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导图秀周回顾:HRE早分享的延申思考01~_BIOT币

本周在HRE微信群里听了几次音频分享,相关主题启发良多,画的导图有几张主题都和HRE群分享有关。

139《结交贵人的准备》

我现在微信里好友4000+,能称得上“贵人”的,也许十中有一就很不错了。当然有些贵人是缘分没到,所以身边贵人多寡也得看自身的人生轨迹到了哪。方向不同,所遇到贵人也不同。毕竟能彼此扶持,有缘相聚的,还得是“同路人”。所以贵人往往不需要太多,良师益友少而精更好。当然缘分不到也别强求,但不能忽视日常的自我提升。堕落的人狐朋狗友多,上进的人才会吸引同类人结伴哈。

这里有一个点还是很重要的,就是要重视一个潜移默化的概念“人品”。不同于人设,人品是偏口碑的存在,所以人品本身存在普适的认同标准。做到人人都爱的确不容易,甚至可能如履薄冰,但正是这个逻辑,才能保证影响力大的人能够更加谨言慎行,多行善举,不做恶事。

140《如何提升信息素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做个明白人也不容易。做个能带节奏的人就更难啦。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力的多少,未必能决定其影响力,但一个人的信息贡献力多少,则会因为公信力的存在而大大改变其影响力。影响力大的话,就可以享受更多科技红利哈。说白了就是有人步行,有人坐飞机,结果自然是天差之别。

提升信息素养好处多多,但很少有一门课讲如何提升,因为每个人的诉求和所处场景都不同,适合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更常见的情况是靠自己摸索。当然如果你有幸能够接触到可以借鉴效仿的“贵人”,成长效率会高很多。

141《关于企业文化建设II》

这话题自己有兴趣,未来也许还会做补充。企业文化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中,展现的形式和起到的作用都有所不同,这个其实可以延展到社群管理技巧中。

每个员工对企业的印象,源自日常工作的交流体验。组织是不是温暖积极,靠谱给力,每个人都有一杆秤。能做到皆大欢喜更好,但还有一句话叫众口难调,于是人以群分的特征也就出来了。为啥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因为老板话语权大,团队成员的构成和行事作风会受其影响。比如雷厉风行的老板,手下就难容慢条斯理的员工,而多数人都是快节奏的情况下,慢条斯理的那位也会在日常工作中被要求变频,适应不了就会被淘汰。至于行业,也的确会有对脾性的取舍。你是卖木质家具卖茶具古董的,就得有静神养气的劲儿,而不是像二手市场小贩那样东窜西颠的。这其实是商品调性吸引同质客户,客户观念倾向影响商家的情况。

所以做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而是要先读懂行业和老板,再回顾企业历史,盘点现有团队状况,接下来再考虑如何逐步提升。

142《如何做个好教练》

教练这个词跟老师感觉还不太一样。一般来说在竞技项目与技能培训中会用“教练”这个词,比如球队教练、围棋教练、骑术教练、武术教练、战队教练、驾校教练、健身教练等等。和教练类似的词还有教官和教习教头,前者军训常见,后者则是对古代武术指导军队训练师的称呼。除了竞技性特征,貌似还一个特征就是偏向于身体控制的传授多一些。

名师出高徒,好教练有着各自擅长的教导方式,但都能培养出杰出人才或团队,创造卓尔不凡的成绩。名声在外的比如NBA的菲尔·杰克逊和波波维奇、女排的郎平、乒乓球的刘国梁等等,他们要么冠以“神奇”,要么成为“传奇”。他们的“高徒”也有着类似的优良品质。如果想要做一名好教练,不妨多研究研究这些名教头的做法哈。

143《动物形容人性》

千百年来,人们跟动物共同生存,并驯服了很多野生动物,诸如三字经里的“马牛羊,鸡犬豕”这六畜还都在十二生肖有一席之地。导图里并没有提到甲鱼兔子熊等东北话粗口常见动物,还是从成语俗语的角度整理了一下。生活中的人性有忠厚有奸猾,有木讷有机敏,有桀骜有谦逊,为了借物喻人,索性扣上动物脸简单易懂,虽然动物或许比那些人靠谱得多,要不咋还有“猪狗不如”的话呢。

至于夸人,似乎用梅兰竹菊多于动物。勤劳小蜜蜂、龙精虎猛这类说法日常不太多见哈。“牛X”这个倒是很日常,还有股市飘红称为“牛市”,也许是因为农耕时代有牛的就和如今家里有农用机械差不多了哈。

144《用户社群运营要义》

有群友问有没有社群运营的书籍文章可以推荐,出名的书我就记得《小群效应》。基于这几年玩群的体会,总结了一张图出来。也许基于这张图可以搞个专栏或是系列课哈。

看有篇文章解读“社群”二字,“社”是祭拜天地的意思,比如北京的天坛地坛就是当年皇帝春天祭天拜地的地方,土地庙啥的则是老百姓供奉祭拜的所在。人类对死亡和天灾的恐惧会形成神格,于是宗庙祠堂就成了具象化的存在。古代年节祭祖也有求护佑的意思。“群”则解读为一君多羊的场景,就是总有个领头羊牵头人,所谓的“人无头不聚”哈。虽然我们有一个“去中心化”的概念在,但无条件平权也是存在bug的说。

谈及社群,2020年的国人更多想到的是QQ群和微信群。当年MSN火的时候也有MSN群来着。钉钉虽然也算IM但企业OA属性限制了自由度,也就不在此讨论范畴了。至于贴吧微博这类虽然可以互动沟通,但核心卖点并非IM属性哈。QQ群的功能说实话比微信群强一些,支持禁言,强制改群名片,设置互动等级个性称号等功能。微信群为强化自由度和私域特征,规则有所不同。如今这俩IM的应用倾向也很明显,学生党偏好QQ,上班族两个都用,但QQ偏职场,微信则24小时在线。IM的存在让手机短信功能的价值只在系统通知和身份验证体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既然了解了IM是如今社群的载体,接下来就是研究IM交互中哪些场景影响社群体验哈。一个人进群或是建群,都有新奇感的存在,所谓“首因效应”,用好这个窗口期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熟悉了社群之后,想要再利用“首因效应”也是可以的,比如引入新伙伴,开展新玩法,推荐新福利等等。其实这也是app运营的核心理念,用“情趣用品新奇特”来实现“保鲜”。当然还得注意带节奏,把控群内信息的品质,让大多数群友产生“这个群的有效信息蛮多”以及“群氛围不错”的判断。如果这俩判断被定义为“鸡肋、低端、垃圾”或是“冷清、无情、混乱、虐新”,社群就可能在走下坡路了。

社群运营话题未来我还会多分享,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持续关注哈。

145《夜班岗位盘点》

自己刚入职场头几年就是倒班的监控工程师,之后觉得还是上白班靠谱于是换岗做了运营调度。夜班的工作强度未必多大,主要是生物钟会乱,所以要么岗位门槛低,要么薪资待遇略高。而岗位门槛低的职业,未来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就像最早扫街的环卫工人有力气就行,如今都得会开环卫扫地车才行,到未来环卫扫地车、洒水车、垃圾运输车跟家里的扫地机器人功能差不多是很可能的哈。凌晨五六点出门的朋友或许见过环卫工人出勤的景象吧,也的确很辛苦,“起早贪黑”都不容易哈。

前不久直播武汉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就体现了“实时资讯报道”和“基础业务赶工”的需求哈。所以成熟的夜班岗位都还是成体系和标准化的。我之前就见识过晚上开工的流水线,好处有三:工业用电错峰省钱、机器不停产量提升/工期加快、躲开白天酷热干活效率高。

总之夜班岗位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越是高度文明的居住场所,夜班情况越明显,落后地区对“连续性”的需求就不那么迫切了哈。

导图主题回顾:

139《结交贵人的准备》

140《如何提升信息素养》

141《关于企业文化建设II》

142《如何做个好教练》

143《动物形容人性》

144《用户社群运营要义》

145《夜班岗位盘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8ms0-4:8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