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有太多意外,太多黑天鹅。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仔细梳理2016年的财经大事件,其实没有一件是真正“过去”并画上句号了。
这些尚未了局的财经大事件,每一件都和钱袋子息息相关。不妨在2017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梳理一下那些在2017年仍然将继续演进的财经悬疑。
?一、人民币会否持续贬值,资产是否加速外流?
2016年,在一片人无贬基的论调声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2015年12月底的6.4766,一路走高到2016年底的6.9497,累计贬值约7.3%。距离破7只有一步之遥。这也使得今年中国以美元计价的GDP很可能出现罕见的负增长。
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中国也面临不断增加的资金外流压力;外汇储备不断减少。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截至今年11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为3.05万亿美元,再次减少691亿美元;2016年前11个月,中国外汇储备已累计减少了1792.93亿美元。与2014年高点相比,外汇储备已经暴跌9416亿美元。
在美元加息的背景下,人民币贬值压力有增无减;2017年的人民币会继续贬值吗?外汇储备会继续减少吗?这将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与每一个出国旅游、留学、移民、采购或者投资的人息息相关。
?二、物价开始上涨,恶性通货膨胀是否来袭?
2016年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3%,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具有先导作用的能源和工业品价格已经开始轮番上涨。2016年10月底的钢价比2015年底上涨超过42.16%,煤价近半年来的涨幅超过65%,铝价一年涨幅接近6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11月PPI同比上涨3.3%,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高。
与消费者距离更近的纸张,尤其是包装纸价格也在飙涨。截至2016年12月底,瓦楞纸的平均出厂价较2015年末涨幅超过50%。2017年环保税的推出,很可能将进一步推高纸的价格。2017年更猛烈的通货膨胀来是否会来临?消费者是否会被迫减少网购或者去超市的次数?
?三、房产泡沫能否抑制,房价会否重新飚涨?
2016年初,在去库存政策的推动下,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开始暴涨;随后南京、合肥、杭州、厦门等城市房价也开始暴涨;与此同时,一二线热门城市地王层出不穷,截至2016年8月底时,深圳、上海、厦门等地的房价与2015年底相比涨幅超过40%;合肥、南京等城市房价涨幅也在30%左右。
2016年十一国庆前后,20多个城市推出了力度空前的限购限贷政策;高层也在12月底表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多个政策组合拳的背景下,热门城市的房价涨幅大幅下降,部分城市甚至出现回落。但在中国地方政府负债超过16万亿,且大多城市是以土地抵押融资的背景下,调控政策是否会再次转向?过去十多年,房地产调控从未停止过,这次真的会不同吗?
?四、特朗普上任,中美贸易战会否升级?
2016年11月9日,网红兼房地产大亨特朗普一举击败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胜选一度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恐慌,但很快恢复平静。特朗普的核心政策是以美国利益至上;他主张在美墨边境筑墙,严厉打击非法移民;并认为中国通过操纵人民币汇率,使得中国对美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表态上台后将大幅提高中国商品关税。
美国仍然是中国产品最重要的出口国。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从来都没有停歇过,从反倾销、反补贴到针对知识产权的337调查层出不穷。但这终究只是企业间局部的冲突,过去十多年中美贸易的大格局基本上是:中国生产、美国消费、持续增长。
但2016年全世界都面临贸易萎缩的压力,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已经彰显无遗。奥巴马上任的8年中,不遗余力的推行制造业回流,美国制造业的基础重新夯实。一些美国制造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中国制造企业纷纷表态将加大在美国的投资,这很可能给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增加信心。在国内市场过剩的压力之下,外贸订单依然是众多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生存的支柱,中美贸易战的全面升级是否会发生?是否有人因此丢掉饭碗?
?五、美联储加息周期确认,中国央行会否跟随加息?
2016年12月15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美联储主席耶伦称,之所以做这个决定,是因为对目前美国经济状况比较自信。美联储预期2017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可能达到1.4%;这意味着美联储明年的加息步伐可能更快。而自2014底开始,中国连续多次降准降息,一升一降之下,中美之间的利差已缩小至2009年以来的新低。
2016年中国央行虽然没有加息,但2016年12月中旬,一年期企业债到期收益率达4.25%,与年初相比上涨接近1.75个百分点。2016年12月中旬,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集体飙涨,创下了2015年4月以来的新高。
中国央行没有加息,但市场已经在给自己“加息”了。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大国的货币政策是完全独立的,中国也不例外。如果美联储在2017年继续加息,中国加不加息?
?六、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欧盟走向解体?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最终52%的投票者支持脱欧,英国首相卡梅伦辞职,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地震,英镑和欧元汇率同时大跌。2016年12月4日,意大利举行修宪公投,最后公投被否决,这使得意大利的脱欧预期大幅升温。
目前的欧盟正烽火四起,除了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外,德法两国也将在今年进行大选。在法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并屡屡受到恐怖袭击;德国则陷入难民危机的背景下,2017的欧洲大选年还会有哪些黑天鹅?
中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已经超过中美贸易量,欧洲也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和居民重要的投资地。中国的生产者、投资者和消费者是否将会面临一个更加分崩离析的欧洲?甚至面对一个处于崩溃边缘的欧元?
?七、企业成本会下降吗?税负真的会减少吗?
“我认为美国人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决心很大,给我们抛出了很多优惠条件;调研完后,我觉得我早就应该来了,而不是一直拖在国内”这是曹德旺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的话。2016年,福耀玻璃在美国投资设厂,曹德旺从天然气费、电费、税负等方面认为,在美国生产利润会增加35%。
其实不只是曹德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不断外流;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成本的提高。目前,中国的税费名目繁杂,更重要的是,很多费用的征收并没有获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法律形式进行的授权。
在制造业本已处于微利时代的背景下,企业成本的继续上升只会迫使大量制造业企业搬离中国。以制造业投资的主力——民间投资为例,今年前11个月,民间投资增速仅为3.1%,与2011年30%以上的增速相比,恍若隔世。2017年企业成本会下降吗?税负会减少吗?
从单方面强调“依法纳税”走向必须“依法征税”,中国还需要等多久?
?八、债务违约是否加剧?
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在2016年彻底打破了。从民企到地方国企,再到央企,违约事件层出不穷。
据统计,截至2016年共有至少79只债券违约,涉及35家主体,违约规模接近400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40.68%。违约主要集中在钢铁、建材等行业。而在12月中旬,已有多家企业的债券发行被迫取消。年底发生的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更是挑战着债券交易的信任基础。
美国加息后,中国企业融资成本明显提高;而当下的中国经济却仍在持续的筑底过程中,中国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会受到很大限制。2017年的债务违约是否会成为常态?
?九、IPO堰塞湖仍在,造富机器是否提速?
股票市场在2016年其实发生了很大的转折。上半年的最惹眼的关键词是“熔断”,下半年则是IPO。
统计显示:全年新股发行数量达245只,尽管新股发行数量在A股历史上只能排名第三,低于2010年的347只和2011年的277只。但如果考虑到上年还处在股灾的阴影之中,证监会经历了高层人事调整,那这个IPO速度其实是相当快的。
不过,即便是按照这样的速度,排队上市的IPO“堰塞湖”至少还需要接近三年才能消化掉,当前排队上市的企业数量依然超过600家。
2016年也是中小银行上市年,有9家中小银行IPO获批。A股的IPO依然是最高效的造富机器,经过数十个涨停板之后,一家只有两三千万利润的小公司市值可以飙涨到百亿以上。新股中签意味着中奖。比IPO金额更大,同样堪称造富神器的是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
传说中的注册制真的会来吗?2017的IPO是否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十、超级金融局还会上演吗?
2016是超级非法集资案和金融局大现行的年份。很多前几年风光无限招摇过市的“金融才俊”最终被证明是子。E租宝、中晋系、泛亚事件,一起起金融局金额动辄上百亿,涉及投资者数以百万计。
太阳底下无新事,至少在金融领域是成立的。2016年被戳破的金融局,其本质上与几十年前的“金融三乱”如出一辙,只是披上了所谓“互联网金融”、“线下理财”等新的马甲。
经历过去几年的金融监管乱局之后,高层终于意识到回归金融本质,回归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假借支持“金融创新”越权插手金融监管的势头略有扭转。但数以百亿计的代价已经付出,2017还会有哪些金融局被戳穿?
带着无数悬疑,2017已经来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