大事件。

而DID,也即去中心化身份体系,则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让数字身份真正成为用户自己拥有并支配,就像我们把身份证、护照、户口本这些纸质文件放在自己家里小心保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一样,不再有任何中间人完全拥有用户的身份和数据,可以较好避免上面的困境。

燕谷坊集团与新华网正式签约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溯源平台:6月9日,新华网与燕谷坊集团就“溯源中国·可信品牌赋能计划”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据悉,目前,溯源中国平台融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物联网标识体系、区块链加密彩码、5G+XR富媒体以及智能社交数字营销等先进技术,打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环节。(东方网)[2020/6/11]

具体来说,在DID的框架中,个人可以拥有一个包含所有这些信息并单独管理的数字身份,而不是由多个集中式提供商管理多个数字身份,同时无需信任第三方对其进行保管,未经所有者明确同意,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这些身份用于任何目的。

我理解它就是真正把个人的隐私权、数据权交还给每一个人自由掌控,不再像当下互联网巨头那样手握本该属于用户的隐私、数据,自己去融资、上市、进行杀熟等商业活动,而用户作为贡献者却并没有享受应有的回报。

所以在Web3.0时代,借助DID用户将对个人的身份和数据拥有更多控制权,虽然区块链不是DID技术的必选项,但区块链技术能够助力于DID,避免很多争端问题的发生,且能够以更低成本维护数据的可信性。

声音 | 杨锦:Facebook Libra的合规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今日在《2019中国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创新应用高峰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应用研究中心、火币Labs负责人杨锦炎谈到中国的区块链政策和法律风险。首先,他概述了Facebook发币的合规风险,并表示其合规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对方把基金会放在瑞士,虽然来自美联储的直接冲击小一些,但是需要当地瑞士证券牌照、支付性的牌照,如果涉及全球的资产抵押,还需要相关的牌照,例如信托牌照的抵押。除此之外,Facebook还需在反、KYC上多做努力。杨锦炎说:“这里面的法律挑战,是需要重视并且妥善处置的”。同时,他认为,2017-2018是区块链监管的大年,各国都完成了布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政策将区块链领域纳入到传统金融监管体系中去,美国通过STO政策的准备,将发币行为纳入到证券体系中。[2019/6/23]

具体来讲,基于区块链的DID方案具有3点优势:

个人数据所有权

基于区块链避免了身份数据被单一的中心化权威机构所控制,每个用户的身份由其所有者自己控制,个人能自主管理自己的身份,不需要依赖于提供身份的应用方。

动态 | 印度交易所Zebpay CEO:Facebook的Libra计划将使BTC得到更多用户:印度交易所Zebpay首席执行官Ajeet Khurana19日发推表示,随着Facebook正式发布Libra白皮书,10亿新用户将了解到加密货币的优点,当这一变革发生时,基于区块链的公共令牌如BTC,也将更容易被更广泛的受众所接纳。[2019/6/19]

完全的隐私权

用户不再需要通过电话号码、身份证等信息注册账户,用户使用去中心化身份意味着用户的隐私将不会再被中心化的平台窃取并通过这些数据去作恶,造成像我们经常遇到的交易平台客服之类的骚扰。

便捷性

用户只使用一个去中心化身份就能够访问并参与区块链的项目,这降低了用户进入区块链世界的门槛,另外还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就像我们目前用MetaMask钱包就可以登陆、享用几乎所有的DeFi、NFT等DApp应用服务,而在传统的互联网生态中,我们却拥有微信账户、网易账户等一个个条块分割的账户,这也是Web3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

DID可以赋能哪些区块链场景

FPT Software宣布与Factom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FPT Software宣布与Factom(FCT)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FPT Software希望整合区块链技术来加强他们的数字和产品工程,双方将共同致力于通过Factom Harmony提供区块链技术平台的计划。FPT Software是一家位于越南的全球性软件外包和技术公司。[2018/4/13]

简言之,DID本身就是致力于整合已有的、尽可能多的每个用户的身份信息,创造一个不局限于任一割裂平台的数字身份,这样的数字身份也将最终超越Web2.0上的云端身份,跨平台身份,实现一个全面的个体身份认知体系。

而DID的信息聚合后不仅能够带来上述的优势,同时也可使得用户的数字身份更加丰富和立体,甚至可以衍生出一站式解决获取不同区块链网络DID数据的方案,聚合用户在不同区块链中生成的身份数据。

最直接地,对目前咱们区块链用户来说,个人链上的资产、交易记录、行为数据等也都相当于一座「沉睡的金矿」,其中的隐藏价值并没有一套成熟的信用体系去将其挖掘并量化,从而使得大家在区块链和数字资产上积累下来的信用基本处于浪费状态。

不过DID在目前的区块链世界中似乎面临着和现实世界相似的「条块分割」困境:虽然从资金体量、用户数据层面看,以太坊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但波卡、Solana、Terra等其它区块链也并非可以直接忽略,而目前不同链彼此之间留存的数据就像一个个孤岛。

所以如果在DID搭建的过程中仅仅将眼光放在以太坊上无疑是不公平的:譬如除了一部分资金在ETH、BSC等公链上进行,还有一部分可能在Solana、Terra链上进行“耕种”。

那在这种情况下,仅以ETH上的资产状况和行为数据来评判个人的链上信用,无疑是有失偏颇的。尤其是在目前各家发展体量都不断膨胀的背景之下,结合不同区块链上不同角度的信息,往往才可获得更全面、更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基于DID的DeFi、NFT等DApps完全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例如具有良好偿债历史的实体可以从抵押品较少的借代平台获得贷款,或者新的DeFi项目可能会阻止机器人利用其针对人类用户的空投等等充满想象空间的新用例。

譬如参照芝麻信用分体系的诸多评判维度,根据链上的资产状况和行为数据等最直接的考量因素享有信用权益——在DeFi抵押借代中,利用个人链上信用获得抵押率折扣等等,这种情境下DID就是很多DeFi产品服务的基础支撑。

并且DeFi世界的无抵押信用借代只是一个很典型的小例子,在DID加持下,普通用户链上数据的价值不再沉睡,可以基于身份和信用为杠杆体验更多的DeFi产品服务。

DID的「新基建」属性

信用一直是门大生意,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核心驱动就是信用要素,现代金融本质上也都是构建在信用之上的各种衍生玩法。

在DeFi体量已经突破1100亿美元的背景之下,接下来的新一波爆发注定是在DID基础之上。所以如果区块链网络中实现了身份信用,就可以催生出大量的金融产品,从这个角度讲,DID其实就是在其中扮演关键的「新基建」角色。

与此同时,传统互联网巨头也一直没有停止它们自己的布局,自DID诞生以来,万维网联盟(W3C)就开始了DID的规范制定,目前微软、IBM等都提交了各自的DID协议方法,并相继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微软

2018年2月,微软宣布将DID作为公司的区块链战略切入点,同年10月发表《去中心化身份》白皮书。

随后2019年5月,微软发布了ION(IdentityOverlayNetwork,身份覆盖网络)的去中心化身份(DID)网络的早期预览版。业界人士认为,如果微软把DID功能预设到微软的硬件产品中,很有可能像当年Windows95操作系统一样,起到广泛的普及作用。

IBM

IBM也布局了多个与分布式数字身份相关的项目,其中包括IBM与HyperLedger共同发起的Indy,HyperledgerIndy的项目Sovrin是企业级方案的先行者,对于企业需要立刻部署基于开源技术的DID具有优势。

IBM与SecureKey以及加拿大数字身份生态系统成员正在搭建的区块链身份验证网络,Visa也于2019年第一季度与IBM联手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识别系统用于改善跨境支付安全。

小结

总的来看,除了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布局之外,目前区块链行业中探索DID去中心化身份的配套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多,作为Web3.0时代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DID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是行业的关键「基础设施」。

从去中心化的身份框架,到数据管理应用,再到数据交换平台,基本可以在逻辑上形成闭环,从而让用户彻底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去中心化身份,掌握自身数据,有效地利用和发挥数据的价值,为更多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奠定基础。

或许在Web3.0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的背景之下,DID正开始构建一个基于个人身份的全新网络体系与创新玩法,让我们持续予以关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6:7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