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C:关于中国艺术的“现代性”,来这个四周年收藏大展寻找答案_zec币有前景吗

撰文|邱书婉

来源|界面艺术

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表达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高级方式。我们通过艺术去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变化。但艺术的发展有时候是线性演变,有时候却是非线性突变。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百年进程中,中国艺术就是在演变与突变的不断交织中发展了自己的“现代性”。

回望历史,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如何与社会现代性发生共振?它又是如何与世界艺术的“现代性”发展相融合?近日,上海宝龙美术馆“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展览以追溯中国百年艺术现代化之路,以艺术如何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共振为主题,通过对视觉现代性中国道路的梳理,最终以六个主题篇章的方式,勾画出中国参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脉络。

作为宝龙美术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藏展,气势不凡,诚意满满。展览作品时间跨越百年,展出了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五十余件艺术精品。此外,本次大展还特别邀请了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作为总策展人,当代艺术策展人、评论家与撰稿人孙冬冬为策展人,以及阿那亚“孤独图书馆”建筑师梁琛担任空间设计,从主题内容到展陈形式力求为建馆四周年完成一个具有学术梳理和研究属性的收藏大展。

一、进入历史理解当下,“在前进中回望”

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发展脉络围绕着两条线索不断提升:一是以黄宾虹、齐白石为代表的艺术家在传统的艺术价值中建构自我的现代审美理想;二是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画家学习西方的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倡导“中西融合”的现代审美范式。

本次展览是宝龙美术馆的收藏史展,空间上展品从中国出发辐射全球,时间上从19世纪中期涵盖至今。展览名称“现代的脉动”所意指的就是在近百年的现代历史进程中,艺术和艺术家不但没有缺席,而是时刻在场——无论战争与和平、饥荒与富足、全球与本土、创新与传承,这些伴随着现代而产生的词语均被囊括在这场艺术大展中。

推特CEO敦促捐赠比特币以结束尼日利亚警察暴行:Twitter和Square的首席执行官Jack Dorsey敦促他的追随者为结束尼日利亚警察暴行的“endSARS”事业捐赠比特币。他所链接的加密捐款网站由一群尼日利亚女权主义者经营,他们通过抗议、筹款和社交媒体与的反抢劫特别小组(SARS)进行斗争。[2020/10/15]

宝龙美术馆的收藏以中国近现代美术作品为重要学术支点。本次展览共设计了六个主题篇章,分别是“内在的现代”、“普遍的世界”、“流动的形象”、“时间的涡流”、“自性与共情”、“范式与时势”。其中“内在的现代”、“自性与共情”、“范式与时势”,从中国当代艺术、传统山水画的范式变化到西方油画新形式的引入,呈现了中国艺术的百年发展情况。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内在的现代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自在与共情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范式与时势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最早的作品从齐白石1931年前后创作的经典《山水册》开始,整个展览犹如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观众能依次看到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吴湖帆再到留法的吴冠中、颜文樑、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常玉等永载艺术史的名字,接着视觉延伸到以中国精神回应世界艺术语言的代表性现代艺术家,如陆俨少、钱松喦、艾中信、宋文治、谢稚柳、黄胄等,最后到如今还活跃在艺坛的冷军、蔡国强、黄宇兴、田学森、丁乙等中坚力量。中国艺术的魅力和传承精神在展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产生一种时空呼应,这三个篇章中还穿插了部分西方艺术家作品,同样也很精彩。

IBT第七轮认购结束 认购总量为5261594.11USDT:据官方消息,社区化数字资产平台i网平台通证IBT于今日17:00结束第七轮认购,认购额度为38000000 IBT,总认购金额达5261594.11USDT,参与抢购人数达到27635人,下轮认购将在5月15日15:00开启。

据悉,IBT作为i网的平台通证,可在i网内部以及i网生态体系下的多场景使用,成为i网生态体系的重要流通枢纽,持有IBT的用户可享受i网全生态的相应权益以及享受i网持续回购销毁带来的稀缺性和价值提升。更多详情请关注i网官方公告。[2020/5/14]

齐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册》

为了让观众能够通过主题的设定感受中国艺术现代性的发展过程,策展人孙冬冬介绍到:“展览首先做了一个全景时代勾勒,从革命时代、建设时代、改革开放再到全球化时代。让观众进入到一个历史进程中,然后去理解当下。”因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诉求从一开始就包含了爱国意图与救国实践,是在与国家、社会的现代化共振中,逐渐展开与内在化的过程。例如,油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媒介形象的转变、现代美术教育机制的建设与确立,都旨在以“西学”的新思想、新文化改造旧中国的文化。而这些原本从西方引进的“非传统”元素,在历经中国剧烈的、革命的、曲折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后,如今早已内在化为中国艺术自己的现代性经验,成为在前行中反复回望的传统。

颜文樑《南湖旭日》

在展陈方式上,并非完全按照时间线索进行展品陈列,而是运用了对话、混搭、专题等多种手法。比如“内在的现代”单元的主题叙事中,颜文樑的《南湖旭日》放在了展览的序幕作为起点,但背后空间展出的是蔡国强的《没有我们的外滩》,两件作品虽然都是风景画,但背后都有所隐喻。南湖代表中共的成立,外滩曾经是殖民化的象征,现在却是全球化、开放的象征。两件作品形成一种对望关系。观看的心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日常细微的变化,来源于国家百年的变化。

莱特币现金(LCH)主链内测结束:2018年1月1日,莱特现金(LCH)主链内测结束,主链正式上线的时间暂定于1月15日。[2018/1/2]

蔡国强《没有我们的外滩》

用空间调动观众的身体,通过在不同的情景中观看同一件作品,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加强对展览和作品的理解。在不断前行中回望,是“内在的现代”单元反复提示的空间意象。“我希望观众在看展览的时候,更多是带着辩证的观点去看。往前看也需要回看,边走边看,才能知道从哪里来,中国道路是边走边看,反复探索。”策展人孙冬冬说到。

二、辩证看待个体与世界,“开放总比封闭好”

以艺术为媒介,从中国出发,宝龙美术馆的视角是从中国时间向世界空间的扩展。“普遍的世界”和“流动的形象”作为两个主题篇章,多是千禧年之后创作的作品,几位中国的艺术家如周春芽、屠宏涛、赵一浅、丁雄泉、季鑫、黄胄、谢稚柳等与国际前沿艺术家,如草间弥生、安塞姆·基弗、乔治·康多、KAWS、村上隆、达米安·赫斯特,策展人将他们的作品进行了穿插呈现,提供了两条视觉线索,在空间里进行思想对话与观念碰撞。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普遍的世界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其中“普遍的世界”提供了一个辩证的形象世界,讨论的是在全球化时代里个体与世界的一种辩证关系。个体生命世界的塑造无法脱离具体的时代、社会、身份以及生活环境等外在条件的影响。而世界这一抽象概念的形成,又是无数个体具象生活的聚合。特别是在网络时代里,信息的高速流通传递,已经改变了人们对自我内在精神世界的认知,观看世界的角度,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世界的概念也在随之发生改变。透过艺术家的视角,策展人希望观众能收获不一样的感受去理解当下的生活。

周春芽《艳阳天》

展厅从这一主题出发,将空间做了分割,并将中庭设计成了一个宽阔的广场,犹如一个斑斓的万花筒,以点辐射点的方式,放射式的“网络化”观看视角,观众可以站在广场中心,自由的选择进入一朵花里,探索美术馆的空间的无限想象。

达米安·赫斯特《血漪蛱蝶》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世界里,策展人孙冬冬说到:“国家的地位影响文化的输出。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必然是对世界文明有贡献的。过去一百年,忙于应对时代的迅速变化,如今需要捡起之前丢掉的东西。文化自信不是莽汉,而是偏向内在性,去思考现代化进程中的得失。同时这种自信是在开放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封闭,开放永远比封闭好。”

草间弥生《无限网OPQA》

而“流动的形象”,呈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的形象”,与“普遍的世界”产生对照和呼应,用以提示全球化时代的流动性特征。作为生命形式纪录的“形象”,一直是作为人类观察自我的一种方式,不管是自我画像还是群体画像,一直是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从看到一幅钟馗像——由老一辈艺术家黄胄、谢稚柳、程十发、俞致贞、刘海粟共同创作的《驱邪纳福》,到80后画家季鑫的《湖畔》、90后画家郭玉蛟的《清晨》,再到KYNE的《无题》、KAWS的《峰回路转》,表明形象在传统和当下之间,仍旧存在强大的生命张力。

黄胄、谢稚柳、程十发、俞致贞、刘海粟共同创作的《驱邪纳福》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流动的形象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流动的形象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流动的形象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当下全球化背景之下,全球性力量不仅加速货币与商品的流动,也在加速人的流动,与之对应的人文景观和形象也在随着改变,资本与市场的扩张以及渗透也改变着艺术表达方式。“今天的中国艺术家更多是思考个体与世界的关系,而不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当下,相比于面对宏大的话题,我更愿意讨论艺术家如何展现中国人在艺术中的精神世界。”策展人孙冬冬谈到。

为了增加观展的效果,整个展厅还做了特别的流动性空间设计,让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看,产生一种别样的体验,让空间与作品相得益彰。

三、历史在回旋中前进,“期待再次重逢”

收藏是确认历史时间的重要方式。展览通过对艺术家、作品相关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与研究,与社会进行文化价值共享、拓宽美术馆的边界,使从生活中来的艺术回到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身边。

“时间的涡流”单元,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样本空间,也是本次展览的时光隧道,中外古今的绘画作品在此汇集,使得绘画超越了文化与时空的局限。绘画作为一种制像术,是人类发明所共有的外化记忆的媒介方式,有时表现为集体的记忆,有时凸显的是个体的回忆,它们彼此交错,共同构成了生命与时代的螺旋,等待在下一个新的世界与后来者重逢相遇。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时间的涡流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在旋转上升的空间里,漫步欣赏完这些跨越百年历史的中西精品,仿佛也是对中国艺术现代性发展历程的一次再回顾。正如策展人孙冬冬说到,“这些非常精品的小画,能感受到藏家对艺术趣味的判断,以及如何理解世界。展陈方式非常亲切也非常感人,相比于7、8、9厅的宏大,这里回到一种舒适的观赏状态,也是最欣赏喜欢的艺术与人之间的关系。让我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这种不是来自于社会责任,而是来自个体。”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时间的涡流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时间的涡流展区,宝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

刘野《第二个故事》

“现代的脉动”虽然从历史走来,却预示着向前的未来趋势,“脉动”彰显出艺术自身和它所处的时代背景的活力。宝龙美术馆作为上海的一座民营美术馆,以海纳百川的海派精神,开放、包容、自信的大都市气质,彰显了艺术的恒久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推动当代艺术发展”,是创始人提出的创立宗旨,也是宝龙美术馆开馆四年来始终践行的准绳。而四周年收藏大展正是宝龙美术馆积极参与当代视觉文化史建设,活跃在与时代共振的创造性图景前沿的努力。

正如总策展人张子康在展览前言中写到:“从六大线索回溯宝龙美术馆的收藏谱系不难发现其总体特征,其本土行动和全球视野使美术馆成为中国现代民营美术馆的一个样本,收藏是对于艺术和历史的致敬,更是饱含美术馆对于文明的敬畏,尤其也体现出美术馆背后企业对于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文化野心。”

而宝龙美术馆所在地上海亦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源地,宝龙收藏大展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从19世纪走来,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

机构介绍

上海宝龙美术馆是在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健康先生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精神指导下创办,是集中展示近现代及当代艺术的综合性美术馆。宝龙美术馆的创立目的,是让更多人民群众领略文化魅力,通过对美的欣赏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内涵,树立更高的理想追求。作为一家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民营非营利美术馆,上海宝龙美术馆着力于通过艺术展览、学术交流、公共教育等全方面活动形式,让美术馆成为最佳的文化艺术展示和交流平台。

上海宝龙美术馆不仅开放性地构建中国自近现代到当代的美术体系,还特别着眼国际化艺术展事,倾力构筑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汇的艺术舞台,推进国内外艺术家、艺术机构的紧密互动,让美术馆成为联通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延伸阅读:

从民国走来的艺术先驱们

如何欣赏山水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2:87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