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数字支付时代,银行竞逐、资本尝鲜,新零售支付成最大商机?_AltSwitch

原标题:《掘金数字人民币|《财经》封面》

来源:财经五月花

编辑|袁满

摘要

无论是自发的押注者,还是参与试点的各路运营机构,皆在蓄势待发中静候全面出击的时刻。商业银行更是将数字人民币看作重拾以往支付优势的一个希望

四年前,拥有多年密码行业从业经历的李明在英国孵化了一支二十几人的团队,回到中国专攻区块链技术。

同年春节前夕,中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公测,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家进行此类实验的国家。

中国在区块链以及法定数字货币的领先布局,让诸如李明这样的技术精英,预感到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商机,进而纵身成为押注者之一。

四年间,李明的团队一直在探究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希望搭上数字人民币快车。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则经历了2017年、2019年两次提速,终于在2020年国庆节前后,在深圳进行首次零售场景公测。

2021年7月16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首度将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模式公告天下。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简称数字人民币,字母缩写按照国际惯例暂定“e-CNY”。

无论是自发的押注者,还是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各路运营机构,皆在蓄势待发中静候全面出击的时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白皮书发布会上披露,目前,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的运营机构主要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六家银行,移动和工行,联通、电信和中行分别成立联合项目组参与研发,蚂蚁和腾讯两家互联网企业旗下网商和微众银行也参与研发。招商银行近期亦已获准加入。

在场景层面,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

尽管范一飞再度强调,对于数字人民币不预设推出时间表。各路参与数字人民币运营的机构尚不能构建清晰的商业前景。但人们似乎都在不约而同地为数字人民币的诞生读秒。

资本市场总是嗅觉敏锐。自2019年初以来,Wind数字货币概念板块整体上涨近54.96%,其中,科蓝软件、楚天龙、数字认证、恒生电子、长亮科技、四方精创等六家上市公司累计上涨超过1倍。

IDCLeadershipGrid在报告中表示,考虑到深度参与e-CNY项目的头部厂商有望分享超千亿元的改造市场及后续每年数百亿元的增量业务,预计银行IT绝对龙头将在此孕育,行业分散的竞争格局或将改写。

更有研报推算,央行侧、银行侧和公众侧系统每年因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所带动的市场将接近2000亿元。

IT技术服务商、场景服务商,被看作数字人民币赛道的主要受益者,备受投资者关注。现实中,商业银行的热情则显得更为意味深长。

尚未看到清晰的商业前景,便积极拓展业务,除了响应政策,商业银行更是将数字人民币看作重拾以往支付优势的一个希望。

支付本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但近些年却被互联网机构的移动金融弯道超车,在一些金融人士看来,数字人民币对商业银行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有望使商业银行重新获取曾经丧失的支付、特别是零售移动支付的优势。

数字人民币将引发零售支付市场新的变革,这一过程中,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平台等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将重构。这是业界预期的最大商机所在。

因此,尽管仍在试水阶段,但数字人民币的掘金之战已经打响。据《财经》记者了解,各家参与运营的银行已着手将现有团队部门化或机构化,有的计划成立内设部门,有的则寄希望于设立子公司,实现独立运营。

数字人民币是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商业银行的运营布局亦带来体量巨大的系统改造业务。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基于现金的替代逻辑可预测,e-CNY将在中长期创造296亿-1524亿元/年的市场增量。

虽然现阶段的数字人民币在零售多频支付领域,并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这让李明这样的押注者有些许失落,但其依然对数字人民币对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商机充满希望,并预留下技术端口。而这显然是数字人民币即将泛起的另一轮商业涟漪。

银行竞逐:寄望子公司

在数字人民币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模式下,中国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定运营机构及相关商业机构则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

目前,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的运营机构主要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等六家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数字人民币竞逐起源于2019年末,彼时为了有效推动试点工作,央行推出了赛马模式,即在自愿的前提下,四大行分别在深圳选择场景先行先试,未来哪家银行试行好,不排除直接采用该模式。

一位大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人员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四大行在推广上并无太大差异。在内部推动下,尽管各家银行项目名称不同,但是均有一个主要部门作为项目牵头部门,其他部门给予配合。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各家运营机构主要采用柔性团队,有的在规划成立内设机构;有的已成立专项工作组,意在成立子公司。

对于运营机构是否会单独成立子公司,一位业内资深研究者向《财经》记者表示,这有待监管进一步明确,不排除未来所有运营机构均采用统一模式。而监管指向尚未快速明确,源于两点:一是人民银行法等法律修订工作还未完成,二是相关业务管理办法的发布还需要时日。

2020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业内人士指出,这为数字人民币发行既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法律掣肘。

事实上,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成立单独子公司的想法由来已久。一位大行部门副总经理向《财经》记者证实,这个想法在一开始就有人提出。

一位运营机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个人认为,运营机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行指定的商业银行整体,狭义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再设的数字人民币专营机构,目前有银行筹备的就是专营机构,至于是内设部门还是公司化市场主体,还需要进一步评估论证。

从业务层面,运营机构独立为子公司的必要性是什么?一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参与者告诉《财经》记者,运营机构作为商业银行角色,渠道、产品和服务都需要集成数字人民币功能,但是对于运营机构而言,数字人民币的运营系统是需要全新开发的。

当前,多家运营机构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系统在全新开发过程中。“因为这块业务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关系不大。”上述人士补充到,可以说完全没有关系。

不过,多位商业银行人士认为,运营机构成立独立子公司,其难点不亚于银行普通独立部门、子公司的成立,除此之外,还需要面对业务发展前景和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

浙商银行原行长、上海交大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向《财经》记者表示,法定货币发行本身,对商业银行来说无所谓盈利模式,服务好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是银行应尽的义务,也是银行一切业务的基础,数字人民币同样如此。所以,商业银行从自身业务发展角度考虑,必须做好一切有利于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的准备工作。

商业银行对于加入到数字人民币试点皆翘首以盼。根据上述发布会范一飞透露,招商银行近期亦已获准加入。业内人士认为,招商银行以运营机构身份加入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招行一直在努力争取”。

但在实操过程中,关于商业银行运营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槽点不少。一位商业银行基层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在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工作中,他负责对私、对公客户的拓展工作,成日思考着指标如何完成。“相比而言,个金部推广更为容易一些,因为零售客户开了账户就有红包、电话费或者其他福利。”

在商户拓展方面,上述工作人员坦言,存量客户难度不大,而增量对公账户比较繁琐,降低了客户的积极性。“此外,在业务手续费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还有来自行内其他业务部门的低配合度。”

尽管如此,更多的商业银行人士认为,或许等看清了盈利模式,可能为时已晚。“就如支付宝、微信,当时大家也没看到盈利模式,后来事实证明它们的布局是对的。”

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向《财经》记者表示,在看不到清晰的商业前景情况下,商业银行积极拓展业务反映了重拾以往优势的一个希望。支付本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或者传统的能力,但是却被互联网机构的移动金融弯道超车,那么,数字人民币对商业银行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有望使商业银行重新获取曾经丧失的支付,特别是零售移动支付的优势。

场景占位:强势对标银行

自2020年在深圳首次进行零售场景公测至今,数字人民币迅速流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

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场景巨头们以积极的态度快速占位市场。京东、美团、滴滴出行、华为等互联网巨头公司以及终端厂商首批加入数字人民币试点行列。

占据第三方支付市场半壁江山的支付宝也于不久前加入了数字人民币板块测试。数据显示,支付宝年度活跃用户超过10亿元,因此被称为数字人民币最大的内测场景。

在市场人士看来,在大型场景布局数字人民币中,京东做得较为成功。在数字人民币零售公测之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便与京东数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技术研发以及场景落地方面展开合作。

场景层面,京东活跃购买用户数已超4.4亿人。为了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京东科技帮助商家进行收银机具的改造升级,以便提供与现有支付方式一致的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

终端厂商华为的发力点则在于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数字人民币终端。据了解,2019年开始,华为就已经开始了数字人民币相关技术规范的编写和开发。2020年10月,HUAWEIMate40系列手机成为首款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其突破在于,研发了数字人民币技术解决方案及在生活缴费、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场景创新。

此外,滴滴出行布局网约车/单车场景数字人民币支付;顺丰布局快递运费数字人民币支付;携程布局预定交通出行酒店旅游产品数字人民币支付;哔哩哔哩布局站内数字人民币充值……

据《财经》记者了解,数字人民币钱包中六大商业银行对接商户场景数均在30余家,除个别场景,大多场景也均对接六大行数字人民币钱包。

一位场景项目参与者向《财经》记者表示,场景平台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并不仅仅聚焦数字人民币本身,而是存在以下商业逻辑:一是通过试点活动打通线下场景,比如大型商超、文体消费场所等这些之前就想拓展的商户,此外,还可以借此建立与金融机构、政府密切合作的关系;二是借助数字人民币热点,推广自己的营销活动。

刘晓春认为,对于各场景或者巨头而言,货币支付结算越畅通,其业务发展就越顺畅。因此,只要是客户喜好的支付方式,它就要创造条件、提供一切方便予以接受。各场景或者巨头,其业务既然是数字化的,自然希望有更方便的数字化的支付结算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业务操作中,金融机构与场景平台的关系体现为:金融带动场景、场景助力金融,但是,在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广中,二者之间的对等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据《财经》记者了解,一些场景机构在与商业银行合作过程中,变得更为强势,有的甚至分别与各家商业银行谈判,希望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合作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更为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除了人民银行,运营机构在与场景合作的过程中,身份本来应该属于甲方,但是商业银行为了完成任务,不知不觉就成了乙方。这一定程度上,给场景机构带来了比较大的议价空间。”一位数字人民币试点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一位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基层推广人士也向《财经》记者吐槽,作为运营机构,商业银行需要对原有POS机进行升级或者是全面更换,费用完全是商业银行独自承担。此外,为了能够抢占市场份额,不论是零售客户,还是对公客户,商业银行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投入。“花钱购买商户是存在的。”

“赔本赚吆喝,为什么还要做呢?”面对来自客户的疑问,这位工作人员只能安慰自己:做着旁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是非常有趣的。

那么,场景机构地位逆转,其强势的理由是什么?一位大行人士向《财经》记者坦言,商业银行推广数字人民币必须借助场景来做。数字人民币为巨头场景提供各银行、地方政府等诸多合作方。不过,相比于商业银行作为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的身份而言,银行对数字人民币推广更为迫切,这是一定程度上导致场景强势的重要原因。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分析,当前数字人民币推广过程中,政策因素之外的影响因素是竞争,竞争因素的影响甚至大于政策因素。这是因为,数字人民币具有行政权威地位优势和脱网交易的技术优势,将成为零售市场最重要、成长最快的支付工具,商业银行只有加大投入,积极创建和扩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才能更多地触达客户。

此外,微信支付、支付宝等账户技术,必须依赖银行账户才能执行价值转移。数字人民币则可以脱离银行账户、脱离网络进行价值转移。场景巨头接入数字人民币,可以扩展业务范围。代价是自身的场景也将被“共享”。

当前,处于测试阶段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工资发放、红包发放、特定场景消费等,相关安排由政府牵头,场景仍有待进一步打开。

申港证券认为,随着技术成熟与试点铺开,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有望进一步拓展至政务缴费、企业贸易、跨境支付等更加广泛的生活与商业场景之中,并逐步向商贸、交运物流等行业渗透。同时,试点加速将带动相关行业与场景改造,以点带面推动整体金融IT系统的升级进程。

日前,央行也对外披露,正在研究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资本尝鲜:市场闻风而动

2019年,央行宣布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数字货币就此成为A股市场热门概念之一。深交所和上交所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投资者对数字人民币相关提问超过1000条,被提问公司主要是银行,以及各类相关服务商。

华西证券计算机团队认为,数字人民币就是央行的“新基建”。短期来看,数字人民币试点将给银行IT市场带来新增量;长期看,数字货币涉及到银行各类系统的升级改造,以及商业推广和场景应用,将拉动金融科技的长期需求和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该团队进一步提出了三条投资主线,分别是央行侧系统的一系列加密、认证、模块构建需求;银行侧IT系统改造需求;公众侧的ATM机、POS机、AFC、硬件数字钱包需求等。

东吴证券亦认为,当前数字货币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银行系统改造、下游金融机具升级和数字货币加密环节。不过,该团队直言,由于数字货币流通过程目前不收取手续费,且由央行直管,商业机构基于数字货币本身的具体盈利模式尚不明确。

Wind数据显示,除银行外,A股数字货币概念相关上市公司共计28家,涉及软件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设备等行业,包括高伟达、长亮科技等银行IT服务商,数字认证、格尔软件等数字认证服务商,恒宝股份、楚天龙等安全芯片与硬件钱包服务商。

据《财经》记者了解,数字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已经行动起来。其中,宇信科技表示,已经与两家国有大行合作,参与到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开发和建设;长亮科技则表示,已有两年系统性建设服务相关技术储备,待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广就跟进。此外,其他厂商也纷纷表示正跟进相关技术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数字人民币仍处于试水阶段,相关概念板块公司只有少量相关业务或者仅仅处于技术储备阶段,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但市场已经闻风而动。2019年初以来,Wind数字货币概念板块整体上涨近54.96%,其中,科蓝软件、楚天龙、数字认证、恒生电子、长亮科技、四方精创等六家上市公司累计上涨超过1倍。对此,多位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数字货币推广是一个长期过程,当前二级市场股价变动多为消息刺激。

二级市场情绪高涨,一级市场也不遑多让。某互联网巨头旗下战略投资部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其团队近期一直在关注数字人民币相关赛道投资机会,主要方向包括底层技术服务商和场景服务商。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他们的投资逻辑主要是前沿布局和生态补充,尚未把财务回报作为关注重点。“从技术成熟曲线来看,数字人民币相关技术也还没达到广泛应用阶段。”不仅如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当前数字人民币相关产业链投资案例还很少,“除极个别案例,它现在还没有成为能让大家当做赛道去投的一个方向”。

多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向《财经》记者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当前,关注数字人民币相关赛道的投资人不少,但投资案例不多,一方面是担心数字人民币正在试点,应用场景还不明朗;另一方面也与相关政策尚未清晰有关。前述投资人士坦言,数字货币可能涉及货币稳定、国家安全等一些较为敏感的领域,目前政策边界尚不清晰,大都以关注为主,没有真正出手。

对此,中国区块链与产业金融研究院院长刘洋告诉《财经》记者,围绕数字人民币在试验试点阶段的技术开发和场景创造必须以合规为前提,同时,数字人民币本质上是金融科技在法币的探索,建议采取包容审慎创新规则。探索监管沙盒、产业沙盒、创新加速器等新型包容性监管和初创企业孵化培育方式。

尽管谨慎的一级市场投资者大多仍在观望,但对于数字人民币将给银行IT业带来的影响,却不乏大胆的预期。

对于数字人民币产业链相关市场规模,目前尚无准确预测。但相关IT业的变化已然产生。某券商计算机行业分析师所在团队测算,最先受益的银行IT系统改造和POS机等金融机具升级两大领域市场规模都将达到百亿级别。

新时代证券撰文指出,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将为银行IT行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量,2012年至2019年,银行IT投入稳步增长,2019年银行IT市场规模达1327.2亿元,增速达到18.8%,增速明显加快。

IDCLeadershipGrid统计数据显示,银行IT第一梯队为文思海辉金信、宇信科技、神州信息和长亮科技等,此外,高伟达、恒生电子等也呈快速追赶态势,当前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分散,CR5份额不足20%,单一公司的份额均低于5%。

该机构分析认为,考虑到深度参与e-CNY项目的头部厂商有望分享超千亿元的改造市场及后续每年数百亿元的增量业务,预计银行IT绝对龙头将在此孕育,分散的竞争格局或将改写。

刘洋也向《财经》记者表示,未来数字人民币将形成基于App的软钱包和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两大投资机会和技术开发路线,其中硬钱包的推广应用意味着将全龄人口纳入数字人民币体系,未来消费、社保、医保等线上线下全场景电子支付均可打通,“这也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和井喷市场”。

科技先行:IT竞争新焦点

资本的嗅觉诚然不虚。

商业银行以及场景机构尚未看清数字人民币的盈利模式,但科技带动下的IT服务商们却早已清晰捕捉到了商机和业务驱动力。

2019年末,数字人民币试点在深圳等地悄然提速,IT服务商便紧随其后。

就职于某IT服务商的业务人士回忆,早在2020年初,数字人民币首先确定在深圳试点,其所在企业就已经开始尝试与深圳一些物业合作,进行数字人民币缴费系统改造升级。当时之所以进入这个业务,一方面客户需求驱动,另一方面团队十分看好数字人民币未来带动的相关业务。

2020年国庆期间,数字人民币首次在深圳进行零售公测试点,之后试点城市增加。“找我们交流的客户越来越多,明显能感觉到客户基于数字人民币的步伐正在加快。”上述业务人士说。

鉴于大型银行运营数字人民币的系统主要由自身开发完成,所以IT服务商所接触的银行客户主要由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非银行系金融机构组成。

2020年底,该企业开始参与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系统构建,在业务模式方面主要帮助客户构建两块系统,一是数字人民币支付系统对接,二是产品应用相关系统搭建。“未来会更多基于数字人民币产品构建应用系统。”

尽管业务收入仅仅为系统改造创造的收益,但是,该业务人士所在团队相信数字人民币系统接入仅仅是起步阶段,未来五年间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因为作为法定数字货币系统,商业银行都是要接入的”。

对标整个行业,IT供应商对数字人民币新兴领域翘首以盼,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但是目前市场做得好的供应商也仅仅三四家。上述业务人士坦言,该业务对供应商要求极高:因为这套系统是人民银行主导建设,所以对机构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非常严格,客户都需要一些实力很强的IT供应商来做。

银行寻找IT服务商也会考虑其在支付领域是否资深,因为数字人民币支付系统类似支付宝的小额高频交易;此外,还会考虑是否谙熟场景金融。

现实中,一众银行IT服务商们,频频发声,表达对数字人民币的技术优势。

2020年9月,银行IT解决方案龙头长亮科技成立了项目组,对数字货币的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进行研究;神州信息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传递信息,称公司在积极参与某商业银行的e-CNY测试及相关推广工作,并已完成数字钱包系统的研发。

同月,科蓝软件在向投资者回答提问时表示,其为央行数字货币产业链当中的“分发端”,为银行提供全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在“用户端”拥有支持数字货币的“钱包”及其应用场景构建的丰富案例;在以数字认证为基础的“服务端”,科蓝软件通过控股子公司大陆云盾持有牌照并提供移动端数字认证服务。

科蓝软件进一步指出,央行数字货币产业链可以分为“发行端-分发端-用户端”一条线和贯穿于这条线的“服务端”。发行端由央行主导,分发端、用户端和服务端则需要银行IT供应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据《财经》记者了解,对于IT服务商而言,数字人民币从政策层面是大势所趋,所以IT服务商在前期均做了技术储备,以便政策落地时能第一时间跟上政策发布。

具体到业务实操层面,一位商业银行科技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科技能力比较强的大型商业银行一般都是利用行内科技力量,而中小银行对于IT服务的需求更强一些,目前市场IT服务商服务人群主要为中小银行。

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陈建新此前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为确保数字人民币广泛可得,还需充分发挥其他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积极作用,在厘清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与指定运营机构一起共同提供数字人民币流通服务,包括支付产品设计创新、系统开发、场景拓展、市场推广、业务处理和运维等服务,实现数字人民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上述数字人民币试点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这即是双层运营模式下衍生了2.5层,主体由中小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构成。

华西证券研报详细列出了在e-CNY模式下,各类IT方案的对接替代。

其中,央行侧系统替代价值高达1162亿元/年,但预计以央行牵头、四大行等多主体配合协作研发为主,社会企业参与度有限,开放的市场规模将是三个环节中最小的;判断认证系统领域将是开放主体,龙头加密商因此受益。为此,估算央行侧系统针对社会企业的开放率为30%,则对应市场空间为349亿元/年。

银行侧系统替代价值高达1223亿元/年;预计四大行以外的银行多将开放招标,对于符合资质的银行IT服务商和技术商而言,开放的市场规模十分巨大,是三个环节中最大的增量市场,估算银行侧系统针对社会企业的开放率为90%,则对应市场空间为1101亿元/年。

公众侧系统替代价值为382亿元/年,整体空间略小,但预计开放规模可观;支付软硬件的市场化程度相对偏高;数字钱包的存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应用模式创新将成焦点,估算公众侧系统针对社会企业的开放率为90%,则对应市场空间为344亿元/年。

一位大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主要是银行端改造规模比较大。在他看来,四大行数字人民币推广上的差异主要来自IT建设上的区别,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行好的核心要素在于IT技术是否跟得上。

按照上述研报推算,央行侧、银行侧和公众侧系统每年因系统改造带动接近2000亿元的市场空间。

2000亿元是什么概念?智妍咨询集团的《2019-2025年中国银行IT系统行业市场潜力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IT支出规模持续上升,至2022年仅仅将超1500亿元。

此外,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基于现金替代比例假设的e-CNY市场空间测算。乐观假设来看,央行数字货币对M0的替代比例为85%,则当前M0水平下央行侧/银行侧/公众侧对应IT系统业务的开放市场空间分别为296亿/936亿/292亿元,合计为1524亿元。该研报认为,e-CNY带来的IT市场将在中长期持续释放,且有加码空间,预计e-CNY在长周期带来的年均增量或将远超1500亿元。

此外,对于银行而言还有巨大的维护成本。IT投资优化公司Net副总裁TjeerdEdelman就曾直言,全球80%的银行IT预算用于维护遗留系统,或者仅是运行银行。

市场人士指出,判断e-CNY相关IT系统亦不例外,持续投入具备确定性巨大的创新需求,e-CNY作为数字银行的重要突破口,将大概率成为IT竞争性加码的焦点。

科技系统之外,银行数字人民币营销活动也带来一定的市场商机。例如,中国银行张家口分行发布“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营销宣传活动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拟针对个人客户开展“数字人民币支付满减”等营销宣传活动,拓展个人客户开通、使用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也发布了数字人民币营销活动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零售支付:最大商机待启

白皮书强调,数字人民币是一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并明确,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

为此,相比于已经显现的IT服务商机,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数字人民币最大的商机在于零售支付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流通中货币余额8.43万亿元,同比增长6.2%。2016年末至2020年末统计数据,中国流通中现金余额分别为6.83万亿元、7.06万亿元、7.32万亿元、7.72万亿元和8.43万亿元人民币,仍然保持一定增长。

特别是在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地方,公众对现金的依赖度依然较高。但是,现金管理成本较高,其设计、印制、调运、存取、鉴别、清分、回笼、销毁以及防伪反假等诸多环节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数字人民币带动零售支付的第一商机来自对实物人民币的替代。市场估算,按照目前现金流动速度来看,8万亿元总量交易额在30万亿到40万亿元。此外数字人民币替代现金比例,也会决定数字人民币交易规模。如果替代率在30%,年交易额在10万亿元,如果替代率在一半,交易额在20万亿元,全面替代的话规模也就在30万亿元。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向《财经》记者表示,可以把数字人民币看成金融领域的新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人民币会对零售支付市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最大的商机还是在零售支付市场。目前这个市场中,巨头的份额比较大,而未来数字人民币肯定会占有一定的份额。”

中金公司认为,e-CNY定位于M0、现金小额支付替代,而监管部门为防止金融脱媒等风险,或将限制e-CNY存取/交易额度,预计e-CNY初步发行规模或仅数万亿元,交易额在整体C2B/C2C零售支付中的占比料将有限。

另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至74万亿元,此前多项数据表示,在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量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市场份额达90%以上。

数字人民币带动零售支付的第二个商机则是原有支付市场重构。对于零售端的老百姓而言,在未来的消费购物付款时,很有可能会被问及:支付宝、微信,还是数字人民币?

经济研究专家周锡冰认为,从短期来看,数字人民币无法冲击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手段,但是从长远来看,影响是颠覆性的。当数字货币突破临界点之后,数字货币就开始夺路狂奔,抢占旧有第三方支付的空间,一是区块链等技术的完善和普及。二是量子通讯技术的突破,尤其是量子密码技术解决了相关的安全问题,这会加速数字货币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

邹传伟认为,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的出台,以及国家加强平台经济反垄断力度,零售支付市场会有一个重构过程,而数字人民币也将在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市场重构的过程中,有些机构会获益,会改善它们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并获取一些新用户。”

2021年6月11日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强调,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数字人民币是钱、是工具;数字人民币钱包是载体、是基础设施,两者不会是竞争和取代的关系。

单纯看渠道和APP,车宁认为未来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一定是平分,不排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不过从客户黏度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更有优势,特别是其嵌入了很多的金融场景以及非金融场景,以及一些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功能,所以两者与数字人民币不在一个维度上,那么短期来看,市场呈现的态势,和现在相差不会太大。

邹传伟认为,数字人民币钱包不是全国一个钱包,六大指定运营机构都在提供自己的数字钱包,产品类型丰富。未来,中国零售支付的前端App除了支付宝和微信,数字人民币钱包也会有较大市场份额,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显然,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人民币将与微信、支付宝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并存。数字人民币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它们,取决于市场的选择。李礼辉认为,影响市场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由成本、便捷性、可靠性构成的竞争力,由竞争力造就规模化。

掘金背后:押注与风险

白皮书显示,数字人民币采取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结构。数字人民币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国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定运营机构及相关商业机构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

在上述运营机构下,开篇提到的李明等人,坚信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前景。“我们在中小企业数字化项目中,支付一环可以对接微信、支付宝,此外,还预留了对接央行数字人民币的接口。”李明说,数字人民币会形成更高效的生态。

在一位业内资深观察者看来,市场关注数字人民币掘金价值,某种程度亦有押注成分,在市场还看不太清楚之时,这种押注更多体现为对技术的一种信仰与期待。

信仰之下并非毫无风险。对于市场一些高度押注数字人民币,大幅采用区块链技术的人群而言,失望已有显现。

穆长春表示,区块链具有数据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溯等优势,但存在性能和可扩展性上的缺点,更适用于低并发、低敏感的资产确权、交易转让、账本核对等场景。业内人士指出,该意为数字人民币在零售多频领域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

不过,根据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中国人民银行探索了区块链在贸易金融、确权交易、交易对账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比如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和数字票据交易平台。

数字人民币当前的技术选择路径,显然令那些过度押注区块链技术的人群,感受到掘金之路的崎岖。

穆长春进一步指出,在数字人民币技术选择路径上,根据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要求,需要按照技术长期演进、实用高效的原则进行技术路线设计。一是要满足零售高并发和央行中心化管理的要求,在交易层面应采取集中式处理方式;二是要促进公平竞争,提升监管效率;三是要提高清算和对账效率,实现“支付即结算”和高效差错处理;四是要在隐私保护的同时达到反要求。

因此,在数字人民币支付体系的交易层,为支持高并发、低延迟,实现公众直接持有央行债权,采用了中心化架构,所有跨机构交易均通过央行端进行价值转移;同时,设计了基于加密字符串的数字人民币表达式,保留了安全性、防双花、不可伪造等特点,还可以加载与货币相关功能的智能合约,促进业务模式创新。

在数字人民币支付体系的发行层,基于联盟链技术构建了统一分布式账本,央行作为可信机构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将交易数据上链,保证数据真实准确,运营机构可进行跨机构对账、账本集体维护、多点备份。

为充分体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的优势,数字人民币体系结合区块链共识机制和可编程智能合约特性,实现自动对账和自动差错处理。同时,可以实现不同运营机构间数据隔离,不仅保护了个人数据隐私的安全,亦可避免分布式账本引发的金融数据安全风险。

尽管技术采用如此缜密,中金公司撰文依然指出,数字人民币与纸钞一样面临防伪、防假的问题。据穆长春透露,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假冒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同时,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撰文指出,数字人民币App下载和接口必须是无偿的、其系统必须是开源的,从而对数字人民币App入口的防伪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为实现数字人民币大规模推广,央行、指定运营机构以及相关商业机构仍需加强公众教育、完善数字人民币App防伪、防假措施。”中金公司写道。

刘洋对《财经》记者直言,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挑战在于“支付结算+”构筑的生态体系,其中涉及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技术风险。“目前互联网平台出现的系列风险均可能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下出现。”他进一步表示,由于测试环境下“入口众多”,各种官方、传闻的甚至假冒App也可能混淆视听。

因此,围绕数字人民币在试验试点阶段的技术开发和场景创造必须以合规为前提,以数字人民币为噱头的虚假宣传、技术套利、金融都是严格管控的领域。

李礼辉建议,完善人民币的底层技术架构,完善应用场景的设计,完善央行数字货币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目标就是确保数字人民币在高并发市场中的规模化应用。

“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也面临一些压力和挑战。”范一飞在上述发布会上指出,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不预设推出时间表,重点做好以下领域工作:一是适时适度扩大试点范围。二是研究完善相关制度。三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15ms0-3:72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