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一秒视频一克黄金,谁在下注虚拟数字人?_WEB3

虚拟人正处于“寸秒寸金”的时代。

链新原创作者|廖羽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21年初至2022年2月23日,国内共有42起“虚拟人”相关的投融资事件,相关投资方既包括红杉中国、腾讯、金沙江创投等老牌投资机构,也包括元宇宙资本、凡创资本等新锐投资机构,投资规模累计超33.89亿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虚拟人通过各种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从小红书的AYAYI、抖音的柳夜熙先后出圈,到各大春晚虚拟人物登台,以及冬奥会上播报观赛气象指数的“冯小殊”,虚拟人的出镜率已经越来越高。

据量子位《2021年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显示,预计在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其中,柳夜熙类身份型虚拟数字人将占据主导地位,达到约1750亿元的市场规模,冯小殊类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则相对稳定发展,总规模约950亿元。

外媒:美国和欧盟的加密矿工仍留在俄罗斯采矿,未受俄乌战争和俄受制裁影响:金色财经报道。尽管有战争和受到制裁,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加密矿工仍留在俄罗斯。俄乌战争可能破坏了许多俄罗斯公司,但没有破坏采矿设施,来自西方的客户不断来到俄罗斯寻求廉价电力和可靠正常的运行时间。

业内人士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其他俄罗斯矿业公司受到制裁,来自欧盟和美国的客户并没有恐慌地离开,相反,老客户留下了,一些新客户进来了。

采矿硬件经销商Chilkoot的首席执行官Artem Eremin称,“没有改变,在加密货币中,人们并不关心制裁,在这里工作的每个人都在继续工作”。(CoinDesk)[2022/9/16 7:02:08]

随着虚拟数字人的热度越来越高,资本、市场、受众对于其背后的打造团队、运营逻辑、推动主体、分发机构等全产业链路都异常关注。

“打造一个虚拟数字人需要多少钱?”、“谁在背后推动虚拟人产业链的发展?”、“虚拟数字人市场竞争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1秒视频1克金

“按画面精度不同,虚拟人有四种类型,超写实数字人、2.5次元、2次元,以及Q版萌宠类,”超写实数字人“阿喜”代理公司动图宇宙CEO尹家鸣告诉《链新》:“不同类型数字人制作周期不同,与制作技术、设计理念等因素息息相关。一般来说,超写实数字人的制作成本最高。”

观点:俄乌冲突将推动DeFi和Web3行业发展:3月3日消息,专家表示,对乌克兰不断升级的冲突的日益担忧,可能会再度推动DeFi和Web3投资。DataTrek Research联合创始人Jessica Rabe表示,尽管加密货币一直因为不良行为者而受到批评,但数字资产仍然是一种必要的“存储和转移资本的去中心化方式”。区块链和Web3有太多积极和有利可图的机会,风险投资家会想要继续利用这一点。我们预计,在向去中心化互联网和金融推进的过程中,风投将继续向区块链和Web3投资。大型科技公司主导着今天的互联网,所以Web3提供了开发下一个主要在线平台和应用程序的机会,以提高用户参与度,从而提高利润。

此外,加密资产管理公司Bitwise首席执行官Hunter Horsley也表示,俄乌冲突凸显了去中心化解决方案的必要性:就Web3而言,我认为(这场冲突)绝对会激励企业家们致力于构建未来去中心化、无需许可的系统。我认为你会看到更多的项目和可能在身份、媒体、非营利筹款和DAO上的投资,以及对比特币、以太坊、Layer-1和DeFi等现有平台重要性的重新认识。(Blockworks)[2022/3/3 13:33:56]

V神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乌克兰:2月24日消息,V神(VitalikButerin)发推表示,普京决定放弃和平解决与乌克兰的争端而选择开战,对此感到非常不满。这是对乌克兰和俄罗斯人民的犯罪行为。我想祝大家平安,虽然我知道大家不会有安全感。荣耀归于乌克兰。以太坊是中立的,但我不是。[2022/2/24 10:12:49]

从制作流程来看,打造一个成熟的虚拟人形象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运用原画等工具打造基础形象;通过建模、动作捕捉等设备使数字人更贴近真人;最后经创意策划构想出数字人的基本设定和IP。而整个制作阶段,往往是最耗时耗力的。

超写实数字人AYAYI的开发方燃麦科技曾对外披露,为了搞好前期制作部分,AYAYI设计初期,燃麦科技为其撰写了近1000字的人物小传,又历时半年寻找符合的真人画像,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各类不同行业意见,前后迭代出了40多个版本的人物设计,最终才筛选得出AYAYI的设计定稿。

同行业的雪爪科技商业负责人林雁也曾说,仅超写实数字人一根头发细腻程度的调整、渲染时间,就能覆盖一个二次元形象打造的全部时间,一个300m2左右、设备较完善的动作捕捉场地的造价,就超过200万元。

可即便数字人形象打造完成,其“烧钱之路”也并未停止,且一直延续到中下游触达用户的发行端。

以“柳夜熙”为例,其背后公司创壹科技拥有150人的视频团队,内容团队超过100人,从而形成以选题策划、PPM、拍摄、后期及成片为重要环节的庞大中台系统。

创壹科技CEO梁子康曾言:“2018、2019年,我们每一秒视频价格比1克黄金还贵,现在每一秒价格相当于2到3克的黄金制作水准和制作成本。”

以此计算,柳夜熙上线至今共发布6条抖音短视频,累计时长约941秒,按1175元/秒的价格计算,至少需要110.57万元,即每条视频平均耗资18.43万元。

数百万的孵化成本,18万一条的运营视频,从柳夜熙的发行环节,不难看出打造、运营超写实数字人所需的高昂成本。

可即便如此,近年来被孵化“登台亮相”的超写实数字人还是越来越多,从AYAYI到柳夜熙,从阿喜到花西子,还有翎、Reddi等,而背后支持其发展的是资本、品牌近乎狂热的商业需求。

“不会塌房”的虚拟偶像成品牌新宠

2021年,是全民“吃瓜”的一年,是明星聚众“塌房”的一年,也是品牌遭灾折损的一年。

据《链新》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里,有近20位偶像艺人深陷“塌房”事件,其中不仅有刚崛起的流量小生,还有多年维持人设的“优质偶像”。

不论是谁,一旦明星“塌房”,伤心和遭罪的不止粉丝和公司,还有与明星建立合作关系的一众品牌方。

也正是因为过去一年真人偶像接二连三“塌房”,使得品牌们不得不思考应对之策,于是,虚拟偶像作为真人偶像的替代品,趁势崛起。

动图宇宙CEO尹家鸣告诉《链新》,相比于真人偶像,“虚拟人”不仅不受条件限制,“九头身”、“小蛮腰”说有就有,还比真人明星更好控制,对品牌的形象维护来说更安全,其成本对比明星高昂的代言费,也低了不少。

“去年在郑爽事件上栽了跟头的Prada,之后推出新品就官宣了新的虚拟代言人,”尹家鸣表示:“虚拟数字人作为品牌争夺用户流量的新主体,有着真人明星不可比拟的优势,而这就是资本看重虚拟偶像的重要原因。”

以次世文化受花西子委托打造的虚拟数字人“花西子”为例,其形象既凸显品牌特色,又尽显东方美人的气质和神韵,给人以极强的记忆点,虽距离替代真人偶像还有距离,但也不妨碍品牌未雨绸缪,早早打算。屈臣氏的“屈臣曦”、天猫的“千喵”、麦当劳的“开心姐姐”等,也有类似作用。

除了自制虚拟偶像之外,还有不少品牌选择与当红虚拟偶像合作,以吸引流量。

2021年7月5日,国内首个超写实数字人AYAYI在小红书出道,一夜之间涨粉近4万,此后更是与娇兰、路易威登等一流品牌达成合作,并受邀打卡迪士尼、空山基等线下活动,令资本注意到超写实数字人异样的吸粉实力,而后柳夜熙登陆抖音,此赛道便更加引人注目。

在此基础上,资本看到了虚拟人背后潜在的超强商业前景,不仅能支持品牌自创虚拟人作为品牌IP,还能单独打造虚拟明星,以独特人设和安全设定,保障粉丝体验和品牌形象,甚至还和当下大热的“元宇宙”概念挂钩。

于是,自2021年年初开始,不少资本便注意到虚拟人领域,投资方向覆盖技术、工具、运营、发行等全产业链,投资方既有腾讯、字节跳动、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大厂,也有红杉中国、软银、保时捷等老牌资本。

新兴的市场和领域,汇集了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不管虚拟数字人未来会走向何方,可以预见的是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审美疲劳,虚拟人高峰止于柳夜熙?

2021年6月12日,国风虚拟偶像翎Ling借端午佳节为GUCCI301口红带货,发布动态道:“滋润不干,是温柔的珊瑚色调,有点草莓的感觉。”对镜自拍的配图也算清爽怡人。而该动态发布后的热评第一,却是“AI人物代言衣服还可以,化妆品、护肤品就免了吧”。

没有真实体感的虚拟偶像,如何分辨出“滋润不干”这一生理感知?小小的一则博文,却透露出虚拟偶像商业价值的局限之处。

成也虚拟人,败也虚拟人。虚拟偶像作为AI,其背后有制作、内容、运营团队,却没有真人的生理感知以及真实情绪,这虽然使得虚拟偶像比真人更加稳妥,也使得受众对其的认知真实性存疑。

口红广告可以质疑“滋润不干”、饮食广告可以质疑口味品鉴、汽车广告可以质疑驾驶体验、美容广告可以质疑产品效果,母婴、医药、成人用品、个人护理等类目则更难令人信服。一切涉及到真人嗅觉、触觉、听觉等生理感知范围内的产品,似乎都不适用于虚拟人。

如果虚拟偶像无法令观众相信其认知真实性,其商业价值就很难激活,要是品控和口碑再出问题,则更无立足之地。此外,虚拟偶像的发展还面临着审美疲劳、盈利困难等问题。

以燃麦科技打造的AYAYI为例,当初刚登陆小红书,便凭借一张神图涨粉4万,可近9个月过去后,其小红书粉丝只有12.5万,抖音粉丝近8.6万,微博粉丝56.1万,粉丝量增长缓慢,连带着微信指数趋势也逐渐平缓。

而打造柳夜熙之后,创壹科技也推出了新的超写实数字人“犹卡塔娜”、虚拟萌宠“元卡卡”形成虚拟偶像矩阵,争夺流量,还用柳夜熙账号为其引流。可即便如此,与柳夜熙珠玉相比,后两者都略显平庸,未引起太多水花。

无法持续吸引流量、创造热点的虚拟偶像,在品牌合作上也有一定的桎梏,而且制作成本高昂,因此,盈利难题围绕着大多数虚拟人。

创造了翎、韬斯曼等多个虚拟人的次世文化创始人陈燕曾对外透露,超写实虚拟人的视频每秒成本在8000元至1.5万元区间,一张图片则要几千元,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市面上有90%以上的虚拟人制作公司都有盈利困难的问题。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曾言:“虚拟人物在影视作品领域完全替代明星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部分替代,但在衍生品、形象代言、演唱会、直播电商等领域,基本上已经可以做到9成以上的替代。”

可惜技术门槛的降低并不意味着市场接受程度的提高,虚拟人的发展或许还处于早期阶段,其想象空间能否打开并逐步实现,将决定虚拟人市场究竟有多大。

本文为链新原创,未经授权禁止擅自转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3:54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