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崇尚自由开放精神的技术极客群体密码朋克的邮件组中出现了一篇名为《Bitcoin: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标志着金融危机余波中比特币Bitcoin的降生。这个生而带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球化等特性的加密数字货币经历十一年风雨,已经成长为了市值1900亿美元的,网络内拥有上万全节点,全球有着数千万持币人用户和投资人的去中心化资产。今天,比特币价格时隔13个月后重回10000美元,加密资产正从周期底部蓬勃兴起,让我们在新纪元的开端,重读比特币白皮书,把握科技与金融跳动的脉搏。
——SatoshiNakamoto,2009
比特币白皮书发表于10年前,自其诞生以来,无数质疑与挑战便萦绕着未来数字世界的早产儿,典型的质疑包括:比特币没有政府和银行担保,怎么可能有信用?事实上当今世界大量国家和银行的信用没有保障的,塞浦路斯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的人民饱受超级通货膨胀之苦时转向比特币,感谢比特币为他们的财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载体。技术存在的伟大意义不就在于让人类逐步摆脱那些曾经无法摆脱的困难与限制吗?
也有人对比特币“电子货币”的定位发难:背后没有黄金支撑,比特币价值从何而来?支撑货币价值的,其实从来都不是黄金,而是真实的规模化使用场景。比特币如今已经被世界范围内数万家企业和商店所接受,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于本月发布了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资产支付产品“Libra”,标志着FB全球27亿用户进入数字经济进入倒计时。
比特币诞生10年,其性质经历了多次变化,从中本聪的设计初衷——点对点的电子现金,转变为具有避险价值的大类商品,在具备支持跨境汇款结算功能的同时新近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投资者争相购入的机构级另类资产。
比特币的定位演化历程彰显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在比特币价格升至10000美元的今天,迎接加密数字资产蓬勃发展的浪潮,开启未来人类社会数字经济的大门。
比特币白皮书中第一句话便点明了比特币存在的意义,即打造一个无需第三方中介的电子现金支付系统。为了让地球任意两端之间转账比特币就像发送电子邮件一样简单、低成本、无任何限制,白皮书作者SatoshiNakamoto中本聪结合密码朋克群体之前的科技工程积累,天才地创造出了一个互联网上的去中心化账本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支持:
1、从网络层面,由分布于全球且彼此平等的网络节点组成一个开放式的对等网络,共同维护一个账本数据库,且每个节点本身也必须尽量快速的同步和存储该全网账本的一个副本;
2、从数据库层面,比特币系统的用户通过公私钥对实现交易转账和账户控制,而交易记录被打包形成“区块”,经全网最终确认后再通过密码学技术连接成一个无限延伸的线型“区块链条”;
3、从共识层面,为了激励节点积极同步全网账本,防止双花攻击,全网节点根据“工作量证明”共同进行算力竞赛,胜者将能够进行交易确认并获得系统奖励的比特币。
以上技术创新第一次在数字世界创造了一种即不可复制,又不是中心化的价值传递中介,即比特币。比特币网络由全体比特币用户共同控制,除非绝大部分比特币用户一致同意做出某个改变,否则任何人或组织都无法改变或停止比特币运行。
在比特币区块链系统中,1CPU1票的去中心化特性结合时间戳机制与数据的链式结构最大限度保证了“不可篡改”的特性:为了篡改交易或实现双花攻击,攻击者需要集结全网50%以上的算力来进行攻击,这在全网算力高达56E/s的今天已经非常难以做到;而即使攻击成功,攻击者获得的仍然是比特币,但此时比特币价格必然由于比特币系统出现双花而信用受损从而下跌,攻击者得不偿失。中本聪精妙的博弈论机制设计让比特币系统经过十余年无数黑客攻击检验,屹立不倒,体现了绝对的安全与鲁棒性。
中本聪在比特币创世区块中留下的略带讽刺的这句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比特币的无限潜力——以技术手段限制保证货币的发行权不被滥用,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效率,变革人类组织协作的激励形式。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总量恒定为2100万枚,产量每4年减半,目前已经被挖出接近1800万枚。不靠任何权力而依靠技术,比特币某种程度上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现实。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力爆发改变了世界,人类从物质匮乏的羁绊中解脱;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点亮了历史,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重塑了世界格局,地球自古以来的权力轴心开始动摇。比特币作为科技与互联网精神自由开放精神的完美结合,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自2014年起借由以太坊Ethereum等项目发扬光大,正逐步打造出基于价值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开放金融体系,并成为人类社会治理机制的先锋试验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