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BitMax的初心不变,我们投资人的初心也不会变的。哪怕有一天它的币价又跌回去$0.013,我也不会卖一个BTMX。”
国内211本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时笑阳因为专业优势,一直对算法、优化、编程、建模兴趣卓然,是区块链行业早期信仰者。2018年,他在ICODrops上看到了刚刚成立的BitMax.io,不料就此成为了忠实用户。
——写在前面
//只是因为在ICODrops多看了它一眼//
结束了一天繁杂的实验,笑阳如往常一样打开ICODrops查看市场动向。ICODrops是笑阳最常访问的币圈网站,他甚至建立了一个表格汇总自己看过的项目。当时的他,正和同实验室的好友一起筹划着建立自己的交易所,甚至写好了白皮书。
就在那天,笑阳发现了一个叫做BitMax.io的新平台。“BitMax当时仅仅有一个静态页面,连交易对都没有显示。”但就在几天后,笑阳和他的搭档决定,放弃自己建立交易所的计划,全力支持BitMax.io。
//17年高位入场,18年大浪淘沙//
USDT占比特币交易比重约为66.79%:金色财经消息,据cryptocompare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交易情况按照交易币种排名,排在第一的是USDT,占比为66.79%;排在第二的是美元,占比为14.11%;排在第三的是日本,占比为4.16%;排在第四的是欧元,占比为4.09%;排在第五的是韩元,占比为3.20%。[2020/6/5]
2017年,笑阳同一个课题组的好友带他入了币圈。从那时起,他的博后生活除了组会、讲座、实验,还多了一项新板块:炒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白天,我是一丝不苟的科研者;晚上,我是激情澎湃的炒币人。
“我崇拜学霸改变世界的故事。比如说张朝阳,俞敏洪,再比如说今天的老曹George。我喜欢通过知识对世界做出一点贡献的感觉。”和许多炒币者不同,笑阳是出于对技术的看好才进入了区块链行业和数字货币市场。也是出于这个心态,这位哥大博后花了半年的时间细细钻研区块链技术,看每一个主流币的源代码,等到确信这是一个能够真正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之后,才在17年一头扎进了这轰轰烈烈的大潮中。
他和好友常常会一起追究每个项目的优劣。无数次地,这两个“都很轴”的工科生会因为对项目的看法不同质疑、辩论、甚至争吵。为了说服彼此,他们一起查看每个项目的源代码,探索和思考这个新型市场,然后谨慎地做每一笔投资。然而,币圈彼时的现状,和笑阳所擅长的工科研究不同。后者只要技术革新,实验结果显著,就是成功;而前者,则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很多笑阳眼中技术过硬、做事踏实的项目销声匿迹,反倒是些空气币、模式币声名鹊起。有些交易所,一天之内几百倍的拉盘,然后又瞬间跌回去。笑阳觉得很荒谬:“这样的交易所空气币,和区块链高效、透明的初衷背道而驰,为什么竟能在市场上存活?”
笑阳和好友认为,当下需要一个“大侠”来改变市场的乌烟瘴气。“当时我们想要做一个交易平台,对项目严格把关,引领行业正义之士,一起消灭空气币!”说干就干。他们开始筹划,写代码、写白皮书、召集团队。然而就在白皮书都已经写好的时候,笑阳在ICODrops上看到了BitMax的信息。
“我刚看到的时候觉得这又是一个割韭菜的平台,它的白皮书只有非常短的几页,点开官网里什么都没有,简直是Scam。但是我看完了白皮书之后,就对它改观了。能看出来这是一个认真做事情的平台,不是东拼西凑抄一份的项目书。”
于是,学霸笑阳开始研究这个刚刚创建的团队,找George的简历和LinkedIn,读他的每一篇采访稿;知道他是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的时候,笑阳甚至找到了他博士期间的论文去“挑刺”。
“我看了他博士期间的paper,真是计算机领域的东西。加上他和Ariel在金融业这么多年的经验,他的人脉和眼界都比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好太多了。我就是特别看好这个人,我欣赏他,甚至崇拜他。”
那时的市场正是熊市,整个ICO行情都不好。但是笑阳还是投了BitMax,从私募一直到二级市场。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没有错,这也成为了他在BitMax赚到的第一桶金。
//初心未变//
从私募加入一直到现在,笑阳看着BitMax发展,也和这个平台一同经历着起起落落。可不管是BitMax年化过百的时候,还是穿仓引发社区爆炸的时候,他对于BitMax的信心从未变过。
“我当时在BTMX最低点横盘期的时候每天买一点。那个时候大概是0.013、0.014,整个市场都很差。可我坚持了一个月。”
笑阳说自己和George一样,是不在乎币价短期浮动的。多年潜心科研养成的“老干部”作风,让笑阳对于币价短期涨跌这类的市场行为看得很淡。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是来投资理想的。我知道很多人和我的心态不同。他们有房贷要还,有孩子要养。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我不一样,我是区块链技术的信仰者,是这个平台的信仰者。我就坚信BitMax会成为一线交易所。所以不管它短暂是起是落,我都不后悔。按打麻将里的术语,我在憋大胡。”
笑阳还能清楚地记得最开始加曹博士微信的场景。那天他正在和好友吃火锅,发现BitMax成立了用户群而且George就在群里,于是赶紧加了George的微信。自此,两个学霸的信息就没有间断过。
“他是一个人品极好的人,从他的聊天方式和说话内容就能看出来。他从来不忽悠或者引导客户接盘。有什么就说什么。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笑阳说,最开始年化一百多的时候,所有用户都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数字。George就在用户群里预测,说团队跑了数据和数学模型,觉得年化稳定在40%才是合理的。那个时候没有人信。但是半年之后,年化果然稳定在了40%。
后来George又在群里问:“你们见过40%的金融产品吗?它未来肯定会落在10%左右。”笑阳说他自己也做过简单的计算,算出来的数据差不太多。
“和BitMax一路走过来,我当然知道这个平台有各种问题。但是这些都可以理解,毕竟每个平台发展初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BitMax在我眼里从创立初期到现在都没有变过。它还是我当初看到的样子,它一直是我的信仰。”
“所以只要BitMax的初心不变,我们投资人的初心也不会变的。哪怕有一天它的币价又跌回去0.013,我也不会卖掉一个BTMX。“
笑阳说他还记得有一段时间,某个币异常火,但是一个纯粹的资金盘。当时他和George发了私信,说这样的币短时间内可以带来很多流量,但是作为一个对标纳斯达克的平台,这种项目不能碰。
George收到之后,毫不含糊地回复这种币BitMax是不会上的,它不符合平台原则:“该挣的钱我们挣,但是不该挣的钱我们不会碰。”
“其实大家都很忙的。我只是他的投资人,他的投资人多了去了。”笑阳说。“可是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复我的消息,甚至推一些资源给我,帮助我和他们建立联系。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一个值得相信的人。如果和他工作,他是一个值得崇拜的领导;如果和他交友,他是一个值得交心的朋友;而作为兄长,他也是一个授人以渔的引路人。”
相比一年前,BitMax的发展已经上了正轨,逐步稳健,而笑阳的博后生活也处理得游刃有余。不论闲时忙时,BitMax的社群AMA,笑阳一场不落;每一篇George和Ariel的采访,笑阳字字细读;偶尔错过第一时间,后面也总会补上。科研不忙的时候,他会帮忙翻译翻译AMA,偶尔做做“客服”,回答社区问题,或者把一些消息截图发到用户群分享。一旦忙起来,他就会把BTMX放在那里,也不看币价。“长线投资嘛,每天收分红就可以了,我很安心。”
笑阳说,自己作为老用户,想能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做就多做些。看到BitMax的用户素质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理性,笑阳由衷地感到高兴。
//后记//
借着正好也在纽约的这点便利,笔者是线下采访的笑阳。我们约在笑阳家附近的咖啡厅。他从实验室做完科研,匆匆吃了口晚饭就赶了过来。那天笑阳穿着普通的T恤和短裤,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倒是经典的学究形象。他也在采访中说,自己是个有点“轴”的工科生,看定了的人和项目就不会轻易改变。
在听到他说他会在每一笔投资之前把项目的源代码都查一遍,甚至当时还把George的博士论文都看过一遍时,我心里不由得一惊。我不知道全球数字货币行业芸芸用户中,能有几个人有这番耐性,去探究每一个币种背后的使用场景、价值支撑,去查后面的代码,在本已繁忙的生活外参加每一次采访和AMA。对于笑阳自己来说,遇到一个能够信任的平台是幸运的。而对于BitMax来说,能有笑阳这样的用户,更是何等的荣幸!
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问笑阳:“你筹备了一整年这么久的交易所,说放弃就放弃了,有没有再三犹豫?不会怕后悔?”
他笑着说:“你说我清高也好,说我傻也罢。我不是为了金钱才想做的。我只想要这个行业正本清源,不重要最后谁做成了。有个值得信任的团队做我想做的事情,而且能比我们做得更好,那我们这些科研人员就可以好好做科研了。两全,岂不更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