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碳链价值联合无涯社区发起了新一期「碳链共识对话」,我们邀请了曾经风靡一时的文章「万字讲述Facebook数字货币:缘起、意义和后果」作者孟岩、Dots机构投资者社区CEO郑迪、dForce创始人杨民道、Maker中国区负责人潘超以及国盛区块链分析师任鹤义,大家一起围绕「Libra:一场覆盖27亿人的革命?还是Facebook异想天开的噱头」主题展开正反辩论,辩论内容可谓干货多多,观点独到,逻辑清晰,看完之后,让你对Libra的定位、模式、未来发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碳链价值编辑部综合整理了全部对话内容,以飨读者。以下是文章全文,Enjoy
分享嘉宾:CSDN副总裁孟岩;
Dots机构投资者社区CEO郑迪;
dForce创始人杨民道;
MakerDao中国区负责人潘超;
国盛证券区块链分析师任鹤义;
Q1:在大家心目中,Facebook发币的初衷是什么?它为什么会选择发币这条路?是否冒进?
孟岩:我之前写了一篇文章,认为Facebook启动Libra的初衷是为了寻找新的盈利模式,避免由于用户数据保护运动导致现有业务模式崩溃。我继续维持这个看法。但是有一些补充。
小扎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在几年前就尝试过FacebookCredits,也就是Facebook信用分,一种中心化的积分,不是很成功,但积累了经验。另外,三年前也传出消息,说Facebook有意做所谓的“飞币”。当然这个可能是中国人制造的假消息。但我之前就认为像小扎这样自驱力超强的人,每年都给自己列年度计划并且年年完成的人,他一定早就研究过数字货币,充分认识到其潜力。
今天火星财经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Libra开发的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2018年1月,还在隐私门爆发之前,小扎就把研究加密数字货币列入自己的年度计划。大家回想一下,那正是徐小平老师微信曝光和三点钟群大火的时间。但小扎显然研究的很扎实。到2019年1月的时候,整个行业的至暗时刻,Libra团队士气低落,进展缓慢,很多人认为Libra没戏了。这个时候,正是小扎本人亲自到场打气鼓劲,承诺说一定要把Libra做成,在最艰难的时候顶住了。这说明,小扎本人就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领导者和主要推动者,也是对这个事情的意义认识最深的人。
再去看看Libra的白皮书,看看小扎2018年初写下的文字,你发现这个天之骄子、垄断巨头,其实内心仍然有理想主义的一面。
所以,虽然这条路有些冒进,但我觉得小扎之所以会选择它,肯定主要是现实压力和利益考虑,但不能说没有理想主义的因素。顺便说一下,小扎在2018年下半年的时候曾经向Algorand发出收购要约,后者拒绝了。这两天Algorand荷兰式拍卖定价,然后上市,一上来就估值500亿美元,排在EOS之前。
正好上周我见到了Algorand创始人Silvio教授,在他们的一个活动里,现场有人问他,当时为什么拒绝Facebook收购,他说,Algorand项目的目标是要推进金融民主化,他不想委身于巨头,担心自己的目标受损。
想说的是,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这个行业的魅力正在这里,一群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在一起想要改变世界,顺便创造财富。
郑迪:Libra出现以后,我们接触了大量的传统机构和投资人,很明显的变化是主流圈不管是对于Libra也好,还是对于区块链的正面认识也好都有显著的提高,很多人在了解这些情况,也有很多人跟我讲,以前对区块链有负面印象、有歧视,他们觉得是错误的见解,认为是一种偏见,现在都在反思!
Michael Saylor:比特币行业将在未来十年内增长100倍:金色财经报道,MicroStrategy(微策略)创始人MichaelSaylor:随着主流机构的采用,比特币行业将在未来十年内增长100倍。(Bitcoin Magazine)[2022/12/10 21:35:29]
刚刚我也看到腾讯研究院出了这样一篇文章,讲得非常的好,他们认为Libra在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实验,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和监管的有关的复杂沟通,但总的来说,给了全世界一个重新看待这个行业的机会,对市场来说有非常巨大的教育作用。
我特别认同腾讯研究院文章里面提到的一句话:在很多时候其实由什么人来做,可能比怎么做如何做要更重要。我觉得Libra更证明了这样一句话,他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他的人在几年以前也都想过,但确实没有FB的生态这么大的用户基础。FB这一次的Libra生态协会,如果是一百个节点的话,每个节点就是1%的投票权,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有可能出现像议会或者联合国的情况。这也是Libra比较聪明的一个地方,引入了众多的群体,去分担监管的压力和协调能力。
杨民道:从起Libra名字的角度看,小扎发币的初衷是建立一个实现金融平权的新的金融基础设施,帮助unbanked的人群里。对他来说不缺钱,已经不需要通过这个去证明自己的商业成功,所以我不觉得他是为了需要新的盈利模式做Libra,当然这个推论和Libra基金会的结构设计是有关系的,Libra的成功和Facebook的成功或者货币化是没有强关联性的,这个后面会展开讨论。
Libra更像是一个社会运动,类似于UniversalBasicIncome这种带有强烈的社会主张和诉求的项目。做这样的项目,就比如比尔盖茨做慈善事业或者ElonMusk火星殖民一样,是在商业和之外的另一维度的挑战。Libra的主导者crypto和华尔街的套路都比较熟悉,非常清楚区块链的优点和现实障碍,所以在技术选型、共识机制选择、中心化去中心化及合规上,都做了很多妥协和tradeoff。包括Libra基金会和应用的分离,都是经过很长远和深入的思考。比如合规层面,Libra基金会负责整个protocol的开发和运营轻合规),而真正合规的重担是落在Calibra这个Libra网络的第一个重量级应用身上,白皮书也说的很明白,将来的监管属于应用层面需要去考虑的问题。这个思路也是大部分主链的思路。
他们设置了双重代币机制,非常符合我一直认为的一个数字货币支付网络的正确的代币模型架构。
潘超(Chao):MakerDAO开发了以太坊上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去中心化稳定币Dai。Dai是DeFi的基石。
简单聊聊Libra,FB的初衷明显是依托已有的用户基数和网络效应,将业务拓展到金融领域。之所以要发Libra币,是因为FB想做的不仅是托管、支付和资管,而是货币市场,具体来说是通过全球货币市场融资。Libra是债,大部分至少起始阶段融的应该是美元,然后在各国资本市场贷款储备金里的政府债券和短期证券是投资资产。
这样来看,确实很有野心但没有问题。
任鹤义:Facebook发币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发币这条路?发币是不是冒进?首先第一点我实事求是讲,我们券商有过研究过Facebook的股票,但是问Facebook为什么发币的具体原因,准确答案肯定是不知道。
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可以反过头来理解:Facebook有什么理由不发币呢?
区块链行业从比特币运行到现在超过十年了,比特币的价格已经成为全球各个行业,包括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都必须关注的一个存在,即便很多方面你可能不认可,它也是一个很扎眼的存在——这个新物种已经变成了一种“显学”。
超过十年未活跃的比特币供应量达历史新高:金色财经报道,Glassnode数据显示,距离此前一次活跃已超过10年的比特币供应量刚刚达到2,313,532.814 BTC的历史新高。[2021/9/29 17:13:26]
现在你去看看美股的走势,大家都很清楚,互联网的红利已经逐渐开始褪色了,传统互联网这种模式要走到顶峰了。所有的创业模式,该想的都想到了,在这种情况下,Facebook也好,或者其他的互联网巨头,包括金融行业巨头也好,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东西是他值得布局的?早期是云计算,后来包括大数据,互联网,这些业务巨头们都做过了。像云计算市场的格局已经很明朗了。
那问题来了:当下,最新领域里还有什么是激动人心的,能让大家看到未来潜力的?毫无疑问是区块链,所以说Facebook没有理由不做,必须要做。是6月18号做还是6月19号,是今年还是明年,这都不是问题,什么时候发布也不是问题,而是巨头们必须做的问题。其实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金融机构们,实际上都已经在做布局了,但大家为什么觉得Facebook这次发布白皮书的影响力大?
本质上讲,金融机构和监管是一体的,没有监管就没有金融,没有金融就没有监管,所以金融机构在这个问题上永远都是谨慎的。金融行业不像早期在美国诞生股票交易所的年代那么粗放了,他们做这种事情相对来讲会更低调一点。他们的推进明显是比Facebook还要早,但Facebook作为互联网巨头,下定决心要做的这件事的态度和调调,显然是不一样的。由于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做事风格的区别,前者某种程度影响更大些。
区块链行业发展已经经势不可挡,大家都已经看到它的前景和机会了,已经走到这个地步,其他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像Facebook和小扎这样的风格,如果再不站出来,我觉得反而是一种很奇怪的事情。那么要创新就要敢想敢做,不存在冒进的问题,成王败寇,仅此而已!
Q2:有人认为Facebook发币是美元霸权的延伸,会对我国不利,而我们还在坐以待毙。各位怎么看?
孟岩:很多意见都写在文章里了,不重复。
这个说法比较情绪化,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强的产业链,这么多的人才,怎么会坐以待毙?我们有时间也有办法,搞得好,我们能像加入WTO一样,化危为机。但我们确实应该重视。我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里对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要自信,同时要有紧迫感。中国的工程师9倍于美国,这是过去我们互联网起飞的基础,也会成为我们新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现在需要某些人调整思维。
郑迪:我一直跟很多朋友讲一个事情:中国有中国的长处,也有中国不太擅长的。中国特别擅长在硬件方面去赶超,所以中国现在能够成为全球前二的国家。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我觉得中国不太擅长的是软的地方,体系也好、底层协议也好,这是不太擅长的。从这点而言,我们在硬的方面感受非常厉害,但是软的方面,不是那么强。
所以这个问题我相对没那么乐观。如果Libra真的获得成功,我觉得我们很难去建立一个跟它完全抗衡的新的体系。当然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它要想渗透进来也是基本上不可能的。我们的企业在国内市场自成一套体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这个市场已经足够大了,所以我在想以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平行世界。我们国内跟一带一路的相关友好国家自成一个体系。Libra成功也好,不成功也罢,可能自己形成或者和别的东西融合成另外一个体系,各玩各的。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Facebook以前我一直以为,有可能是发多个稳定币,比如在美国锚定美元,在印度锚定卢比,在欧元区锚定欧元。这么做相对简单。首先不是第一时间触及跨境的问题,不处理跨境的问题,各国的监管不会反弹特别强烈,所以可以用一种很隐晦的方式慢慢实现目标。这也是我觉得美团王兴讲的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一点点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超一万笔:今日凌晨起,加密货币市场急剧下跌,比特币跌至了70天以来的最低点。据btc.com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数量为11513笔,比特币全网算力目前为34.76EH/s,24 小时交易速率为2.34交易/秒。截至目前BTC全球均价为6578.5美元,跌幅为3.04%。[2018/6/13]
但Libra没有这样做。它给人的第一感觉有点像数字SDR,它搞了一个一篮子货币和资产放在里面,那就注定了它其实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稳定币。它相对于美元也好,欧元也好,日元也好,这些汇率每天都有起伏。换句话说,它是造了一个新币,它区分于美元。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议员要搞听证会,如果Facebook老老实实搞一个直接锚定美元的东西,我相信很容易过,像这些稳定币usdt这些早就已经发出来了,也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做成一个SDR,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值得我们观察。
当我看到Libra背后是一篮子货币和资产时,我第一反应就是他们的野心真是蛮大的。它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喊得这么高呢?也许他第一时间并不是要一步到位做到白皮书里面的东西,而是要设定一个喊得比较高的目标,然后再去慢慢讨价还价。可能他自己心目中的底线比白皮书里面写的要低得多,但是他觉得这样讨价还价以后,比较容易去达成他自己的一个底线目标,这是一种可能。另外如果一上来喊一个很低的目标,那么很多公司就未必愿意加入Libra协会帮他当节点,也就没有办法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
但如果在一个全新的、宏大的愿景下,这些节点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并且觉得这事确实可干,那Libra的能力将是非常强的。很多人说听证会不会同意,我倒觉得听证会没什么特别值得惊慌的。如果大家看了以前美国国会关于比特币的听证会,你会惊讶这些国会议员对于这个东西没什么了解。他们每天忙于其他一些事情,在他们眼里比特币是一个很小的世界,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他们没有时间去了解这个事情,所以比特币的听证会基本上都在聊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美国的是一个博弈的,有很多暗箱操作和桌底下的交易,如果大家经常看《纸牌屋》的话,相信应该对这个理解很深刻。我对去年的听证会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各界对Facebook大打出手,结果真的到听证会小扎去接受问询的时候,好像就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基本上也没有怎么挑战他!这事仿佛就当作没有发生一样。Facebook在桌底下达成协议的能力真的蛮强的。所以说这一次如果财团们加入进来,协会搞起来,有这么多大的公司和企业在这里面,我相信他会做很多很多事情。
比如他可以说:我们篮子里面其实大部分权重还是以美元为主。如果你还想升息,用利息去补偿节点的一些成本,那你持有的资产肯定主要还是美国国债。如果Libra的structure在无力阻挡它执行的这些国家地区搞起来,将使美国对全球的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凤凰网有个新闻说,Facebook的Libra对于在美国政府制裁名单上的国家和地区,是禁止使用的。如果形成了使用习惯以后,美国政府相当于又多了一个制裁你的利器,即在你高度依赖Libra的时候不让你再用Libra。那时候你会变得很难受,这个大棒会很厉害!
像libra协会这些事情已经非常明确告诉我们,科学是有国界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原来也是有国界的!从这点来说,Facebook连接了一批美国公司,他们又在打造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我觉得像这些道理,如果跟美国的议员们讲清楚,真的没有什么理由反对,如果美国不会特别从根上反对这个事情的话,我觉得没有什么理由会做不起来,无非就是范围大小的问题。
Facebook的生态确实太大了,有27亿人。从来没有一个业态,能覆盖国际上这么多国家,这么大的地理范围,这么多人。我觉得这个事情如果往深里想,往长远来说,做起来还是挺厉害的,还是很恐怖的。我觉得这个题目里面说提到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但是就算我们坐以待毙又能怎么样呢?我觉得也不能怎么样,就算他能做起来,最后大概率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以中国为主导的和另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平行世界。
杨民道:Libra的愿景当然不是给美国政府打工,而是去实现金融平权。以美元霸权思路去看待这个问题,都过于狭隘。就如现在大部分的稳定币都是美元稳定币包括dForce的USDx),这个选择完全是基于市场需求和gotomarket的考量,而不是考量,更不是为了迎合哪个国家的法币霸权的需求。
我觉得Libra设计应该使用美元稳定币,这个我和潘超在Maker群交流的时候也反复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Libra反而是采用全新的一篮子法币组合。这会极大增加市场教育成本和摩擦,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这就类似过去这么多年,一直有人尝试用国际语取代英语一样,最终都是徒劳。
但是,我们说大部分稳定币项目,应该为Libra没采用美元稳定币而感到庆幸。区块链作为一个非许可网络的最大的亮点就是进出自由,所以我们看到过去这一年DeFi领域的创新,几乎把过去几个世纪的金融创新都在区块链领域复现。
所以,我们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的时代,独立货币、稳定币,借贷市场、交易所,都在去中心化的网络实现,让金融回归本质,dusttodust,bitstobits,回归信息的本质,融通自如。
这些社会试验,过去往往都需要有杆子保障才能实施,今天却在全球范围内自发、有序地启动,这应该是过去一千年都没有的变局。我们希望决策者能清楚认识到形势的变化,至于能不能改变和应对,其实这个世界也不是很care,文明和技术进步向来不靠政府的恩惠和理解。
Cryptopunk的最终对于一切的态度是-wedon'tcare!
潘超(Chao):我的观点会有些不一样,首先Libra没有选择锚定美元,若不是给监管的烟雾弹,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或者设计者没有想清楚。白皮书里FB不是锚定美元,而是浮动汇率。所以就不是美元的代理。从这个角度说,对我国没有什么影响,Libra持有者要注意汇率风险。中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美元化的可能性很小。
不过,有一点我是同意的,这不代表中国应该拒绝分布式账本技术,CBDC也好,许可非传统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经营也好,RMB国际化也好,DLT都有发挥的空间。
任鹤义:第一,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清华阎学通的《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分析一个国家跟分析市场的公司差不多,他们都有自己利益。而且利益是有边界的,有抓手的,相当于一个公司的各个部门、各个事业部或者各个业务线。从全球来看,国际的全球市场,各国之间的利益,处于动态的均衡。在动态的过程中,可能有很缓慢的变化,也可能有很激烈的变化。但不管怎么样,目前全球已经有200多个国家,美国就是美国,中国就是中国,印度就是印度,已经是既成事实。无论是在科技、综合国力还是军事上,都达成了一种既成事实的均衡。
想打破这种均衡是需要时机和趋势的配合。比如二战后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美国就抓住了这个主导机会,以美元为主导形成石油美元及国际金融体系,所以美元现在在全球来讲是最强势的货币。虽然后来欧元崛起了,但是仍然强不过美元,这是一个既成事实。Facebook发币是不是对美元霸权一种延伸,从而对我国和他国一种不利?我们是不是在坐以待毙?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其实不能称之为一个问题。因为目前美元就是处于全球霸权的状态,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军事、经济、金融以及行政体系在维护它,这都是既成事实了。
我们现在再看Facebook发币这件事情,他到底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也这样说,美国养了一群狼,它有军事、金融、经济、行政部门、司法体系等等,美国养了这么多狼来维护他在全球目前的地位,无论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当然是希望扩大自己的优势,扩大自己的国际利益,因为有自己国家利益所在和利益诉求,那么其他国家当然也有这种想法,大家是一个国际市场竞争的均衡状态,在这个时候突然Facebook冒出来说,我要帮你去做美元霸权或者全球霸权的延伸,凭什么呢?
狼都养好了,你可以抓住机会强化某一只狼。这没问题,但是突然冒出了一只看看起来像老虎的东西,你又搞不清他的意图,又不是在美国既有体系内的东西,他说我要干这个事情。那么美国是用你还是不用你?它的崛起是不是意味着要把某只狼或某几只狼干掉?很显然你上来之后,可能美联储和其他的金融体系就就必须被你挤压,那些狼能答应吗?另外一个。凭什么你能干,谷歌就不能干?现在谷歌不声张的原因是什么?马化腾说的很到位:技术本身都不是问题,就看监管。言外之意监管允许早就高调干了。
所以说,Libra要想帮助实现美元霸权延伸,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你要先把美国的其他狼干掉,你要代替他们。这就好比说你在公司,说要开辟一条新业务线,你挤压其他业务线,使得公司有限的资源要向你倾斜。现在Facebook在本国还有诸多来自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者,Facebook做的事情会动到他们的蛋糕和利益,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其次是本国监管的事情。Facebook最终要做的是金融基础设施,这必然首先会受到极大的监管压力,而且将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大家不要讲美元霸权延伸这种事,我觉得想太远了,这个跟Libra还不沾边。
另外,如果它推行的是美元霸权,其他国家凭什么坐以待毙?在目前全球体系范围内,很多国家有能力做到限制信息服务的进入,那更有能力做到不让所谓的自由货币Libra流通,所以何谈去美元霸权的延伸?
还是那句话,破旧立新,需要时机和趋势的配合。
Q3:我们可以发现,在Libra项目的协会中没有银行,罕见华尔街老牌巨头的身影。这是否可以理解为硅谷向华尔街发起的一场革命?
孟岩:华尔街自己拥抱区块链力度不比Facebook小,只是他接触不到27亿C端用户,所以他们做的事情全是toB的,影响力不如Facebook大。
现阶段银行应该是有些抵触的,要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但长远来讲,两边一定会联手。当然结果是对双方都有所改变。银行这种形式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本身就有很多合理性,只是现在中心化黑箱运作,积累了一些问题,并不是说有了一个新技术,银行就过时了。那套风险管理的东西,任何金融组织,无论中心化去中心化,都绕不开。
郑迪:我觉得银行对crypto这个行业其实一直不友好。我们看美国还出了一家专门服务crypto行业的银行Silvergate,都打算IPO了。他们有66家crypto客户,连coinbase都是它的客户。可想而知,其他银行其实不太乐意服务这个行业。其实这个和大麻产业有点像,由于联邦层面一直并不是特别明确。
美国这个管理体系很有意思,联邦和州两级管理体系,可以在联邦层面模糊甚至是不合法,但在若干个州合法。往往联邦不愿意快速推进的事情,在一些州能合法的去做。
其实不少银行已经加入了JPMcoin的联盟,和FB领头的西海岸的这些公司搞的联盟,有点分庭抗礼的意思。我一直觉得,未来5-10年,美国可能存在一个硅谷和华尔街争夺金融权力的趋势。硅谷前不久还专门搞了一个自己的股票交易所,制定他们认为合理的上市规则。
之前还有过新闻,说小扎拜萨默斯为师,想要从政。硅谷以前是美国的科技中心,以后可能想变成科技金融双中心。这么大的一个转变不涉及夺权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硅谷要有自己人出来选总统也就真的一点也不奇怪了。
我总的感觉是,硅谷与华尔街的激烈竞争已经拉开帷幕了。以上是我的基本看法。
潘超(Chao):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一开始大家非常关注Facebook的背后有这些豪华的机构加入,但是我们应该问的问题,不是看到哪些机构加入进来,而是要看哪些机构没有加入进来。我们没有看到传统的银行,也没有看到华尔街的金融机构,甚至包括亚马逊、google,他们都没有加入进来。那没有加入进来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说传统的机构比较保守,另外一方面,我认为很大的原因是对于传统的银行来说,他们已经有了非常便利的非银行机构没有办法获得的一些货币条件。
所以我觉得这些机构其实是没有必要加入的,他们已经有了美联储的账户,已经有了已有的清结算的基础设施。所以我并没有把这件事看作硅谷对华尔街的一次挑战或者革命。反而没有这些银行的支持,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件事情。
另外我想抛出一个问题:即使我们看到像VISA、Mastercard这些机构加入了,但这些机构加入进来,就真正的代表他们愿意支持Facebook这个项目吗?其实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会员费只有1000万美金,其实并不是很多,对于这些巨头来说,他们现在加入进来,并没有带来什么损失,其实也不是一件很亏的事情。但是长远来看,这个联盟维持得下去吗?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件事情。
杨民道:从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Facebook是找过花旗、高盛、JPMorgan这些银行巨头的,至于为什么这些银行没有理睬,我想各自都有考虑。银行都有R3联盟这些和链圈不堪的过往经历,所以比较谨慎。而且银行也知道,Libra是一场特洛伊木马之战,他们这个时候不加入也是完全合逻辑的。
Libra是抢占得银行的核心市场,他们会非常在意。Libra联盟现在的节点还比较少,后续我相信会有大量金融机构和银行接入,就我所了解的,现在已经有银行在考虑参与节点。华尔街对金钱的敏感度,会远高于科技圈或者数字货币圈,他们当然会在恰当的时机介入。现在参与,对他们没有什么upside,他们肯定不会把客户的结算清算业务切到Libra,不走银行间市场去结算。
Libra最终的愿景是干掉银行大部分的中间业务,建立一个完全独立于银行的清算、结算系统之外,或者不依赖于现在的金融基础设施的网络,对银行业、金融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金融企业都不会坐以待毙。硅谷和华尔街满地都是聪明人。在数字货币这个事情上其实没有分歧,只是策略不同。华尔街比较懒,等革命快成功的时候,剪掉辫子,买买买就完事了。
任鹤义:最后我再补充下自己的观点:硅谷是很多家公司的所在地,华尔街也是很多家公司的所在地。硅谷公司之间的利益之争,以及华尔街公司之间的利益斗争,都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但华尔街和硅谷,一个是做实业的,一个是做金融的,本身就是相互相生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利益斗争,暂时不会像同行那么惨烈。你指望硅谷的同行联合起来打到华尔街,是不可能的!看问题还是基于事实、逻辑和常识出发。
Libra初期节点里我不知道没有银行的具体原因,但是反过来想,银行不参与的理由非常充分。目前美国全球的银行体系的形成是跟监管离不开。银行跟监管是相互相生,今天的银行,造就了今天的监管。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这是同一个道理。银行在监管的压力下不去跟互联网公司联手做这个事情,我觉得道理非常简单,因为跟互联网公司的风格不一样,银行肯定更低调,更加务实,注重监管,但是银行不是不做,银行做得未必比他们做得要差,目前很多银行在区块链的推进程度也许更深,只不过他们的方式更委婉一些。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Facebook说Libra好的三个特征里面,其中一点说跟其他区块链不一样,就是在于它有储备资产之盾。大家想一想,盾在哪里?它的盾是在传统的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里面。你的盾都在银行里面,却又提出要基于这个盾去干掉传统银行体系,这个有点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巨人不高。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Libra从它自己本身来讲,第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怎么落地。我们先要看底层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底层东西在银行里面的。白皮书所“诟病”的传统金融之不足,这盾都有,银行没有的优势Libra目前也没看出来有。
因此银行参与的必要性,我觉得没有那么大。大家知道货币的发行和流通,说到底是监管的事情,法定的货币是一国之本,是政府规定的,而且是宪法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想发行一个新货币,干掉老货币。不是说我用iPhone干掉塞班机那么简单,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区块链的第一属性本身就是金融,金融不同于互联网,因为过去在信息互联网时代,为了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我们用各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可以从边缘崛起干掉传统领域的巨头,这是没问题的。但金融行业我认为不存在这样的商业环境。
而且过去那么多年,从美国金融行业崛起200来年,金融行业没什么创新,银行还是去干那些事儿,只不过监管的规则变了,大家玩法变了,证券公司干的事情不像以前蹲在街边就能干,华尔街的大厦很高大上,但干的事情本质还是那样子。金融行业是一国经济之本,是一国经济的重要侧面,不是说一个技术创新就能改变本质的。Facebook有27亿用户在这个层面上未必是优势,大家不要忘了,Facebook之前做支付已经失败了,说明旧的所谓优势在创新的未来,未必还是优势。Facebook这些用户的黏性在货币的角度来讲,完全取决于政府,取决于政府的监管和监管规则。Libra的全球流通和使用,绝不是手机App用哪家平台的那么简单,从节点落地到流通问题和环节还很多。你用支付宝还是微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流通使用的还是银行法币账户。
用户粘性对金融行业来说没那么重要,我经常用Facebook,经常用微信,不代表我就可以用他们发的币,你去买东西谁敢收?用了商家也不敢收,这是法律的事情,监管层法定的事情,这个事情最终的问题又回到了能不能让监管层或者整个国家体系来重新重塑一个新的金融体系来改变目前的一个金融生态的问题。我觉得Facebook在这里只提供了一个手段。而至于硅谷是不是向华尔街发展发起了一场革命?我觉得不好说。搞不好另外一个地方又崛起了一帮新的公司,两边都干掉了,我觉得也有可能。
就是一句话,看最后的监管怎么去重塑金融的新规则、新体系。像马化腾说的那句话,重点是在监管,说白了要看规则的制定者怎么去看待这个事情。一棒子打死,还是长期博博弈改变规则?我觉得这个才是关键。而在货币的流通和发行上面,包括金融的业务创新上面,互联网公司看不出来有什么优势,创新往往崛起于边缘公司或组织,这是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道理。
今天的金融行业公司也是经过过去摸爬滚打创新过来的,大家不要太低估他们这方面的实力,只是大家所处的市场不一样,大家总觉得互联网公司能力很强,创新很快,那是因为你做的是互联网业务,人家做的是金融业务,大家面临的监管政策不一样,互联网的监管政策往往都是比较宽松的,这跟金融行业不同。区块链目前发展和创新的速度让大家看到互联网公司也跟不上节奏了,同样是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同的原因。如果让互联网公司真的去做金融业务,带着镣铐去跳舞,那么大家对他们又会有新的看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