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加密货币与阶层穿越(1):比特币是你“掀桌子”的唯一机会_Modulus Domains Service

如果说最近两年持续关注度最高的一个网络热词是什么,那么“阶层固化”必然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摆脱自己命运被锁定的宿命,很多年轻人可谓是绞尽脑汁、不遗余力,自12年起便大火的“知识付费”、“时刻充电”、以及“终身学习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缓解这种焦虑而出现的产物。然而,在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之后,几年下来,很多年轻人沮丧地发现,很多“网络导师”的课程与教导,并没有能够帮助他们改变自身的命运,反倒是另外一种看似简单粗暴的方式——也就是买比特币,却让当事者们赚得盆满钵满,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问题来了:为什么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高昂的斗志和系统的学习,最终的效果却远不如“盲投”加密货币?难道仅仅是“自己时机未到”的原因么?

一、阶级固化根源:增量资源分配失衡

要回答这个疑问,我们必须得对症下药。

首先,要搞清阶级固化的成因是什么,在这一问题上,网上的结论简直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因素的重要性是大家都比较认可的——那就是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具体来看,当一个经济体出现以下两种类型的变化时,原有的社会阶层最容易出现剧烈的变动:

第一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变化。

这点很好理解,当某一经济体整体处于快速增长状态时,各行各业都可能给人穿越阶层的机会。譬如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而当时的社会上也流行着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它所反映的就是当时很多行业都存在着巨大的财富机遇。

第二种,局部性和结构性的变化。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经济体发展速度放缓、增量蛋糕有限的情况下,某一类行业或企业只有通过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才能实现自身的高速增长。与上面“共赢”的情况相比,这一种情形更像是“零和/弱和游戏”,典型的例子就是产业结构转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套了,而更讲究的是“选择比努力重要”。

Flow区块链推出“超级命令”Flow Setup功能:金色财经报道,Flow 区块链在社交媒体宣布推出“超级命令” Flow Setup 功能,该公司无需进行繁琐的项目设置,只需运行包含“flow.json”文件的命令就能设置基本文件夹结构。此外,Flow 还改进了导入语法,使其像按名称导入一样简单。例如,如果开发人员将名为 Foo.cdc 的合约添加到 contracts 文件夹,之后可以通过编写 import \"Foo\" 命令将其导入到任何其他智能合约中。[2023/1/31 11:38:02]

从上面的总结来看,经济社会给予人们穿越阶层的机会似乎并不少。然而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我们便不难发现,能够抓住这些机遇、并实现阶层跨越的人,实际上屈指可数。原因就在于:虽然世界上能够改变人命运与阶层的机遇数量很多,但与高度庞杂的经济总活动情况相比,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小概率事件了——首先,中高速的经济增长,本来就如同人的青少年时期一样,往往只出现在经济体从低基数刚刚起步的阶段,时间一过,这段黄金时光便一去不返。至于产业和企业的转型,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缘份”,尽管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必然因素存在,但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一些偶然因素来促成的,比如说技术的突破和政策的推动等。

表:从东亚经济体的历史来看,高速发展往往只出现在从低基数起步初期

从这点来看,在当下的这个时代,社会所能给予普通人的“阶级穿越”机遇,其实非常非常难得。做个类比,如果说经济体的发展就像是人体的正常运行,那“阶级穿越”的几率,大概相当于细胞的基因突变,尽管每个部位理论上都有变异的可能,但其几率却相当之低。对于不少人而言,他们终其职业生涯,可能也无法与这样的一次机遇擦肩。最后只能在原有的社会阶层内度过一生,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近年来人们经常说起的“阶层固化”。

图:“和你们这些少爷不同,我们光是活着就要竭尽全力了。”

与很多成功人士所积极宣扬的有所出入,在“阶层固化”这段令人绝望的时期之内,无论普通阶层在原有的轨道上如何充电、调整与奋斗,可能都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悲剧的是,哪怕仅仅是阶层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都不会随着普通人的“奋斗与努力”而有所缩小。原因在于:当某一经济体处于“阶层固化”阶段时,按照“二八定律”进行分配的、可不仅是现有的存量社会资源,就连普通阶层赖以翻身的增量社会资源——比如说教育、信息、人脉资源也是如此。而且由于一些原因,后者分配的悬殊程度往往还要高于“二八比例”,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努力对于资源的分配比例只能起到很小、甚至接近于零的影响,这就是很多年轻朋友在阶层穿越的尝试中,那种“丧感”、以及“无力感”的重要源头之一。

二、金融资源:阶级固化木板上的最后一颗钢钉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包括教育、信息、人脉在内的社会资源,其分配比例比较悬殊,甚至超出了“二八原则”,但正所谓“聊胜于无”,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多少还能让孩子有学上,也能在社会上勉强形成自己的一点人脉关系。然而,有这样一种社会资源,它们虽然极为重要,但其分配比例却悬殊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说其他社会资源对普通阶层来说还只是“多和少”的问题,那么这种资源则干脆就是“有和无”的问题。在社会阶层固化与分化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它就是——传统金融资源。

具体来看一下这种增量资金的产生与分配过程。一般来说,全社会货币的供应量大致由两个因素直接决定,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货币乘数。在这其中,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是该经济体实打实创造出来的社会价值,比如说其所提供的商品与服务所能带来的收入等。而货币乘数的取决因素,则是由央行这样的调控机构所出台的各种政策。像我们在财经新闻上经常看见的所谓“扩张性/中性/紧缩性货币政策”,指的就是央行使得货币乘数上升/持平/下降的一系列措施。

从这个描述中,大家其实不难看出,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其所产生的货币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广大的普通阶层通过提供各种商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挣”回来的,二是央行为了保持社会资金的顺畅流动性,基于基础货币而“印”出来的。通俗点说,前一种资金的获取成本很高,只有通过埋头苦干才有机会赚到,而后一种资金的获取成本很低,只要修改下账户上的几个数字就可以了。考虑到很多经济体近年来的M2增速都要高于、甚至是远高于其GDP增速,我们其实不难判断,其相当一部分的货币增量,都是由央行“印”出来、而非普通阶层“赚”来的。而对于这些经济体中的企业与个体来说,如果有人能够获得这些超低成本资金的使用权,想要实现阶级穿越、命运逆转,不说立竿见影,也是效果倍增。

各位读者,大家可以猜猜,真的有人通过承接到这部分资源、进而实现了阶层穿越吗?这部分成本极低的增量货币的的使用权、甚至是所有权,最终落到了谁的手里呢?

真不好意思,答案依然是——精英阶层。

问题来了:由央行增发的海量低成本资金,怎么又流进了精英阶层的腰包里?

具体来看,有两个途径:

第一个途径,出现在资金的流通环节。通过把控金融机构,精英阶层吃下了绝大部分的资金“过路费”。

众所周知,由央行“印”出来的低成本增量资金,在从央行到非金融机构流通的过程中,需要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来进行流转与对接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后者可以从中获取极为丰厚的利润,而这些金融机构的投资者与从业者,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来自于精英阶层。

图:作为央行与企业的资金流通中介,银行业的赚钱能力令人叹为观止。2018年《财富》中国500强显示,在利润率最高的20家中国公司中,竟然有15家都是银行,而在剩余5家非银企业中,证券公司又占了3席

事实上,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查各国政商精英的子女的履历,我们很容易发现,除非是需要专门培养接班人的家族传承企业,否则相当多的豪门子女,都是就读于顶级的金融院校,而毕业后也并非子承父业,而是直接在金融机构的要害部门工作。每逢央行放水刺激经济,这些金融机构背后的精英阶层便会从中赚得盆满钵满。而普通阶层的子弟由于教育、人脉等一系列原因,通常极难染指金融部门的肥缺,即便进入金融机构,很多也得在大堂经理或是前台柜员这种外围苦力岗位上消耗大量时间,由此一来,自然也就无法分享资金流转环节的发展红利。

第二个途径,是资金的消费环节,精英阶层麾下的大型企业,更容易获取这些低成本资金的使用权。

这点其实比较好理解。大公司向来都要比小公司更容易从传统金融机构融资,进而使得企业的业务在低谷期更具持续性、或是在繁荣期更具侵略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型企业生存几十上百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小企业、甚至个体户能活上十年不倒,就已经敢以“老字号”自居了。至于现在的很多创业公司,其平均寿命更是仅有2.5年,而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小企业和个人缺乏必要的金融资源,因此在必要的时候,要么只能依赖自己的现金储备、要么只能通过普通的民间借贷,而经营的效果也就比较有限。

这其实就是传统金融行业加剧阶层固化、甚至是阶层分化的秘密所在。对于精英阶层来说,在阶层固化时期,由于他们垄断了低成本增发资金的使用权,所以,他们获取资金所需要的成本是逐次递减的、而普通阶层却恰恰相反,他们连低成本增发资金的边都挨不到,怎么过去辛苦赚钱,现在还怎么辛苦赚钱。甚至随着社会现金流通量的增加,他们获取同等购买力资金所需的成本经常还不降反增,未来会越来越辛苦。这个强烈的对比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则表现为一个很多人都认同的通俗道理——那就是富人赚钱越来越容易,而穷人赚钱越来越难。

三、加密货币:普通阶层打破命运枷锁的关键

不夸张地说,在阶层固化、甚至是贫富差距拉大的过程中,金融资源分配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所有因素中权重最高的一项。如果说信息、教育、人脉这样的社会资源还是勉强按照“二八定律”、或是“一九定律”来进行分配的话,那资金资源简直就是按照“1-99定律”、甚至是“0.1-99.9定律”来进行分配的。如此一来,阶层的固化与分化自然是水到渠成。比如2016年的一项数据显示,美国前1%的最富有的一群人,已经掌控了全美38.9%的财富。这种极度的贫富差距,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2008年后美联储长达10年的QE。底层民意尚有较大影响力、税收调节效果比较明显的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图:美联储资产规模上涨趋势图,央行扩表在一定程度上复苏了经济,但也加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严格来说,人们并不是没有注意到传统金融行业对阶级固化与分化的影响,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之下,上文所提到的金融行业弊病,近年来已经有所改善。但是,由于行业改革在进度、范围、与效果上的局限性,想要指望目前这些有限的金融资源来摆脱自己的命运,肯定远远不够,至少在职业发展的黄金期内,你是没法指望它们来实现阶层穿越的。然而,十分幸运的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金融变局,并不仅仅是来自于像“普惠贷款”这样的“温和型改良”,更有一类会对各位命运有着极大影响的“激烈型颠覆”——那就是笔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向大家重点输出介绍的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是如何能够帮助普通人“掀桌子”的?这个问题答案的脉络,在前面第二部分中,笔者已经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成本来进行了铺垫。以比特币为例,与传统行业金融一样,其在“资金消费”、以及“资金流转”两个环节上,给予了普通人极大的机遇——

1、在资金消费环节,跟传统的金融体系会将大部分资金发放到精英阶层手中不同,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传统精英缺席,绝大部分的比特币在挖矿难度较小、流通价格较低时、通过各种渠道分配被到了普通阶层手中,使得这些普通人瞬间聚集了大量财富,由此完成了阶层穿越。

2、而资金流转环节也是同理,在比特币从矿池这一“数字银行”流通到普通投资者的过程中,执行信息撮合工作的并非银行、券商等机构,更多的是场外交易撮合者、以及数字货币交易所这样的机构,而这些岗位从理论上说是没有从业门槛的——好吧,对执业资历和业务水平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但至少不用去申请牌照。这样一来,不少非精英阶层便从这些业务中享受到了不亚于银行级别的利润率。

图:加密货币在多个方面给了普通人阶级穿越的机会。

从上面两点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与比特币这种价值数币相关的周边领域——无论是挖矿、囤币、做交易所、还是进行场外交易,都能让早期参与者赚得盆满钵满,就是因为在于他们在不经意间,享受到了原本属于顶级精英阶层的两种金融权利——也就是低成本资金的流转和消费,如果再考虑到比特币“去中心化货币”概念红利所带来的币价上涨,这种赚钱效应更是被指数级别的放大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价值加密货币,通过激烈的“金融平权”行为,很可能会给予普通阶层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阶层穿越机会。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阶级穿越,并不是很多朋友所想象的“单向行为”、也就是自下而上的“一夜暴富”,还有可能是自上而下的“由富返贫”,也就是双向的穿越。具体来说:如果切入得当,参与者很有可能一飞冲天;而切入失策,则会让自己背负上无谓的负担;但若是缺席这场盛宴,仅仅选择做一个旁观者,那后果请参考过去二十年间没有投资房产的人。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价值加密货币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过去的一线城市房地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参与的价值与可挖掘潜力,比房地产可能还要大出N多倍。从这点来看,加密货币很可能是时代赋予的一个巨型大礼包,而它最主要的目标受众之一,就是那些与房地产机遇擦肩而过的失意者。

严格来说,加密货币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阶层穿越方案,即便是那些对其有着忠诚信仰的人,也有可能会在市场早期极度不规则的时候翻车,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不选择加密货币,这一代人又有什么其他的选项呢?难道还要他们再去花几年时间,去寻找一个新的命运转折点吗?没可能的,在这个世界上,稍纵即逝的可不仅仅是时代的机遇,还有自己那几年足以改变命运的短暂青春时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Pol币PLU:PlusToken人性游戏的开始与结束_Plug Chain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金融资本的黑暗森林中,猎物与猎手互相隐藏在黑暗中,两者的身份随时转换,不到最后揭晓时刻,谁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所属的标签.

[0:31ms0-3:9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