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央行副行长:央行正研究制定区块链等标准规范_DeFi Yield Protocol

总书记指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我们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标准化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普惠金融、货币金银、金融科技、网络安全等领域积极探索金融标准为民利企。

金融标准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银行营业网点是重要的金融服务场所和金融产品分销渠道,是金融服务人民群众的直接窗口,也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提升银行网点服务水平,2015年,人民银行会同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消费者协会、标准研究机构、商业银行制定并发布《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评价准则》两项国家标准,规定了银行网点在服务环境和功能、服务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网点员工主动告知客户相关服务项目及价格等94项具体评价指标,既为消费者衡量银行服务质量提供了标尺,又为银行网点提升服务水平设定了达标线。

截至2018年底,全国20多万家银行营业网点以不同形式开展了贯标工作,60%以上的营业网点实现对标达标,超过1万家营业网点通过第三方认证。网点服务环境得到优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员工服务客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高,客户等候时间显著降低。抽样调查显示,消费者满意度由2015年的约75%上升到2018年的约85%,其中认证网点抽样调查消费者满意度接近100%。

金融标准提升货币金银服务和风险防控水平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反假和外观整洁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人民银行加快制定和实施货币金银标准,2017年、2018年先后发布了《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不宜流通人民币硬币》《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等标准,提高了不宜流通人民币回收管理和现金机具管理的标准化程度,提升了全社会假币鉴别能力。

在标准的支持下,不宜流通人民币回笼力度加强,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随之提升,假币阻截能力提高,货币流通环境得到净化,这不仅让老百姓“用干净钱、用放心钱”,而且有效降低了相关企业成本,支持我国现金机具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标准提升金融科技发展和风险防控水平

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催生出移动支付等金融科技新业态,给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2012年至今,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围绕移动支付制定发布了约50项金融标准,涵盖标识编码、安全规范、接口要求等各个环节,同时采用“金融标准检测认证”方式,规范事前准入和事中监管并做到风险可控,支持我国移动支付行业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服务。

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制定发布了《移动终端支付可信环境技术规范》《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移动金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应用技术规范》等多项金融科技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在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方面的规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金融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满足互联网时代高并发、大流量、多频次的金融交易需求。目前,人民银行正积极研究制定大数据、区块链、开放银行等标准规范,进一步引导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

金融标准提升金融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金融安全是金融发展的基础,不仅事关金融稳定,更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金融业务高度依赖信息技术,金融网络安全标准是确保金融信息安全、降低运行风险的有效工具。

2012年至今,人民银行先后发布实施《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金融业信息系统机房动力系统规范》等标准,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供标准支撑。

金融网络安全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金融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促进金融服务数字化发展,而且给安全设备和安全服务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催生了一批具备广泛知名度的移动安全企业,这些企业的成长进步也支持了金融标准的有效落地。

当前,金融标准缺失、部分金融标准老旧问题依然存在,金融产品服务标准数量仍显不足,还不能满足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金融标准化工作的使命感,加大金融标准尤其是产品服务标准供给,进一步推进为民利企标准的实施,发挥标准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助力提升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能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3:8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