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1997年,中行查账发现周总理存有46万“私房钱”,真相如何?_ELA

作为新中国的奠基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并不注重物质享受,一生勤俭节约。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是周总理一直不改初心,在他担任总理的26年间,他只买过三双鞋,有一次身边的工作人员自掏腰包为他买了一双新鞋,周总理很不高兴,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教育。

周总理勤俭节约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1997年,中国银行在内部清理账目时,发现周总理的账户内有467000元人民币。

这一笔巨额财富是本息相加的结果,30年前存入的是1.2万英镑,经过调查后,事情的真相令人泪目。

神秘来款

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理,专心国家事务,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工资,而周总理家的支出也都是些日常生活费用,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到周总理去世时,他和邓颖超的夫妻共同存款只有5709元。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他生前留下遗嘱,不开追悼会,不搞特殊,不保留骨灰。后来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还是为周总理召开了追悼会,是生者得以尽哀思,而其他两条遗嘱可以保留,周总理的寿衣是他以前的旧衣服,骨灰盒也是最便宜的。

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乘坐飞机把周总理的骨灰撒向山川大地,而骨灰盒也被保留了下来,1992年邓颖超去世时被再次使用。

周总理作风勤俭是深入人心的事情,因此中国银行工作人员认为,周总理的这一巨额存款,一定大有渊源,就迅速向中央领导报告了这件事,中央也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毕竟关乎周总理的声名,因此要求彻查。

调查结果显示,这笔英镑是在1967年存入的,在当时相当于八万多元人民币,数目不菲,而这笔钱的来历也十分神秘。

1967年,周总理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里有1.2万英镑和一句“捐献给国家,支援国家建设。

这样的爱国热情让周总理十分感动,但他对工作人员表示:“精神可嘉,但个人的收入交国家,国家不能收!”所以这笔钱是一定要退回去的,但是没有寄件人的姓名,给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于是周总理便委托中国银行代为保管这笔钱,等到查出收件人后,就把钱退回去。

这笔钱就在银行中待了30年,直到1997年才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后,经过多番合作调查,终于出了结果,当年的捐款者是刘本昆和刘道蕊夫妇。

英国姑娘

刘道蕊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名字,但其实拥有这个名字的是一位英国姑娘,她原名多利。1940年,在德军长达十个月的轰炸之下,英国伦敦十分动荡,失业的多利到中国银行的伦敦分行工作。

伦敦分行负责中国银行多个地区的业务,是当时中国在外的主要银行之一,当时多利在银行负责向中国的海员发放工资,这些海员们觉悟不高,拿到钱就开始挥霍,多利知道中国也正反抗着侵略者,和英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因此她对中国有着深切的同情。

多利劝说那些海员们不把钱挥霍在无意义的享受上,而是把工资都存下来,捐献给中国,而多利自愿负责帮助他们办理汇款。转眼间多利就在这里工作了四年,因为态度认真负责,她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1944年,中国的抗战进入了关键时期,中国的社会组织也在伦敦分行设置了募捐箱,寻求国际援助。而多利发现,募捐箱的负责人在拿募捐事业敛财,私自挪用捐款,她就把募捐箱撤到柜台底下,这样想捐款的人就只能通过红十字会渠道,避免捐款被挪用。

少了敛财的门路,主持募捐的国民党官员十分愤怒,要求伦敦分行的领导解雇多利,银行的行长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迫于压力,同意解雇多利。

不过最终多利还是留了下来,因为同事刘本昆挺身而出,坚称多利是清白无辜的,刘本昆是出色的员工,他的话含金量很高,所以此事不了了之,多利也因此保住了工作。

因为这件事,多利和刘本昆的关系拉近了不少,他们相识相知,最终相爱,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多利还把名字改作了刘道蕊。

真相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无数流落海外的有识之士见到祖国的新模样纷纷回国,为建设祖国发光发热,刘本昆也有了这一想法,但是他已经组建了家庭,就要对家庭负责,不可能把妻子抛在一边。

刘道蕊当然看出了刘本昆的反常之处,在她的追问下,刘本昆向妻子吐露实情。

刘道蕊理解丈夫对祖国的思念,最终她决定放弃英国国籍和丈夫一起回到中国,取得中国国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1956年秋天,刘道蕊才有了中国国籍。

万事俱备,刘本昆就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回国,1967年,申请终于通过,刘本昆夫妇动身回国,在回国前他们决定把伦敦的房产卖掉,卖房得到的钱和他们的其他财产汇成了1.2万英镑,寄给了周总理。

既然查到了捐款人,就应该把这钱还回去。当年的1.2万英镑,已经成了四十六万七千元人民币,是笔巨款,但此时刘本昆夫妇却坚决不收,当时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只靠着微薄的养老金生活,刘本昆还生了病,住在医院,这笔钱无疑是及时雨,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但在他们心中,这笔钱是国家财产,就应该交给国家,他们不能拿。

小结:

勤俭节约,重视精神而非物质享受,这是周总理和刘本昆夫妇的共同特点,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无产阶级的一个写照。

为了我们壮丽的事业,革命前辈前赴后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把自己的所有献给了社会主义,献给了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也并不过时。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31ms0-2:30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