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全国划分了17个自治区,而在主体疆域之外更是有休达和梅利利亚两块飞地,只不过因为其主要疆域内以17个自治区为中心,所以总是带给人一种西班牙是个"完全"由自治区组成的国家的印象,实际上,西班牙行政区划包括中央政府、自治区、地方政府三级。
相信你也会疑惑,自治区通常是在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或者民族结构比较复杂的国家才会出现,但西班牙国土面积仅仅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怎么全国都划分成了自治区呢?
一、全国都是"自治区"?
在中国,行政区划中的自治区指的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地为基础,在地方上建立起相应的自治机关,由各个地方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让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
但在西班牙,自治区与中央政府在职能上是互相分工的,中央政府专属的职能包括外交、国防、电信等大的行业部门,而自治区政府则更多的是偏向于农林牧副渔、城建规划等具体的领域。
当然除了分工之外,中央政府与自治区政府也有着相同的职能。总得来说,从自治区主要负责情况的特点上来看,西班牙的自治区似乎另辟蹊径。表面一看,西班牙的自治区似乎很是合理,但如果考虑到西班牙的实际情况,或许你就不会这样想了。
西班牙不仅领土面积不大,而且民族也不多,主体民族卡斯蒂利亚为实现伊比利亚半岛的统一,用联姻的方式将几个少数民族相联合,而这几个民族的人口几乎占了西班牙99%的人口量,因此在西班牙多民族的这个理由也是不成立的。要知道中国14亿人口,55个少数民族,才5个自治区。
既然西班牙既不是因为领土面积广,也不是因为多民族,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西班牙在主体民族卡斯蒂利亚聚居地区建立起这么多自治区呢?
二、为何成为"自治区"?
其实西班牙之所以对建立自治区这么热衷,这跟他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
01:自治民族观念
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东北部是比利牛斯山脉,西侧的大西洋,因为山脉阻挡,故而西班牙与欧洲大陆往来较少,但南侧却只与北非相隔直布罗陀海峡,这也造成了西班牙极易受到北非的干扰。
伊比利亚半岛的早期历史与环地中海居住地区历史区别不大,都是有着被殖民的历史。来自北非和东南欧的强大国家人经常会运用武力的手段企图征服伊比利亚半岛,终于在公元前218年,罗马人终于将其收入囊中,这块土地也就成了帝国的边远行省。
与其他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邦国一样,这里的人也不得不被迫接受着优势文明的输出,这时候这块土地上强烈的独行倾向并没有被开发出来,而且当时这里的其化形态也与人们所知的西班牙文明形态有着很大的不同。
甚至那时这块土地的首府也不是巴塞罗那,而是如今的次级城市塔拉戈纳。一切都从罗马帝国衰落开始有了很多大的改变。
起初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班牙只是作为一个边远行省存在,接受着罗马帝国带来的文明。跟欧洲大陆居民一样,这里的人也是信奉基督教,甚至在公元前19年后,在罗马帝国500年统治下,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人也被彻底"拉丁化"。
5世纪初时,罗马帝国中部分哥特人叛变,横扫已经油尽灯枯的罗马帝国,而伊比利亚半岛作为边远行省的边远地区,也逐渐从帝国管理系统中失控了。就这样,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日耳曼人中的一支——西哥特人在饱尝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之后也在帝国的默许之下,选择进入伊比利亚半岛上生存了。
在民族融合中,西哥特人对基督教的领悟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更是在后来将基督教定为了国教,就这样在罗马文化与西哥特人的入侵下,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形成了卡斯蒂利亚、加泰罗尼亚、加利西亚等多个不同的民族。
在西哥特王国的统治下,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在那一时期国力鼎盛,其实之所以西哥特帝国能够这么快的发展,也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地缘因素,西哥特帝国地处伊比利亚半岛,扼守西北地中海沿岸的贸易通道——直布罗陀海峡,控制欧洲与北非贸易进出,自然在经济发展上就有了先机。
其次,民族因素,西哥特王国在占领伊比利亚半岛近百年的时间中,骁勇善战,直接让伊比利亚半岛脱离了罗马帝国的管控,使西罗马帝国能够独自发展,自主权大大增强。
就这样,西哥特王国管辖范围大增。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西哥特王国四周危机重重。在其统治的后期,一股来自地中海东侧东西方商品集散地的势力自阿拉伯半岛兴起。
此时的地中海东侧俨然是块肥肉,多方势力虎视眈眈,虽有东罗马帝国控制,但东边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的波斯帝国也想要分一杯羹,就这样两大帝国为争夺阿拉伯半岛爆发了长久的战争。
到8世纪时,整个阿拉伯帝国已经成为了历史上最具有扩张性的倭马亚王朝,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另一个最为强大的国家是与之遥遥相望的东方大唐。有了这样的基础,阿拉伯帝国盯上了与其相距13千米海峡的伊比利亚半岛。
西哥特王国失守之后,原有的西哥特王国贵族逃到比利牛斯山脉以南,看起来占领伊比利亚半岛的北非阿拉伯人与西哥特人之间只存在着国家纷争,但实际上二者还有着强烈的宗教冲突,基督教徒与北非阿拉伯人之间战事连连。
逃离的西哥特贵族与伊比利亚半岛上因为宗教政策压迫的西哥特人在宗教的旗帜下,开展了艰苦的失地收复战争。在这一过程中,西哥特人也逐渐在那里重新建立了信奉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加泰罗尼亚等王国。
后来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选择联姻,以强大基督教,通过联姻,这两个国家也成为了基督教中最强大的国家,但因为各种原因,两个国家还是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联姻从来不只是局限于一代,后来的两个王国也一直保持着联姻的传统,而到了1469年,两国再次进行联姻。因为两国实力悬殊,所以在十年之后,两国进行了联合,虽有明确控制权,但还是各自管辖各自国家。
至1492年,北非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格拉纳达陷落,西班牙完成光复与统一。而西班牙也因为一直以来自治的民族观念而形成了双王领导下的松散联合,其推行的自治政策更是进一步的导致了各王国之间各自为政,甚至在西班牙王国之下的各个王国都会征收过路费。
其实从西班牙悠久的历史中,这种民族自治观念由来已久,从西哥特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开始,这块土地就有着民族差异的因素,而到信奉伊斯兰教的北非阿拉伯人入侵。
两个宗教之间的歧义彻底激发了半岛矛盾,让宗教信仰极强的西哥特人成立了不少小的王国,而这些王国在西班牙成立之前的强烈独立性,也影响了后来西班牙数百年的生活,西班牙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也是一直在博弈。
02:中央集权与地方民族主义
但凡是帝国就一定会想办法加强自身中央集权,这点上西班牙王国也不例外,统一之后的西班牙王国因为地处地中海自然对大西洋虎视眈眈,再加上葡萄牙海外扩张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深深刺激了西班牙国王的心。
这一代西班牙国王想的早已不是通过联姻这种手段赶走北非阿拉伯人,而是拥有一个真正有凝聚力的西班牙王国。果然从来不能高估统一对于民族国家的影响,很快西班牙国王就想到了好办法,原本在欧洲大陆普遍存在的地方主义也在西班牙显得尤其厉害。
在16-17世纪,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境内,卡斯蒂尔、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等各个小王国,都有自己的等级会议和总督,拥有着极大的自治权,甚至可以说,西班牙国王对其约束时少之又少的,最重要的是,各个王国之间法律、货币和税制也是独立的。
三十年战争期间,西班牙国王终于下定决心揽回权力——全国征税,但自由惯了的各小王国人民又怎么会听他指挥?他的举动直接激起加泰罗尼亚人的反对,而卡斯蒂利亚更是将军队开往该地,试图一决胜负。
在三十年战争之后,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看到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危害,而为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发生,他取消了反抗地区的自治立法等特权,这也让西班牙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步入了正轨。
尽管如此,但西班牙的中央集权过程并不彻底,取得的结果也不尽人意,像巴斯克因为战争的时候效忠菲力而保留下了自治特权。
此后西班牙进入稳定时期,后来再次出现王位争夺,反抗军们又是以地方的名义向中央索要权力,试图再次维护地方自治,但战争以国王胜利告终,国王在战后进一步收回加泰罗尼亚、巴克斯等地区的自治权利,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从几百年数代西班牙国王回收权力的历程中不难看出,收权之路困难重重,这归咎于上文中提到的历史渊源,本身就是各个小王国联合而成,自身松散,各自为政,稍强加压力就会激起更深层次的民族主义,所以无论中央再想集权,也不敢迈出这一步。
03:地形
以高原为主的西班牙地势,平均海拔在600-800米,北边是长约430公里的比利牛斯山脉,形成西班牙与法国的界山。而在西班牙内部地区,穆拉森山海拔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屋脊,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梅塞塔高原是一个山脉环绕的闭塞性高原,故而整个西班牙王国与外界联系就极为不便。
对于西班牙来说,群山一直是其近代西班牙国家试图整合时面对的头号强敌。更是因为这个原因,从17世纪以来,民族市场就迟迟无法形成、生产要素及产品跨地区流动成本过高、各族群的相对隔离状态难以打破。
在国家治理的时候,加上一开始采用的小王国联合的历史传统,加之天然屏障阻隔,小王国"不服管教"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自治区的传统也就这样一直被保存下来了。
三、如今西班牙
后来西班牙在1978年将全国划分为17个自治区,自治区自此成为西班牙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这种模式也延续至今。西班牙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个全国都是自治区的国家,虽然也出现了诸如"闹独立的加泰罗尼亚",但这终究不会激起太大的浪花。
西班牙之所以走全部自治区的道路,既有着历史、地形等不得不的原因,也有着下面这些故意为之的原因:
首先,各个自治区各有特色,虽各自为政,但每个自治区都有自己本地区最强的特色,有利于地区间文化发展。其次,权力下放的缓解了中央、地方的矛盾,也发挥了地方的自主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制度从来都有双面性,但如今的西班牙发展的却也不错,这也充分说明了适合自己的路才是长久的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