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对于加密社区来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词语。在中国更是如此,每次提到监管二字人们总是战战兢兢,害怕监管但又害怕不监管。害怕监管是怕再次出现一刀切政策重伤行情,害怕不监管是因为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行业出现各种牛鬼蛇神扰乱秩序。但总得来说,在监管这一方面不但是政策层面的暧昧态度,行业投资者对监管也是处于很暧昧的状态。
那么究竟监管对于加密货币行业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首先在中本聪的白皮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比特币的定位是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旨在创造一种去中心化的支付货币,目标是建立一个不依赖第三方,也不依赖政府或中央银行等外部行为者的金融体系。因此,比特币爱好者要求建立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平台。
然而自那以后,加密货币行业以多种方式增长-尤其是在其市值高达数十亿美元后、加密货币的全球知名度大大增加,媒体对它的兴趣从未消减。正如预期的那样,这引起了国家和区域监管机构的注意。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如果区块链现象要获得主流采纳,就需要一个严格的监管框架,以确保消费者得到与现实世界预期相同的保障。关键问题是-能否在不妨碍创新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日本成为第一个承认并采用了加密货币的国家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当局是如何成为第一个承认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国家。这场政府亲自动手的传奇事件是对臭名昭著的M.T.Gox案的回应。
M.T.Gox是第一个用法定货币买卖比特币的平台。尽管购买过程效率很低-有时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为一个账户提供资金。但在高峰期,该平台占据全球近70%的比特币交易。
如我们所见,门头沟的结局并不是很好。随后发生了最大的规模的黑客盗币事件,直接导致该交易所破产。门头沟是黑客盗币受害者,或者是内部渎职行为的实施者。然而,在2017年,日本政府并没有完全禁止加密货币交易,而是决定在监管框架的范围内接受这项技术。
目前,加密货币的监管方式与国家金融服务部门的监管方式完全相同,这意味着,为了防止令人讨厌的做法,一系列管制措施已经到位。这包括一个严格的反(AML)计划,确保任何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必须首先通过一个适当的了解你的客户(KYC)过程来识别身份,这是早期采用者最担心的事情。
然而,许多人会争辩说,日本可能是现代世界中对待加密货币最友好的国家。例如,日本目前是全球比特币交易活动最多的国家,BTC/JPN交易对通常占每日交易量的50%以上。此外,日本金融服务局(FSA)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350万名公民从事加密货币交易。
那么在贸易领域之外呢?好吧,在现实生活中,现在只需滑动一个移动条形码就可以在超过26万家商店消费比特币。如果这是监管框架的结果,我们会辩称,日本政权绝对支持这一点。
其他地方的发展状况
尽管日本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他们并不是唯一一个考虑对该行业采取亲自动手方式的国家。事实上,这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经过KYC程序几乎不可能购买区块链资产,以换取法定货币。不管是美国的Coinbase,欧洲的Kraken,还是以色列的Coinama,程序都是一样的。
用户必须首先向交易所提供个人信息,如其完整的法律姓名、地址和居住国,而且还必须以政府签发的文件的形式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处理法定货币的实体没有出路,因为如果它们不遵守国家规定,它们就有可能失去与银行业的关系。最终,人们可能会认为,尽管对加密货币的法定监管仍然是在司法管辖的基础上确定的,但关于客户尽职调查的全球标准仍然存在,就像银行业一样。
那么,在首次代币发发行(ICO‘s)方面,这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好吧,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加密货币还没有接近它们的十周年,这意味着需要一段时间,这个行业的其他领域才能得到与第三方交易所一样的关注。然而,我们可能很快就会看到对1CO的更广泛的打击。
特别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显示出强有力的迹象,表明他们正在寻求制定一个更严格的框架。1CO去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数百个新的加密货币筹集了超过50亿美元。尽管这为创业者的加密梦想变成现实提供了一个门户,但许多项目并没有幸存下来。更令人担忧的是那些并没有想要做实事的子,他们的唯一目标是尽可能多的投资者。
区块链项目如此容易参与数百万美元ico的原因是缺乏监管。项目白皮书将他们的令牌作为一种实用工具来销售,这意味着它没有真实的价值,令牌持有者也没有任何权利。尽管有些费劲,但从市值的角度看一看前100种令牌,就会发现,每一家公司都声称自己是一家公用事业公司-这样项目的领导者就可以在不受任何监管监督的情况下运作。
STO是突破
他们实际上持有他们所支持的组织的一部分股份,有时可归因于公司利润的一部分。即将到来的STO模式,即将成为世界上首批加密货币封闭式对冲基金之一。实体正沿着重新命名的“安全令牌提供”(SecurityToken)路线前进。
总之,密码货币界不应害怕监管。只要政府机构能够在消费者保护和创新自由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这个行业就有可能向更更多的人敞开大门。
别说话,扫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