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未来城市思辨:元宇宙,未来还是已来?_区块链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朱恬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涵洋,系互联网行业从业者

2021年10月,扎克伯格宣布,将Facebook母公司名字改为“Meta”,大力宣传其“元宇宙”商业规划。“元宇宙”由这样一些关键词构成:在场、虚拟形象、个人空间、瞬移、可互操作性、隐私安全、虚拟商品、自然界面”。他宣称,元宇宙不仅将为所有现实中的生活场景提供在线的数字版本,而且还可以提供现实中无法满足的全新交互可能,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愿望和欲求。

2020年10月,上海虹口待拆迁区域,墙上挂着关于未来的效果图。澎湃新闻记者周平浪图

批评意见指出,“元宇宙”的商业愿景存在诸多弊端:它让公司舍弃了原有的核心业务而走向了虚无的幻境;“元宇宙”的治理模式更值得怀疑:推特公司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公开称,“元宇宙”意在建立一个“异托邦”;甚至,“元宇宙”的技术基础也是一笔糊涂账:当人们将虚拟现实、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诸多信息技术热门领域全部与“元宇宙”建立关联时,“元宇宙”的热度和期望一再升温,却未能呈现出一条具体路径,以统合如此之多的技术领域。人们并不清楚,“元宇宙”究竟会否到来,将在何时到来?

FDIC前主席:受硅谷银行事件影响,未来将会有更多银行破产:3月14日消息,受硅谷银行事件影响,美国区域性银行受到重创。周一,Western Alliance Bancorp股价于在盘前暴跌80%以上;First Republic Bank股价暴跌 78%,PacWest Bancorp股价下跌53%。

一位前最高银行业监管机构认为,硅谷银行(SVB)将是未来几周倒闭的几家银行中的第一家。

FDIC前主席威廉·艾萨克 (William Isaac)周日表示:“我毫不怀疑:还会有更多。还有多少?我不知道。在我看来很像1980年代(经济危机)。”[2023/3/14 13:03:04]

元宇宙,一种“营销话术”

11月23日,某知名歌手花费约12.3万美元购买了三块“虚拟土地”,“虚拟炒房团”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过,理性的人看到“几天疯涨1000倍”的“致富”神话,所感知到的却是几乎与电信无异的“套路”——现实土地的稀缺性,在“元宇宙买房”并不存在,却人为用“买房”类比,而制造出一种稀缺假象,从而抬高“虚拟土地”的价值。但仍有人乐此不疲。

人民日报:数字人民币测试将为未来货币创新与市场选择奠定坚实基础:5月6日,《人民日报》刊文“全球数字货币加快研发(经济透视)”。文章表示,随着数字化趋势的不断扩大,经济运行模式、社会分工架构、产业组织边界逐步改变,将从需求端重构金融服务模式,并对金融基础设施产生深刻影响。货币与支付的数字化就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我国的央行数字人民币具有双层运行、可控匿名等特点,相关创新尝试走在全球前列。未来预计会更多着眼对国内零售支付体系的补充,兼顾跨境零售支付探索。此外,也可依托国际组织来发展跨央行合作,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特别提款权(SDR)基础上,打造数字人民币参与、新技术支撑的eSDR或dSDR。从账户到通证、国内到跨境、零售到批发、支付到贸易投资等,当下一次次测试,将为未来货币创新与市场选择奠定坚实基础。[2021/5/6 21:27:16]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同月韩国首尔市政府的一则通告。该市政府宣称,将在2022年底前入驻“元宇宙”,通过一个新的平台,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服务,居民可在虚拟的市政厅中,和当地官员的虚拟化身见面,要求他们提供服务或向他们提出投诉。通告称,将建立首尔市在“元宇宙”中的“虚拟市政厅”,建构居民与政府机构“无接触的交流”。

JST奖励计划升级,用户未来还将得到BTT作为挖矿奖励:据官方消息,JST奖励计划持续升级,用户未来还将空投得到BTT作为挖矿奖励。JUST是在波场TRON上运行的第一个DeFi项目,旨在打造基于波场TRON的稳定币借贷平台,同时也是领先数字交易平台、交易量曾登顶全球Top3的Poloniex LaunchBase首期上线项目。[2020/8/17]

“元宇宙买房”和首尔市政府的构想貌似背道而驰。一方面,由商业公司推行的“元宇宙”,至今所呈现的,几乎成为“郁金香狂热”的翻版。这很难容许我们对“元宇宙”的未来抱有太大希望。另一方面,首尔市政府的计划试图将城市的公共功能复刻到网络上,从而赋予其公共价值。但这两条在公共价值上看似背离的道路,本质上殊途同归。正如彭博社评论所指,对“元宇宙”的应用与设想,目前都还只是“我们在物理世界中生活方式的数字摹本”。作为一个“摹本”,它势必将一些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以延续,浑然不顾这一“数字摹本”已丧失了过去赖以生存的物质性基础。

“元宇宙”不因为具有“虚拟市政厅”就能成为公共交往的“城市”,也不因为“虚拟土地”和“房地产”的买卖就能给人安身立命之所。目前来看,与其说“元宇宙”如扎克伯格所描绘的那样,是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终极城市”,不如说,它更像是圈地谋划而功能缺失的“卫星城”,其运作无时不刻指向的终究是那个已存在的、物理世界的“中心”。目前,“元宇宙”与“在场”“形象”“空间”等关键词的联系主要是修辞性的。无怪乎埃隆·马斯克评价:“元宇宙”是一种“营销话术”。

声音 | BM:未来公链在POW公平竞争环境上 由Dpos和拜占庭算法运行其他一切:5月20日,BM发推表示:我认为一条自治化、不可篡改、抗审查的链将包括一些POW的特点。关键是找到一个能够能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减少浪费和消除矿池。然后Dpos和拜占庭算法将运行其他一切。[2019/5/20]

2021年7月,上海地铁。澎湃新闻记者周平浪图

虚拟分身、远程在场与已到来的“元宇宙”

如果我们深挖“元宇宙”修辞中的几个关键词,也许更能理解,它为什么会一夜之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将其视为一种虚拟的社交平台,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样的“元宇宙”早已到来。1999年,比尔·盖茨就提出:“我们要开发出一个软件,能让处于不同地方的人一起开会——该软件能让参与者进行交互,并让他们感觉良好”。20多年之后的当下,人们已对在线会议再熟悉不过,而盖茨对“云服务”的叙述——“未来的记录将都’在云端’,在互联网上,不断地得到备份和同步”,也都一一成为现实。盖茨并没有提及“元宇宙”,但扎克伯格所描绘的“元宇宙”,事实上同盖茨的设想十分相近。

现场 | 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谭待:未来区块链将成为全新生态系统:金色财经7月18日现场报道,今日,以“链就原创新生态”为主题的图腾·百度区块链原创图片服务平台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百度搜索首席架构师兼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谭待在《从互联网到区块链》的分享中指出,未来区块链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在多方参与、流程较长、信用成本高的领域已经开始区块链探索性的应用,例如大数据领域、社交领域、游戏领域、电商领域等。区块链浪潮来临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终结,互联网+区块链能够相互赋能、重塑价值:作为“价值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推动互联网新一轮进化;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产生叠加效应,几何倍放大技术价值。[2018/7/18]

当今,技术的限制使我们不可能全“身”心地抵达一个虚拟场所;网络会议往往只能带来有延迟、不时卡顿或因操作失误而中断的视频与音频。与此同时,如果视频就是我们所能获得的关于“远方有某个人”的全部证据,那我们也就不得不仰赖这一重证据,才能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怀疑。

这样一种视频与音频流,也塑造了另一种在场的方式。就像对不同专业、职位、年龄段的网络会议参加者,我们几乎是下意识地预期他们具有不同的视频与音频效果。网络上的音视频事实上已成为人的又一张“面孔”。

另一方面,比尔·盖茨的目光并没有局限于网络会议,而是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也就是他所说的“远程在场”。

当然,这种“远程在场”究竟在何种意义上,能超出技术限制而达成犹如“面对面”交流的流畅,同时又摒除“面对面”交流时的某些尴尬,比尔·盖茨并未作出具体论述。但他触及了光鲜亮丽的技术畅想背后,更为惹人争议的方面:互联网上的活动将积累下海量个人数据,让说过的言语不再如烟云飘散,偶然的驻足也变得有据可循。盖茨宣称,这些数据将“在云端”构成人们的“数字生活记录”。

我们不妨将这种“数字生活记录”和盖茨对“远程在场”的追求放在一起考虑。今天,从消费到上网浏览到聊天,任何一种数据痕迹的记录,也在不断将我们描绘并分类为不同的“人”,从而在事实上创造出了我们在服务提供商那里的“远程在场”。

它们虽然不如音视频那样直观,那样接近人们“现实”中的社交经验,却在分类上更为“有效”,可以更直接地服务于记录者的权力和有权者的记录。对于电商平台,你就是你经常购买的商品、曾经反复浏览却下不了狠心“剁手”的兴趣热点、在某个纪念日附近会产生的大额消费;对于即时通信软件,你就是你的聊天记录,就是由你日常通讯的家人朋友所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

在这样的“远程在场”中,“人”被功能化为“视听的人”“消费的人”“聊天的人”,这个“远程在场”的分身,是服务提供商24小时不下线的记录行为所塑造,最终,在我们收到平台提供的种种“推荐”之时与它照面。

2020年8月,上海徐汇跑道公园那行空间,读书的母子。澎湃新闻记者周平浪图

可以说,“远程在场”不仅是一种通过技术系统而达成的在场,还是一种在技术系统之中的在场。就前者而言,“远程在场”终究是一个隐喻,因为它并没有带来原本字面意义的“在场”;而就后者而言,它是通过数字化手段,通过数据产生出的对“在场”的替代。

如此看来,推特公司的多西嘲讽扎克伯格,也颇有“五十步笑百步”的意味——扎克伯格画下的这只“元宇宙”之“饼”,不过是将互联网企业已在进行的描绘“用户画像”、生产“远程在场”“分身”的商业活动加以具象化。

回到未来:“元宇宙”的价值可能?

这样看来,真正能够作为一个概念自足,而具有创新性价值的“元宇宙”尚未到来。因此,与其说它是一个有待“认识”的新鲜事物,不如说它是一个有待“构建”的领域。

如果我们以这样一种立场介入“元宇宙”相关议题的讨论中,重要的或许就不是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人说了什么,抑或科幻小说曾如何描绘“元宇宙”的“异托邦”,而是借这样“元宇宙”这一尚未到来之场域的名义,在现实技术的可能范围内,赋予其可追求的价值。

哲学家弗鲁塞尔指出,人类所建构的城市,正从一个“地理”的时代转而进入“拓扑”的时代。其标志是,传统上对于私人空间、公共空间及理论空间的区分已随技术的普遍介入而模糊:“由于电视电缆的存在,公共空间侵入了私人空间;由于汽车等设备的存在,私人空间渗透到公共空间。而理论空间已经渗透到了这两个方面,以至于它不再能被识别。”相对地,我们应当把城市理解为一个信息洪流中的“波谷”,它是“思想、情感、意图或知识等信息”在流动中汇聚的场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流经此地而汇聚、共振。

“元宇宙”的出现,恰好可以为我们描绘和实现这种新的城市图景提供一个有待填充的“容器”。相比人为制造的、数量上的“稀缺性”,更为持久的价值仍来自思想、情感等的汇聚,在于建构质性的稀缺——就像艺术中创意的稀缺那样。

由此,我们需要的也不再是“分身”镜像式地给出的“推荐”,而是在于一种真正的个性化,即体现自我决定的意图与责任的个性化。“元宇宙”不应该只是现实世界的翻版,更不能是现实中让人不满的部分的翻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8:15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