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初以来,比特币价格“一路向北”,自年初3300美元/枚飙涨至当前8500美元/枚,短短五个月涨幅高达160%,强势收复了去年长达一整年熊市中后7个月的全数跌幅。
虽然对于数字货币这个“超新兴市场”来说,传统金融人士经常调侃其缺乏逻辑,价格波动性高到可怕而且总是找不到有效的解释理由,市场定价效率低下导致消息到价格的传导反馈“随意”。但是从2019年年初以来,比特币的这波上涨其实并非偶然。
今年2月,Grin和Beam这两款基于一种名为MimbleWimble新型隐私保护协议的隐私币正式发布,该协议可在无需传输任何信息的情况下,验证发件人和收件人的私钥。在交易双方身份保密的同时,使交易几乎无法追踪,可谓两全其美。随着李启威宣布计划在莱特币升级中引入MimbleWimble隐私协议,莱特币价格应声大幅上涨,而由于数字货币世界一直有“比特金、莱特银”的说法,莱特币创建背后的动机就是改善比特币,比特币也自然间接受益。
MicroStrategy CEO:到2026年将有10亿人投资BTC:MicroStrategy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ylo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到2026年将有10亿人投资BTC。BTC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约10亿人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储蓄的方法。BTC并非真正被用于消费,而是更多的被当作储蓄工具,人们可以在其中存储价值,就类似于储蓄账户一样。(beincrypto)[2021/2/24 17:46:12]
而随着币安重启Launchpad众筹融资平台,并完成了BitTorrent和Fetch.AI两个项目的募资发行以后,币安平台币BNB走出了一波爆发上涨。随后,IEO概念异军突起,Prime、JumpStar、恒星计划……一个个项目“优选”平台崛地而起,成为了加密货币市场新的现象级热点,整个数字货币市场的受关注度以及参与热度迎来了今年上半年的又一波高潮。
动态 | 西雅图初创公司Transparent集资1400万用于开发去中心化支付网络: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初创公司Transparent Financial Systems正在开发?“real-time”?去中心化支付结算网络,该公司已经完成了14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Pantera Capital牵头,Twitter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的Square、Digital Currency Group,Future \\ Perfect Ventures、IDEO Colab Ventures和CMT Digital参与其中。(The Block Crypto)[2020/2/5]
传统“巨头”企业对于快速增长的数字货币生态展现出的兴趣,也让以比特币这一市场代表性币种获得了可观的支撑力量。在已经布局或者决定参与数字货币市场生态布局的企业名单中,我们能够看到Facebook、迪士尼、耐克、三星、富达等多个行业的引领者。其中Facebook已经宣布将于明年一季度正式发行自家数字货币GlobalCoin;三星在今年上半年旗舰机型S10中内置硬件钱包,并正在开发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主网,而这很有可能成为发币的技术储备;而近期电信巨头AT&T也宣布开始接受用数字货币支付账单。
动态 | Aave首个无抵押闪电贷由套利组织 ArbitrageDAO 完成:以太坊应用开发公司Aave推出的无抵押闪电贷款协议Flash Loan已实现第一笔交易,由ArbitrageDAO 完成。在本次的借贷中,ArbitrageDAO 获得9 DAI收益,但付出了0.02ETH 的手续费,所以获得了超过5 DAI的利润。[2020/1/20]
再者,市场对于已经被多次推迟的VanEck/SolidX等比特币ETF仍然抱有一定期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专员HesterPeirce在2019纽约共识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批复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时机已经成熟,每个申请都有可能被批复,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仍然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市场操纵和资产托管等。而由于美国《证券交易法案》规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必须在注册发布之日起240天内决定是否批准交易所交易基金,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因任何原因在240天后没有做出决定,交易所交易基金将自动获得批准。因此市场普遍认为,我们极有可能在今年10月13日前看到第一个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诞生。
而看似能够为比特币提供更可靠的支付解决方案的闪电网络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也为比特币进一步走强提供了非常直接的利好推动。闪电网络是允许在比特币网络不扩容的情况下,承载大量交易,而交易手续费几乎为零。更重要的是,闪电网络能够实现秒级到账。
随着比特币正式冲破8000美元大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交易量继续飙升,而丰水期的到来也让矿工们重新“醒来”。在比特币不断占领各大网站头条的今天,过去一年的熊市氛围正在逐渐消散,市场信心得以快速重建。而比特币显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更多人“认知”,进而被更多人“认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