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80%交易货币都是局,比特币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_区块链的几个大局

比特币监管比特币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在业界都争论不休。

有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他在谈起比特币的时候就相当的气愤,他认为比特币根本就是一场灾难,他不仅没有人在生活当中用于支付,甚至会让很多人投资以后血本无归,他觉得这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

一、比特币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前段时间在亚洲区块链高峰论坛的舞台上,BitMEX交易所创办人雅瑟.海耶斯,就跟这个鲁比尼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两个人唇舌战,比起第一天的专题演讲,这次无比你用了很多带有情绪性的一些话语,那么比特币真的有这么糟糕透顶吗?

鲁比尼一开始就批评,海耶斯将交易所总部设在缺乏监管的非洲塞舌尔共和国,因为那里监管不到位,以前房子在缺乏监管的状况下,让很多投资者都血本无归。让很多无知的人赚到了钱。

他就痛批,这是一个非常腐败的产业,接着,他的炮火更加猛烈,他表示,美国有20%的学生,因为背负着贷款,很多人都去投资比特币,结果呢,赔了很多钱。没有人管他们的死活,就好像贩只顾着赚钱,不在乎大家的生死,让大家上瘾,然后自己赚钱,所以觉得这是一个很可耻的事情。

比特币鲁比尼就指出,很多的贩,犯罪人士都通过比特币货币来进行交易,在今年G20的峰会上,各国政府都在呼吁要设立标准。我们不能让比特币向成为下一个瑞士银行,让犯罪资金在里边自由的流动。

而海耶斯则回击,“对于很多使用者来说,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好像绿洲一样的地方,让大家用100倍的杠杆交易比特币,有什么不好呢?我又没有逼你这么做。

二、比特币缺乏监管是面临的最大质疑

但是他没有直接回应对监管的质疑。他认为美国有很多高学历的银行经理人虽然说受到监管,但还不是每天都用上百甚至上千倍的资金在做一样的事情吗?比特币的意义呢,不是在于拼速度,而是让世界有个选择,更多选择的自由。

而鲁比尼批评说,80%的这种交易货币都是局,现在全世界有数10亿人在使用现金,只有很少的人在用这个比特币支付,因为比特币的转账速度,根本很难支撑大规模的支付需求。

比特币监管他指出了一个痛点,就是觉得比特币是一个投机的工具,因为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下,已经有了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些数字化的支付方式,但是这些都跟比特币没有任何关系。微信支付、支付宝都是实实在在的交易商业模式,即便是在金融设施比较差的国家,都有比比特币更好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是要还需要投资比特币呢?

海耶斯说道:他并不否认市面上已经有更方便的数字支付的选择,他说道,因为我经常去中国,也理解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什么这么好用?而且这些交易都会受到政府的监控,对于个人隐私来说可能是一件坏事。但是比特币50年以后,如果说都被谷歌阿里巴巴,这些大企业或是或者说政府掌控呢,你愿意吗?

那还意思就表示,他说比特币是通过加密开源的一些软件,增加了大家交易的隐私性,避开政府大企业的监管,也是中心化体系的缺点。而且去中心化系统确实导致交易的速度不够快。

因为隐私是非常昂贵的。比特币在支付上拼的本来就不是速度,而是帮世界上提供了多一种选择。比特币的存在就是代表着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自由,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支付系统。

可能在下一个10年会变得不一样,那些还没有被释放出来的能量,有可能在未来对世界金融体系产生一些根本性的改变。

三、比特币支付交易速度太慢,连信用卡都不如

但是鲁比尼不同意这种看法,虽然说比特币不记名,但是却有安全性的问题。因为99%的交易所都没有流动性,哪个程序员想修改代码就修改。集中化的程度,比特币的挖矿体系也非常的中性化。而比特币本来就存在很多的问题。

海耶斯则认为,目前区块链的技术发展本来本来就不是一触而就的。无论是区块链也好,比特币也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比特币是唯一不会被中央体系操控的自由的金融市场。有些人觉得很有价值,有些人觉得没用。而且薅羊毛的现象也确实存在。

比特币支付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问题,很多事情都在快速地发生改变。比特币即使现在问题很多,但是也不应该悲观的来看待这件事情。因为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让他变得更好。

鲁比尼在他的演讲当中提到,比特币每现在每一秒只能处理5~10笔的一些交易,跟信用卡每秒能够处理24,000笔交易的数量,根本就没办法比。但是呢,区块链只是发展了10年左右,就好像是上个世纪出现的信用卡,直到现在也还在不断的完善,海耶斯最后就说到,他说这个机会已经到来,如果继续想继续当恐龙,那么就等着火星撞地球吧。

文|公子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FTXChain:换视角,试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网络安全_HAI

一、简析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极具向心力,像一个漩涡一样把各种文化裹挟卷入其中,从“散”到“聚”,“和”到“合”,最终演化成为当前的样子,而这一切都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0:15ms0-7:38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