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交易:一直被称为“自由货币”的比特币,真的自由吗?_加密货币市场分析报告

1976年,哈耶克著名的《货币非国家化》讲述了他极致的自由主义蓝图。他认为,政府对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对经济的均衡造成了破坏。政府会不断增发货币,引发失业和通货膨胀。他宣称:货币非国家化是货币发行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

而去中心化的比特币正是哈耶克所谓的解决方案。比特币自诞生以来,就天然具有抗通胀、可以绕开外汇管制等特点。它不会因任何外部的影响而令所有者丧失对其控制权,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同"主权货币"平行的"非主权价值存储"。在比特币走过的十年中,虽然它数次被唱衰甚至被唱死,却依然坚韧的活到了今天,且其共识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粉丝也在不断增多。

早期创造比特币的极客们和中本聪一样骨子里有对自由的向往。他们挖币并不是为了利润。他们下载软件,分享开源项目,投入运算能力,和中本聪在bitcointalk这样的论坛中交流,不求回报的不断升级、扩展这套网络,维护比特币的社区。

而这种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则将铸币权授予了每一个参与挖矿的普通人,只要有电脑,有互联网就可以产生比特币,没有"中央银行"可以控制他们。

这使得众多加密货币爱好者坚定地相信,比特币未来将会完全摆脱政府的控制,成为一种绝对自由的货币。

但我们从比特币的成长之路上可以看出,这个理论上完全自由的货币事实上并不"自由",它是很容易被政府的监管政策所左右的。

这一迹象从6年前,FBI关闭"丝绸之路"时起就开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2011年,暗网"丝绸之路"建立,在这个网站上只能用比特币交易,且全程加密,谁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在"丝绸之路"风生水起的两年时间里,比特币的流通量大幅上涨,其价格也一度攀升至700美元。

随后,2013年10月份,FBI关闭了丝绸之路,全球比特币玩家产生恐慌,担心美国会采取进一步行动,从而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比特币在10月2日当天市值跌去了20%。

这样的恐慌随着美国参议院进行的主题为"超越丝绸之路—潜在的威胁,风险和虚拟货币的承诺"讨论会消散,接下来一个月时间里,比特币出现了一波凌厉的增长行情,价格直逼1000美元。

但这一趋势在2013年12月5日迅速逆转。当天,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否定了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并要求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支持比特币交易平台的转账和提现,比特币价格应声大跌60%。一时间,比特币市场进入寒冰期,"不要再相信比特币了,这就是个局""比特币就要崩盘了"的消息不断传来,从2014年末开始,许多家比特币企业黯然退场,离开了币圈。比特币价格也直接跌回到了300美元附近。

再到近期,Facebook发币引发各国监管部门一致反对,比特币价格便在此时应声下跌。然后接着又传出各国央行纷纷开始重视研发数字货币的消息,比特币价格随着这一消息的传出开始出现逐渐反弹趋势。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迄今为止,比特币已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现在比特币已然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但其仍有可能面临政府监管政策的封禁——其他类似比特币的无许可加密货币也或将有同样的命运。

虽然从技术上来说,由于这类无需许可的开放式网络的点对点特性,封禁是无法实现的,但政府可以引入态势严苛的监管,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以危害国家安全的名义将所有加密货币的交易定性为犯罪——从而使所有中心化交易所都无法开展业务——包括Coinbase、Gemini以及其他交易所等。

2.对个人施加严格的KYC/AML要求,具体来说,如果某比特币UTXO同受制裁人员相关,那么拥有该比特币UTXO或者向该UTXO转账便是非法的,正如美国对两位伊朗公民及其比特币地址的制裁。

3.对ASICs以及其他矿业相关的硬件收取更高的进口税。

4.通过聚拢足够的哈希算力以发起51%攻击,并对那些没有实施检点系统的PoW区块链进行深度重组,以动摇相关投资者信心,令价格下坠,降低发起攻击的成本。

这些制裁的可能性都值得加密社区警醒,这也意味着比特币可能永远都无法成为绝对"自由"的货币。

国家信用的建立,法定货币体系的确立,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考验,所以比特币必然也不会例外。比特币在理论上消除了通胀的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通缩问题。此外,开源使大量新型虚拟货币产生,这种缺乏信用主体的同质化竞争,很可能造就大量投机泡沫。

这些因素就决定了根本不存在绝对自由的货币,即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比特币仍需要国家信用的监管和保障。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3:60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